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常委: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

王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

在临床上,青霉素可以被应用于治疗疾病,但仅有医学的手段就能保障青霉素用到病人身上吗?不能。

其实,从医生处方青霉素到患者注射上青霉素,中间有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医生开出青霉素处方,需要企业来负责生产,需要监管部门来保障质量,需要医院对合乎质量的青霉素进行采购,需要确定费用是由医保支付还是患者自付,需要训练有素的护士注射,最终才能用到患者身上。这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医学也涉及遵循医学原理的卫生行为,最终才能实现患者的健康。

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究竟有多重要?

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乎经济发展,也关乎社会文明,更关乎人民的终极福祉。

人民的终极福祉就是健康和生命。这样的终极利益需要强大的医学卫生健康事业来保障。

记者:梳理近一年来您参加学术会议所作的主题报告,我们发现“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被反复提及。特别是您面向呼吸界同仁发表的2022新年贺词,题目更是强调要做“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的践行者。为何一再强调这一观念?

王辰:“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是为引领、促进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科学发展而提出的。关于医学卫生健康事业,近几年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和谋划已经足够高远,比如“生命至上”“科技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人才培养要面向生命健康”“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理念的提出。现在突出的问题是,在整个社会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医学卫生健康事业依然被当成“非主流”的事业。我认为,这是因为社会各界对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意义还没有认识清楚。对一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认识和考量足够充分、深刻,才能在推动其发展的过程中付诸积极主动的行动。

记者:那么,您认为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究竟有多重要呢?

王辰:我认为,至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讲意义是极为重大的。

首先,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已经流行两年多且仍在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足以让全世界深刻地认识到,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多重要,要真正实现有效的科学抗疫,医学卫生健康事业不发达显然不行。

其次,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对此,可能很多人会提出疑问,他们感觉医学卫生健康事业与经济发展似乎关系不大,甚至是对社会资源的消耗,这是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内容缺乏深刻认识的表现。实际上,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甚至是影响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21世纪是尊崇健康的世纪,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的世纪,在本世纪的产业结构中,健康产业被公认是第一大产业。而健康产业之所以能在21世纪获得长足发展,其根源就在于人民对健康的追求,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卫生健康事业的发达。

再次,关乎社会文明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在我看来,社会文明的核心含义,就是追求和实现全体人民的全面健康。

最后,关乎民生福祉。人民的终极福祉就是健康和生命,很显然,这样的终极利益需要强大的医学卫生健康事业来保障。

医学卫生健康事业与各行各业密切关联

医学卫生健康事业与农业、工业及其他社会事业不但不矛盾,还是相互融通、相辅相成的。

人类所有的事业都是为实现人的发展利益,其中,为了人的终极利益的健康事业至关重要。

记者:您上面提到民生福祉,但在多数人看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农业,以及作为国民经济主导的工业,同样事关人民福祉且似乎影响范围更大,为什么您要特别强调发展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意义呢?

王辰:医学卫生健康事业既是建立在农业、工业基础之上的一项社会事业,也是农业、工业的一部分,与其他社会事业不但不矛盾,还是相互融通、相辅相成的。人类所有的事业都是为实现人的发展利益,其中,关乎人的终极利益的健康事业至为重要。

实际上,健康事业中相当部分就寓于农业和工业中,且以农业和工业为基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特别是,在工业和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之后,健康就成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主要和更高层次需求。这时候,工业和农业就在更大比重和更强程度上成为健康事业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如果说,农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主导,那么,健康就是国民经济的主旨,健康事业不仅与工业、农业相融通,还或直接或间接地寓于所有社会事业和行业,来体现国民经济的目的——实现人民的福祉,特别是健康和生命这一人民的终极利益和福祉。

健康是“身心俱泰”也讲求人际和谐“天人合一”

医学、卫生和健康,三者有机相连但属性不同。

健康,是人的一种良好的生命状态。

记者:上面您阐述了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性,那在这一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医学、卫生和健康这三者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有何不同侧重点?

王辰:我们先要讲清三者的概念。其实,医学、卫生和健康,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有机相连但属性不同:医学主要属性为知识、技术和学术;卫生则主要为医学的社会转化,为主要遵循医学原理而产生的行动;健康则是医学和卫生追求的结果,是良好的民生状态。

什么是医学呢?医学是为了恢复、维护、增强人、人群、人类的健康所形成的一套知识、技术和学术体系。我们发现病原体是导致感染的原因,通过药物来治疗疾病,通过手术切除病灶,这些都是医学的方法。比如龋齿,是由于口腔细菌产酸进而腐蚀牙齿而导致的,而清洁口腔是防止龋齿的有效手段,这就是医学的内容。

什么是健康?健康是人的一种良好的生命状态,我们认为其涵义包括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际和谐与环境友好四个方面。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首先是躯体没有疾病,并在此基础上追求更良好、更强壮的身体状态;其次,心理要健康,这不仅仅是指一个人不得精神分裂、焦虑、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还指这个人的心理状态要平和、愉悦;第三,在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基础上,一个健康的人还应该拥有良好的人际互动及和谐的社会关系。但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定义的70余年来,人类的生产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已经可以极大地改变自然,而自然又反作用于人的健康,比如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因此,在世卫健康定义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环境是否友好,也已成为健康的另一大含义。综上,健康的涵义包括个人的“身心俱泰”,包括人与人和谐,也包括人与环境相友好,所谓“天人合一”。

三“大”观念是解决困难的思想方法

这次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痛切地认识到共建全球健康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以及全球要采取统一的公共卫生行动的极端重要性。

只有充分树立了“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才能使卫生事业大发展,人民得福祉。

记者:既然已经明确了医学、卫生、健康的具体内涵,您又为什么强调“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呢?

王辰:这是针对目前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提出的。健康事业发展中的很多问题源于业界的偏狭和局促。知其大者方成大业。须知,“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不仅是理念的更新,也是解决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过程中诸多困难问题的现实路径。

只有充分树立了“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医学卫生健康事业才能在社会事业整体中找到其重要定位,才能获得各方的深入理解和有力支持,才能体现和实践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才能使卫生事业大发展,人民得福祉。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可画地为牢

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绝对不能画地为牢,以致面对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独木难支。

按照“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设置公共卫生的体系和机制,才符合医学发展的规律。

记者: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短板也凸显了出来。在2020年全国两会的“委员通道”上,您也曾就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答记者问。在您看来,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最需改进的是什么?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一定要认识到公共卫生体系不是一个单位、一个方面,也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综合的社会行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绝对不能画地为牢,以致面对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独木难支,而是一定要动员包括医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并吸引各界中最优秀的人才参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不可分割

“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理念,适用于整个医学卫生健康事业。

融合了“促防诊控治康”六个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促进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大发展。

记者:在阐释“大医学”“大卫生”理念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您也一直在强调“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的医学和卫生理念,能具体说说这一理念的内涵吗?

王辰:为便于记忆,我们把“促防诊控治康”称为健康照护的“六字箴言”。具体来说,所谓“促”,就是健康促进,即提高人群健康素质;所谓“防”,就是预防,即防止得上病;所谓“诊”,就是诊断,即知道得了病、得了什么病、得了多严重的病;所谓“控”,就是控制,即阻止小病变大病,阻遏一个人的病传给他人、一群人;所谓“治”,就是治疗,即纠正患者的病理或病理生理状态;所谓“康”,就是康复,指急性病能够加快康复,慢性病能够在疾病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动员机体能力和代偿,使其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维护和提升。

由上,不难发现,“促防诊控治康”这一健康照护理念各部分内容是相辅相成,是不可割裂的,是六位一体的,这不仅适用于临床医学、群医学,适用于公共卫生,更适用于整个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在不断的实践、思考和总结过程中,我认为融合了健康促进以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和病后康复六个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促进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大发展。

医学卫生健康事业要作为主流社会事业发展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需要把医学卫生健康事业作为主流社会事业来发展。

记者:那在您看来,要推动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大发展,个人、公众、社会尤其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国际上有观点说,“当所有部长都把自己当作卫生部长的时候,医学卫生健康事业才能发展好”;在国内,中共中央早已经明确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所以,在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改变了世界格局的今天,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今天,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愈益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要贯彻上述国家意志,切实为人民谋取最重要的福祉,确保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增长,我们需要把医学卫生健康事业作为主流社会事业来发展!(文/记者刘喜梅图/记者姜贵东)

THE END
1.公共领域名词解释公共领域:定义特点与现代社会影响力解析...5.促进文化多样性与创新:公共领域为不同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的人们提供了交流与碰撞的舞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激发了社会创新与进步的火花 四、面对挑战:公共领域的重构与未来 尽管公共领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数字化时代的信息过载、网络泡沫化、隐私侵犯等问题,以及全球化带...http://www.09wl.com/2024/11/6658b.html
2.公共意识的内容包括什么公共意识是公共规范意识、公共利益意识、公共环境意识、公共参与意识,构筑了现代公共意识的底座,“公共性”在每个人身上折射出的现代素养,标注了一个民族迈向现代化的文明高度。 独立自由的个体所具有的一种整体意识或整体观念。公共精神的内核。个体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是现代社会所张扬的精神气质,这种主体意识和独立气质并...https://m.yyk.iask.sina.com.cn/q/87VUsuyxu0Hf.html
3.专业的公关人员必须具备的公共关系观念不包括()。专业的公关人员必须具备的公共关系观念不包括()。 A、社会意识 B、公众观念 C、形象观念 D、互惠观念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公关员在职业道德活动中,应遵守基本的规则。下列符合“仪表端庄”的是()...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1602019.html
4.公共理性观念再探公共理性观念共包括五个层面:(1)它所适用的基本政治问题;(2)它所适用的人员(政府官员及公共机关的候选人);(3)由那些关于正义的一组合理政治概念所赋予的内容;(4)这些概念在讨论制定强制性规范过程中的应用,此处的强制性规范是特指关于民主社会国民的合法性法律形式;以及(5)公民克制(citizens’ checking),其原则...https://ptext.nju.edu.cn/be/1a/c12236a245274/page.htm
5.略论中国公共行政观念的发展与转变(201803270236本文将对中国公共行政观念的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的实际,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公共行政观念转变的对策,包括建立市场经济观念、摒弃封建消极的行政观念、改变政府的权力观念、消除政府的官僚主义思想等,希望可以促进我国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关键词:公共行政观念;发展;转变略论中国公共行政观念的发展与转变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001/6114114015003003.shtm
6.2022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哲学知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哲学知识: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非常常考的概念。考试中的考查方式主要是对量变和质变概念的理解,以及判断一个事例是否符合量变质变规律。今天小编带着大家深入探究量变质变规律的主要考点。 https://gs.huatu.com/2022/0125/1622579.html
1.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和公共关系观念的关系?电子客票创新多维融合、双向寻址的“票-证-人”一致性高效验检技术,实现分布式、多场景、高通量客流下的“票-证-人”强一致性毫秒级实时处理,旅客过闸时间由3秒/人缩短至()秒/人。https://www.shuashuati.com/ti/8c32d46a43154ffaaee5be71b5fe08b9.html
2.公共领域思想范文8篇(全文)公共艺术是最早人们对于“公共性”的判定,德国的不莱梅于1973年最早提出“公共艺术”的概念。当今随着全球文化交融日益频繁,公共艺术的产生直接体现了人们的环境观念,极大的丰富和完善了人们的生活空间[1]。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公共领域中的艺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形象代表与城市的健康成长与居民的安居乐业息息相关[2]...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jxkxeuk.html
3.职场礼仪常识(集锦15篇)正确的从业观念包括大局观念、主人翁观念、商品观念、市场观念、质量观念和效益观念等。 树立正确的从业观念可以帮助酒店服务员在工作时有所参照,同时,使酒店服务员与酒店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产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 酒店的发展离不开酒店员工的共同参与,酒店服务员在服务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酒店从业观念才能真正做到...https://www.jy135.com/zhichang/2458378.html
4.大学生思修考试选择题(1)自考C.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D.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24.公共秩序主要包括:() A.教学秩序 B.营业秩序 C.交通秩序 D.网络秩序 25.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趋势下() ...https://www.educity.cn/zikao/28994.html
5.《公共政策导论》梓气东来^第15章^最新更新:202209五、公共政策议程的阻滞障碍与秩序重建 (一)公共政策议程的阻滞障碍 1.政治原则的背离 不同国家的制度不尽相同,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基本政治原则,有些更是成为立国之本。政治诉求必须与其政治原则相符,否则政府就会运用各种手段将其排除在政策制定系统之外,有时甚至直接将其扼杀。 2.价值观念的排斥 价值观念根植...https://m.jjwxc.net/book2/7365846/15
6.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面对网络生活,不仅遵守道德规范,也应当自觉学习和遵守有关互联网的法律规定,坚守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这也是遵守网络道德的要求。 考点3.职业道德 1.职业生活与劳动观念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