最新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六篇)

1.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机与电器技术等专业的培养目标。2.产品生产企业、各类控制工程公司的职业工作岗位。3.前后续课程的关系。

4.维修电工高级工职业标准。5.根据岗位职业发展及个人发展需求,选取最新的技术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好的基础。6.根据课程工学结合需要,强调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培养,确保学生下企业的职业适应能力。

二、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三、

1.素质教育要求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知识教学要求

(1)掌握单片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单片机的故障处理和维护维修的原理、方法;(3)熟悉单片机的的技术要求与选型依据;(4)熟悉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知识;|(5)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6)了解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发展方向。3.技能教学要求

(1)本课程计算方法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熟练的运算能力,除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外,在教学过程中安排2-3次习题讨论课,内容以交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计算为主;

(2)培养学生掌握单片机系统的基本实训方法与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安排12个实验、8个实训项目;

四、课程教学组织及实施

1.教学方式

理论课62学时,实验课10学时,安排1周项目实训,实施工学结合。2.教室与实践地点一体化

教学地点在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的机电综合实训室及企业现场进行。

3.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

将课堂搬到实训室、生产现场进行,教师边讲课,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融合。将工作实际经验、产学研成果设计成教学案例,以“案例”、“项目”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融合。教学过程中学生脑、手并用,迅速理解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与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学生实践时,除主讲教师外,配一位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技能要求高的实践内容由企业兼职教师与主讲教师、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指导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内学习——边学边做

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案例教学,根据学生特点、课程特点,将课堂搬到实训室、生产现场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过程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案例式、互动式、研讨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通过现场演示、多媒体、计算机仿真、网络等现代教学技术,边学边练,注重教学效果的提高。

2.课外学习——课余及双休日工学结合在课余及双休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行开放式管理,学生先申请,经实训基地管理部门批准后,可到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工学结合”实训。实训时,学生可结合典型工程案例,自主学习,教师辅导。课余及双休日工学结合实施分层次教学,即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能力选择课题。通过学生动脑设计,动手安装、调试,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技术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技术。

3.超前学习——能力扩展

六、课程考核与评价

1.理论课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上课提问情况、作业情况、职业素养等),占总成绩30%。其他成绩占总成绩70%。2.实验课成绩评定

集中实验考核(占40%),实验报告(报告评分,占10%);平时项目实验调试结果(现场评分,占50%)。3.课程实训考核:职业素质(占10%);实训报告(报告评分,占40%);实训结果和进度(现场评分,占40%);学生相互测评(由学生测评小组完成,占10%)。

4.综合实训考核:设计与实训报告(报告评分,占40%);现场安装调试(现场评分,占40%);实训小组成绩(系统运行结果占20%)。

5.维修电工高级工考核:由省劳动、社会保障厅组织考核,并发证。

6.课余及双休日工学结合工程考核:按学院技能课程考核要求考核,通过者学分记录选修课学分。

7.下厂成绩评定

实习结束后,学生成绩由企业、系和专业教研室成立考评小组评定。成绩比例如下:(1)企业评价:50%(2)指导教师成绩:30%(3)考评小组成绩:20%

《展示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定位

二、课程目标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地位:平面与立体构成是本专业一门基础课程,作用:平面与立体构成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基本功

三、学情分析理论与实训相结合。

四、教材分析

五、课程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难点:准确表达感受的艺术技能。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1、理论讲授

2、教师示范

3、学生实训

七、过程设计(重点之处)第一章概论

第一单元展现原理(5分钟)

展现行为的根源是满足人类社会交往和沟通的欲望,而展示的本质就是展示行为的更加意图化。二举例说明——天坛(10分钟)

五百多年来天坛是中国历代统治阶层举行各种宗教活动和其他仪式的重要场所。长期以来人类为了获得某种精神是的满足,筑起神坛,设置神像,祭祀鬼神。这是人类社会展现其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也是人类最古老的展示行为。三.展现的行为(10分钟)

生活是许多围观现象细细分析颇有启发:首先诱发围观的原因多半是突发事件或是奇观的现象,其次随着事件结束和好奇心的满足而散去。从围观现像中我们看出事件,物象是围观的诱因和前提,而围观的人对事物和主动反应和参与导致围观的形成结果

四.打开的艺术(10分钟)

中国传统书面的装裱与收藏有着极其独特的方式:收藏时卷起。观看时再展开挂上。这一卷一开从本质上体现了展现的动作壮态。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用具如包装盒,工具箱等都是展现动作原理的最佳运用。

五.广义的展现(15分钟)

行为艺术是当代颇受欢迎的一种形。行为艺术家喜爱用物体装置作品,强调作品的场所,80年代曾流行一时的"大地红伞艺术"不仅展现了行为的魅力而且使行为艺术更加贴进百姓民从。透过变个现象,我们看到"展现"显出的宽泛含义,欣赏到人类基于不同的意图而选择展现行为方式所体现的价值。第二单元空间原理(2学时)

空间是构成展示设计的基础原理之二。通过对空间原理和分解练习把握构成空间的基本规律,掌握组织空间、分隔空间的的基本方法,增强意识,提高对展示空间艺术的认识。(5分钟)一.展示空间形成的条件

展示活动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具备展示其事物和观看所需的特定场所,即:空间二.辩证空间

形形色色的空间概念都可归结到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那段富有辩证哲理的话:捏土造器,其器的本质不再是土,面是当中产生的空间,反之其器破碎,空间消失,其碎片又返原为土的本质。(5分钟)

三.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情侣打着雨伞走雨中,伞下形成了无雨的空间,收起雨伞,这个有限的空间瞬间消失,溶化在无限的自然空间里,就得无影无踪。同样,当茫茫在海里漂泊的孤舟找到渴望已久的绿洲,心理充满了依靠之感,空间的积极性就在于此。四.功能空间与结构空间

从广义的角度看,所有的建筑空间都是一种容器,它不仅容纳物和人,而且为人的活动提供了必须的空间。不同的物需要不同的容器来盛放,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空间尺度、形状和结构,反之,不同的空间结构和组织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大自然中许多物质的结构启发我们对空间形式的创造,蜂巢就是一个非常完善、合理的空间结构形式。展示专项设计(讲授2学时,上机2学时)道具原理

道具原理是展示艺术重要的物化原理。通过对构成展示道具的基本形。态元素进行分解练习,从功能和艺术两个方面把握道具设计的基本规律和艺术道具的创作手法,为展示艺术设计的深化奠定基础。一.道具的原理1.承载道具

茶器上放着托盘,托盘里盛着水果;菜农将箩筐反扣在地,筐底朝上摆着买品,小贩在地上铺块"蛇皮袋"再放上物品,不停的吆喝。这里的托盘,箩筐和"蛇皮袋"都是置放物品的"台"。2.贮藏道具

日常生活中贮藏用的箱子大多是封闭而看不见的内的,展示用的箱子和匣子必须是透明的,其目的很简单,不仅要将展品封闭、保护,而且要看得见,称之为展柜。展柜根据不同用途分为桌柜、立柜、壁柜等,贮藏性道具多用于博物馆展示和商店陈列。3.陈述道具

同其他展示道具不同,陈述道具是由展示物自身的形象来表达并进一步的说解。通常采用模型的方式来表现实物不宜表示的信息。例如透明外壳的汽车模型和采用剖示方式展示的动植物模型等。陈述性道具是实物展示的一种补充方式,是展示内容深度传达的途径之一。4.表现道具

中国传统艺术相声以其"说、学、逗、唱"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双人相声中分为"逗哏"和"捧哏",所谓"捧哏"不是简单的配角,"逗哏"的表演好坏与其"捧哏"的发挥和烘托分不开,两者如红花与绿叶,骏马与好鞍。生活中还有"托儿"一说,如果褒意的理解也应该是特殊的"角儿",其价值在于它的艺术性的发挥。我们讲表现性道具,可理解为烘托性的艺术道具,它与其他功能性道具的区别在于它的艺术性表现。例如,采用比喻、夸张、象征、解构和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来进行道具的设计和表现。

展示专题设计(讲授1学时,实验3学时)展现的艺术

展示的艺术手法是展示设计总体效果的重要体现,出是展示创作的精髓所在,通过学习和主题性课题的创作练习,从内容到形式,从故事

文本到模型化的体现,全面的展现的艺术1.传达的艺术

展示活动的内容非常广泛,无所不容,但无论何种内容,无论内容多和少,都有各自的主题和信息构架,其目的也只有一个,即:通过展示活动去传播自己想传播出去的东西。而所谓系统化,就是明确目的的前提上,通过对资讯的分析,确定主题并对信息重新疏理、组织和进行系统化的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空间和道具的设计。就像表演的剧本,从故事到分镜头,从人物到场景等等,我们称之谓"展示文本"。从传播学的理论出发,我们可以将这一过程理解为对信号(展示内容)的重新过滤和重新编码,并通过对编码后的信号过行放大再传递出去。这种信息的传播过程就是一个系统化的处理和设计过程。2.包装的艺术

(或服务)的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对商品信息传达和商品(或服务)形象的传播有着积极的作用。展示活动中,尤其是商业目的展示会、博览会、其商业信息和品牌形象的传播尤为重要。另外,一些大型会展台众多,又是一些开放式的空间,展台设计院必须强化形象,加大视觉冲击力。

展示设计实例方案讲评(讲授2学时,实验2学时)好的展示

1、完整性标准

整合而统一,是展示艺术的首要标准。形态统

一、色彩统

一、工艺统

一、格调统一。总之,好的设计在艺术形式的秩序方面,都是十分明确的。

2、创造性标准

任何艺术活动的终目的都在于创造。创造是新世纪的主要特征。展示设计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创意的新颖和艺术形象的独创性。

这个独特的形象给人以冲击、给人以震撼、给人以刺激,令人过目不忘,发挥最有效的市场作为,实现最有效的形象传播。这种创造涉及到形式的定位、空间的想象、材料的选择、构造的奇特、色彩的处理、方式的新颖。

3、时代性标准

也可称为观念性标准。时代的观念浸润着展示艺术设计的每一个细胞。在当代,展示设计应体现如下几种观点:新的综全观念、人本观念、时空观念、生态观念、系统观念、信息观念、高科技观念等。

具体地讲,应注意下述五个方面貌一新:a、空间环境的开放性,通透流动性、可塑性和有机性。给人以自由,给人以亲切,让人可感、可知、可以自由进出入,参观和交流。

b、实现展品信息的精典性原则。严格落实少而精的要求。

c、实现固有色的"交互混响"的统合色彩效果,重视对无色彩系列的运用。

d、尽量采用新产品、新材料、新构造、新技术和新工艺。积极运用现代光电传输技术、现代屏幕映像技术、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技现实的成果。

e、重视对软体材料的自由曲线、自由曲面的运用,追求展示环境的有机化效果。

4、行业性标准

也可称之为功能性标准。主要是讲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性问题。"冶金"业的展台设计与"日化"业的展台设计不可能是一样的。

5、文化性标准

设计要有突显的风格和品味,其中地域和民族性的文化传统应当有自然而然的表现。体现出历史继承下发展的有根的特征。

6、环境性标准

这里面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是任何一个美的客观存在都是在特定环境中实南的,好的设计必然是在充分研究"街坊四邻"、四周环境后的产物,必须与环境在形式上达到"相益得彰":其次是任何一个好的设计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都得符合"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的要

求。

八、教学建议

1、多动手训练

九、考核方法与手段

1、平时成绩(作业)占30%

2、期中考试成绩占30%

3、期末考试成绩占40%

4、综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0.3+期中考试成绩*0.3+期末考试成绩*0.4考试题型

制作一幅展示设计作品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mprc3006英文名称:coursedesignfordiedesign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学分/学时:2学分/2周开课学期:第7学期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工程材料、模具设计基础及模具cad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大纲执笔人:朱伟珍

课程负责人:朱伟珍大纲审核人:杨宏兵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针对塑料模具设计的特点,以单分型面注射模、多分型面注射模为例,着重介绍了一般模具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运用模具设计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模具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模具设计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模具装配图的设计、零件工作图的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总结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2.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步骤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查阅技术资料和手册的能力,熟悉并正确应用有关的技术标准。

4.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

1、概述(0.5天)(支撑教学目标2)1.1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的目的1.2塑料模课程设计的内容1.3塑料模课程设计的步骤1.4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目标及要求:

1)掌握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的目的;2)熟悉塑料模课程设计的内容;3)掌握塑料模课程设计的步骤;4)了解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2、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3天)(支撑教学目标

1、2、3)2.1模具结构型式及注射机的初步确定2.2分型面及浇注系统的设计2.3成型零件的设计2.4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2.5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2.6

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2.7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2.8

排气系统的设计2.9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目标及要求:

1)掌握塑件成型特性的分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明确生产批量、计算塑件的体积、确定型腔数量、确定注射成型工艺的方法,初选注射机;2)掌握分型面及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合理选择分型面及浇注系统结构;3)根据注塑件的结构特点,合理设计成型零件的结构及其固定方式、脱模推出机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4)合理选择模架和标准件;

5)合理设计模具的排气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

3、模具装配图的设计(2.5天)(支撑教学目标

1、2、3、4)3.1简单模具装配图的设计步骤和方法3.2多分型面模具装配图的设计特点3.3带有侧抽芯模具装配图的设计特点目标及要求:

1)掌握简单模具装配图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2)熟悉多分型面模具装配图及带有侧抽芯模具装配图的设计特点;3)合理绘制具体塑件模具装配图。

4、零件工作图的设计(2天)(支撑教学目标

1、2、3、4)4.1型芯(凸模)类零件工作图4.2型腔(凹模)类零件工作图4.3模板类零件工作图4.4模具零件材料的选择目标及要求:1)掌握型芯(凸模)、型腔(凹模)、模板类零件工作图的设计方法;2)

掌握模具零件材料的选择原则;3)合理绘制零件工作图。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总结及答辩(2天)(支撑教学目标

1、2、3、4)5.1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5.2课程设计总结5.3课程设计的答辩目标及要求:

1)掌握编写的规范化、计算的正确性、内容的完整性等要求;2)

从课程设计学习到的知识及能力;

3)充分理解模具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各零部件在模具中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式上,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启发法和自学指导法,通过引入问题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提高课堂的积极性。在目前的实验教学条件基础上,及时采用实验练习法,强化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本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说明如下:

1.概述、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教学内容涉及具体的模具设计内容。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和讨论法相结合。设置明确的模具设计目标,训练学生完成模具设计的主要内容,予以适当指导,及时强化教学内容。

2.模具装配图的设计、零件工作图的设计。教学内容涉及模具装配图、零件工作图的设计步骤及方法。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自学指导法和讨论法相结合,强化对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工程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3.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总结及答辩。教学内容涉编写的规范化、计算的正确性、内容的完整性等要求。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和自学指导法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顺利完成答辩。

在教学方法的实际执行过程中,每个教学环节都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同时,以上教学方法需要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程度不高时,应适当调整教学方法,适当增加演示法或现场教学法,或在讲授后续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前后联系,结合前置难点内容进行讨论,强化知识掌握。在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较好,系统性较好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或增加发现学习法和自学指导法,设置具体应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解决方案。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平时测验及作业,设计计算说明书及图纸,答辩

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15%,设计计算说明书及图纸70%,答辩15%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伍先明.塑料模具设计指导[m].3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参考书目:[1]

宋玉恒.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实用手册[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2]

李德群.塑料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3]

申开智.塑料成型模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

李建军,李德群.模具设计基础及模具cad[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

杨占尧.塑料模具标准件及设计应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大纲

课程代码:4145课程名称:教学设计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类专业设计编号:p2006030

课程设计指导方式: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教学设计》,乌美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教学过程设计》编者:李龙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3)《教学系统化设计》,翻译版,2004年1月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学参考书(4)《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教学过程设计》编者:李龙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

2、学会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具有安排教学步骤、选择教学媒体及实践后进行教学评价的能力;

4、具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

5、提高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框架确定;

2、教学目标阐述;

3、教学对象分析;

4、教学媒体的选择;

5、板书或课件的设计;

6、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7、评价体系的设计

三、设计题目

1、小学《数学》第四册第5.1节

设计要求:分析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宜的教学媒体,并设计板书或课件及教学过程结构和一定量的测试题,填写课堂教学设计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

2、小学《语文》第二册第24课

3、小学《语文》第六册第16课

4、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1节

5、小学《自然》第十册第1.2节

6、小学《社会》第六册第1.2节

7、小学《美术》第十册第2.3节

8、小学《音乐》第四册第1节

9、初中《几何》第3.2节

请设计一个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管理程序;假设某门课程一学期要留10次作业,每次老师要进行批改,给出分数后还要进行登记。学期期末要根据每次作业的成绩计算出最终的平时成绩。

10、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0.1节

考核方法: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考虑了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工作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课程教学设计表。

课程设计结束时,要求学生填写课程设计报告。

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分两部分,设计报告占40%,教学实践占60%。

课程设计可作为本课程的平时成绩,课程设计未通过或没有认真完成,平时成绩可以按0分记载。

《口技》教学课程设计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背诵课文。

指导预习、解题、介绍作者、扫除语言障碍、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复述课文。讲读第一部分。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人,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就是反映古代口技人高超的艺术才能。板书课题后,解题、简介作者:

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似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二、指导预习

1、,给下面的字注音,并写出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吠fèi叱chì倾qīng顷qǐng

2、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口译课文。

3、思考“思考

一、二题”。

三、研习新课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和词的含义。

3、齐读课文。

4、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

可让学生先找出文中的疑难词语,然后分组讨论。

应重点理解的词语是:“厅事”、“欠伸”、“呓语”、“屏障”、“侧目”、“作作索索”、“力拉崩倒”、“齁”、“战战”、“施”、“毕”、“绝”、“意”、“曳”、“指”、“名”。

5、掌握活用的词:

活用的词是指有些词本只属某一词类,但有时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可灵活用为另一类的词,随着词性的临时转化,它们的意义也就相应地发生某种变化。活用词概念不必从理论上给学生讲,只要学生理解这些词在文中的含义即可)。

“妇抚儿乳”中的“乳”是动词,作“喂奶”讲。

“善口技者”中的“善”是动词,作“擅长”讲。

“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是动词,作“说出”讲。

“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动词,作“举行宴会”讲。

“一时”,同时。

“忽”“忽然”突然发生。

“既而”两事相继发生。

7、出示本文古今异义词,由学生比较古今不同含义:

“会”,适逢。

“厅事”,大厅、厅堂。

“施”,放置。

“闻”,听见。

“奋”,卷起。

“但”,只。

“虽”,即使。

“走”,跑。

8、学生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人一桌一椅

一扇一抚尺两儿

百千人百千犬百手

百舌百口

9、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先请学生朗读并翻译,然后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京中有善口技者”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善:善于,擅长。者:代词,代艺人。

“会宾客大宴”正赶上大摆酒席,宴请宾客。会:副词,恰值,正好。

“于厅事之东北角……一抚尺而已”。里面仅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而己”表示“仅有”的语气助词。

“众宾团坐……无敢哗者”。众多宾客团团围坐在围幕周围,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但:副词,只,仅。寂然:寂、寂静。然,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哗:喧闹,声大而杂乱。

提问:这一段写什么内容?

此段写表演前的准备和会场情况。

“善”字贯通全篇,是概括全文题旨的关键性字眼。“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交代了口技者表演的场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交代了口技者表演所用的道具,作者连用了四个“一”字,极力渲染道具简单,以衬托后面艺人技艺的高超。“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写出表演者表演前听众的反映。

10、学生熟读,背诵第一部分。

继续研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一、讲读第二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2段

2、学生翻译第2段,然后师生订正: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远远地听见深巷胡同里狗在叫,接着有一妇人被惊醒,打呵欠,伸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遥:远。巷:胡同、里弄。吠:狗叫。惊觉:惊吓而醒过来。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小儿子的声音,哼着哄他睡觉的声音,小儿子含着奶头的啼哭声,大儿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叱骂大儿子的声音,一齐发出,各种维妙维肖的声响全都有了。当:值,在。是:此,这。叱:大声呵斥。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全场的宾各没有一个不伸着颈子,偏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好极了。以为,认为是。妙绝:“绝”,极,副词,引伸为少有的,没有人能赶得上。

3、提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写“善口技者”表演了一个什么样的声响场景?

4、指名学生朗读第3段。

5、学生翻译第3段,然后师生订正:

6、提问:这一段,作者描写“善口技者”表演了一个什么样的声响场景?

7、指名学生朗读第4段。

8、学生翻译第4段,然后师生订正: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

齐哭。”忽然有人大喊“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地呼喊,妇人也起来大声地呼喊,两个孩子一齐哭起来。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一会,有成百上千的孩子在啼哭,成百上千的狗在狂叫。中间还夹杂着劈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燃烧中的爆炸声,还有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齐响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拉倒房屋时,人们一齐用力发出的许许的声音,往外抢夺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一切应该有的声音,没有听不到的。即使一个人长有一百只手,每一只手长有一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某一方面的情况;即使一个有长着一百张嘴,一张嘴长有一百条舌头,也说不清其中的一个地方。百千:是虚数,极言其多。作:起,这里是响的意思。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无”、“不”两个否定词连用,表肯定。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惶变色,离开座位,个个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直发抖,几乎都想抢先逃走。“奋”:本义尽全力举起的意思。这里可译成“捋、挽”。“走”:逃跑。

9、讲析第4段:

在这一自然段,作者描绘了“善口技者”摹拟一场突然性的特大火灾的惊险场景。

这一场景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表演用火警而引起的人们的惶急纷杂声音。

“忽”这一副词表现出大呼“火起”的声音来得突然,出人意料,陡地掀起骇浪险峰,构成了表演的又一巨大波澜。

第二层:火势猛烈的声音。

房屋倒塌,火声爆响,风助火势,表音表现出火势的蔓延、猛烈。

第三层:紧张救火的声响。

“中间”、“又夹”等词语的运用,表现出上述许多声音同时发出,突出了失火、救火的紧情景,达到了口技表演的又一高潮。接着用“凡所应有……不能名其一处也”,这一夸张赞叹语句,以失火、救火作结,衬托出“善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10、指名学生朗读第5段。

11、学生翻译第5段,然后师生共同订正: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忽然,醒木啪的一响,各种声响完全没有了。撤掉围幕一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毕:完全。绝:断,停止。之:代指围幕里边。

12、提问:为什么作者在本文结束再次交代表演者及所用道具?

这样既与第一段呼应,写出表演者凭借进行表演的道具极简单,突出“善口技者”的真正本领是全靠一张嘴,衬托了“善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提问;课文中哪几处描写了听众的精神和动作?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有以下几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和动作:

写口技者表演一家大小从睡梦中惊醒的场景后,写听众反应的有:“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出听众专注倾听的神态,深被口技表演所吸引。

写口技者表演了一家大小又进入梦乡的声景后,写听众反应的有:“意少舒,稍稍正坐”,衬托出了口技表演完全控制了听众的情绪。

四、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

一、二题。

2、熟读课文、自选场景背诵。

【教案点评】

1、教学重点是教学目的一、二。

2、先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然后抓住口技人的艺术构思,启发学生的想象,来复述课文,以了解本文层次清楚的记叙方法。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coursedesignofdatastructure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信息计算、信息安全总学时数:1周编写年月:2004年7月

执笔:刘科峰、李小英、高学军

课程性质:设计(论文)/必修开课学期:5总学分数:1修订年月:2007年7月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是本学院本科专业的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数据结构》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应用练习。其目的就是要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根据数据对象的特性,学会数据组织的方法,能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机内部表示出来,并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学时分配

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除了在封面中应有题目、班级、姓名、学号和课程设计日期以外,其正文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需求分析2.概要设计3.详细设计4.调试分析5.测试结果6.附录或参考资料

三、课程设计教学基本要求

四、课程设计选题

根据教材《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主编)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或选择下列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较综合性的题目,要求通过设计,在数据结构的逻辑特性和物理表示、数据结构的选择应用、算法的设计及其实现等方面加深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1.运动会分数统计系统;2.停车场管理系统;3.民航售票系统;4.有理数四则运算器;5.文本格式化器;6.哈夫曼编/译码器;7.教学计划编制;8.计算机辅助考核系统;

9.学籍管理系统;10.图书管理系统。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数据结构》的配套课程,学完《数据结构》后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计。

六、成绩评定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质量和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等综合打分。课程设计结束时,要求学生写出课程设计报告,可运行的软件系统(包括源程序)。课程设计成绩:上机情况(20%)包括出勤情况、调试表现。设计报告占40%,设计作品占40%。

七、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数据结构》,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数据结构题集》严蔚敏吴伟民米宁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THE END
1.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A传播的法规与政策B传播对象的心理C传播...点击获取【免费网络课程】 华图公职考试助手 扫码添加华图客服老师,知考情,领福利资料,及时掌握公职考试信息! 上一篇:传播的对象分析主要包括()A传播对象的心理B传播对象的劝服C传播对象的选择D传播对象的分类E传播对象的知识背景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https://gd.huatu.com/tiku/4077372.html
2.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 )。 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 )。 A.传播的法规与政策 B.传播对象的心理 C.传播的分类 D.传播的符号 E.传播的宣传方法https://www.zikao365.com/ask/ad1901021637.shtml
3.分享一篇关于陌生人社交的竞品分析报告(上)所以,选取分析对象是探探和陌陌。 1.3 APP版本 陌陌v8.32.1 探探v4.6.5 soulv3.81.1 二、确定分析维度 要发现产品不足并制定相应迭代策略,我们在这采取八个分析维度,分别是行业分析,产品路线图对比,目标用户对比,业务模式对比,竞品重要数据对比,产品结构对比,架构和设计对比,产品swot分析。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35709-1.html
1.传播特点介绍(口碑传播的特点)1、传播的特点:无形性、动态性、多样性、互动性、社会性、目的性、传承性、影响力等。 2、特点:1、交互性较强:在新媒体时代中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可以自主的参与到传播系统中,交互性较强。 3、基本特点:双向性、共享性、快速性、广泛性。 4、传播特点有多种,主要包括快速、广泛、互动性和多元化。 https://www.indoasiabiz.com/caijing/202411/310245889.html
2.拉斯韦尔模式解析:五个环节揭示传播路径深度解析传播媒介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是连接传播主体和受众的桥梁。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媒介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包括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以及新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四、受众分析 受众即信息的接收者,是传播活动的最终目标。受众的特性和需求对传播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的特性和...http://m.qaszl.com/449071802D70.html
3.传播特点深度解析:五大特性与影响传播效果的要素解析(2024版)由于传播面广,信息传播成本低,效益高。每个人成本较低,广收薄种,推广对象可对号入座。 六、单向传播为主 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以单向传播为主,无法实现双向交流及反馈。 互联网的传媒特性也值得关注。互联网作为一种狭义和广义并存的传媒,既可以作为私人之间通信的极好工具,也可以通过大量的网站实现...http://h5.pw53.com/E2550eBbAA9D.html
4.新媒体用户研究定量研究:适合研究事物间的相关关系与影响,更好地解决影响程度多大的问题,能够帮助产品抓住主要矛盾,并且了解有哪些因素与结果相关。做定量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需要更多的样...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研究,图神经网络 社交网络 aifamao2的博客 4379 一、什么是用户行为分析?用户行为可以用5W2H来总结:Who(谁)、What(做了...https://blog.csdn.net/lshttkx/article/details/143598411
5.四川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及答案25.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 A.传播的分类B.传播的符号C.传播的宣传方法D.传播对象的心理E.传播对象的劝服 26.根据公关工作的业务类型,可将公关活动划分为() A.交际型公关B.宣传型公关C.服务型公关D.社会活动型公关E.征询型公关 27.广告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 ) ...https://m.sczikao.com.cn/beikao/a43698.html
6.品牌的推广策划方案(通用12篇)(2)鼓励和引导信息员队伍在各自部门和项目开展集团品牌文化的宣贯与培训,传播集团品牌主张,使全员都能清晰的认知公司的品牌定位、品牌主张。 (二)外界媒介的利用 1、平面媒体 结合集团品牌宣传需求及媒体功能本身,集团层面上品牌宣传暂不考虑收费的平面媒体(特殊情况除外),主要依靠项目平面媒体的营销宣传中体现集团品牌...https://www.oh100.com/zhichang/1244084.html
7.青少年吸烟的危害调查报告(通用13篇)为摸清我市青少年吸烟状况,我们班成立的禁烟小组走进社会进一步开展了吸烟状况调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这一活动使同学们认识了吸烟有害健康,禁烟活动要从青少年抓起。 调查对象: 在宝鸡市区的清姜路、汉中路、斗鸡、体育场调查10—20岁青年2200人。调查对象还包括在校的(10—12岁)四至六年级学生。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479678.html
8.公关活动策划(合集15篇)公关策划是建立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的,调查分析是公关活动策划的先期工作。调查分析主要是对组织形象做出具体分析,可以从当前组织形象存在的优势点,问题点和机会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明确下步公关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调查分析要注重调查对象的代表性,调查手段的适用性,调查方法的科学性,资料收集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分析...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cehua/3759644.html
9.传播学教程论述题简答题(全)大众传播特点: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4、。大众传播的信息即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https://www.unjs.com/zuixinxiaoxi/ziliao/20170730000008_1410588.html
10.新闻学概论(0818)的大纲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学包括三大块:理论、历史、应用 新闻理论: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https://canvas.shufe.edu.cn/courses/14345/assignments/syllabus
11.2022年10月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试卷自考B.沟通对象 C.工作手段 D.过程 E.目标 23.根据关系的重要程度,可将公众划分为 A.首要公众 B.次要公众 C.临时公众 D.周期公众 E.稳定公众 24.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包括 A.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B.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C.对象的组合 D.需要 E.知识 25.传播的对象分析主要包括 A.传播对象的心理 B.传播对...https://www.educity.cn/zikao/5016504.html
12.医学可行性研究报告(通用9篇)(5)对于投资方案财务评价可行的项目,应进一步进行融资方案分析,选择最佳的融资方案。融资方案分析的对象是项目的融资主体,如果项目的融资主体不是 专业· 互联 · 生态 共3 页 咨询提供商 · 策划提供商 · 知识服务商 项目本身设立的项目公司,就要对项目所依托的整个企业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内容包括: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k155r5q.html
13.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3000字范文(精选11篇)其次计算机有超强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教师在科研研究阶段,需要进行大量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科技文化传播。 最后,网络是现在宣传的主要阵地,通过网络可以进行民族文化传播,还可以与国外人士进行文化交流,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https://www.wenshubang.com/jisuanjibiyelunwen/508335.html
14.网络营销全部A.拟定调查问卷B.撰写调查报告C.数据处理与分析D.确定市场调查对象【注释】:第四章第二节 第125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包括对问卷的复合检验、被调查者身份验证、数据的分类与汇总、统计图表的生成等。 28.在判断、比较多个网上商城商品质量和价格基础上再购物的网络购买动机是()。 A.生存动机B.惠顾动机C.情感动机D...https://www.wjx.cn/xz/261160017.aspx
15.大学生校园生活调查报告(精选10篇)大学生是社会的新鲜血液,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基地,所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情况,我调查小组特作此调查! 调查问卷的分析 1调查的对象及范围 ...https://yjbys.com/diaochabaogao/535247.html
16.史上最全面Java面试汇总(面试题+答案)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抽象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数据抽象,一个是过程抽象。数据抽象也就是对象的属性。过程抽象是对象的行为特征。 封装:把客观事物封装成抽象的类,并且类可以把自己的数据和方法只让可信的类或者对象操作,对不可信的进行封装隐藏。封装分为属性的封装和方法的封装。 继承:是对有着共同特性的多类事物,进行再抽象成一个...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05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