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地区发展模式下“微网实格”的锦馨实践项目信息种子计划(TSP)公益项目

吴玲锦江区柳江街道锦馨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副主任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成都积极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社区“微网实格”治理新机制的创新之路,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3年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指导下结合社区现状,总结工作经验逐步推进党建引领“微网实格”基层治理,探索“456”工作法,即“四好”组队建网、“五治”机制融网、“六微”工程扩网,构建“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区发展治理生态。

网格化管理是信息化时代与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求,是城市社会发展整体化布局的综合把控。然而,随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加速聚集等原因,单个网格由于服务居民过多,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从成都市角度来看,过去网格划分存在的城市网格划分偏大、形态架构不一等矛盾和问题,导致原有网格难以有效适应成都城市快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截至2022年,成都市常住人口达到2126.8万人的超大城市,原有网格治理体系不能完全适应超大城市精准精细治理需要。为摆脱这一困境,近年来,成都市着力探索“微网实格”治理体系,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构建平时查风险惠民生、战时全员应急响应的网格治理体系。

1.概念界定。“微网实格”治理是指通过划小划微、赋能做实基层末端治理单元,重塑基层组织动员体系,以多元力量集成提升基层效能的治理方式。

2.网格划分。按照“3+1”“微网实格”治理架构体系划分,即社区总网格、一般网格、“三级划分”的微网格和“自主划分”的专属网格。以社区为单位设立总网格,1个社区即为1个总网格。一般网格城市社区、镇(街道)政府(办事处)所在地原则上按照300-500户的标准划分;农村地区可根据居住分布和人口密度按1个村民小组(自然村)划分为一个或多个网格。微网格由各镇(街道)研究确定,以3小时内网格力量基本完成入户排查和宣传组织动员的工作量为宜。小区(院落)、街区微网格划分以30-100户居民或商家为宜。专属网格商务楼宇、各类园区、集贸市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适合划分为专属网格的,网格细化工作则由管理主体自主推进。

3.工作内容。微网格长、微网格员主要职责为风险隐患发现报告、协助基层基础工作、参与应急响应等。

(1)风险隐患发现报告。一是人民防线类。发现报告小区院落、商务楼宇等区域藏匿的反动宣传、涉邪教、非法传教等危害政治安全违法犯罪。二是社会治安类。发现报告物防、技防设施损坏等治安防控薄弱环节,以及潜藏小区院落、商务楼宇、村居等部位的暴力讨债、非法传销、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线索;发现报告可能或正在发生的个人极端事件、群体性事件。三是公共安全类。发现报告消防安全、违规自建房、违规群租房、违规用电用气等安全风险隐患,发现劝止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电动自行车进电梯等安全风险隐患。

(2)协助基层基础工作。一是数据核实类。协助专职网格员更新维护人、房、单位、场所等基础信息。关怀服务类:搜集报告社情民意、群众“急、难、愁、盼”诉求,发现报告、协助劝调矛盾纠纷,协助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工作。二是宣传发动类。带头践行、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发动群众争当“蓉义卫”平安志愿者,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平安创建、文明创建。

(3)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按照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统一部署或应急响应指令,全面参与疫情防控、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参与安保维稳应急响应:按照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统一部署或应急响应指令,协助做好重大敏感时期安保维稳工作。

1.社区基本情况。锦馨社区坐落在三环路外侧,辖区面积约0.4平方公里,东至玉树路,西至新包江小区、锦绣阳光,南至锦江大道,北至桐云路(H5线在建道路),辖锦馨家园A区、B区、C区、新希望锦官府、58新经济总部、成都市第二幼儿园锦馨园区、盐道街小学锦馨分校、成都市锦江区教育研究院附属中学、榕声路84号综合楼、柳荫路96号综合楼、楠丰路综合楼(在建),户籍人口3654人,常住人口10475人,流动人口9000余人。该社区是征地拆迁农民集中安置区与高端商品房二元并存的新型涉农街道城市社区,其中三个农民集中安置小区共29栋73个单元楼,锦官府共17栋房屋。

2.网格治理队伍构成。社区党委共有党员152人,报到党员40人,辖区共划分一般网格12个,专属网格5个,微网格80个。辖区所有党员(包含报到党员)均纳入微网格队伍,12个一般网格中均建立党小组,5个专属网格全覆盖落实党建指导员工作制度,确保党组织在网格管理中发挥领导核心和组织号召作用,用党的组织力量引领社区微网实格治理走深走实。

3.社会组织运行情况。以“谁主张·谁撑头·谁受益”的理念引导居民认识社区院落、转变思想意识等,用公益“微创投”的工作模式逐步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发展治理中。破解征地拆迁安置过程中“农民集中居住区”存在的失地农民多、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多、环境卫生差、基础设施薄弱等难题,锦馨社区积极探索“五化”工作法,大力构建党建引领好、治理机制好、服务管理好、小区品质好、邻里关系好“五好”小区,走出了一条拆迁安置小区治理新路径。目前社区拥有志愿者队伍12支、社区社会组织14个,其中关于文化类组织活动度逐年降低,功能性社区社会组织也从2021年达到峰值后在2022年底进入拐点,活跃度逐渐降低,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积极性逐年减弱。

锦馨社区通过近几年的社区营造组建了26个自治组织,14个社区社会组织,引导团结了一定数量的居民身体力行地参加、参与到社区发展治理中,生活环境改善的同时也团结了一定比例的居民在社区党委的周边,凝聚了群众的力量。

2022年成都8·25本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锦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积极性高涨的时段。但随着疫情的消退,由于多种原因,社区在居民心中的公信力、组织力、号召力、凝聚力也逐渐消减。在大力推动微网实格工作时人力资源的相对缺乏成为锦馨推进微网实格治理工作的最大的难题。

3.角色身份认同缺失。一部分居民对院落主人翁的身份认识缺乏,认为“上楼”不是我想要的,是配合政府的发展才搬至此处,认为院落是物业和社区的,出了问题是物业管理不善和社区处理不当。另一部分志愿者对自身志愿角色认识有偏差,认为是为物业和社区在做事,要求有工资报酬,实行有偿服务,忽视了志愿服务的本质属性,自治意识和奉献意识有待提高。

4.沟通交流信息不畅。在实际工作推进中,社区不断调试与居民互动的模式,存在通过居民代表收集居民反映的问题、需要给予的支持出现有误差现象,具体表现在部分居民代表因为年龄较大和认知等因素对居民反映的问题不能准确的表述,有时会出现听错、听漏和转述错误的现象,甚至会出现在他们认知中不是问题就选择不上报的情况发生。

5.服务人员流动性大。成都8·25疫情期间,由于当时封控在家,社区涌现出了570余人的志愿者,看似居民主观能动性、互助体系效果达到了峰值,但是经过后期的进一步观察、走访了解到:有的志愿者是因为在家没事做,想着出来做志愿者比较自由,可以避免一直被动待在家里;有的是短暂的居住半年、3个月就搬离到其他地方;有的由于其他因素导致志愿服务、参与社区发展治理体验感差选择不再参与,志愿者自带不固定属性突出。

1.发展重点方向不明确。社区虽然建立了三级工作体系,但是对于政策解读和贯彻落实上存在差距。对于需要在社区这一层级要做的事、达成的目标不明确,没有有效地结合社区属性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蓝图和细化工作目标,缺少工作主动性和前瞻性。

3.工作意识能力不足。面对微网格在3大类8小项的工作职责上,有的微网格员意识不到划小划细的意义。有的年纪较大的微网格员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机和蓉e报,对发现的问题、邻里的矛盾缺少相应的处理方法和工作技巧。

4.微网作用发挥不佳。在工作具体推动中出现了“微不下去,集成不起来”的工作窘境。由于小区流动人员多,在人员信息采集上存在很大困难。社区对流动人员的管理和引导常常出现力不从心、手无良策等现象。

微网实格志愿者队伍团体动力不高,让居民看到可视化的改变辨识度低,居民对基层治理工作的参与感、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感受不明显。通过对志愿者抽样走访,对居民小组长和居民以茶话会等形式进行集中访谈,按照志愿者和居民对社区的信任度、支持度划分,大致可分为三类①居民眼中社区问题3画像。第一类是意志坚定型。在8·25疫情取得的成绩和暴露出的问题要分开,志愿者工作不求报酬,专门利他,专心为社区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做得不完美的地方,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人无完人。这部分人表示充分理解社区、支持社区工作。第二类是不满反对型。他们对社区怀有不满等负面情绪的人,往往以个人主观情绪以偏概全,将不发志愿者补贴视为社区不作为。第三类是摇摆不定型。这类人缺少独立的思考和坚定的主见,人云亦云。走访统计中第二、第三类占比度达68%。

2.主要观点。地区发展模式认为,尽管居住在现代社区的人们因为经济水平不同,社会分工不同,价值追求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利益集体,但社区内不同人群的利益不是对立的,且存在共同利益,因此可以实现和谐共处。社区党员居民群众能够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沟通,谈论社区问题,寻找广泛认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形成相互合作,促进社区的进步和发展。

4.角色定位。地区发展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使能者。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协助居民表达对社区问题的不满,鼓励和协助居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人际关系,促进共同目标的产生与实现。二是教育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帮助居民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组织合作的技巧,培养居民积极参与和自助互助的精神。三是中介者。协调各方面社区团体和个人,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调动社区内外资源,解决社区的问题。四是协调者。在社区、社区组织和外界组织机构之间进行联络和沟通,增进互信和了解,减少误解和分歧,争取支持、合作,实现社区团结。

5.社区发展模式优缺点。

(2)缺点。体现在一是无法解决整体资源分配不均及制度不合理产生的社会问题。二是调和不同利益群体的手段不足。三是民主参与导致的成本高而效率低。

为了积极地推动微网实格基层治理工作,重新建立与居民良好的互动关系,社区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再次点燃居民在党的领导下参与院落治理的热情,以党建引领“微网实格”基层治理作为工作方向,以地区发展模式作为工作范式,推进“细致入微·幸福满格”行动,通过“四好”--“找好人、管好人、育好人、用好人”为抓手,建立五大工作机制,围绕居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工作目标,聚焦“六微”--建立“微队伍”、打造“微场景”,开展“微行动”,满足“微心愿”、散发“微‘馨’光”,构建“微互助”。结合地区发展模式特点和锦馨社区的属性及发展特点,我们从以下2大方面推进锦馨社区“微网实格”基层治理工作。

1.坚持党的领导。在微网实格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将党的工作与基层治理相结合,确保党的政策方针在基层得到全面贯彻。建立锦馨社区党委“馨领盛惠”三级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党委扩大会、院落总支部会、网格会议,落实党员双实岗位(意识引导和行动示范),推动党员发挥作用,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个微网格。聚焦群众需求,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整合资源、服务民生、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优势,提供精准服务。通过微网实格工作,了解掌握群众困难,帮助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激发组织活力,采用“居民出题我来答、答题完后居民评阅”的双向互动模式,加强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联系,激发党组织的活力,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实现推门见美好提供坚实的基础。

4.强调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社区成员既包括最广大的社区居民,也包括社区党群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企事业商家和物业服务企业。社区参与既可以是个人的参与,也可以是组织的参与;可以是人力的参与,也可以是物质的参与;可以是决策的参与,也可以是监督的参与;可以是广泛的参与,也可以是个案的参与。以“由民做主”的方式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居民提事、网格议事、会议定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推动“互谅协商、自助自决”达成目标。广大社区成员在参与社区事务中形成团结、友善、合作、互助的氛围,提高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获得感。

本行动以直接影响为主间接宣导为辅,围绕“党建引领、建立导则、合理划分、全面问需、教育赋能、促进参与、意行转变、全面发展、认同归属”9方面推进党建引领地区发展模式下微网实格工作走深走实。

1.全力推动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突出做好“微网实格”治理的引领凝聚和组织动员工作。将党的政策、意识、声音有效地传递到居民的身边和心里,结合锦馨实际我们将社区所有的院落、学校、商超等划分为了12个一般网格5个专属网格,每个网格里我们均设置了由社区两委和优秀的党员工作人员担任党建指导员,提高党的执行力和战斗力,保障每个微网能够在党的引导下精细划分、精准服务。“阵地建在院落里,置在楼栋中,设在单元上”,我们在每个院落中设立了党员“接事、议事、执事、评事”空间,在每个一般网格内设置了议事平台,利用每个单元的公共空间结合居民的喜好打造了单元会客厅,实现居民在微网格就能解决琐事,在一般网格解决小事,在院落解决小区事的“议事、执事、结事”场景,强化党组织和居民的互动。

微网格长、微网格员是倾听居民声音最末端的收音器,是收集居民诉求的神经末梢,也是传递党和政府声音的传递器,是最能够直接服务最小单元的服务者,所以在此场景中微网格长、微网格员以及微网格内的志愿者在推进基层治理的逻辑中他们是倾听者、记录者、宣传者,更是支持者。但从行政工作落实的逻辑中还要求他们是信息的采集者、问题的上报者。

5.引导开展社区教育。结合前期走访和工作实际,面向院落和“两新”党支部、老协成员、居民代表、群团组织、儿童观察团及“馨星向蓉志愿服务总队”开展满足各群团组织的各种学习需求的教育,通过开发、整合辖区成都市二幼、盐道街小学锦馨分校和锦江区教育研究院附属初中及社会的教育资源,面向不同人群,开展老年教育、家长教育等全龄学习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满足社区居民对多样化终身教育的需求,营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人人学习”的学习型社区环境,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形成。过程中发现、挖掘、塑造有知识、有能力、以社区发展为己任的优秀居民,壮大微网人才储备力量。锦馨社区以“三治”为切入点(自治、德治、法治)来破解我们人员意识不足、能力不强的问题。

(1)坚定党建引领五社织网。坚持需求为本、问题导向,开展“五社联动”系列活动,运用社区社会工作方法,发现社区需求、设计服务方案、培育社区组织、链接社会慈善资源、锻炼微网格队伍、倡导志愿服务,解决微网格问题。针对全社区居民重点围绕社群的搭建、服务及发展为破题点,充分整合运用社区学习教育平台,如微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学校、老年大学、家长学校等等,对党员群众以分类分层分年龄段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智、体、美、劳等教育,通过趣缘汇聚人群,一方面长期的学习教育传递党的声音,引导居民树立新时代新思想。另外一方面针对微网格长、微网格员以及格子内的志愿者围绕职责履行、人群服务、组织动员、议事协商、还权赋能、资源对接上开设锦馨社区专题培训,让我们的微网格员“在事中学·在学中练”提升他们的意识和能力,基本实现“居民有所盼·我们有所办”的治理格局,促进微网格团队逐步向专业化和年轻化发展。同时在全域人群中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发展氛围和生态,为实现精细化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和善治打好底色。

(2)积极推行德治筑网。开展“德治育文明”专项活动,如“锦馨人说锦馨故事”“话说家风”“画家训”“廉育清风”“道德榜样”等全面参与活动,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德治在发展治理中的软实力,为“微网实格”治理注入道德力量和精神动力。

9.家门口的温度提高归属认同。社区运用社区发展模式结合院落特性,着重在提升公共环境美观度和实用性、及时高效满足居民需求、还权赋能改善邻里关系等多维度的下功夫,再次提高了党员群众对小区对院落对社区的归属感,修补了关系甚至增加了部分居民和社区的链接,提高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可度及信任度。

通过大半年的推行和实践我们发现各级网格长的职责不同,行动角色不同。分层级、分类别职责分工赋予了不同网格长不同的身份角色,厘清身份角色对于有效有力地推进微网实格起着重要的作用,让精细服务触点和抓手向纵深处不断延伸,不断地去接触居民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去回应居民的所想、所盼、所愿。

地区发展模式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社区动员模式,完全符合现代社区治理的理念。微网实格基层治理工作是治理和发展的工作理念,是促进基层善治的工作模式,更是促进“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工具,是自下而上激发居民参与,共享共建的一种需求,促进居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传统团结的优良传统,是有温度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是符合居民参与的发展路径,不是自上而下的政策被动执行,通过在锦馨低谷期的行动研究,我们发现“微网实格”基层治理是成都走向超大城市治理的有效路径,对于引导居民自主、自发地开展自治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网格长和微网格长(员)工作的有效性决定了网格有序有效运转能力,甚至影响着这个网格内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存续能力,这些都取决于在各类组织当中担任“服务者”“引领者”的人的有效性。对于一般网格长、微网格长(员)的有效性的衡量评估不仅是单向地落实在没有温度的数据而且需要落脚于居民问题解决和需求满足的双向奔赴上。及时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是有效有序激发、推进、维系微网实格工作人员动力的又一重要工具。特别是对于没有财政资金维系、靠情怀支撑的类似于志愿者的微网格长(员)的动力取决于他们在微网格或者网格中工作的有效,以及他们有能力和资源去取得成绩。如果他们反映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或者合理的解释,他们的工作就会缺少有效性,他的工作热情和对贡献的热情很快就会消退。鉴于锦馨社区经历过“社区发展治理高光时期”亦承受了居民“渐行渐远和流失疏离”的发展趋势,“构建能进能出人才队伍机制、开展多维度全内容的赋能行动、建立通畅有效的问题解决路径及出台成效评估激励机制”是推进治理“纵深延伸、横向覆盖”的必选题,回答好了四方面的问题,“微网实格”基层治理将进入下一个提能增效的新阶段。

(三)正确看待“微网实格”基层治理的效果呈现——慢即是快

一是持续梳理行政线和自治线的有效结合点让微网实格基层治理既发挥行政效益的同时收获更多的社会效益。二是选举制的居民代表和志愿者式微网格员赛道中的老与新融合治理,在看似有分歧的“两双”线上团结更多的党员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的体系中,实现扩网和融网,让善治工作更有蜀都味、成都情。

THE END
1.社工备考:社区工作方法的三大模式对比(1)社区工作方法的三大模式对比 社区工作方法作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模式包括地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模式和社区照顾模式,这三种模式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在考试的时候又有哪些重要的考点呢?今天图图带大家来总结一下。 概念 1.地区发展模式是一种社区工作实务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这种模式鼓励社...https://bijie.huatu.com/2024/1115/1918321.html
2.2023年春国开(成都)《社会工作概论#》形考任务题库...形成性考核1 罗斯曼于1979年提出的社区工作三大理论模式不包括()? 单选题(4分)地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模式社会计划发展模式社会行动模式 下列不属于社会工作的特点的是()。单选题(4分)助人自助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重视运用社会环境资源社会工作者代替案主作决定对自我的认识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获得的,这是社会学...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701/8042077127005105.shtm
3.管理学:社区治理试题及答案(每日一练)考试题库33、填空题 美国学者罗斯曼把社区工作分为三大模式,即()()()。 点击查看答案 34、填空题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 点击查看答案 35、问答题 试述古代传统社会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36、填空题 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是()。 点击查看答案 37、问答题 试述我国...http://www.91exam.org/exam/87-2996/2996320.html
4.国家开放大学23秋社会工作概论形考作业一[标准答案]12.从社会工作的历史看,社会工作的首要功能是()。 A.治疗 B.助人 C.解困 D.发展 13.将小组视为一种治疗的环境或工具,强调通过小组经验来治疗个人心理问题的是()。 A.社会目标模式 B.治疗模式 C.互动模式 D.折中模式 14.在罗斯曼1979年提出的社区工作三大模式中,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社区模式的是()。 A.社...http://www.youxue100f.com/qita/2023-12-26-14563.html
5.管理理论的模式分类不包括()。罗斯曼于1979年提出的社区工作实施的三大理论模式不包括()。 A.地区发展模式 B.社会计划发展模式 C.社会行动模式 D.社会运动模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解释模式的方式包括()。? ?解释模式的方式包括()。? A.使用表和图发现模式 B.基于现有理论说明模式 ...https://www.xilvlaw.com/souti/zhiye/21D3E5EF.html
1.“社区工作者胜任力与现代化社区建设”研讨会顺利举办11月7日上午,一场以“基层治理新动力:社区工作者胜任力与现代化社区建设”为主题的研讨会在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开放大学民生学院牵头,联合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办事处、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闵行区“美好社区”治理学院(上海开放大学闵行分校)、上海市黄浦原点社会治理促进中心共同...https://www.sou.edu.cn/_t330/2024/1111/c10014a114376/page.htm
2....罗斯曼根据美国的经验将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总结为三大模式...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美国学者罗斯曼根据美国的经验将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总结为三大模式,即( )A.地区发展B.社会行动C.社会策划D.社会民主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https://www.shuashuati.com/ti/dd6dafad482e431b827f2c8f09297999.html?fm=bd80d6de51815870fcaeb03e46404b2d0e
3.社区工作期末复习6篇(全文)《社区工作实务》期末复习提纲 一、简答题 1.简述社区具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社区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1)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构成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不仅包括人们的经济生活,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生活;不仅包括经济关系,而且包括血缘、地缘等其他社会关系...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sx11wid.html
4.地区发展模式:农村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理论机制探析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ass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8564 地区发展模式:农村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 理论机制探析 张红丽 广西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设计学院,广西 柳州 收稿日期:2023年5月11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24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2日 摘要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我国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Download.aspx?paperID=70030
5.程序员的思维修炼:开发认知潜能的九堂课ghjv95感谢选择这本书。我们将共同经历一次有关认知科学、神经学、学习和行为理论的旅程。你将看到人类大脑令人惊奇的工作机制,并研究如何克服这一系统的局限来提高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技能。 我们将开始重构你的“湿件”——对大脑进行“重新设计”和“重新连线”,使你更高效地工作。不论你是程序员、管理者、“知识工人”、...https://blog.csdn.net/tiewen/article/details/32333641
6.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提纲案主的需要与问题进行评估⑶订立工作计划、介入干预和最后总结与检讨P102-1033、社会个案工作者所需要的技巧:⑴沟通技巧⑵关系技巧⑶过程技巧①接案和约定技巧②评估技巧③签订契约技巧④介入技巧⑤检讨及终结技巧P1044、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有:⑴危机介入模式⑵任务中心模式⑶“社会—心理”模式⑷行为治疗模式⑸叙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n9d1qsl.html
7.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24年春《社会工作概论》形考作业1...12.从社会工作的历史看,社会工作的首要功能是()。 A.治疗 B.助人 C.解困 D.发展 13.将小组视为一种治疗的环境或工具,强调通过小组经验来治疗个人心理问题的是()。 A.社会目标模式 B.治疗模式 C.互动模式 D.折中模式 14.在罗斯曼1979年提出的社区工作三大模式中,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社区模式的是()。 https://zexuewang.net/guokai/33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