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第三版重点

1.软件: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可执行的计算机诚信度。包括使程序正常执行所需的数据,以及有关描述程

序操作和使用的文档。即:软件=程序+文档

2.软件的特征:软件的开发不同于硬件设计、不同于硬件制造、不同于硬件维修。

3.软件工程方法学:把在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技术方法的集合。三要素:方法、工具、过程

4.软件工程学的畴:

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开发方法学、软件工具、软件工程环境)、软件工程管理(软件管理学、软件经济学、度量学)。

5.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它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

目的是为了实现按照预期的进度和经费完成软件生产计划,同时提高软件的生产率和可靠性。

6.软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程序、软件、软件产品3个阶段。

7.工具和方法是软件开发技术的2大支柱。

8.3种编程泛型:过程式编程泛型、面向对象编程泛型、基于构件技术的编程泛型

9.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数据和操作被封装在一个对象中,对象之间则是通过消息相互联系。

10.构件:标准化/规格化的对象类。

11.3种编程泛型的差异:粒度由小到大依次是:过程式编程式、面向对象编程式、基于构件的编程泛型。

12.软件工程的分化:1、传统软件工程2、面向对象软件工程3、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

13.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①正确认识计算机软件;②充分认识到软件开发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

同工作的工程项目;推广使用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③开发和使用更好的软件工具。第二章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过程

1.软件生存周期:计划、开发、运行3个时期。

需求分析-》软件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软件测试-》运行维护

2.需求分析(用户视角):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环境约束、外部接口描述。

3.软件分析(开发人员视角):建立与需求模型一致的,与实现无关的软件分析模型。

4.软件设计:总体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确定软件的数据结构和操作)。

5.软件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6.软件开发方法可区分:形式化方法、非形式化方法。

7.形式化开发模型:转换模型、净室模型

8.软件可行性研究: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运行可行性、法律可行性。

9.可行性研究的步骤:对当前系统进行调查研究、导出新系统的解决方案、提出推荐方案、编写可行性论证报告。

10.可行性论证报告的容:系统概述、可行性分析、结论意见。

11.软件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项目风险、技术风险、商业风险)、风险预测、风险的驾驭和监控。

12.软件计划的7种类型:项目实施计划、质量保证计划、软件测试计划、文档编制计划、用户培训计划、综合支持

计划、软件分发计划。

第三章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1.瀑布模型的生命周期:需求定义与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

2.系统的开发流程(SA和SD流程):

结构化分析(工具:DFD,PSPEC)------》分析模型(分层DFD图)+SRS

结构化设计(工具:SC图(映射)------》初始设计模型(初始SC图)

初始设计模型(初始SC图)(优化)------》最终设计模型(最终SC图)

3.SA需求分析的两项基本任务:建立系统分析模型、编写SRS。

4.分析模型组成:功能模型、数据模型、行为模型3种。

5.抽象和分解是结构化分析的主要指导思想,细化的实质是分解。分解和细化是软件设计的策略。

6.SD阶段把分析模型中的DFD图转换为最终SC图。

7.传统软件的开发技术:结构化设计、模块设计。

8.软件设计:总体设计/概要设计(初始SC图、最终SC图)、详细设计(用逐步细化的方法,完成模块的说明)。

9.需求分析的步骤:需求获取、需求提炼、需求描述、需求验证。

10.DFD图不能表示程序的控制结构(如选择、循环结构)。

11.加工规格说明通常用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判定树作为描述工具。

13.数据字典的组成:数据项、数据流、数据存储(文件或数据库)、加工(处理逻辑)、外部项(人、物或其它软件系统)。

14.SD模型是由SA模型映射而来的。

SA模型的数据字典可转换为待开发系统的数据设计

数据流图可转换为体系结构设计(SC图)与接口设计

加工规格说明可转换为模块部的详细过程设计

15.SD模型的组成:从上到下依次是:过程设计、接口设计、体系结构设计、数据设计。

16.结构化分析的基本步骤:

自顶向下对系统进行功能分解,画出DFD图;由后向前定义系统的数据和加工;编制DD和PEPES;写出SRS。

17.把不需要分解的加工成为基本加工。把逐步分解成为“自顶向下,逐步细化”。

18.DFD的优点:便于实现,便于使用。

19.传统的软件设计可细分为:面向数据流设计(SD方法)、面向数据结构设计(Jackson方法)。

20.用数据流图表示逻辑模型,在设计阶段,按照数据流图的不同类型(变换型、事务型)转换为相应的软件结构。

21.结构化设计通常从DFD图到SC图的映射开始。

22.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从DFD图到SC图的映射的4个步骤:

1、复审DFD图,必要时可再次进行修改或细化;

2、鉴别DFD图的结构特征:事务?变换?;

3、按照规则,把DFD图为初始的SC图;

4、改进初始的SC图。

23.变换型结构:由输入、变换中心和输出三部分组成。

事务型结构:具有在多种事务中选择执行某类事物的能力。

24.变换映射的步骤:划分DFD图的边界、建立初始SC图的框架、分解SC图的各个分支。

THE END
1.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中文版)PART1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中文版)PART1 对象模型2008-07-29 上传大小:30.00MB 所需:9积分/C币 Head+First+Servlet+JSP(清晰中文版).part2+3需解压.rar Servlet+JSP ( Head+First+Servlet+JSP(清晰中文版).part2+3需解压.rar ) 这个是把卷2 跟卷3放在一起。。先解压下,,再和卷1一起解压 ...https://www.iteye.com/resource/morre-561306
2.《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美]马丁·福勒(MartinFowler...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作者:[美]马丁·福勒(Martin Fowler),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最新《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就上http://product.dangdang.com/29141033.html
3.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pdf大小:8.41 MB 字数:约小于1千字 发布时间:2018-08-10发布于陕西 浏览人气:72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1 需要金币:*** 金币(10金币=人民币1元) 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810/5110034230001304.shtm
4.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分析阅读解决模式:适配器、装饰器、访问者 第一章属于理论部分,得回过头来重新看看。 设计模式的理解将使我们拥有非同寻常的思考面向对象设计能力,帮助我们设计出更加灵活、模块化、可复用、易理解的软件。 一个模式有4个基本要素: 模式名称 。 描述了模式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效果。 https://www.jianshu.com/p/2eafa45f53ef
5.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重点内容汇总(第八天)迪米特原则(最少知识法则):一个对象应当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本原则与结构化方法的低耦合原则是一致 3.设计模式 根据目的和用途不同,设计模式可分为创建型Creational) 模式、结构型 (Structural) 模式和行为型 (Behavioral) 模式三种: 1创建型模式主要用于创建对象,包括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原型模式...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416724
1.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注释版)中文PDF版[28M]电子书下载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注释版) 本书讲述各种分析模式和支持模式,专注于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结果――模型本身,给出了来自金融贸易、测量、财务以及组织关系等多个领域内的一系列模式。书中每个模式都包含了设计背后的原理、使用的规则以及实现的技巧,给出的例子包含了有用模型的细节,并透析了用于提高分析、建...https://www.jb51.net/books/62527.html
2.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要开发复杂的企业应用,先要为业务领域建立准确而深刻的分析模型,本书不是通过简化的案例讲述抽象的理论,而是直接给出来自真实项目的复杂模型,并以“模式”的方式进行归纳。本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来自人员与组织管理、观察与测量、存货与会计、计划、金融衍生品交易等多个业务领域的“分析模式”;第二部分则给...https://www.epubit.com/bookDetails?id=UB72457819a54e6
3.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资源该书的内容对程序开发人员尤其是对想在程序开发中应用设计模式和建立可复用的对象模型有兴趣的人员比较有帮助。 模式设计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 浏览:166 模式设计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 分析模式可复用对象模型 浏览:55 类设计分析,很好的一本书,具有很好的知道意义。拓宽自己的视野。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huqiao1220/7223775
4.《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异步图书出品)》([美]马丁·福勒(Marti...> 编程语言与程序设计 > 异步图书 > 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异步图书出品) 自营 人民邮电出版社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异步图书出品) [美]马丁·福勒(Martin Fowler) 著,钟敬译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https://item.jd.com/12742629.html
5.分析模式(豆瓣)过去十年来他一直在为ThoughtWorks工作,这是一家非常出色的系统开发和咨询公司。早在20世纪80年代,Fowler就是适用对象技术构建多层企业应用的倡导者,他著有几本经典书籍:《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企业应用架构模式》、《UML精粹》和《重构》等。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832380/
6.设计原则:面向对象设计原则详解腾讯云开发者社区而在面向对象的设计里面,可维护性复用都是以面向对象设计原则为基础的,这些设计原则首先都是复用的原则。遵循这些设计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复用性,同时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和设计模式也是对系统进行合理重构的指导方针。 代码语言:txt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981857
7.五月吃透这25个技术栈,面试官绝对另眼相看4、如何将一个 java 对象序列化到文件里? 5、阻塞 IO 模型 6、字节流和字符流的区别? 7、多路复用 IO 模型 8、如何实现对象克隆? 9、异步 IO 模型 10、什么是 java 序列化,如何实现 java 序列化? 11、NIO 的缓冲区 12、面向 Stream 和面向 Buffer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32720111&efid=qQeCuYebPjIaguKmnoqaVA
8.软件设计与规范复习题解析3.分析瀑布模型与V模型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1、瀑布模型 优点: 1)为项目提供了按阶段划分的检查点. 2)当前一阶段完成后,您只需要去关注后续阶段. 3)可在迭代模型中应用瀑布模型. 缺点: 1)在项目各个阶段之间极少有反馈. 2)只有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后期才能看到结果. 3)通过过多的强制完成日期和里程碑来跟踪各个...https://www.pianshen.com/article/11871504132/
9.“数据式审计模式”理论研讨征文商业银行数据式审计模式若干问题...在数据式审计模式下,电子数据成为构建分析模型的对象。而电子数据是根据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特点和需求来设计和存储的,所以深入了解电子数据的特点和规律,才能为审计中间表的建立、为总体分析模型和个体分析模型的构建建立基础,才能把握总体、准确定位、精确延伸,实现审计目标。 https://audit.hainan.gov.cn/hdjl/hnsjzz/200801/t20080107_1988307.html
10.人工智能2020:落地挑战与应对爱分析报告人工智能网智能化,是基于知识图谱等认知智能技术,让机器具备分析和决策能力,可以完成人力无法实现的工作,对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创造增量价值。 例如,在安防领域,基于行业知识图谱技术在几亿个实体中寻找隐性关系,发现团伙作案的行为,人力无法处理如此大数据量的分析。零售领域,基于门店历史销售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构建销量预测模型,实现销...http://www.techai.net/diyiguanchashi/2020/0309/5514.html
11.分析模式《分析模式:可复用的对象模型(英文版)》讲述各种分析模式和辅助模式,专注于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结果——模型本身,给出了来自金融贸易、测量、财务以及组织关系等多个领域内的一系列模式。书中每个模式都包含了设计背后的原理、使用的规则以及实现的技巧,给出的例子包含了有用模型的细节,并介绍了用于提高分析、建模和...https://baike.sogou.com/v110506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