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论文(精选5篇)

1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

中医药学的这种观点受到国际上系统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当代著名系统科学家,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说:“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限于自发组织世界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1]。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依然蕴涵着大量的系统论思想,中医的诊断包括四诊和辨证,四诊除通过望、闻、问、切外,还包括参考病人的社会心理状况、体质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等信息,对病因、病位和病机做出明确判断。辨证是以一定的经验(包括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辨证既是对四诊资料的处理,又反作用于四诊技术的运用,同时还受治疗结果的反馈,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的方法是针对证候组方遣药,非药物治疗也同时针对证候或病因,选择针灸、推拿或心理、音乐等来治疗。其治疗思路整理如图1。

1.2演化论思想中国古代演化观主要表现在阴阳学说、五行说、太极图等学说之中。大多都是将万物的演化描述成为一个相生相克、连锁轮回的变化链条,其变化在一个闭合的回圈中进行,而始点最后又变成了终点。中医药学思维活动是动态的过程,通过人的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动态描述,去反映出症状或生理现象的表现,如临床中获得的脉象、病人的面色、舌体形状。中医药理论认为人的复杂性在于它自身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元气学说阐明了“形”与“气”相互转化的发展观,强调“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动统一过程状态演化,如中医理论中健康概念实质上体现的是阴阳之间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状态,医疗的任务就是调整这种状态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状态。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角度是从气化的结构和气化的活动这一“耗散”系统出发的。

2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启发

2.1中医药整体认知论的科学思想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天人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注重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至制约,因而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天人观在古代曾表现为“天命论”“天人感应论”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有不少秘化、不科学的内容。但在西方工业化进程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和能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日益加重的今天,注重天人和谐的中国古老天人观有助于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从实践角度看,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影响。日本哲学家和农学家福冈正信先生依据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农法”取代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科学农法”,并亲身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功[2]。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受老子“崇尚自然”思想的影响,主张“有机建筑”的理论,充分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有机协调的特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还影响到现代技术的发展,这就是强调技术程序应有益于人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强调技术的功能是解放人,现代的人体工程学、人-机系统工程学和技术美学研究,正是适应这种需求的体现[3]。

2.2中医药直觉、体验的方法论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种不同于西方的艺术特性——既有原则,又能进行灵活调整;不仅有科学思想,而且有驾驭科学的智慧。他说:“中国人和日本人所擅长的并以他们的擅长而自豪的,就是直觉的领域——日语叫做‘勘’(がん),这就是一种敏感或机伶。”[4]老庄的思想在汤川秀树的物理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受庄子的倏和忽为浑沌凿七窍的故事的启发,联想到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对应。它虽未分化,却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这就是“浑沌”。汤川秀树还受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句话的启发,提出了时空量子的空域概念。

中医药学思维中的直觉和理性总是互补存在,这种直觉赋予了科学家以新的顿悟使其有所创造。正如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所说:“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5]卡普拉相当重视“体验”的作用,他通过中医和《易经》来体验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动态平衡,通过《华严经》来体验事物的相互依赖和时空的相互渗透,通过中国哲学中道与气的学说体验“空”与“形”的关系,并将这些体验同现代物理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对基本粒子结构和关系、量子场论和宇宙自洽性的深刻理解。

西方思维模式的严密逻辑性决定了其强调“非此即彼”的刻板和局限性,这限制了创造力的有效发挥,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体验的模式认识成果恰恰能够启发和激励科学家的创造和想象力的发挥。

3中医药学协调思想为现代科学关于有机事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李约瑟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成为“有机自然主义”[6],因为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主要是针对存在有机联系的事物加以整体的认识和体验,其典型的科学成果应该就是中医药学。这是传统科技体系中至今仍有现代价值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中医药学在不破坏生命有机体的内外联系的前提下,通过观察、体验和辨证施治,调节人体内在机能,达到内外平衡,抗病祛邪的治疗特点,以其举世公认的疗效说明了中国传统思想在认识生命有机体方面独有的方法论意义。

管理科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体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具备社会有机体特点的组织或群体。早期的管理科学理论重物不重人,西方的“泰罗制”实际上把工人看作从属于机器生产工具,用机械论观点看待生产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现代管理科学中的Z型理论改变了这种倾向,开始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际的有机协调。提出Z型理论的美籍日本管理学家威廉。大内主张经济组织中每个人和每个团体正好象人体中的器官,管理的机能主要不是控制而是协调,这种观点显然带有东方文化的特征。日本管理学家伊藤肇进一步指出,日本企业家能够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的影响应居首功[7]。

从分子到细胞再深入基因,希望能找到针对功能的遗传学早有定论:基因产物必须在细胞内环境中发挥功能,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机体必须在多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达及作为结果产生的表型常是通过个体基因型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饰和改变[8]。最新文献也认为,很多人类常见病代表着我们的基因组与环境毕生相互作用的一种积累,预测基因在复杂疾病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令人气馁的任务[9]。由上可见,基因型与表型不总是一一对应。因此单纯以基因表达谱作为“证”的实质或作为“证”“病”的连结点似欠全面。

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仅是基因并不能解开生命之谜,生命是宏观的”[10]。美国《科学》杂志19990402出版复杂系统专刊,其编辑部导言“超越还原论(BeyondReductionism)”就直截了当指出现代基因组学还原论方法的不足,指出:“还原论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主要是信息过载和过分简单化,从而可能需要把整合性提上议事日程(integrativeagenda)以补充占支配地位的还原论方法”[11]。

中医药学中蕴涵着现代系统科学的基因,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技发展呼唤中国传统科学观启迪的今天,中医药现代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其科学内涵将会得到充分揭示和发展,中医药学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医药学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古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中医药学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从以上的优势和特色可以看到中医药学不但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而且在许多方面提示和反映了现代人体科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医学以至现代科学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前沿。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正在从分析的科学嬗变为整合科学,中医药学中所蕴涵的文化优势、思维优势将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伊·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

[2]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张相轮,凌继尧.科学技术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5]灌耕.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林德宏,张相轮.东方的智慧[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8]KlugWs,CummingsMR.ConceptsofGenetics,Columbus:CEMerrillpubl,1983:81.

[9]PeltonenI.,MekusickVA.Dissectinghumandiseaseinthepostgenornicera.Science2001,291:1224.

关键词:医院文化企业发展员工福利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中心点,是医院未来发展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它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保证了企业的和谐发展。当医院的整体发展达到某个阶段时,企业文化就是重新的竞争点和出发点,企业文化的管理与发展,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可以说,未来的医院或者企业的竞争,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纵观当今世界的主流企业,其企业文化也是数一数二的。

一、医院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就是为了适应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提出来的,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并被企业员工所遵守的精神文化,她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内涵,发展企业的方向和信念,并提出了企业发展的愿景。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的发展中发展和形成的一套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医院文化是指企业发展中那双看不见的手,是企业需要遵从的信念,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指明灯。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医院文化建设主要从思想观念,行为组织上进行,思想观念包括医德、经营理念、职业道德,社会价值等,行为组织包括服务态度、行为规范、个人的专业技术,医行操守等。在如今的医疗市场的竞争中,医院文化建设就显得更加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也得到了各大中型医院的重视,我在此仅从三个方面谈谈其重要性。

(一)医院文化建设对医院职工的作用

1、医院文化建设有助于员工工作态度的改变。良好的文化建设可以给员工制造特殊的文化环境,文化素养的养成可以使医院职工从文化上激励自己对工作的热情,同时良好的医院文化能使医院职工尽量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医院治病救人的水平。

2、医院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医院职工的归属感。文化建设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职员之间的团结,团结不仅仅是表面功夫,更应该做到精神层面上来,医院文化是医院制度持久而受人肯定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良好的医院制度会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从根本上保证了医院职工的忠诚度。

(二)医院文化建设对医院病人的影响性

1、医院文化建设可以增强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当病人了解到医院文化后,会更了解医院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增加医院病人接受治疗的安全感,良好的医院文化使病人对医院的技术和治疗流程的了解更加方便,增强病人对治疗的可控感,从而增强医院病人接受治疗的安全感。

2、医院文化建设保障了病人的权力和利益。医院文化同样也增强了医院病人缴纳费用的安全感,良好的医院文化减少了医院乱收费乱宰人的行为,并且收费流程也更透明化,从而增强医院病人缴纳费用的安全感。从长远来看,医院文化的建设最后必将与政策相结合,使得医保制度日趋完善,医院病人可以得到更加方便和优惠的医疗服务。

(三)医院文化建设对医院未来发展的必要性

1、医院文化建设可以给医院带来更多收益

医院文化可以增加医院的潜在利益,带来许多客户。民间有许多私人诊所生意异常火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良好的医院形象,而这也是良好的医院文化的体现,对于医院也是亦然。首先医院文化会促进员工的效率和上进心,提高医院的服务品质,从而从技术层面使医院得到长足发展。其次,医院文化促进服务品质后将会促进医院的声誉发展,久而久之,医院的声誉和服务品质会成为医院未来发展的重要工具。

2、医院文化建设对医院界发展中必不可少

众所周知,如同生产某件物品的普遍生产率的提高会使得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医院文化的建设趋势将导致整个医院界的散乱文化逐渐被良好的医院文化所代替,从而逐渐提高整个医院界的服务质量,也使病人对于医院的信任越来越肯定。

3、医院文化建设对社会风气发展的重要

企业文化会带动企业内部人员的风气,医院文化同样也可带动医院内部人员的良好风气。在制度化和规范化日趋明显的未来社会,各个行业的文化建设都会成为社会风气发展的重要一份子,医院的文化建设也同样重要。社会风气的形成,是我们遵从党的领导中作出的一大进步。

三、结语

参考文献:

[1]王馨荣,邱昌斌.医院文化的亮点建设与个性品牌塑造[J].当代医学,2004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现代企业文化

一、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当前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企业文化从本质上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的一种组织“经济”文化。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分别是:一是企业物质文化,包括企业的产品风格和技术与装备特色、厂容厂貌等,及由此反映出的企业经营者的特点、风格与作风等,二是企业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规章、规范及员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三是企业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战略、价值取向,及由此体现的企业员工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决定着该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态度,决定着企业产品属性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企业自身组织规范和行为准则,决定着企业员工的敬业态度和奉献精神,决定着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等等。而对于现代企业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多赢文化”。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联想公司的柳传志有个著名的比喻“房屋图”。他把企业比作一栋房屋,这所房屋的地基则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标明确、协调一致。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团火”精神,就是用大楼人的光和热去照亮、温暖每一颗心,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带领下,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员工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经把王府井百货的服务质量做到最好最强。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中烟工业有限公司常德卷烟厂对员工的业绩考核已经形成一种企业文化。员工的任务和业绩不光和自己的这次目标比较,还和自己去年前年的完成情况比较,进行适当的奖评。这样的企业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企业的工作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可以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境外商品不断输入我国,同时我国商品的技术含量相比其他国家还有提升的空间,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要想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站稳脚跟,需要不断深化改革企业文化,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同时在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当中,不仅仅要用经济的纽带来协调利益关系,更要用文化的纽带来调整员工的思想观念,为深化改革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西单商场的“求实、奋进”精神,体现了以求实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真诚守信、开拓奋进的经营作风。正是这种“求实”“保真”的先进企业文化,让西单商场能够在众多鱼龙混杂的商场中能够利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再如蒙牛特仑苏公司,在推出此产品之前,是中国乳业的“黑铁时代”,彼时国内乳企的竞争已近白热化阶段,围绕牛奶价格所引发的战争不断升级,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而蒙牛企业文化创新进取,使特仑苏的蛋白质含量天然达到3.3g,打破国家2.9g的标准,金牌品质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让蒙牛企业在乳制品行业可持续长久的发展。

(三)企业文化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三、对现代企业文化的总结

美国学者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寻求优势》一书中指出“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他们的主张是什么,并认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我们国家的企业在世界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需要有积极,优秀的企业文化作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期待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有更多的中国优秀企业上榜,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文化在我们的社会中宣扬,我们期待着。

参考文献:

从前有一家销售不易破碎杯碟的公司,其中的一位推销员销售成绩五年来都是冠军,每到年底都会向其他的推销伙伴们讲述他的成功之道,但是对于自己实际推销的技巧,总是避而不谈。终于,经过五年来公司方面的诚意打动,第六年,他透露了他的推销秘诀。在他介绍完公司的产品之后,他总是会拿出十多件不易破碎的杯碟,用力掷在地上。当客户眼见杯碟丝毫未损自然对产品质量信心大增因而签下订单。不料之后全公司的推销员都用此技巧推销,公司的业绩节节上升。但是五年推销冠军的他依旧是于领先位置。年末的时候,同事又向他请教,他笑着说:“我现在已经不再自己掷杯碟了,而是请客户自己掷。”

抛开故事的真实性不说,当销售冠军公开自己的推销诀窍的时候,感觉有些像是欧?亨利的小说: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那么,是什么让这个销售员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长期保持推销量第一?我认为,是他的创意推销。

所谓创意,是反叛的思想与传统思维的碰撞,是打破常规给人惊喜的哲学,是抽象的但却能够创造具象的事物。创意有时候只是那么一瞬的灵感闪现,有时候也需要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创意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经济领域的众多分支中,创意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尤其重要。

同时,创意能够包装讯息和产品,获得更高的收看率、阅读率、购买率等等。还记得那个老婆婆卖苹果的故事。在竞争激烈的学校门口,学生的创意为老婆婆的苹果贴上了爱情的标签。“情侣苹果”成双成对,这对于校园情侣而言具有很大的诱惑。最后老婆婆顺利地卖完了所有的苹果。只是一个小小创意的改变,同样是这些苹果,与爱情挂钩之后的重新包装使得贩卖前所未有地顺利。

一、文化营销的内涵、模式及策略

所谓文化营销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运用文化资源,通过文化理念的设计创造来提升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在满足和创造消费者对真善美的文化需求中,实现市场交换的一种营销方式。

而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讲,文化营销的策略包括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以及促销四个营销组合要素。

下文以同仁堂集团为案例,从其具体文化营销策略入手,分析其采用的文化营销模式,并从文化营销模式层面提出优化对策,以助于中医药企业更好地实施文化营销,加快国际化步伐。

二、同仁堂集团的文化营销策略诠析

北京同仁堂集团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43年的历史。截至2011年,同仁堂集团在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66家药店和1家境外生产研发基地,产品销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百多年里,同仁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国际化进程中,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从文化营销角度看,具体策略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产品策略

同仁堂产品一直秉承“安全有效方剂、地道洁净药材、依法科学工艺、对症合理用药”的质量文化,严格坚持“炮制必依古法,购料不惜重货”的产品差异化原则,成为国内中药行业第一品牌。在国际化进程中,除了营销产品的质量文化,同仁堂还进行了其他的努力:迎合时代需求,树立“制药出京”新理念;积极调整处方工艺,适应目标市场文化;因地制宜,精心调整包装、品名等;及时变通。以不同身份进入各目标市场等。

㈢价格策略

(三)分销渠道策略

同仁堂集团通过药店和中医诊所的销售终端的形式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提品和服务,同时通过各种方式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把销售终端建成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平台,让消费者在消费产品的同时感受独具魅力的中医药文化,其措施有:门店选址与装潢统一化;内聘外引储备专业人才,培养高度的企业认同度;保持便民服务,尊崇“患者第一、顾客至上”理念等。

(四)促销策略

同仁堂集团坚持产品推广与文化传播并举的策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一是重视公共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如利用重大节日出版报纸专版,举办义卖义演、送医送药等活动;以孔子学院为平台,通过中医养生讲座,拉近了与当地民众的距离。二是充分利用事件营销。精湛的医术、诚挚的服务为同仁堂在海外留下了许多佳话。同仁堂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销售促销活动,如满额抽奖、VIP增值服务等。

三、中医药企业海外文化营销优化对策思考

纵观同仁堂的文化营销策略可知,同仁堂在处理自身企业文化与目标市场文化的关系时,并非单纯地顺应、借用或渗透,而往往是多种文化营销模式并用,这对于其他中医药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其本身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看来,同仁堂的产品策略倾向于文化顺应模式,对目标市场文化、价值观、药品标准等采取主动适应错误略,从而避免产生冲突;分销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则倾向于文化渗透模式,以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为中心,在渠道建设与管理、促销的各个层面进行了中医药文化的渗透与传播,力求实现消费者的认同;而文化借用模式使用相对较少。事实上,文化借用模式较之文化顺应模式与文化渗透模式更易于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妥当结合这三种营销模式,必将进一步促使中医药企业文化营销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结合东道国文化传统,整合企业文化资源

文化营销的关键在于把文化内涵注入营销活动当中。在中医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企业所面临的文化环境不仅包括自身的企业文化,也包括企业所在国的文化传统,还包括东道国的意识形态。因此,中医药文化的整合需要做到两方面:一是加强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传统中医药经典的研究,凝练其精华;同时大力挖掘中医药地方性知识,丰富完善传统中医药文化,为更有效指导中医药企业文化的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内涵基础;二是在国际化进程中,中医药企业应进一步挖掘东道国的文化内涵,采取文化借用模式,使产品契合目标消费群的文化理念,与消费者产生共鸣。近年来西方世界回归自然和重视保健的消费观念业已逐步形成,这与中医药产品的纯天然性十分契合,这样的理念可以融入文化营销的任何一个要素当中,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而在微观层面上,东道国文化理念的具体载体,如诗歌、格言警句等也可以为我们所用,作为中医药企业的宣传标语;东道国重大的节日活动也是开展中医药文化营销的极好时机。

(二)运用文化营销,传播中医药企业行业标准制定及科技创新进展

此外,中医药企业现有产品是否符合目标市场的需求,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从文化顺应模式出发,一方面,做好市场调研,进一步进行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改进现有产品或研发新产品;另一方面,坚持科技创新,改变过度依赖祖方进行生产的现状,加大对中医药研发的资金投入。重视通过文化营销向公众传播中医药企业的进展,有助于提高中医药企业的形象。

THE END
1.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经管文库(原现金交...docx 203.39 KB0个论坛币 GDP和人均GDP平减说明.xls 27 KB0个论坛币 关键词:公共关系企业管理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465740-1-1.html
2.公关什么呀公开得了公关一般指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促进公众对于组织的认知与认同,从而树立良好形象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公共关系涉及到组织机构与相关公众之间的信息传播和沟通,目的在于塑造组织形象、平衡利益关系以及协调相关矛盾冲突等。这些活动可以公开进行,向公众展示组织的真实面貌和运作情况,有助...http://bbs.cnsoftnews.com/kjwd/202411/223797.html
3.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主要有()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主要有() 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主要有() A.有利于社会政治环境的优化 B.有利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化 C.有利于社会心理环境的优化 D.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 正确答案:ABCD 扫码关注华图题库微信公众号 (每日更新备考试题)https://m.hb.huatu.com/changshi/1667636.html
4.公共关系的观念功能与作用理难度大、余波长等特点,因此,组织的管理者时刻都要有危机管理意识。公共关系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体现在:事先预报,避免发生;提前准备, 减少损失;紧急关头,稳定人心;做好善后,挽回损失。对社会的作用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起作用的同时,也促使了社会环境的优化,促进了社会的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6/0601/13/32673627_564172486.shtml
5.公共关系的重要性是什么?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对社会的重要性:(1)促使社会互动环境的优化: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作用,公共关系涉及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人以及社会人际问的互动,它通过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行为、净化社会风气来实现对社会互动环境的优化;(2)促使社会心理环境的优化:西方心理学家预言,21世纪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不...https://zq-mobile.zhaopin.com/zpdOutputQuestionDetail/7158907/
6.CI设计的企业内部公共关系新闻股东关系同职工关系一样,也是企业开展内部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方面。妥善地协调和处理股东关系,对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筹资能力和“造血功能”,增强企业对各界公众的吸引力,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股东关系的目标 股东关系,义称“投资者关系”(IR)。它是从60年代初以来,在企业公共关系领域中不断发展的一个崭新的方面...http://www.offervicis.com/index.php?m=newstwo&a=details&content_id=155
1.中国社会风气现状深度探究分析财务咨询服务尽管中国社会风气呈现出许多积极的变化,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一些人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导致过度消费和浪费现象的出现,人际关系的变迁带来的一些新问题,如虚拟社交导致的现实人际关系疏离等,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问题也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加强社会引导,...http://www.hbstlaw.com/post/8500.html
2.媒体公关: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中,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媒体公关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愈发重要。首先,通过媒体公关,企业可以更有效地传递品牌信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其次,媒体公关有助于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最后,通过媒体公关,企业可以及时回应危机事件,维护品牌声誉。 https://blog.csdn.net/JiYan_cyan/article/details/143701057
3.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优化社会经济环境B.优化社会互动环境C.净化社会风气D.优化社会心理环境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https://www.shuashuati.com/ti/91ca23db9a5843e093e89dccdf011f41.html?fm=bdbds107a4f35f9361d4fef36485b71e2675e
4.社会不正之风与公共关系.doc社会不正之风与公共关系 摘要 社会风气包括着公共文明 公共文明从属于良好的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对公共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主要有 一是它起着导向的作用 行为者在某种社会风气的环境中 他们能否做出符合公共文明的https://m.renrendoc.com/p-39795303.html
5.PR是什么意思?公共关系PR的由来要素特征及作用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起作用的同时,也促使了社会环境的优化,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主要表现在: 促使社会互动环境的优化。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作用。公共关系涉及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人以及社会人际问的互动,它通过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行为、净化社会风气来实现对社会互动环境的优化。 https://www.youhuaxing.cn/seojianzhan/18013.html
6.论学习公共关系的意义(精选8篇)公共关系可通过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行为、净化社会风气来优化社会环境。在公关活动中,公关人员在努力塑造组织形象的同时,也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依照公共关系的理念,在高等院校中进行公共关系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vp03qdv.html
7.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10篇(全文)3、公共关系对个人有哪些作用?对社会有哪些作用? 答:(1)公共关系推动个人观念的不断更新。注重个人形象观念,尊重他人观念,合作观念。(2)公共关系促使个人能力得到提高。交际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应变能力。 对社会的作用: (1)净化社会风气,调控社会行为。(2)消除心理障碍,优化心理环境。(3)繁荣社会经济,促进整体效益...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17kkcym.html
8.江苏自考27786《公共关系学》教材大纲江苏自学考试教材大纲这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主导作用。(2)公众。这是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分组织公众,即一切与该组织有关的其它社会组织;群体公众,即因与组织有关的某一共同问题而形成的一群人;个体公众,即与该组织有关联的个人。(3)传播媒介与沟通手段。这是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沟通的途径、方式。传播媒介指报刊、电视、广播,沟通...https://www.js-zk.com/jszxksjcdg/25594.html
9.社交礼仪的重要性(精选20篇)的主要功能,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从单位的角度来说,可以塑造单位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并最终达到提升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https://www.77cxw.com/fl/1133579.html
10.礼仪的基本知识维护的功能,礼仪是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反映和标志,同时也对社会的风尚产生广泛、持久和深刻的影响。讲礼仪的人越多,社会便会越和谐安定。 教育的功能,礼仪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等教育形式纠正人们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倡导人们按礼仪规范的要求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正常生活。讲究礼仪的人同时也起着榜样的作用,潜移默化...https://www.ruiwen.com/liyichangshi/6517797.html
11.什么叫公共关系什么叫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不是个人与所有人;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特指构成组织生存环境的公众对象;公共关系的中介——传播沟通,它仅仅是手段,不是公共关系的目的;公共关系的核心工作——塑造组织形象、协调利益,这是公共关系的内在动力;公共关系的目的——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https://www.renyilink.com/16731.html
12.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例二、公共关系的作用 公共关系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资讯交流活动。 它的目的是沟通传播者与公众之间的资讯联系,使组织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但是在今天的社会里,要想与公众取得广泛的资讯交流,最有利的手段莫过于大众传播媒介了。 https://www.wenshubang.com/gonggongguanlibiyelunwen/513193.html
13.现代礼仪论文(精选12篇)而对这些礼仪的提炼、删减、融合,将礼仪掰碎了揉进日常行为中,也是为了便于普通百姓学习礼仪,在底层民众中间施行礼仪。去掉一些繁文缛节,使礼仪更贴近生活实际,更让人能够接受,并一直坚持依照这些礼仪规范去做,在日常生活中让礼仪慢慢地成为习惯,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https://www.yjbys.com/bylw/qitaleilunwen/111074.html
14.部门工作计划(通用17篇)2、辩论赛,为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促进班级之间的友好关系,开拓同学思路,体现我们学生风华正茂的精神状态,提高同学辩论水平,发掘培养辩论人才。以“文明修身,你我同行”为宗旨,开展活动发扬文明修身精神,关注社会风气问题,展现学子风范。巩固学生以文明为荣的思想,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jh/20220615145649_5189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