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了解社区工作的基本知识。理解社区工作的概念及本土化的社区工作概况。掌握社区工作的概念、功能。

●1.1社区的由来与概念

本节课我们主要讲社区的由来和对社区的界定

●1.2社区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本节课我们主要讲社区的构成要素和分类

●1.3社区工作的概念与目标

本节课我们主要讲社区工作的概念与目标

●1.4社区工作的特征与功能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社区工作的特征及功能

●1.5社区工作者

本节课我们主要讲社区工作者的概念及其承担的角色

●1.6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今天我们主要讲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第二章社区工作的历史发展

了解中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脉络。理解本土化社区工作的开展情况。掌握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2.1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

本节课主要讲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的早期发展.及发展历程

●2.2中国社区工作的发展

本节课主要讲我国社区工作的早期发展.及发展历程

第三章社区工作的价值观

了解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理解社区工作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掌握社区工作专业价值的应用。

●3.1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观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是指指导专业工作者实践的一套理念、态度及行为准则。

●3.2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是价值观的具体化,是相对微观的,对社区工作的具体工作的指导性更强。

第四章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

●4.1社区工作理论的含义和分类

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4.2功能主义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通常简称为功能主义,是在以往有关功能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3社会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社会学界,是继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之后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学流派之一。

●4.4社会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对社区工作者改善社区中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5赋权理论

●4.6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对社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社区工作者可以利用其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帮助,第二,社区工作者可以以社区为基地,以直接服务为主,第三,社区工作者可以帮助补足和扩展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

第五章社区工作过程与方法、技巧

了解社区工作的具体过程。理解社区工作有一般过程,但需要灵活运用。掌握社区工作过程的步骤及其内容。

●5.1社区工作过程

●5.2社区工作方法、技巧

第六章社区工作模式

了解社区工作有一定的模式可循。理解社区工作有一般工作模式,但需要灵活运用。掌握社区工作不同模式的具体开展。

●6.1地区发展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是指在一个地区内,社区工作者协助居民分析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助与互助的方式,广泛参与地区事务,解决问题,推动地区发展的一种模式。

●6.2社会策划模式

地区发展的工作策略、工作员角色及该模式的优缺点。根据杰克罗斯曼的总结,地区发展模式的基本改变策略是把所有的人团结在一起,然后讨论、决定。

●6.3社会行动模式

本节我们主要讲第六章的第三个知识点地区发展模式的案例分析,即如何运用地区发展模式开展社区工作。

第七章社区照顾

了解社区照顾的历史发展。理解社区照顾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掌握社区照顾的定义,基本内容与工作技巧。

●7.1社区照顾的缘起与我国发展社区照顾的背景

社区照顾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是“反院舍化”运动的结果。也就是说20世纪50年代以前,英国与其他国家一样,对失依儿童、老人、精神病患者等实行的也是院舍照顾如儿童院、老人院、精神病医院等。虽然,院舍照顾对那些生活不能自理而又无依无靠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7.2社区照顾的概念与目标

社区照顾是指在社区内对那些身体和精神有需要的人,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服务系统对其给予援助性的服务与支持。在这个定义中正式社会服务系统主要是指政府、社会组织等部门与机构组成的服务系统,非正式社会服务系统主要是指家庭、朋友、邻居、志愿者等组成的服务系统。服务与支持的内容既包括物质的帮助、行动的照顾,也包括心理援助和整体关怀.

●7.3社区照顾的基本模式与工作技巧

第一种模式是在社区内接受照顾:是指专业工作人员在社区内设立的服务机构或家庭中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的服务与支持。第二种模式是由社区负责照顾:是指主要由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及志愿者等非专业人士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的服务与支持。

第八章社区矫正

了解社区矫正的历史发展。理解社区矫正实施的意义。掌握社区矫正的定义及如何开展。

●8.1社区矫正的概念

传统上的矫正主要指的是机构矫正也就是监狱矫正。监狱矫正是刑事司法管理体系中犯罪处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体现的是司法正义

●8.2社区矫正的功能

一是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因此具有惩罚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社区矫正对象要服从监督和管理。社区矫正对象虽然生活在社区中,具有一定的行动自由权,但是需要服从社区矫正主要有以下几点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8.3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历史

社区矫正是一个外来语,它是西方国家首先推行的一种刑事执法模式,其理念始于19世纪末近代学派的行刑社会化思想。近代学派的大师们认识到监狱刑罚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非监禁刑罚措施和对罪犯人格的改造,社区矫正便由此发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了罪犯再社会化思潮,以安塞尔为代表的新社会防卫学派提出对罪犯实行人道和再社会化,使社区矫正思想由孕育走向成熟,并逐渐由学说渗透到立法,再转化为各国的行刑实践。

●8.4社区矫正的内容与工作程序

社区矫正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监督管理。按照中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二是教育矫正。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三是帮困扶助。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第九章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

了解社区服务的历史发展。理解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掌握开展社区服务和进行社区治理的内容及方法。

●9.1社区服务概述

1987年在民政部主持召开的大连市民政工作现场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社区服务的设想,同年九月民政部又在武汉主办了一次全国性的社区服务工作座谈会,两次会议都对社区服务做出了定义式解释,但都带有极强的经验性色彩及认识上的局限性。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首次将社区服务列入第三产业的范畴,并赋予其优先发展的地位,民政部又联合国务院所属的13个部委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首次提出了“社区服务业”这一概念,并指出了社区服务的产业属性。1994年,民政部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社区服务经验交流会,在总结全国社区服务工作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针对原来对于社区服务定位不足之处,民政部强调指出要“坚持社会福利属性的原则,社区服务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一项事业,又是一种产业。作为事业,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性社会服务;作为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第三产业,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福利属性上。

●9.2社区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化,特别是由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显现,国家和社会之外的第三部门出现。在社会结构三分的背景下,社区治理的三大主体—政府组织、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具有不同的职能定位,它们各自的职责和作用也不相同。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和作用2、市场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和定位3、第三部门第三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和定位4、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和定位

THE END
1.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社区工作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工作模式。罗斯曼在...更多“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社区工作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工作模式。罗斯曼…”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社区问题,社区工作形成了不同的工作模式。综合多种社区工作理论,比较符合我们国情和社区工作现状的是哪三种社区工作模式() A.地区发展模式 B.社区行动模式 C.社区照顾模式 D.社区教育模式...https://m.shangxueba.com/ask/8972806.html
2.慈善组织会社与睦邻组织运动四.PPT全文免费实务理论: 指社区工作实务中的具体策略、方针、政策、原则和模式方法等。 第一节 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阶段 第二阶段:“精神分析学”阶段 第三阶段:“精神分析学”与“功能主义学派”并阶段 第四阶段: “纳入(获得)”阶段 第五阶段:“盘点阶段” 第六阶段:“...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1205/8112005003001136.shtm
3.管理学:社区治理试题及答案(每日一练)考试题库33、填空题 美国学者罗斯曼把社区工作分为三大模式,即()()()。 点击查看答案 34、填空题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 点击查看答案 35、问答题 试述古代传统社会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36、填空题 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是()。 点击查看答案 37、问答题 试述我国...http://www.91exam.org/exam/87-2996/2996320.html
1.社会转型人类学是什么?它在学术和实践中有何价值?田野研究的实践性:社会转型人类学强调田野工作,这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实际的调查与数据分析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常常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收集的困难、文化差异的理解等。 案例分析的复杂性:不同社会转型案例的背景和影响差异很大,学生需要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深入的分析,准确把握转型的各个维度。 https://www.kaoersi.com/xinwendongtai/56800.html
2.大学生社会实践探索从课堂到社区践行思维与行动的融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探索:从课堂到社区,践行思维与行动的融合 社会实践的目的与意义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不仅是一种教育形式,更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还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大一思修课程中的社会实践报...https://www.rsuurtyab.cn/ji-gou-guan-dian/660600.html
3.美国学者罗斯曼根据美国的经验将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总结为...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美国学者罗斯曼根据美国的经验将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总结为三大模式,即( )A.地区发展B.社会行动C.社会策划D.社会民主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https://www.shuashuati.com/ti/dd6dafad482e431b827f2c8f09297999.html?fm=bd80d6de51815870fcaeb03e46404b2d0e
4.社区工作期末复习6篇(全文)标的民主管理实践,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 (4)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健全社区党务、政务、财务、事务“四公开”制度,保障社区居民的监督权。 (5)完善日常工作制度。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与驻社区单位协商议事制度,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民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确保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有效运转。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sx11wid.html
5.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提纲需要与问题进行评估⑶订立工作计划、介入干预和最后总结与检讨P102-1033、社会个案工作者所需要的技巧:⑴沟通技巧⑵关系技巧⑶过程技巧①接案和约定技巧②评估技巧③签订契约技巧④介入技巧⑤检讨及终结技巧P1044、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有:⑴危机介入模式⑵任务中心模式⑶“社会—心理”模式⑷行为治疗模式⑸叙事治疗模式...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n9d1qsl.html
6.论社区工作三大模式在我国的适应性【摘要】:社区工作模式是社区工作实务的提炼和总结。目前社区发展、社会策划、社会行动三大社区工作模式广受关注的同时也被不断延用。但由于这三大模式来自于美国学者罗斯曼1979年对美国的社区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不是一套可以应用于不同场合及环境的固定模式,而是一套供工作者灵活运用的工作技巧。社区工作者如何针对我...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HGO200911012.htm
7.社区工作方法知识要点14、社区照顾模式:是社会工作者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规支援网络,联合正规服务机构提供支援服务与设施,让有需要照顾的人士在家里或社区中得到照顾,过正常生活的活动。 15、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①协助服务对象正常地融入社区;②强调社区责任;③非正规照顾是重要因素;④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 https://www.yjbys.com/edu/shehuigongzuo/317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