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科质量分析(精选5篇)

一、学生测试结果汇总表(综合评价)

班级

实考人数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及格率

优秀率

备注

三一班

69

1

5

17

52

25%

2%

三二班

3

24%

三三班

2

9

60

13%

三四班

7

62

10%

三五班

10

28

41

40%

3%

二、基于课标和学情的教学诊断,学与教取得的成绩及经验

1、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分析

孩子基础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比如,在第三、四单元观察蚂蚁、制作蚂蚁、昆虫的定义,土壤对动物的影响等;大部分孩子是没有掌握这两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只有极少数掌握比较牢固第五、六单元是为了让孩子能选择合适自己探究的问题并会借助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和提问,这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蚯蚓和自转旋翼、降落伞入手,通过了解蚯蚓、制作自转旋翼这个几个知识点学生掌握非常不好错误率最高,只有极个别孩子能够回答的比较好。

3、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分析

教材重视学生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教材容量大,知识点不很明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能蜻蜓点水,眉毛胡子一把抓。表面上看课后问题少了,简单了。其实不然,里面的训练点多了,需要掌握的信息量也增大了。考察的知识点面广,形式灵活,无法准确把握。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生活经验。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只注重教师做的实验好玩,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获取。三年级的孩子正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在平常教学中缺少系统的训练,很多孩子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律性不强,甚至有的学生影响同伴的学习。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后教学工作中应该狠抓、努力提高的地方。

4、家校关系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分析

不论是学校领导、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有责任和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取得家长的协助,统一步调,共同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情况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有些班主任、任课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能力过分自信,认为没有学生家长协助,自己也能教育好学生,因而认为没有和家长建立联系的必要。

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在品德、才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家庭教育的不同。而现在一些家长却难以担负教育子女的重任,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隔代管护,过分溺爱。一些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子女的生活靠爷爷、奶奶管理,而爷爷、奶奶一般对孙子、孙女过分溺爱,要啥给啥,百依百顺。久而久之,小皇帝、小公主便应运而生。学生往往生活上相互攀比,而学习不求上进,纪律松弛。二是素质低下,无力教育。有的父母虽然常年在家但由于文化程度低,管护孩子更多的是只问吃穿及用钱,对学生的行为及学习情况,过问的少或干脆不过问。有个别学生便瞒哄家长,家长问不出孩子学习的真正情况,因而也无法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管护和教育。

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障碍从而在教育学生方面出现了一些失误。因此,要使“家校联系”这一传统的教育方式焕发青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丶教育方式诸多方面进行革新。

三、基于课标和学情的教学诊断,学与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从学生的答卷显示,基本情况趋于良好,多数学生的语文素养基本能达到《课标》要求。但仍然有许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1、审题不清,造成错误。

审题不认真的问题虽然年年都在强调,但此次期末测试中,这一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很多学生因为对题意的理解不准确而造成的错误。如:四丶操作题1.用导线、开关、小电珠、电池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把电路图画在下面的方框内。好多学生画的都是灯泡模拟图。

2、错别字现象仍然存在。

虽然在每一次的期末考试分析中都强烈呼吁重视学生的错别字严重现象,可是,从本次的期末考试来看,学生的错别字和书写不规范现象还是比较突出。如第填空题11小题,四大题,操作题,。这道题好多学生答案写一半且错别字比较多,如:变冷的“冷”学生少写一点,摄氏度这三个字不会写。

四、追根溯源,改进教,促进学的落实。

1、提高教师的的知识水平,认真钻研教材、搜集各种资料、平时多与其他的教师进行研讨、多制作实验教具、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多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

(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提不起兴趣

数学学科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不能引导学生准确地运用相应的逻辑思维方式,就会更加凸显数学学习的枯燥和困难。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极容易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厌倦感,导致提不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错过某一环节的理解,就会使分析环节断层,从而无法及时准确地解决问题,更加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以至于学生数学成绩一再下滑,使其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甚至产生放弃的心理。

(二)缺乏数学逻辑,不注重知识连接点

数学学习是一个通过已有认知结构加工新信息的过程,这就需要在新旧知识间找到连接点。通过分化后重新组合,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但在新知识学习中,由于缺乏积极的引导,学生不能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不能顺利地接受新知识,这种无连接点的灌输方式,也无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通过对以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提出几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的建议。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加强思维能力培养,促成正确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它的知识系统是环环相扣的,如果解题时没有较强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正确思维,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思维,久而久之,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思维的习惯,克服数学学习中的思维障碍,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三)给予自由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

三、结语

一、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基本理论的研究

二、当前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问题的探讨

研究者认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建立独立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机构何李来等人通过比较国内外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现状,指出:由于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设置独立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机构,使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显得非常薄弱[5]21。

(二)监控的客观性难以保证江昌勇等人提到: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根深蒂固,较少地融入质量管理与监控意识。管理者忙于应对繁忙的行政事务,对质量管理的深层次问题缺乏了解和研究,而在职进修的机会相对较少,导致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乏力。又由于教学质量监控的最终依据模糊不清,难以避免个人评价的偏差,很容易受到复杂人际关系的制约和影响,从而造成监控者和监控对象的隔阂和对立,不利于工作的开展[6]84。

(三)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缺陷李俊等人提到:“现在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不健全,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监控制度,教学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散见于其他各项制度之中并且相互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2]5

1.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研究者普遍认为:对本科教学质量的监控,不可能只依赖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就万事大吉。目前许多高校尚未建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单一,并且评价体系人为成分较重,难以避免个人评价的偏差,缺乏客观性和可比性。

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部结构错置研究提到:本该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占支配地位的激励机制被置于从属地位,而本该居于辅助地位的约束手段却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以约束为主、激励为辅的机制严重影响了教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学的各环节人为限制过死,缺乏活力。

3.缺少教学质量的奖惩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由于没有体现对高质量的褒扬和低质量的批评,更没有在招生计划、投资项目以及拨款数量方面体现出教育质量高者优先的原则[5]21,再加上管理人员普遍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薄弱环节重视不够,对监控系统的信息缺乏决断和落实,限制了高校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直接削弱了教学质量监控的效能。

(六)反馈不力陈慧等人认为,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大多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没有建立质量监控的动态适应和过程预防体系,导致不少高校仅仅注重教学的执行和检查过程,信息的反馈及其在管理和决策中的运用相对滞后,造成“监而不控”的现象[12]。李俊等人对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运行做动态追踪,结果显示:教学信息反馈不及时,过程跟踪不到位,数据处理片面,问题解决缺乏效率,调控措施无法彻底落实,使得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难以实现[2]6。

(七)尚未真正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余小波等人认为正确的思想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一是以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没有得到充分确立,数量主导的发展思想和实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二是以促进、激励、服务为重点的思想还没有在质量监控中得到充分体现。教育及其管理的对象是人,同时教育管理也是由人实施的,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然而,在实际教育质量管理中,企业管理模式常常不加区别地被引入教学质量监控中,重管理、规范、控制,轻引导、激励、促进。”[13]2

三、完善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

对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笔者将各种解决方法进行归类,具体如下:

(一)思想方面

1.强化质量意识邱容机提出了几点合理建议:第一,强化质量意识,发展学校内部的质量文化,落实质量管理、把好质量关。第二,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重点做好计划过程、实施过程、检测反馈过程、调节过程的质量管理,使教学质量管理发挥最佳效益。第三,优化学校的质量宣传教育系统,积极推进质量文化建设[14]226。

2.融入人文理念传统的以约束为主的管理侧重于行政权力的运用,人文观念淡薄。因此,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融入人文理念,发挥监控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对突况进行灵活处理,构建一个以人为本、以人的质量为中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提高监控主体的素质和责任心研究者发现:监控主体素质的参差不齐是影响教学质量监控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教学质量监控队伍的选择与丰富其管理经验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应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责任感,在监控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二)措施方面

1.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个具有合理内部结构、严密通畅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当是包括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质量问题反馈的闭合系统,是教育现代化对高校教学过程提出的要求在教学层面的具体体现。邱容机提出:“将本科教学监控纳入常规的教学管理中,建立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质量信息收集分析系统、质量评价系统,并保证三个系统有机统一、信息畅通。”[14]226施晓光认为:“坚持持续的质量改进,实行全面的质量监控,以为高校自身及其顾客提供更多收益为目的,在整个组织内采取旨在提高各项活动效益和效率的措施。”[15]韦巧燕提到“:减少学院之间的无效竞争,强调学院之间的‘共振效应与共生效应’,增加教学资源配置上的互补性,使各类别学院的教学功能相互配合、协调,在整体上实现整个高校内部教学系统功能的优化。”[16]

3.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教学质量的监控是一个全面的过程,不可能只依赖于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就万事大吉。建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总结如下:第一,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建成符合各个高校实际的、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二,制定包括教学规范、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等的质量评价标准。第三,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在评价方案的制定方面要紧紧抓住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素质培养等进行测评。第四,合理控制评估质量。一方面选择与培训评估专家多向发展,避免专家成为“只靠一套冷冰冰的量化指标打分的机器人”[9]3;另一方面,吸收师生、管理人员、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参与,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注入新鲜血液,更加公平。

4.增强反馈力度监控结果的反馈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发展意义重大。如若仅仅通过实施各种措施改进和完善当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监控结果的反馈不力,就不可能及时调整体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周印利提出实施360度反馈[10]195,通过建立学生信息员、问卷调查、领导听课等制度,真实有效地采集教学质量信息,及时反映教学过程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陈娇等人通过研究现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提出“建立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和反馈体系,对每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反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高校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及时发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和不足,使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保持动态的适应性”。[4]171

5.完善经费投入制度缺乏经费支持已成为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因素。在这方面的研究中,邱容机提出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的具体实施步骤:第一,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在保证教学实施的基础条件上,有步骤、有计划地逐年增加经费的投入,使实践教学、教学实习等教学环节能运行顺畅。第二,加强高校的其他硬件建设,投入一定的经费保证教师、学生的正常教学和活动场所,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14]226。第三,建立内部经费管理机构,确保经费的使用效益,切实提高经费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使用效果和效率。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数据仓库;OLAP;课程教学质量;多维数据模型

ResearchandImplementationofCourseTeachingQualityAnalysisSystem

HUANGYan

(JiangsuRadio&TVUniversity,NanJing210036,China)

Keywords:datawarehouse;OLAP;courseteachingquality;multidimensionaldatamodel

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及程度越来越高,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俱,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学校的生源问题、专业课程建设等问题,都是学校急于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社会对毕业学生能力的认可度,直接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生存能力。

因此,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测评软件系统应综合联机事务处理(OLTP)和数据仓库中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DataMining)等技术,来解决高等院校中教学管理中的教学质量测评难题。

1数据仓库与OLAP

1.1数据仓库的概念

数据仓库是决策支持系统(dss)和联机分析应用数据源的结构化数据环境。它从历史的角度组织和存储数据,并能集成地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仓库研究和解决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的问题。数据仓库的特征在于面向主题、集成性、稳定性和时变性。

一个完整的数据仓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包含了数据源、数据存储与管理、联机分析处理服务器和前端工具四个层次,其中数据源是基础,数据存储与管理是核心。如图1所示。

数据仓库的基本功能包含:数据抽取,数据筛选、清理,清理后的数据加载,设立数据集市,完成数据仓库的查询、决策分析和知识的挖掘等操作。

1.2多维数据模型的概念

多维数据模型是为了满足用户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基于事实和维的数据库模型,其基本的应用是为了实现联机数据分析。它包含事实表和维表两个部分。事实表用来记录具体的事件,包含每个事件的具体要素及基体发生的事情;维表则是对事实表中事件的要素的描述信息。基于事实表和维表,就可以构建出多种多维模型。

多维数据模型主要采用的是星型模型和雪花模型。其中星型模型结构比较简单,它以事实表为中心,周围链接维表而构成星型的结构,特点是设计简单、便于建模,容易理解和使用。雪花模型则是星型模型的扩展,它在星型模型的基础上,将维表分解成主维表和次维表,其中主维表与事实表直接关联,而次维表是与主维表关联。其特点在于减少了数据的存储量,但增加了查询的复杂性。

1.3OLAP的基本概念

联机分析处理(OLAP-OnLineAnalyticalProcessing)是共享多维信息的、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分析的快速软件技术。它通过多种可能的观察角度对多维数据进行快速、稳定一致和交互性的存取,它允许决策人员和高层管理对数据进行深入地观察分析,可以根据分析人员的要求快速、灵活地进行大数据量的复杂查询处理,并且以一种直观而易懂的形式将查询结果提供给决策人员。

联机分析处理的主要特点,是直接仿照用户的多角度思考模式,从用户的不同分析角度预先为用户组建多维的数据模型,再对数据进行切片、切块、旋转、挖掘等多种操作,让用户能从多角度多侧面观察数据,深入了解包含在各种数据中的信息。它具有分析的快速性、多维性、灵活性和信息性等特点。

图1数据仓库体系结构

2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系统设计

2.1数据仓库系统设计

数据仓库的系统设计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1概念模型设计

概念模型设计所要完成的工作是:1)对系统进行边界界定;2)对系统的主要主题及其内容进行确定。概念模型通常用实体-联系法(E-R法)的形式表示,其结果在于在原有的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较为稳固的概念模型。由于概念模型的设计是在较高的抽象层次上进行的设计,因此建立概念模型时可以不用考虑具体技术条件的限制。

2.1.2技术准备工作

该阶段的工作包括:技术评估,技术环境准备。成果是形成技术评估报告、软硬件配置方案、软硬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3逻辑模型设计

2.1.4物理模型设计

物理模型设计所做的工作是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确定索引策略,确定数据存放位置,确定存储分配,是逻辑模型在数据仓库中的具体实现。

2.1.5生成数据仓库

这一步所要做的工作是在具体环境下进行数据接口的编程,并装入数据。其结果就是形成一个具有相对完整数据的数据仓库,以便提供在其上的各种数据操作。

2.2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结构设计

2.2.1系统功能层次结构

从对课程质量分析的需求角度出发,整个系统按其实现功能的层次进行设计,主要分为基础数据的采集、数据归纳与管理、数

1)基础数据的采集

这部分数据是系统分析所需的基本数据信息,涉及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针对学生、教师、专业及课程等方面的数据。采集到的数据经过筛选、归纳、整理和传输,加入到数据仓库的数据库中。同时通过特定的数据抽取机制收集和截取在评测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等子系统中发生变化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更新补充到数据仓库的数据库中。

2)数据归纳管理

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通过确定的分析主题建立相应的多维数据模型,同时设置刷新的机制,及时更新数据。本系统主要建立了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分析主题的多维模型,同时采用了定时(按学期)、增量更新的机制来更新数据仓库,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3)数据联机分析处理

4)展示应用

图2系统功能结构图

2.2.2应用系统总体架构

整个系统按层次化结构方式进行设计,以数据仓库为核心,集成各种数据采集、归纳、分析、管理、更新、展示应用等模块。系统总体框架如图3所示。

图3应用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的最下层由基础数据源(各种数据信息库)、数据抽取器和数据源监视器三部分构成,它是为整个系统提供数据的部分。系统中间层以数据仓库为中心,集成数据集成器和数据管理两大模块,是整个应用系统的数据核心。系统的最上层是面向最终应用的部分,主要由多维数据建模、联机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三大部分构成,它是整个系统的重点,是直接面对用户、满足用户需求而设计的部分。

2.2.3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模型设计

1)概念模型设计

本次概念模型的设计原则是以学生成绩分析为主题。

图4学生成绩分析主题的分析模型

②维度与指标

针对该分析主题的维度与指标的设计结果见表1。

表1维度与指标

2)逻辑模型设计

本系统采用星型模型图来构造学生成绩分析主题的逻辑模型。

星型模型图包括维度、指标和详细类别三种逻辑实体。星的中心是指标实体,也是用户查询的中心。在学生成绩分析这一分析主题中,指标实体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

图5星型图中的指标实体和维度实体

为学生成绩分析主题确定的事实表和维表的属性如下:

课程信息维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性质、专业代码、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教师维表:教师代码、教师姓名、性别、年龄、职称、部门代码、学历、毕业专业

地区维表:地区编号、地区名称

班级维表:班级编号、班级名称、专业、班级人数、班主任姓名

3)物理模型设计

以学生成绩为分析主题的物理模型设计结果见图6。图中同时列出了主要字段的类型,主、外键及不同表间的关联关系。

图6成绩分析主题的物理模型

3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实现

3.1开发环境与工具

本系统采用的开发环境为Delphi,它是一种方便、快捷的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它使用了Microsoft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的许多先进特性和设计思想,采用了弹性可重复利用的完整的面向对象程序语言、当今世界上最快的编辑器、最为领先的数据库技术。

本系统的开发也采用了TeeChart控件,它是西班牙SteemaSL公司开发的一个图表类控件,可以生成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形式的图表。

3.2用户分析界面

系统可采用单机运行的方式,用户在输入必要的数据后,即可进行分析,其主界面如图7。左边可以选择分析的维度,右边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分析的结果,例如图8。

图7用户分析主界面

图8多维分析展示界面

3.3数据库的实现

在本系统中,共创建了以下几个数据表,各个数据表之间可通过关键字段相互关联。

图9数据表

3.4分析结果的实现与展示

分析相同课程在不同的学期里成绩的变化。

2)地区维度分析(图11)

分析在相同学期里,不同地区的相同课程的成绩比较,从而得到课程教学质量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情况。

3)教师维度分析(图12)

分析相同课程在不同教师教授过程中,学生成绩的比较,从而反应教师的教学质量。

4)学生维度表(图13)

分析在一个班级或整个地区中,相同课程男、女生成绩的比较,从而可以看出哪些课程对于男生相对容易,哪些课程对于女生相对容易。

5)课程维度分析(图14)

分析同一地区或同一班级中,不同课程成绩的比较,从而反应出哪些课程教学质量好,哪些质量差。

6)班级维度分析(图15)

主要从班级的角度出发,分析相同课程在不同班级中的考试成绩的比较。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4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康晓东.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曹煜.高校教学质量测评系统的开发及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在其中的应用[D].沈阳:东北大学,2005.

[3]陈志泊.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张兴会.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吴建兰.基于数据仓库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D].厦门:华侨大学,2005.

[6]雷松泽,李文轩.基于数据仓库的高校OLAP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5(20).

具有良好的品德

什么是良好的品德呢?完全不为名利所动只求舍己奉献固然高尚,但是教师也是人,既然是人就必然有各种需要,不可能只讲奉献。所以品德高尚的教师,不仅仅是那些只求奉献的人,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的人也是具有良好品德的教师。反之,如果你三番五次作出违法的事,或者嗜赌、嗜钱、自私、自利、或者经常辱骂学生,那么,无论你的课上得再好,都得不到学生的爱戴。

爱字当头

爱心能使教师的形象变得崇高,爱心能够拉进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受到感化。作为教师,尽管我们兢兢业业地工作,但部分学生还是会调皮捣蛋,闹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候会使我们极端愤怒,有时候则使我们失望至极。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一味地发怒惩罚是没用的,要用爱心。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师爱是要爱那些个性、品德或成绩有缺陷的学生。聪明、活泼、听话的学生人人都会去爱,而那些接受能力弱、个性或习惯不太好的所谓的“坏学生”是一般人所不爱的,所以真正需要爱的是后者,教师对他们的发自内心的爱才是真正的师爱。

精通自己的专业

注意教学语言的感召力

政治教育,本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是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政治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学生渴望教师富有幽默感,这样坐在教室里才能如沐春风,因为幽默是建立在丰富知识和宽容精神的基础上的。从一个充满幽默感的教师身上,学生不仅能够在宽松愉悦的心情下轻松地进行深刻的思索,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学习到超脱的人生态度和宽广的处世胸怀,这些都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品格。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幽默的艺术、语言的艺术上勤下工夫。

二、正确处理和学生的关系

真诚地关怀学生

三、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交流

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心理环境首先得精心备课。但是,备课绝不仅仅是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还包括充分了解学生方面的情况: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和政治学科在学生思想中所占有的位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知识接受能力;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及心理特点等等。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恰当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在课外常与学生交流,也有利于将学生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开发成新的课程资源。

THE END
1.面向特征的软件产品家族建模方法AET本文在对高校设备预定管理产品家族进行领域建模时,以FODA为基础,把特征和特征模型的概念引入到领域分析模型中,用于表现领域需求,同时采用用例模型描述家族中的成员系统的变化性。 面向特征的产品家族领域分析的主要目标是获得领域分析模型以描述家族中产品的共性和变化性需求,包括场景模型、领域面向对象分析模型和特征模型3...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19794
2.UML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答案(24页)UML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第二版答案下载理论建模 第1 章 上升到面向对象 选择题 1. A 2. A 3. B 简答题 1. 与传统结构化方法相比,面向对象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与优势: (1)沟通:在计算机中模拟现实世界的事和物; (2 )稳定:较小的需求变化不会导致系统结构大的改变;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517/5203210141002244.shtm
3.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类图类之间的关系包括: ___ 、___ 、___ 和 ___ 。 依赖|泛化|关联|实现 类中方法的可见性包含3种,分别是: ___ 、___ 和 ___ 。 共有;公有;public|私有;private|受保护;protected 在UML软件开发过程系统分析阶段产生的对象模型有三种模型,它们分别是:___ 模 型、 ___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219216
4.软件开发方法基础大剖析而面向对象程序语言(OOP)主要工作为编写代码、改进系统的性能。 为了将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转化为设计模型,设计人员必须完成设计用例实现方案、设计技术支撑方案、设计用户界面、精化设计模型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主要有对象、类、抽象、封装、继承、多态、接口、消息、组件、模式、复用。面向对象设计(OOD)的基本思想包括...https://www.imooc.com/article/details/id/259116
5.清华大学出版社图书详情提供课件、咨询QQ:381844463(仅限教师)。详细讲解了UML建模所涉及的图形的语法和语义,配以案例分析,简单易懂;阐述了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及其模型表达,易于掌握与应用;结合“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课程教学经验,提供了分析和设计案例以及课后思考题,便于自学。 http://www.tup.tsinghua.edu.cn/bookscenter/book_08634201.html
1.面向对象分析三种模型文章浏览阅读1w次。类模型交互模型状态模型_标题1:模仿上述例子,自己完成3个对象(类)的分析,并提交结果https://blog.csdn.net/k3108001263/article/details/89643578
2.软件工程导论作业2.2 面向对象分析设计的基本思路和过程是怎样的? 答:分析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表达和验证。设计是把分析阶段得到的需求转变成符合成本和质量要求的、抽象的系统实现方案的过程。 过程:识别系统的用例和角色,进行系统分析并抽象出类,设计系统并设计系统中的类及其行为。 https://www.unjs.com/zuixinxiaoxi/ziliao/20170805000008_1416273.html
3.面向对象分析模型有三种,分别是:对象模型案例题 试题出自试卷《02333《软件工程》预测卷(十四)》 面向对象分析模型有三种,分别是:对象模型、___和功能模型。 参考答案:查看答案查看解析下载APP畅快刷题https://www.educity.cn/tiku/10643005.html
4.软考高级软件架构师学习笔记四(错题重点知识)响应式web设计具体的实现方式包括媒体查询(Media Query)、流式布局(弹性布局、动态布局)、液态图片(弹性图片)等。 9、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把面向对象分析模型转换为面向对象设计模型。 面向对象分析模型主要由顶层架构图、用例图、领域概念模型构成。 https://blog.51cto.com/u_15564034/6429914
5.面向对象分析中的三种主要模型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1)与功能模型的关系:对象模型展示了功能模型中的动作者、数据存储和流的结构,动态模型展示了执行加工的顺序.(2)与对象模型的关系:功能模型展示了类上的操作和每个操作的变量,因此它也表示了类之间的“供应者一客...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02c600aa4150ef963c704c4ffb9d03ad.html
6.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建立三类模型,即()。面向对象分析主要由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组成,其中对象模型是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https://www.nowcoder.com/questionTerminal/2c30051783fe4f52980d798568444d0a
7.(专升本)自考《软件工程》备考知识点汇总9.初始阶段的基本目标是:获得与特定川况和平台无关的系统体系结构轮廓,以此建立产品功能范围;编制初始的业务实例,从业务角度指出该项目的价值,减少项目主要的错误风险.精化阶段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捕获并描述系统的大部分需求一些关键用况,建立系统体系结构基线的第一个版本,主要包括用况模型和分析模型,减少次要的错误风险;...https://www.yxfsz.com/view/1513782047553982466
8.30个微能力点测评指南目录同心县第八中学人人通空间第二部分微能力测评规范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A4数字教育资源管理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A9学生信息道德培养 A10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 ...http://hy.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234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