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是教师专业生活的一种方式、态度,研究是教师H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
2.教师的研究即教学研究
3.教师研究的最终0的是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教师、教学与研究
1.研究是一种态度
2.教师即研究者
(1)作为研究者才能顺利立足教师职业
(2)作为研究者才能走向职业发展高峰
3.教学即研究
(1)研究才能教得更好
(2)研究才能教得更有意思
我的观点: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不存在“能不能”和“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和自身发展的态度问题。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
]概念
教育科学研究: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一定教育现象与事实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三方而。
二、学校教育研究的特点与定位
1特点
(研究目的)应用性
(研究主体)广泛性的合作式
(研究内容)实践性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
总之,“来自实践,通过实践,为了实践”是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
2定位
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研究的主阵地在课堂
研究的主体呈现出合作的伙伴互助研究
在方法上应以行动研究为主,侧重于教育经验的概括、提炼和升华
成果形式应该赋予著作、研究报告外的其他成果形态以一定的地位
综上,中小学教育研究是以应用研究为主、以微观研究为主、以行动研究为主的一种教学研究和校本研究,即“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
三、学校教育研究的意义
1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突出的成果)有助于转变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冇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质冇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感
2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3.提高教育质量
4.丰富与发展教育理论
5总结教育经验,促进教育的科学管理
四、教育研究的伦理与道德
1确保研究对象不受伤害(最首要的伦理规则公平选择研究对象
获得研究对象的认可(即自愿参与)
保护个人隐私,信守诺言
防范欺骗手段,说明研究风险
2.部分或重复发表个人的研究结果
3.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4.合作研究的著作权问题
5研究数据的保密
讨论:
教师、教学与研究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应该怎样定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讨论:1
1教师的研究即教学研究。
2.教学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察省、反思与探究,以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目的的研究,它是置身于教育教学之中的,旨在改进教育教学的研究。
3“实践性”(即“为实践而研究实践”)是教师研究最根本的特点,而向实际、站在前沿、重在应用、加强合作是对教学研究的基本定位。
教学即研究: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单单只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而是以研究者的态度和方式进入教育教学实践,在不断的口我追问中,对口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2教师是实践着的研究者和研究着的实践者,教师处丁教学研究的最佳位置,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
研究和教学是“两位一体”的,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学的推进,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成长即成果:
小学教师的自身定位应该是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研究型教师是指善于在课堂中提炼研究课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观察、反思,
并在课堂研究屮探索改进实践的实质性措施,进而得以自身专业成长的教师。
第二章选题
一、选题的涵义
1选题的含义与意义
选题包括两方面含义:确定研究的方向;确定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选题的意义:教育研究的起点;决定教育研究的水平;反映研究者的研究能力。二、好课题的特征
一个研究课题最初常常是以一个问题来提出的,它是研究者的研究焦点。
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
问题必须有科学依据的
问题必须是具体明确的
问题必须是新颖独特的
问题必须是切实可行的
问题必须是符合道德的
三、选题不当的常见表现
1.范围太大;
2.主攻目标不清楚;
3.问题太小、范围太窄、意义不大;
4.现有条件下课题太难,资料缺乏;
5是经验感想Z谈,不是科研题目;
1教育实践面临的问题
2.教育理论中演绎出的课题
3.教育科研规划中选择课题
4.向专家、同事请教和咨询来发现与选择课题
5.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给予的启示
6.获奖成果给予的启示
事实上,这些來源可以概括为下述两大方面:
[1]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阅读期刊与专著一冇选择地、重点阅读
向他人请教一他人的研究成果、建议(包描课题指南)
留意有争议的问题
[2]由自己的“实践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
1.口卜而上地“提出问题”。來口教师口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2想方设法地“设计课题”。弱化学术课题研究中的“设计”,而是强化教师本人提出解决问题的理念,尤其是“基本思路与方法”
3.自上而下地“输入学理”。在“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木思路与方法”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