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57号——招股说明书

证监会证监会公告[2023]4号2023-02-17

现公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57号——招股说明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证监会

2023年2月17日

附件1: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57号——招股说明书

附件2:关于《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57号——招股说明书》的立法说明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57号——招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一节封面、扉页、目录、释义

第二节概览

第三节风险因素

第四节发行人基本情况

第五节业务与技术

第六节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层分析

第七节募集资金运用与未来发展规划

第八节公司治理与独立性

第九节投资者保护

第十节其他重要事项

第十二节附件

第三章特别规定

第四章附则

第一条为规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205号)的规定,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申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统称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以下简称发行人或公司)应按本准则编制招股说明书,作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必备法律文件,并按本准则的规定进行披露。

第三条本准则的规定是对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的最低要求。不论本准则是否有明确规定,凡对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均应披露。

本准则某些具体要求对发行人确实不适用的,发行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披露内容完整性前提下作适当调整,并在提交申请时作出说明。

第五条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应有充分依据,引用的财务报表、盈利预测报告(如有)应由符合《证券法》规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审阅或审核。

第六条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应谨慎、合理地披露盈利预测及其他涉及发行人未来经营和财务状况信息。

第七条发行人有充分依据证明本准则要求披露的某些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因披露可能导致违反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规定或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的,可按程序申请豁免披露。

第八条招股说明书应便于投资者阅读,简明清晰,通俗易懂,尽量使用图表、图片或其他较为直观的披露方式,具有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一)应客观、全面,使用事实描述性语言,突出事件实质,不得选择性披露,不得使用市场推广和宣传用语;

(四)应充分利用索引和附件等方式,不同章节或段落披露同一语词、表述、事项应具有一致性,在不影响信息披露完整性和不致引起阅读不便前提下,可以相互引征;

(五)披露内容不得简单罗列、堆砌,避免冗余、格式化、模板化。

(一)应准确引用与本次发行有关的中介机构专业意见或报告;

(三)引用数字应采用阿拉伯数字,货币金额除特别说明外应指人民币金额,并以元、千元、万元或百万元为单位;

(四)应保证中、外文文本一致,并在外文文本上注明:“本招股说明书分别以中、英(或日、法等)文编制,对中外文本理解发生歧义时,以中文文本为准。”

第十条信息披露事项涉及重要性水平判断的,发行人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区分合同、子公司及参股公司、关联交易、诉讼或仲裁、资源要素等不同事项,披露重要性水平确定标准和选择依据。

第十一条特定行业发行人,除执行本准则外,还应执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制定的该行业信息披露特别规定。

第十二条发行人在境内外同时发行股票的,应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则编制招股说明书,并保证同一事项披露内容一致。

第十三条发行人报送申请文件后发生应披露事项的,应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第十四条发行人发行股票前应在交易所网站和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报刊依法开办的网站全文刊登招股说明书,同时在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报刊刊登提示性公告,告知投资者网上刊登地址及获取文件途径。

保荐人出具的发行保荐书、证券服务机构出具的文件以及其他与发行有关的重要文件应作为招股说明书的附件。

第十五条招股说明书文本封面应标有“×××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字样,并载明发行人、保荐人、主承销商的名称和住所。

第十六条发行人应在招股说明书扉页显要位置载明:

“根据《证券法》规定,股票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股票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股票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第十七条招股说明书扉页应列表载明下列内容:

(一)发行股票类型;

(二)发行股数,股东公开发售股数(如有);

(三)每股面值;

(四)每股发行价格;

(五)预计发行日期;

(六)拟上市的证券交易所和板块;

(七)发行后总股本,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还应披露境内上市流通的股份数量和境外上市流通的股份数量;

(八)保荐人、主承销商;

(九)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期。

发行人股东公开发售股份的,应载明发行人拟发行新股和股东拟公开发售股份的数量,提示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所得资金不归发行人所有。

第十八条招股说明书目录应标明各章、节的标题及相应页码,内容编排应符合通行惯例。

第十九条发行人应在招股说明书目录次页对可能造成投资者理解障碍及有特定含义的术语作出释义。

第二十条发行人应对招股说明书作精确、扼要的概览,确保概览内容具体清晰、易于理解,以便投资者整体把握企业概况,不应重复列示招股说明书其他章节的内容,不得披露招股说明书其他章节披露内容以外的其他信息。

“本概览仅对招股说明书全文作扼要提示。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招股说明书全文。”

(二)列表披露发行人及本次发行的中介机构基本情况,参考格式如下: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发行人名称成立日期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主要生产经营地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业分类在其他交易场所(申请)挂牌或上市的情况(二)本次发行的有关中介机构保荐人主承销商发行人律师其他承销机构审计机构评估机构(如有)发行人与本次发行有关的保荐人、承销机构、证券服务机构及其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经办人员之间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股权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三)本次发行其他有关机构股票登记机构收款银行其他与本次发行有关的机构

(三)列表披露本次发行概况,参考格式如下:

(四)结合主要经营和财务数据概述发行人主营业务经营情况,包括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及其用途、所需主要原材料及重要供应商、主要生产模式、销售方式和渠道及重要客户、行业竞争情况及发行人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如市场份额或排名数据)等;

(五)简要披露发行人板块定位情况;

(六)列表披露发行人报告期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参考格式如下:

项目资产总额(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万元)资产负债率(母公司)(%)营业收入(万元)净利润(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万元)基本每股收益(元)稀释每股收益(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现金分红(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七)简要披露发行人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后主要财务信息及经营状况、盈利预测信息(如有);

(八)披露发行人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

(九)简要披露发行人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如有);

(十)简要披露募集资金运用与未来发展规划;

(十一)其他对发行人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如重大诉讼等)。

第二十三条发行人应遵循重要性原则,简明易懂且具逻辑性地披露当前及未来可预见对发行人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直接和间接风险。

第二十四条发行人应结合行业特征、自身情况等,针对性、个性化披露实际面临的风险因素,应避免笼统、模板化表述,不应披露可适用任何发行人的风险。

第二十五条发行人应使用恰当标题概括描述具体风险点,精准清晰充分地揭示每项风险因素的具体情形、产生原因、目前发展阶段和对发行人的影响。风险因素所依赖的事实应与招股说明书其他章节信息保持一致。

第二十六条发行人应对风险因素作定量分析,对导致风险的变动性因素作敏感性分析。无法定量分析的,应针对性作出定性描述,清晰告知投资者可能发生的最不利情形。

第二十七条一项风险因素不得描述多个风险。披露风险因素不得包含风险对策、发行人竞争优势及类似表述。

第二十八条发行人应披露基本情况,主要包括:

(一)注册名称(中、英文);

(二)注册资本;

(三)法定代表人;

(四)成立日期;

(五)住所和邮政编码;

(七)互联网网址;

(八)电子信箱;

(九)负责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的部门、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发行人应简要披露成立以来重要事件(含报告期内重大资产重组),包括具体内容、所履行的法定程序以及对管理层、控制权、业务发展及经营业绩的影响。

第三十条发行人应采用方框图或其他有效形式,全面披露持有发行人百分之五以上股份或表决权的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发行人的分公司、子公司及参股公司。

第三十二条发行人应披露持有发行人百分之五以上股份或表决权的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

(二)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直接或间接持有发行人的股份是否存在被质押、冻结或发生诉讼纠纷等情形,上述情形产生的原因及对发行人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实际控制人应披露至最终的国有控股主体、集体组织、自然人等;

(四)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应参照本条对发行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要求披露对发行人有重大影响的股东情况;

第三十四条发行人存在协议控制架构的,应披露协议控制架构的具体安排,包括协议控制架构涉及的各方法律主体的基本情况、主要合同核心条款等。

第三十五条发行人应披露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是否存在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刑事犯罪,是否存在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

第三十六条发行人应披露股本有关情况,主要包括:

(一)本次发行前总股本、本次发行及公开发售的股份,以及本次发行及公开发售的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

(二)本次发行前的前十名股东;

(三)本次发行前的前十名自然人股东及其担任发行人职务情况;

(四)发行人股本有国有股份或外资股份的,应根据有关主管部门对股份设置的批复文件披露相应的股东名称、持股数量、持股比例。涉及国有股的,应在国有股东之后标注“SS”、“CS”,披露前述标识的依据及含义;

(五)发行人申报前十二个月新增股东的基本情况、入股原因、入股价格及定价依据,新增股东与发行人其他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新增股东与本次发行的中介机构及其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经办人员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新增股东是否存在股份代持情形等。属于战略投资者的,应予注明并说明具体战略关系;

(六)本次发行前各股东间的关联关系、一致行动关系及关联股东各自持股比例;

第三十七条发行人应披露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人员的简要情况,主要包括:

(一)姓名、国籍及境外居留权;

(二)性别、年龄;

(三)学历及专业背景、职称;

(四)主要业务经历及实际负责的业务活动;对发行人设立、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人员,还应披露其创业或从业历程;

(五)曾经担任的重要职务及任期;

(六)现任发行人的职务及任期;对于董事、监事,应披露其提名人;

(七)兼职情况及所兼职单位与发行人的关联关系,与发行人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人员的亲属关系;

(八)最近三年涉及行政处罚、监督管理措施、纪律处分或自律监管措施、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情况。

第三十八条发行人应披露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人员签订的对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协议,以及有关协议履行情况。

发行人应列表披露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其他核心人员及其配偶、父母、配偶的父母、子女、子女的配偶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的情况,持有人姓名及所持股份被质押、冻结或发生诉讼纠纷的情况。股份被质押、冻结或发生诉讼纠纷的,应披露原因及对发行人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三十九条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人员最近三年内发生变动的,应以列表方式汇总披露变动情况、原因及影响。

第四十一条发行人应披露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人员的薪酬组成、确定依据、所履行程序及报告期内薪酬总额占发行人各期利润总额的比例,最近一年从发行人及其关联企业获得收入情况,以及其他待遇和退休金计划等。

第四十二条发行人应简要披露员工情况,包括员工人数及报告期内变化情况,员工专业结构,报告期内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纳情况。

(一)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的基本情况,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构成及特征;

(二)主要经营模式,如采购模式、生产或服务模式、营销及管理模式等,分析采用目前经营模式的原因、影响经营模式的关键因素、经营模式和影响因素在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及未来变化趋势。发行人的业务及模式具有创新性的,应披露其独特性、创新内容及持续创新机制;

(三)成立以来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主要经营模式的演变情况;

(四)结合主要经营和财务数据,分析发行人主要业务经营情况和核心技术产业化情况;

(六)结合所属行业特点,披露报告期各期具有代表性的业务指标,并分析变动情况及原因;

(七)结合主要产品和业务,披露符合产业政策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情况。

第四十四条发行人应结合所处行业情况披露业务竞争状况,主要包括:

(一)所属行业及确定所属行业的依据;

(三)所属细分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进入本行业主要壁垒、行业发展态势、面临机遇与风险、行业周期性特征,以及上述情况在报告期内的变化和未来可预见的变化趋势;发行人所属行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四)所属细分行业竞争格局、行业内主要企业,发行人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地位、竞争优势与劣势,发行人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经营情况、市场地位、技术实力、衡量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业务数据、指标等方面的比较情况;

(五)发行人描述竞争状况、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劣势应有最新市场数据支持,可从主要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链、具体架构、产品模块、参数等方面运用图表结合数据,分析披露主要产品或服务竞争优劣势;

第四十五条发行人应披露销售情况和主要客户,主要包括:

(一)报告期各期主要产品或服务的规模(产能、产量、销量,或服务能力、服务量)、销售收入、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客户群体、销售价格的总体变动情况。存在多种销售模式的,应披露各销售模式的规模及占当期销售总额的比例;

(二)报告期各期向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占当期销售总额的比例;向单个客户的销售占比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新增属于前五名客户或严重依赖少数客户的,应披露客户名称或姓名、销售比例;上述客户为发行人关联方的,应披露产品最终实现销售情况;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客户,应合并计算销售额。

第四十六条发行人应披露采购情况和主要供应商,主要包括:

(二)报告期各期向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向单个供应商的采购占比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新增属于前五名供应商或严重依赖少数供应商的,应披露供应商名称或姓名、采购比例;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供应商,应合并计算采购额。

发行人与他人共享资源要素(如特许经营权)的,应披露共享的方式、条件、期限、费用等。

发行人应按重要性原则披露正在从事对发行人目前或未来经营有重大影响的研发项目、进展情况及拟达到目标,报告期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等。与他人合作研发的,应披露合作协议主要内容、权利义务划分约定及采取的保密措施等。

发行人应披露保持技术持续创新的机制、技术储备及创新安排等。

第四十九条发行人应披露生产经营涉及的主要环境污染物、主要处理设施及处理能力。

发行人应依法披露法律法规强制披露的环境信息。

第五十条发行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生产经营的,应披露经营的总体情况,并对有关业务活动进行地域性分析。发行人在境外拥有资产的,应披露主要资产的具体内容、资产规模、所在地、经营管理和盈利情况等。

发行人应提示投资者阅读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和审阅报告(如有)全文。

第五十二条发行人应披露报告期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意见类型和关键审计事项;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原则上只披露合并财务报表,同时说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合并范围及变化情况;存在协议控制架构或类似特殊安排的,应披露其是否纳入合并范围及依据;存在多个业务或地区分部的,应披露分部信息。

发行人重大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与可比上市公司存在较大差异的,应分析差异原因及影响。发行人报告期存在重大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的,应披露变更或更正的具体内容、原因及对发行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第五十四条发行人应依据经注册会计师鉴证的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以合并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披露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的具体内容、金额及对当期经营成果的影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金额。

报告期发行人税收政策存在重大变化或税收优惠政策对发行人经营成果有重大影响的,发行人应披露税收政策变化对经营成果的影响及报告期各期税收优惠占税前利润的比例,并分析发行人是否对税收优惠存在严重依赖、未来税收优惠是否可持续。

第五十六条发行人应结合所在行业特征,针对性披露报告期的主要财务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归属于发行人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发行人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每股净现金流量、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归属于发行人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应执行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

第五十七条发行人的管理层分析一般应包括发行人的经营成果,资产质量,偿债能力、流动性与持续经营能力,重大资本性支出与资产业务重组等方面。发行人应明确披露对上述方面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因素及影响程度,并分析该等因素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可能产生的影响;目前已存在新的趋势或变化的,应分析可能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

影响因素的分析应包括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发行人应将财务会计信息与业务经营信息互为对比印证;不应简单重述财务报表或附注内容,应采用逐年比较、差异因素量化计算、同行业对比等易于理解的分析方式。

发行人对经营成果、资产质量、偿债能力及流动性与持续经营能力、重大资本性支出与资产业务重组的分析一般应包括但不限于第五十八条至第六十一条的内容,可结合实际情况按照重要性原则针对性增减。

第五十八条发行人应以管理层视角,结合“业务与技术”中披露的业务、经营模式、技术水平、竞争力等要素披露报告期内取得经营成果的逻辑,应披露主要影响项目、事项或因素在数值与结构变动方面的原因、影响程度及风险趋势,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报告期营业收入以及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与变动原因;按产品或服务的类别及地区分布,结合客户结构及销售模式,分析主要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数量、价格与结构变化情况、原因及对营业收入变化的具体影响;产销量或合同订单完成量等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一致性;营业收入存在季节性波动的,应分析季节性因素对各季度经营成果的影响;

(二)报告期营业成本的分部信息、主要成本项目构成及变动原因;结合主要原材料、能源等采购对象的数量与价格变动情况及原因,分析营业成本变化的影响因素;

(三)报告期毛利的构成与变动情况;综合毛利率、分产品或服务毛利率的变动情况;以数据分析方式说明毛利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存在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同或相近产品或服务的,应对比分析毛利率差异和原因;

(四)报告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的主要构成及变动原因;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显著差异的,应结合业务特点和经营模式分析原因;

按重要性原则披露研发费用对应研发项目的整体预算、费用支出、实施进度等情况;

(六)按税种分项披露报告期公司应缴与实缴税额及各期变化原因;

(七)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应充分披露该情形成因,以及对公司现金流、业务拓展、人才吸引、团队稳定、研发投入、战略性投入、生产经营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影响。

第五十九条发行人应结合经营管理政策分析资产质量,披露对发行人存在重大影响的主要资产项目的质量特征、风险状况、变动原因及趋势,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结合应收款项主要构成、账龄结构、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信用政策、主要债务人等因素,分析披露报告期应收款项的变动原因及期后回款进度,说明是否存在较大坏账风险;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明显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应分析披露具体原因;

(二)结合业务模式、存货管理政策、经营风险控制等因素,分析披露报告期末存货的分类构成及变动原因,说明是否存在异常的存货余额或结构变动情形;结合存货减值测试的方法和结果,分析存货减值计提是否充分;

(三)报告期末持有金额较大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借与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应分析投资目的、期限、管控方式、可回收性、减值准备计提充分性及对发行人资金安排或流动性的影响;

(五)报告期末主要对外投资项目的投资期限、投资金额和价值变动、股权投资占比等情况,对发行人报告期及未来的影响;对外投资项目已计提减值或存在减值迹象的,应披露减值测试的方法与结果,分析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七)报告期末商誉的形成原因、变动与减值测试依据等。

第六十条发行人应分析偿债能力、流动性与持续经营能力,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二)报告期股利分配的具体实施情况;

(三)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基本情况、主要构成和变动原因。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或者与当期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的,应分析披露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

(四)截至报告期末的重大资本性支出决议以及未来其他可预见的重大资本性支出计划和资金需求量;涉及跨行业投资的,应说明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关系;存在较大资金缺口的,应说明解决措施及影响;

(五)结合长短期债务配置期限、影响现金流量的重要事件或承诺事项以及风险管理政策,分析披露发行人的流动性已经或可能产生的重大变化或风险趋势,以及发行人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具体措施;

(六)结合公司的业务或产品定位、报告期经营策略以及未来经营计划,分析披露发行人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因素,以及管理层自我评判的依据。

第六十一条发行人报告期存在重大投资或资本性支出、重大资产业务重组或股权收购合并等事项的,应分析披露该等重大事项的必要性与基本情况,对发行人生产经营战略、报告期及未来期间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第六十二条发行人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或业绩预告信息应满足及时性要求。

发行人应扼要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或有事项、其他重要事项以及重大担保、诉讼等事项在招股说明书签署日的进展情况,披露该等事项对发行人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

发行人应提示投资者阅读盈利预测报告及审核报告全文。

第六十四条发行人尚未盈利的,应披露未来是否可实现盈利的前瞻性信息及其依据、基础假设等。

第六十五条发行人已境外上市或拟同时境内外上市的,因适用不同会计准则导致财务报告存在差异的,应披露差异事项产生原因及差异调节表,并注明境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境内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意见类型存在差异的,应披露境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意见类型及差异原因。

第六十六条发行人应披露募集资金的投向和使用管理制度,披露募集资金对发行人主营业务发展的贡献、未来经营战略的影响。

第六十七条发行人应按照重要性原则披露募集资金运用情况,主要包括:

(一)募集资金的具体用途,简要分析可行性及与发行人主要业务、核心技术之间的关系;

(四)募集资金运用涉及与他人合作的,应披露合作方基本情况、合作方式、各方权利义务关系;

(五)募集资金拟用于收购资产的,应披露拟收购资产的内容、定价情况及与发行人主营业务的关系;向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收购资产,对被收购资产有效益承诺的,应披露承诺效益无法完成时的补偿责任;

(六)募集资金拟用于向其他企业增资或收购其他企业股份的,应披露拟增资或收购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经营情况及财务情况,增资资金折合股份或收购股份定价情况,增资或收购前后持股比例及控制情况,增资或收购行为与发行人业务发展规划的关系;

(七)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债务的,应披露该项债务的金额、利率、到期日、产生原因及用途,对发行人偿债能力、财务状况和财务费用的具体影响。

第六十八条发行人应披露制定的战略规划,报告期内为实现战略目标已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效果,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等。

第六十九条发行人应结合《公司法》、中国证监会关于公司治理的有关规定及公司章程,披露报告期内发行人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情况。

第七十一条发行人应披露报告期内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及受到处罚、监督管理措施、纪律处分或自律监管措施的情况,并说明对发行人的影响。

发行人可汇总或分类披露情节显著轻微的违法违规行为及受到处罚、监督管理措施、纪律处分或自律监管措施的情况。

第七十二条发行人应披露报告期内是否存在资金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以借款、代偿债务、代垫款项或者其他方式占用的情况,或者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担保的情况。

第七十三条发行人应分析披露其具有直接面向市场独立持续经营的能力,主要包括:

(二)人员独立方面。发行人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和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不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担任除董事、监事以外的其他职务,不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领薪;发行人的财务人员不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兼职;

(三)财务独立方面。发行人已建立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能够独立作出财务决策;具有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对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发行人未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共用银行账户;

(四)机构独立方面。发行人已建立健全内部经营管理机构、独立行使经营管理职权,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不存在机构混同的情形;

(五)业务独立方面。发行人的业务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不存在对发行人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以及严重影响独立性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

(六)发行人主营业务、控制权、管理团队稳定,最近三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没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发行人的股份权属清晰,不存在导致控制权可能变更的重大权属纠纷,最近三年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

(七)发行人不存在主要资产、核心技术、商标有重大权属纠纷,重大偿债风险,重大担保、诉讼、仲裁等或有事项,经营环境已经或将要发生重大变化等对持续经营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发行人独立持续经营能力存在瑕疵的,发行人应披露瑕疵情形及整改情况。

第七十四条发行人应披露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从事相同、相似业务的情况,并论证是否对发行人构成重大不利影响,披露发行人防范利益输送、利益冲突及保持独立性的具体安排等。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报告期内与发行人发生重大关联交易或与发行人从事相同、相似业务的,发行人应披露该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主营业务、与发行人业务关系、最近一年及一期末总资产和净资产、最近一年及一期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并标明是否经审计及审计机构名称。

第七十五条发行人应根据《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及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披露关联方、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

第七十六条发行人应披露报告期内关联交易总体情况,并根据交易性质和频率,按照经常性和偶发性分类披露关联交易及关联交易对发行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发行人应区分重大关联交易和一般关联交易,并披露重大关联交易的判断标准及依据。

发行人应列表汇总简要披露报告期内发生的全部一般关联交易。

第七十七条发行人应披露关联交易的原因,简要披露报告期内关联交易是否履行公司章程规定的审议程序,以及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履行的审议程序是否合法及交易价格是否公允的意见。

第七十九条发行人应简要披露本次发行完成前滚存利润的分配安排和已履行的决策程序。发行前滚存利润归发行前股东享有的,应披露滚存利润审计和派发情况。

第八十一条发行人存在特别表决权股份、协议控制架构或类似特殊安排,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应披露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各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一)发行人存在特别表决权股份等特殊架构的,持有特别表决权的股东应按照所适用的法律以及公司章程行使权利,不得滥用特别表决权,不得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发行人及持有特别表决权的股东应改正,并依法承担对投资者的损害赔偿责任;

(二)尚未盈利企业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关于减持股票的特殊安排或承诺。

第八十二条发行人应披露对报告期经营活动、财务状况或未来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已履行、正在履行和将要履行的合同情况,包括合同当事人、合同标的、合同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实际履行情况等,并分析对发行人的影响及存在的风险。与同一交易主体在一个会计年度内连续发生的相同内容或性质的合同应累计计算。

第八十三条发行人应披露对外担保情况,主要包括:

(一)被担保人的名称、注册资本、实收资本、住所、生产经营情况、与发行人有无关联关系、最近一年及一期末总资产和净资产、最近一年及一期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二)主债务的种类、金额和履行期限;

(四)担保范围;

(五)担保期间;

(六)解决争议方法;

(七)其他对担保人有重大影响的条款;

(八)担保履行情况;

(十)该等担保对发行人业务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第八十四条发行人应披露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声誉、业务活动、未来前景等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诉讼或仲裁事项,以及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子公司,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核心人员作为一方当事人可能对发行人产生影响的刑事诉讼、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主要包括:

(一)案件受理情况和基本案情;

(二)诉讼或仲裁请求;

(三)判决、裁决结果及执行情况;

(四)诉讼、仲裁案件对发行人的影响。

“本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本招股说明书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按照诚信原则履行承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公司(或本人)承诺本招股说明书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按照诚信原则履行承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公司已对招股说明书进行核查,确认招股说明书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所及经办律师已阅读招股说明书,确认招股说明书与本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无矛盾之处。本所及经办律师对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法律意见书的内容无异议,确认招股说明书不致因上述内容而出现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所及签字注册会计师已阅读招股说明书,确认招股说明书与本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审阅报告(如有)、盈利预测审核报告(如有)、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及经本所鉴证的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等无矛盾之处。本所及签字注册会计师对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审计报告、审阅报告(如有)、盈利预测审核报告(如有)、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及经本所鉴证的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等的内容无异议,确认招股说明书不致因上述内容而出现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机构及签字资产评估师已阅读招股说明书,确认招股说明书与本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无矛盾之处。本机构及签字资产评估师对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资产评估报告的内容无异议,确认招股说明书不致因上述内容而出现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机构及签字注册会计师已阅读招股说明书,确认招股说明书与本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无矛盾之处。本机构及签字注册会计师对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验资报告的内容无异议,确认招股说明书不致因上述内容而出现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二条本准则要求的有关人员签名下方应以印刷体形式注明其姓名。

第九十三条发行人应按本准则规定披露以下附件:

(一)发行保荐书;

(二)上市保荐书;

(三)法律意见书;

(四)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

(五)公司章程(草案);

1.本次发行前股东所持股份的限售安排、自愿锁定股份、延长锁定期限以及股东持股及减持意向等承诺;

2.稳定股价的措施和承诺;

4.股份回购和股份买回的措施和承诺;

5.对欺诈发行上市的股份回购和股份买回承诺;

6.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的措施及承诺;

7.利润分配政策的承诺;

8.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承诺;

9.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避免新增同业竞争的承诺;

10.其他承诺事项。

(十)盈利预测报告及审核报告(如有);

(十一)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十二)经注册会计师鉴证的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

(十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制度的建立健全及运行情况说明;

(十四)审计委员会及其他专门委员会的设置情况说明;

(十七)其他与本次发行有关的重要文件。

“本次发行股票拟在科创板上市,科创板公司具有研发投入大、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退市风险高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科创板的投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

“本次发行股票拟在创业板上市,创业板公司具有创新投入大、新旧产业融合存在不确定性、尚处于成长期、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退市风险高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创业板的投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

第九十五条发行人应在“业务与技术”中详细披露以下内容:

第九十七条拟在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的发行人应在“业务与技术”中结合行业技术水平和对行业的贡献,披露发行人的技术先进性及具体表征;披露发行人的核心技术在主营业务及产品或服务中的应用和贡献情况;披露核心技术人员、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核心技术人员的学历背景构成,取得的专业资质及重要科研成果和获得奖项情况,对公司研发的具体贡献,发行人对核心技术人员实施的约束激励措施,报告期内核心技术人员的主要变动情况及对发行人的影响。

拟在科创板上市的发行人应披露核心技术的科研实力和成果情况,包括获得重要奖项、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等情况;披露发行人新技术新产品商业化情况。

第九十八条拟在科创板上市的发行人应披露募集资金重点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具体安排。

拟在创业板上市的发行人应披露募集资金对其业务创新、创造、创意性的支持作用。

第九十九条拟在科创板上市且尚未盈利的发行人应在“投资者保护”中披露核心技术人员关于减持股票的特殊安排或承诺。

第一百条拟在科创板上市的发行人应在“附件”中充分披露核心技术人员的重要承诺、未能履行承诺的约束措施以及已触发履行条件承诺事项的履行情况。

第一百零一条红筹企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发行存托凭证并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上市的,应同时遵循本准则以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3号——试点红筹企业公开发行存托凭证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指引》等规定。

第一百零二条本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2015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15〕32号)、《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41号——科创板公司招股说明书》(证监会公告〔2019〕6号)、《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8号——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2020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20〕31号)同时废止。

关于《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57号——招股说明书》的立法说明

为规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我会研究起草了统一适用主板、科创板及创业板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57号——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招股书准则》)。

一、起草原则

一是整合首发信息披露规则,统一信息披露要求,设置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下,主板、科创板及创业板信息披露整体框架及内容要求基本一致,为简化规则体系,便利市场主体,本次整合三个板块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规则,同时作出特别规定体现不同板块定位及特别风险提示等内容。

二是充分总结试点经验,在试点注册制规则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整体框架沿用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现行规则,充分借鉴试点经验,针对试点注册制遇到的部分招股说明书内容冗长、简单罗列、堆砌等问题进行调整完善,并与试点注册制后新发布的股东信息核查、财务数据及时性指引等有关信息披露要求做好衔接,切实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理念。

四是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优化篇章结构,注重投资者阅读体验,提升改革获得感。充分考虑投资者阅读习惯及体验,优化章节结构及篇章顺序,注重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融合,增强章节间内容逻辑性及连续性,例如将“重大事项提示”和“本次发行概况”合并至“概览”,将原“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层分析”与原“募集资金运用与未来发展规划”前移至“业务与技术”后,将特别表决权或类似安排以及协议架构控制情况调整至“发行人基本情况”等,使章节内容更为连贯,提升可读性。

二、主要修改内容

统一的《招股书准则》分为总则、一般规定、特别规定、附则四章,共一百零二条。与现有规则相比,修改内容主要包括:

(三)基本情况方面。一是理清业务发展脉络,要求发行人简要披露成立以来重要事件(含报告期内重大资产重组)。二是突出重大性,简要披露重要子公司及对发行人有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情况。三是进一步完善申报前十二个月新增股东信息披露内容和要求。

(五)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层分析方面。一是提高针对性,进一步明确要求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于主要财务指标,应结合所在行业特征针对性披露。二是提升分析深度,进一步要求分析披露收入、成本、数量、价格的变动原因,同时强调分析季节性因素对经营成果的影响。

(六)募集资金方面。一是简化发行人使用募集资金具体情况的披露,将募集资金具体运用情况信息移至附件。二是保留原主板募集资金用于收购资产、向其他企业增资或收购其他企业股份的信息披露要求。

(九)特别规定。体现不同板块在板块定位、特定风险、核心技术及募集资金运用等方面的差异化披露要求。

THE END
1.美国管理学家李维特认为,组织变革必须要认清变革的对象,在组织...要的因素之一?()(西安交大2007年研) A.人员 B.任务 C.结构 D.环境答案 查看答案发布时间:2024-11-15 更多“美国管理学家李维特认为,组织变革必须要认清变革的对象,在组织运行过程中,下面哪个因素不是最重”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美国管理学家()认为,组织变革伴随着企业成长的各个时期,组织变革与组织演变相互...https://www.xilvedu.cn/gsp72sse.html
2.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25. 首次强调管理中人的因素的理论是 A.人际关系学说 B.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 C.管理过程理论 D.群体行为理论 E.行政组织理论 A B C D E 6. 首次提出“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观点的是 A.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B.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 C.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D.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E.韦伯的...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11&ex_Id=5375
3.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17期(总期67期)在线培训课程5月11日,央行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次强调管好货币总闸门、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等,也就国内物价趋势、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内涵等热点问题以专栏形式作出回应。 《报告》认为,尽管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积极因素明显增多,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恢...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93.html
4.任汝芬教授讲评2004年考研政治试题新浪教育D.强调人的价值在自我而不在他人 E.强调集体价值又重视个人价值 (ABCE) 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A. Ⅰ(V+M)=ⅡC B. Ⅱ(V+M)=ⅠC C. Ⅰ(V+M)>ⅡC D. Ⅱ(V+M)>ⅠC (1)答案:C (2)解读:本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第4章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属于基本知...https://edu.sina.com.cn/l/2004-05-24/70047.html
5.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6学时)Java天堂⑶人力资源是制约企业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 ⑷人力资源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宝贵财富。 第二节人力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本质就是管人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宏观管理是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再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https://www.cnblogs.com/javabluesky/archive/2008/04/30/2211852.html
1.《护理管理学》习题及答案考试版A 4、下列哪项描述是管理的动态原理的内容A、管理过程要适应各种变化 D 5、韦伯(M.Weber)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是D、组织活动必须按照理性原则进行 D 6、与现代管理人本原理相对应的原则是D、能级原则 A 7、首次强调管理中人的因素的理论是A、人际关系学说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7036852
2.全国2020年10月自考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真题自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不包括 A.人口迁移 B.遗传和其他先天因素 C.营养因素 D.教育因素 2.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录用是人力资源管理的 ...https://zikao.cwjedu.com/lnzt/10317.html
3.学协会:(一)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完整版·365医学网首次将心肌病和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纳入心衰指南,强调了心肌病和心肌炎在心衰病因中的重要地位。 亮点34:首次纳入了心衰的医疗质量控制 首次将心衰的医疗质量控制纳入心衰指南,强调了医疗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我国心衰整体诊疗水平的重要性。 亮点35:构建了心衰的全程管理模式 ...https://jsp.365heart.com/detail/article/AFB01D0E-F109-4747-A336-6F9EE24C1432
4.2017年卫生管理知识考试试题带答案13、某校住校学生郑某感到不适,几天后确诊患病毒性肝炎。校保健室初步诊治,便安排其去市院住院治疗,并未引起注意。过几天后,又有郑某的同学、班主任教师、军训的军官相继发病。保健室负责人及管理学生的干部为此受到学校的严厉批评。对郑某的发病必须按卫生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的是【B】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400306.html
5.管理学基础·考试·看云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 行为科学的主要成果有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等。 ?X 理论和 Y 理论是由道格拉斯· 麦格雷戈 (Douglas M.McGregor, 1906-1964) 在他著的《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X 理论指人...https://www.kancloud.cn/oscar999/exam/1529871
6.最高院丨《关于人民法院办理仲裁裁决执行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二是根据法律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除涉外仲裁外,对于在仲裁过程中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一般由基层人民法院负责审查保全申请以及采取保全措施。如由基层法院负责执行,也有利于保全与执行程序衔接。 三是在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中,最高人民法院一直在强调执行工作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的“三统一”管理模式...https://lawyers.66law.cn/s210979a623b6d_i539740.aspx
7.管理心理学知识点(精选6篇)3、影响归因因素:①社会视角 ②自我价值保护 ③观察位置 4、社会知觉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①就业面试—首因效应 ②绩效评估—近因效应 ③职工的努力程度—主观看法、依赖归因④职工的忠诚度 第四章 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 人格:①人格倾向:使人的行为有种方向感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cmt1q.html
8.《病历书写有关问题》20230408.ppt19、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首次查房记录的要求: 应当于患者入院72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分析讨论等。 20、对诊断困难、疗效不确切的病例书写要求: 应于入院2周内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参加人员姓名及...https://m.renrendoc.com/paper/256681425.html
9.护理学文献综述8篇(全文)2.2.2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美国专家Simmons等在对高年级本科护生的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 护生的关怀能力与学校氛围有关, 通过感受周围人的关怀, 最终提高自身关怀能力[20]。Sadier提出关怀教育有利于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21]。 马芳等研究发现, 护生关爱能力受学习氛围、教师示范、临床实习经历等因素影...https://www.99xueshu.com/w/filergktwk0i.html
10.合伙人管理制度(通用10篇)合伙人组织内部的员工每年都必须进入内部的考核中来,如果有滥竽充数的,到了合伙人组织里面来不做业绩贡献、文化贡献,这样的人要及时从合伙人组织里面剔除出去,不能影响到整个合伙人的先进性! 合伙人管理模式非常强调组织有信仰、使命,代表公司的核心文化。 https://mip.jy135.com/zhidu/114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