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大师爱因斯坦多次调侃的“结构化思维”,有哪些挠不到的痒处

移动网络时代唯一壁垒就是认知,周二有约给思想洗澡让认知破壁!

结构化思维

被超级思维大师爱因斯坦多次调侃的“结构化思维”,到底有哪些挠不到的痒处?

引语:看家护院,不一定用狗

土豪来福,每次出门都担心家中被盗,想买只狼狗栓门前护院。

但又心疼得雇人喂狗浪费银两;

苦思良久后终得一法:

“每次出门前把wifi修改成无密码,然后放心出门”。

自此每次回来都能看到十几个人捧着手机蹲在自家门口,从此无忧。

来福感叹道:“护院,就一定用狗,互联网时代,处处都要打破传统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的同一水平思维来解决问题”,显然要解决问题必须深入更深一层。结构影响行为模式,结构化思考的核心要素在于,能从多个侧面,多个维度进行思考。与之对应的思维是线性思维,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在现实世界中,很多事情都是各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只看到一颗树木而看不到它背后的整个森林,这时候就非常需要进行结构化的思考。结构化思维就像你的「大脑使用说明书」,首先进行结论假设,然后再去证明或者推翻它,从而让你获得高效的信息识别能力和决策能力!

一、结构化思维,你的「大脑使用说明书」

对对象和问题做全面完整的思考,是结构化思维最重要的基础和特征,反映了思维的系统性和广度;对对象和问题分解求精,做深入透彻的思考,反映了思维的深刻性和深度;对对象和问题做充分联想,启发了对对象认识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线索,拓展了问题解决的视野,反映了思维的开放性,也体现了思维集中性与发散性的统一;结构化思维所表达的认知结构精炼简洁,思维过程扼要清晰,形象流畅,反映了人类认识复杂对象和问题的本质的能力;

结构化思维:是指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时,以一定的范式、流程顺序进行,首先以假设为先导,对问题进行正确的界定,假设并罗列问题构成的要素;其次对要素进行合理分类,排除非关键分类,对重点分类进行分析,寻找对策,制订行动计划。其是一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一份大脑使用说明书。

1、结构化思维的基本原理

结构化思维方法就是以事物的结构为思维对象,以对事物结构的积极建构为思维过程,力求得出事物客观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布鲁纳指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简单的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一个人在进行问题解决时(包括解决难题,记忆,写作等)能站在整体的角度,遵循启发性的原则,充分发挥左右脑的功能,通过对问题的自我理解和分析,充分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透彻地认识问题,合理的分解问题,循序渐进,逐步求精,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全面完整地对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和解决。

2、结构化思维的特征

1)以假设为导向,严格的结构化

“以假设为导向”的思维方法是一种结果逆推的思考方式,具体包括:首先定义问题(或目标),列举所有可能的答案(或道路),然后运用除法,找出相对最优解(最近的道路)。由于思考环境都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正向推进思维时会因思维过于发散而难有结果;而从结果逆推的思考方式可以一步步缩小选择范围,最终使我们的思考聚焦于那些最有利于达到目标的方面。

2)以终为始,运用3P原理,强调全面系统快速解决问题

-Purpose(目的),做一件事的时候首先考虑其意义目的,意义目的明确后,确定是否有实现这个目的的方法衡量标准

-Principle(原则),开展这些工作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些原则选择相应的流程和方法。

3)结构化思维的三种定位

二、为什么只有结构化思维获得「大脑使用说明书」的美誉

思维是一种人类活动,三要素是人、思维方法、思维对象,针对不同的思维对象,有相应的思维方法。科学思维方法论必须弄清两个基本问题:思维对象和思维过程。这两个问题都清楚了,你就相当于拥有了一本「大脑使用说明书」。结构化思维方法就是以事物的结构为思维对象,以对事物结构的积极建构为思维过程,力求得出事物客观规律的思维方法。所以结构化思维不但是科学思维方法,而且是一本「大脑使用说明书」。

1、思维对象——「大脑使用说明书」之事物的结构

1)“人”的根本思维对象是各种各样的“事物”

这里的“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对象,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包括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任一“事物”必然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与其它“事物”相互作用。只有当具有认识能动性的“人”作为一个“事物”参与到这种作用中从而认识发生,该“事物”才在“人”的认识中得以显现。

2)“事物”显现于“人”的各种属性,最根本的属性是“存在”这一属性

3)不管“现象”如何变化,始终都来自同一“事物”,从而具有共性

决定“现象”共性的是“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不变性,即“事物”的“质”。对于“人”来说“现象”是此在的,“质”是彼在的;通过“现象”把握“质”,又通过“质”把握“现象”。结构化思维是理性思维,是“人”籍以认识“事物”改造“事物”的工具。结构化思维的对象就是“事物”的“质”。

4)一切结构都是一个系统的结构

2、思维过程——「大脑使用说明书」之事物的建构

结构是事物的“质”,是内在的,也是彼在的。对事物的结构下结论绝非探囊取物。通过什么样的思维过程才能认识事物的“结构”?建构的目的和结果是形成对事物结构的正确认识,并用一定形式表达出来加以记载、交流和传播。显然,作为思维对象的事物结构和作为思维结果的事物结构是不同的概念。在人的思维活动中出现的事物结构称为结构图式。包括自在图式、心理图式、表达图式。自在图式是作为思维对象的事物结构;心理图式和表达图式是作为思维结果的事物结构。

1)如何形成对事物结构的正确认识

(1)首先,作为思维对象的事物结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这种意义上讲就是事物的自在图式。自在图式实际上是“现象”之外的“现象”,是认识论当中的事物的“质”。正如古人所谓“象外之象”。例如:九大行星绕日公转是太阳系的内在结构。这一图式是自在的,因为任何个体“人”都不影响到它的存在及属性。

(3)最后,“人”与“人”之间要进行认识的交流,要对思维成果加以记载、传播,必然要将心理图式表达为客观外在的物质存在。作为表达结果的事物结构就是事物的表达图式。表达图式仍然可以看作思维结果,因为表达过程在他人看来是行为这程,在表达者来说主要是思维过程,即人表达过程中的思维过程。没有思维过程的表达过程是潜意识的,不具能动性,不属于这里的研究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讲,表达图式是思维结果。表达图式与心理图式之间也不是完全同一的,有必要不断寻求更为完善的表达图式。例如:虽然理解了苯分子的结构建立了心理图式,但不一定能找到恰当的表达图式,而苯环图形比较满意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对于任何认识了的事物结构(已形成的心理图式),都可以用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符号构成表达图式,并为他人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表达图式总是由符号构成的。

2)如何正确表达出来并加以记载、交流和传播

表达图式的形成是思维过程最终完成的标志。理想的思维过程应尽量保持三种图式之间的同构。同构是结构之间的一种关系,指不同结构由对应的要素按对应的联系有机组合起来。自在图式的内在逻辑联系是事物客观规律,不以人意志为转移。心理图式与表达图式自身的内在逻辑联系相当充分才可能与之同构。这就对思维过程各个环节的逻辑性有很高的要求。思维过程保持三种图式之间同构的三大环节:

首先,对思维对象即自在图式的认定。我们所要思考的对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事物?别人是怎样理解的?在这次思维活动中我们是如何给它定位的?恰当定位是十分关键的问题,决定了思维结果的普适范围。

其次,对思维对象进行要素划分。该系统有那些部分构成?每个部分又如何定位?作为要素,其定义应该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例如要素之间不应当互相交叉等等。要素定义或要素的大关系已有逻辑错误,思维结果必然在逻辑上不成立。

第三,确定要素之间的关系。要素之间是纵向结构还是横向结构?具体时空关系和以之为基础的依赖关系、制约关系是怎样的?这种严密的内在逻辑联系正是事物内在规律性的集中体现。确定时既要力争符合逻辑的要求,又要力争符合理论与实践的验证。

3、思维结果——「大脑使用说明书」之事物的表达

事物的要素仍然是系统,仍然具有结构,那么要素仍然可以分析其子要素并且找到要素之间的联系。按照这种思路,从母系统开始,充分运用思维过程单元,可以一级一级地深入剖析系统各层次的结构,并找到对应的表达图式,从而形成多层次的表达图式。从理论上讲,这种深入剖析可以呈几何级数无限展开,最终取决于理论和实践的需要适可而止。认识事物自在图式并建构多层次的表达图式的思维过程是更为全面深入的科学思维过程,也就是结构化思维方法的思维过程。特定事物经过结构化思维方法研究形成的以表达图式为终结的思维结果称为结构化事物。

三、高手都擅长利用结构化思维和创造套路

人是目的性动物,所以我们的一切想法和思考最终都是指向一个结果的。而这个结果是可以进行拆分的,一般这个结果能够被拆分为三到七个分论点,分论点又可以被拆分。经过拆分以后,一件事会形成一个全面有逻辑的系统体系。而结构化思维就是按照这种拆分方式去思考事情的一种思维方式。

1、如何进行结构化思维?

任何的思维都是围绕着解决问题,否则就思维而谈思维就成了阳春白雪。通常会有如下四个步骤:

首先,定义问题,并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认知框架。通常用纬度和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图示化来呈现。纬度主要指我们思考的广度,而要素则是思考问题的深度。

其次,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结构化出来。例如:过程中需要思考,思维一个维度;边想边干,实践一个维度。在思维这个维度,既要具象真实能够深入细节,还要结合理论能够抽象提炼形成原则概念。在实践这个维度,既要打开视角观察、收集分析,同时要不断深入思考和理论结合、抽象出概念和原则性的东西,对行动有更好的指导意义,并形成自己的体系不断去完善升级。

第三就是,过程中两个维度四个板块不停循环深入,做到垂直高度和深度,提炼出来的“知”能够不断在“事”上炼,做到“知之真切笃实”和“行之明觉精察”,以接近事情的真相和本质。

另外,遇到问题或探讨问题的时候,可以尝试着多几个视角,顾客的视角、竞争对手的视角、专家的视角、合作伙伴的视角等等;善于聆听,听到对方背后的真实意图,可直接针对对方的意图去思考。刚开始可尝试用二元对立的方法去拓宽自己的宽度、用多问自己“为什么”、“如何”等问题去探寻根源和关联性等要素,以此强化思维的深度。

形象的比喻,就像庖丁解牛或是小时候我们写议论文采用“总—分—总”这样的写作方法。

2、结构化思维的思考原则包含这四个方面

结构化思维的思考原则形象的比喻,就像庖丁解牛或是小时候我们写议论文采用“总—分—总”这样的写作方法。

-有结论(或者说有目标)。

-分类。

-排序。

-MECE原则(亦即分类排序的结果相互独立且没有重复及遗漏)。

1)有结论

2)分类

3)排序

剔除掉不重要的论据。我现在剩下了“结构化思维是什么?”、“结构化思维有什么用?”、“如何才能培养结构化思维呢?”这三个论据。从表面上看来,这三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但基于人的认知过程是“这是什么——这对我有什么用——我该如何得到(掌握)这个”,所以这三个点之间是存在递进的逻辑关系的,所以得对这些论据进行排序以符合逻辑。

4)MECE原则

MECE原则遵循的是彼此独立,完全穷尽的方法。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但真正地去实践起来,却是非常困难。因为结构化思维的应用更倾向于我们对于事物的定义,但是定义这件事情本身就挺难。我们无法真的对一个事物进行完备的定义。

3、问题分解的维度

1)基于时空分解

(2)在空间的维度上,就将对象从按照空间的组成进行分解成不同的单位。首先可以根据地域进行分解,全国可以分解成各个省,省再往下分解成县市区。同时,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根据地理位置的分布,划分为不同的网格,按照网络进行分解,在地图软件上我们常常的见到的热力图,就是把地图分成了若干的小单位,然后统计每个单位的数据,最终按照颜色的深浅,显示数据分布情况。

地域和空间,都是在一个平面上进行分解,也可以按照空间进行分解,一个大楼可以分解成不同楼层,考察每层楼的人群分布和消费情况,天空可以分解成不同的高度,来对比每个高度上的飞机密度,同样水下也可以分解成不同的深度,来对比不同深度的水文特征和自然资源分布。

2)基于成分分解

这基于成分的分解,是将分析对象按照其在物理和在社会关系的维度上,分解成各个子对象的方式,其中既包括了以人群为对象的分解,同时也包括了以事物为对象的分解。

(2)以事物为对象,是将事物根据按照更小的颗粒度进行分解。事物相对人群而言,构成更加丰富,成分之间的关联也变得多样化起来。因此围绕事物进行分解,也会呈现出多种形式。

3)基于要素分解

问题可以通过时空和成分关系进行拆分,然而并不是所有时时候都能单独按照时空和成分的模式进行拆分。很多时候,问题可以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可以在不同的维度上来将问题拆分为更小的对象。问题可以有多种多样,通常有一些对问题的拆分方法就是按照要素的模式对事物进行分解。

4)基于逻辑分解

在针对问题的拆分中,有种方式是基于逻辑进行拆分,当问题基于逻辑拆分后,分解出来的单位之间具有逻辑关联的关系,在逻辑关联中还伴随着数学运算。在逻辑联接中,计算包括了加减乘除,加权汇总甚至到微积分的关系,随着逻辑链接的丰富和深入,更多更高深的计算关系也会出现。

四、结构化思维也有挠不到的痒处:缺乏创新的“平行联想”的能力

爱因斯坦有一句著名的口头禅:“创新不是由逻辑思维带来的,尽管最后的产物有赖于一个符合逻辑的结构”。依赖结构化思考的人,其“平行联想”的能力将越来越弱;这样有什么坏处呢?容易缺乏“平行联想”的能力,再通俗直白一点就是:“缺乏创意”。不相信?来看一个例子:怎样改进一台数码照相机?

1、喜顺,高级机械结构工程师,高智商,典型的结构化思考者

喜顺解释道:要改进一台相机,无非就是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向出发来思考,不会有第三个维度了。所以接下来就一个一个考虑就好。喜顺接着说:从软件开始。软件的性能主要体现在【反应速度】,【成像质量】以及【操作界面】三个层面。所以又可以对它们逐一分析,看看哪里可以着手优化。同样的,对于相机的硬件部分,主要体现在【外观手感】【耐用强度】和【机械结构】三个方面。所以我同样可以逐一分析,找到可以优化的地方。

听喜顺一席话,我不禁感叹:瞧见没,这思路,这效率~;经过层层细化,贵哥给出数码相机的3个优化方向:

-用新材料来设计出更结实更轻薄的机身;

-优化能耗,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

-改进散热结构让感光芯片高速运转,提升速度。

2、同样挑战,另一位仁兄来福,要跟喜顺一较高下

对于相机如何改进,来福是这样想的:

-相机是给谁用的?

-他们都是一群怎样的人?

-相对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

-对于相机他们有什么痛点?

经过简单的研究,来福把相机的用户分成如下:

-爱自拍的女孩子;

-专业摄影玩家;

-偶尔用一下相机的人;

-老人和小孩;

来福说:这样吧,每种人对相机的使用和需求都完全不同,我就选择其中一个深入分探索一下。于是他选择了:

爱自拍的女孩子~;来福找来了几位典型的“爱自拍女生”。经过仔细交流,再加上阿甘的观察,他发现一些有趣的事实:

-相机太重了,女生端一会手就累;

-没带三脚架一个人就拍不到自己了;

-一般人拍的照片:脸好大。。肤色不够白。。。

-电脑盲每次看照片都折腾;

-。。。。

来福说,这些信息叫做“洞察”。也就是那些“我不说你就想不到,我一说出来你就一拍大腿赞同”的信息。根据这些“洞察”来福也提出了3个优化方向:

-如何减少不必要的功能减轻相机重量让女生单手使用?

-如何让女生在没人帮忙时给自己拍出漂亮的照片?

喜顺和来福的较量,至此已经告一段落。

3、喜顺VS来福区别在哪里

如果顺着喜顺的思路,我们将得到一台功能更强大的相机:

但如果顺着来福的思路,我们则有可能得到“自拍神器”:

这两个方案,对比一下:

-前者是已有产品的优化改良;

-后者是从无到有的产品革新;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1)结构化思考,容易培养垂直分析能力-

垂直分析能力的好处是,一切都有根有据,在分析问题的时候,稳打稳扎,步步为营。这种分析方式在面对问题时,有利于逐步改进:

-开发一台功能更强大的相机;

-设计出外观更好看的软件界面;

-创造出更加贴心的服务流程;

。。。。。

这些方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更......】。但也意味着有可能存在一个巨大的缺陷:难以突破式创新。

2)结构化思考的人,面对问题是这样的

这样做的问题在哪里呢?请看下面这张图:

前面的拆分和分类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分解后各个击破再加总,就等于整体解决了吗?就等于大功告成了吗?

彩蛋:“真相”与“心相”;公众号:SFA-0002

在电影故事中,当悟空打死白骨精后,被师傅赶走了!后来观音对悟空说:你拥有火眼金睛,所以你能看到事情的“真相”,但是你师傅他看到的是“心相”!“真相”与“心相”的,如何区别?

“真相”是评判对与错的标准,而“心相”是事物在我们内心的呈现,直白一点就是我们对待事物的一种思维模式!悟空和唐僧两者的思维模式的有什么不同?

悟空:评判事物的标准只有对与错,正邪势不两立,你是妖怪,我就要弄死你。

唐僧:不管是人是妖,皆可渡化。在唐僧看来,白骨精虽然是妖怪,但悟空也不能以简单粗爆的方式去打死它!

正因为两者思维模式的差别,所以对待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反应,不同的处理方法。在故事中,最核的关键在于悟空是看到了“真相”,所以打死了白骨精,但唐僧看到的是悟空没有成佛的“佛性”,所以要赶走悟空!

所以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在于能力上的差别,而在于思维模式的差别,也即“心相”的差别!

THE END
1.传播的对象分析主要包括()A传播对象的心理B传播对象的劝服C传播...传播的对象分析主要包括()A传播对象的心理B传播对象的劝服C传播对象的选择D传播对象的分类E传播对象的知识背景 传播的对象分析主要包括() A 传播对象的心理 B 传播对象的劝服 C 传播对象的选择 D 传播对象的分类 E 传播对象的知识背景 --- 查看答案https://m.gd.huatu.com/tiku/4077371.html
2.开一家自助火锅店需要投资多少钱?自助火锅店利润有多大?自助火锅店服务对象分析 首先必须考虑到你的消费群体定位情况,解决好这个问题,你才能展开下一步工作,现在先谈消费群体定位问题。 a、消费者的职业特点:一般学生、民工、普通工薪阶层,与高级白领阶层、公务人员,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档次是不同的; b、消费者的年龄特征:如老年人喜爱清淡型,年轻人偏好味重味厚型等等...https://www.jiamengfei.com/xm/50594
1.传播学教程论述题简答题(全)主要特征:语言的有声性;语言中语义和声音结合的偶然性;语言机构的层次性 2非语言符号 人际传播的重要媒介是指不以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为载体,而借助于直接打动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它包括认得表情手势神态打扮环境等。 非语言符号的种类大体有:体态符号;语言符号的伴生符;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https://www.unjs.com/zuixinxiaoxi/ziliao/20170730000008_1410588.html
2.青少年吸烟的危害调查报告(通用13篇)为摸清我市青少年吸烟状况,我们班成立的禁烟小组走进社会进一步开展了吸烟状况调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这一活动使同学们认识了吸烟有害健康,禁烟活动要从青少年抓起。 调查对象: 在宝鸡市区的清姜路、汉中路、斗鸡、体育场调查10—20岁青年2200人。调查对象还包括在校的(10—12岁)四至六年级学生。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479678.html
3.网络营销全部A.拟定调查问卷B.撰写调查报告C.数据处理与分析D.确定市场调查对象【注释】:第四章第二节 第125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包括对问卷的复合检验、被调查者身份验证、数据的分类与汇总、统计图表的生成等。 28.在判断、比较多个网上商城商品质量和价格基础上再购物的网络购买动机是()。 A.生存动机B.惠顾动机C.情感动机D...https://www.wjx.cn/xz/261160017.aspx
4.广告5、商品面向的对象不同形势上有很大的区别 6广告要素编辑 以广告活动的参与者为出发点,广告构成要素有:广告主,广告公司,广告媒体,广告信息,广告思想和技巧,广告受众,广告费用及广告效果。 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出发点,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广告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广告信源、广告信息、广告媒介、广告信宿等要素。 https://baike.sogou.com/v97613.htm
5.新闻学概论(0818)的大纲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学包括三大块:理论、历史、应用 新闻理论: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https://canvas.shufe.edu.cn/courses/14345/assignments/syllabus
6.四川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及答案25.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 A.传播的分类B.传播的符号C.传播的宣传方法D.传播对象的心理E.传播对象的劝服 26.根据公关工作的业务类型,可将公关活动划分为() A.交际型公关B.宣传型公关C.服务型公关D.社会活动型公关E.征询型公关 27.广告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 ) ...https://m.sczikao.com.cn/beikao/a43698.html
7.调查方案模板(精选12篇)小规模定性调查主要由专家完成,调查对象包括所抽中样本地区及卫生服务相关的主要人群,包括城镇和农村居民、各级卫生服务提供者(包括个体和民营卫生服务提供人员)、卫生管理人员、相关弱势人群(包括贫困人口和流动人口)等。定性调查时间为20xx年10月一12月完成。https://www.wenshubang.com/fangan/3597488.html
8.原来这么多题都讲过,真的不会做都难!2021级「成都理工传播学...今天,小田心将对「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的真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田心考研」今年“覆盖”情况进行说明。 「21级·成都理工传播学」真题简析与田心“覆盖”情况 简析主要是对题目进行简单说明和评价,”覆盖“情况主要是对今年田心考研的课程、日常推文、补充资料等的”命中率“进行说明。(以下题目皆为回忆版) ...https://www.douban.com/note/790274852/
9.荐网络营销策划方案1、网站分析,主要包括:网站流量分析、站点页面分析、网站运用技术和设计分析、网络营销基础分析、网站运营分析等 2、网站优化,主要包括:网站结构优化、网页标签优化、网页减肥压缩、超链接优化、页面内容优化 3、网站推广,主要包括:搜索引擎排名、相关链接交换、网络广告投放 ...https://www.yjbys.com/cehuashu/3999215.html
10.垃圾处理调查报告我们这次以里水人们为主要调查对象,了解并分析了目前里水人们的垃圾处理方式及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并为促进城市垃圾管理体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垃圾垃圾分类 垃圾主要来源 处理方法现状及对策 正文 一、 调查背景: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多元化,逐步向小康生活迈进。人们的生活水平的...https://www.jy135.com/diaochabaogao/757885.html
11.心理学试题及答案错25.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 错26.行为主义的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强调人已有知识结构在其自身行为过程与认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错27.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被称为第一次革命。 错28.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 http://mip.pincai.com/article/13925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