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理论的历史、形成与发展“煮鸡蛋”带来的管理思考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德国人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中国人把鸡蛋往锅里一放,然后出去洗漱或干点别的,等再回来鸡蛋就煮好了。而德国人会用一个差不多刚好装得下一个鸡蛋的专门容器,下面焊一托盘,然后加满水,1分钟水就开了,3分钟就关火。关火之后他利用余热再煮3分钟,把鸡蛋煮到刚刚达到营养价值最高的状态。接下来用凉水泡3分钟,使这个蛋很好打开,德国人认为这样做很标准。跟中国人相比,他节约了4/5的水、2/3的热,同时还让鸡蛋达到了最佳的营养状态。管理启示:拿“煮鸡蛋”来说,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和德国人的煮法有较大的差别。这种细微行为的差异反映
2、出两国人文化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带给管理思想更多的相互借鉴的意义。本章内容1中外早期管理思想2古典管理理论3行为科学理论4现代管理理论5管理理论的新发展1中外早期的管理思想中国早期管理思想国外早期管理思想(1)顺道道:治国之道治党治国的理论与方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心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顺道:顺道则虽小必大逆道则虽成必败管理者:辨道顺道道本管理新企业文化观(2)重人人心向背(得人心)人才归离(得人才)人才:德才兼备谓之圣贤司马迁的德才兼备理论: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智也。德胜才者,君子也;才胜德者,小人也。君子挟才
3、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3)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成功的三要素人和:强调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强调团结(安邦定国民平家和)求和的关键:善、诚、正、公、信温、良、恭、俭、让求同存异、舍利取义当权者起关键作用(4)法治人治、德(仁)治、法治法治三要素明法:公开性要宣传,要求人人知晓一法:法令统一、政出一家、一视同仁常法:固法强调法的稳定性,取信于民,强化法的权威性(5)守信岳飞治军(五德)德者以信义布天下信誉是国家、企业的生命信誉是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处理的准则之一(6)预谋凡事豫(与预通)则立,不豫则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业精于勤
4、而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始计篇启示:强调前瞻性、强调规划性(7)利器(8)求实(9)节俭(10)对策(博弈)你能说说有什么体现科学管理的例子吗?中国古代的管理实践封建统治工程管理:万里长城历时:春秋战国(公园前7世纪)明万历年间(1573年)位置: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六千七百多公里(13400华里)劳动力:数百万土方:541021950立方一米高一米宽,绕地球圈()质量检查:砖上刻有制造州府县及制造者的名字中国管理思想的形成1.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管理思想:
5、孔子仁者也,仁者爱人;孔子的信伦理:信是树立在他人心目中的人格形象,是认知情感度的基础。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又: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商誉,信誉。孟子民贵君轻,以和为贵,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义利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以无为作最高原则的道家管理思想: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人的行为应顺应自然,不要主观随意蛮干);3.以法治为基础的法家管理思想4.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孙子(孙武)十三篇:知胜有五可战与不可战,以兵力多少用不同战法,上下同欲,有备与无备,不控制有才能的将帅(谋攻篇)。5.淮南子中的经济管理思想。中国古代最成功项目管理案例
6、古代有一个最成功的项目团队,那就是西游记的取经团队。为了完成西天取经任务,组成取经团队,成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其中唐僧是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技术核心、猪八戒和沙和尚是普通团员。这个团队的高层领导是观音。二、国外早期管理思想外国的管理实践和思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奴隶社会,管理实践和思想主要体现在指挥军队作战、治国施政和管理教会等活动上。古巴比伦人、古埃及人以及古罗马人在这些方面都有过重要贡献。埃及王子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也出现过许多管理思想,如16世纪莫尔(ThomasMore,14781535)的乌托邦和马基雅维利(NiccoloMachiavelli,14691527
7、)的君主论。然而,国外管理实践和思想的革命性发展是在工厂制度产生之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不仅在工业技术上而且在社会关系上都引起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下,效率和效益问题,协作劳动的组织和配合问题,在机器生产条件下人和机、机和机之间的协调运转问题,使传统的军队式、教会式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1776年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一书,提出了影响深远的管理思想。劳动分工观点经济人观点亚当斯密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青年
8、时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在此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声主要在于他在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国家康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该书一举成功,使他在余生中享受着荣誉和爱戴。他于1790年在克科底去逝。斯密一生未娶,没有子女。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说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亚当斯密主要理论: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劳动分工理论: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
10、培训成本;有利于使用专用设备;有利于完成复合目标。3.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弊端分工会带来工作的单调化;分工会阻碍组织内部成员的流动,降低其对组织变化的适应能力;专业化助长内部冲突。4.寻求平衡组织结构所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全面衡量分工的利弊,决定组织分工的程度。考虑分工程度时应注意以下因素:充分发挥职能专业化的优点只有存在“明显间隙”特点的工作才能分开要考虑组织成员的士气企业管理理论的形成一、产业革命(背景)18世纪后半叶,英国产业革命工厂工业诞生生产方式变化作业场所集中及作业分工机械化及作业的专业化产业革命的结果: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劳动纠纷问题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形
11、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主要包括:一、科学管理理论二、一般管理理论三、行政组织理论一、科学管理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泰勒简况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对泰勒制的评价泰勒(1856-1915)1、泰罗简况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生于宾夕法尼亚的杰曼顿的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迷恋科学调查研究和实验,强烈希望遵照事实改进和改革事物。1872年考入哈佛大学。1875年辍学去费城的恩特普利斯液压机厂做学徒,在那里干了3年。在那里泰罗受到了非常重要的锻
19、权给下级处理,而自己主要去处理那些没有规范了的例外事件,并保留监督下属人员工作的权力,这对实行分权制有重要意义。3、对泰罗制的评价科学管理理论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泰罗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重视实践的实干精神、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都是难能可贵的。但泰罗的科学管理也有一定局限性:泰罗对工人的看法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假设;泰罗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泰罗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科学管理
20、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1.美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研究与动作简化2甘特:甘特图、计件奖励工资制3亨利福特:创立了汽车工业的流水生产线4莫里斯库克:运用科学管理原理到大学、市政、管理“人情化”5哈林顿埃默森:提出提高效率的十二条原则;提出直线和参谋组织形式;宣传和推广科学管理二、一般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法约尔(法国)法约尔简况一般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对一般管理理论的评价18411925亨利法约尔(HenryFayol,1841-1925),法国人,1860年从圣艾帝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后,进入康门塔里一福尔香堡采矿冶金公司,成为一名采矿工程师,并在此度过了整个职业生涯(58年),从采矿工程师升任矿
21、井经理直至公司总经理,由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逐渐成为专业管理者,担任总经理职务长达30多年之久,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1、法约尔简况法约尔还在法国军事大学任过教授,对社会上其它行业的管理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内容包括采矿、地质、教育和管理等等。其代表作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是他一生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的总结。人们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2、一般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1)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项职能。法约尔指出,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的活动,而管理只是其中之一。这六种基本活动是:技术活
22、动,指生产、制造、加工等活动;商业活动,指购买、销售、交换等活动;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安全活动,指设备维护和人身安全等活动;会计活动,指货物盘存、成本统计和核算等;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项职能活动。在这六种基本活动中,管理活动处于核心地位,即企业本身需要管理,同样其他五种属于企业的活动也需要管理。(2)管理的14条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统一指挥:指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统一领导:指一个组织,对于目标相同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一
24、重于高层管理和通用管理,属于宏观层面。(1864-1920)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MaxWeber),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现代社会学奠基人、“组织理论之父”。三、行政组织理论A、权力与组织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组织需要某种权力作为基础传统权力:传统惯例或世袭;效率低下,不宜作为权力基础。超凡权力:崇拜与追随;有感情色彩,非理性,不宜作为权力基础。理性合法权力:法律规定,慎重公正,适宜作为理想组织体系权力基础。C、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小结:古典管
25、理理论的特点基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出发点:经济利益驱动管理手段:“胡萝卜+大棒”研究方法:静态研究管理一般过程胡萝卜+大棒3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以后发展为行为科学。2.3.1梅奥及霍桑实验2.3.2人际关系学说2.3.3行为科学理论一、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资本集中与劳资矛盾的激化经济危机与工人阶级的觉醒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性二、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梅奥(18801949)(一)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梅奥是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
26、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即霍桑试验)中后期的重要工作。照明不是问题第1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11927、5)在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赞助下进行。试验目的:研究照明的强度对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试验是在被挑选的两组绕线工人中间进行的,一组是试验组,一组是参照组。照明不是问题试验结果:两组的产量均大大增加了,而且增加量几乎相等。结果分析:(1)工作场所的照明只是影响工人生产率的微不足道的因素;(2)由于牵涉因素较多,难以控制,且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影响试验的结果,所以照明对产量的影响无法准确衡量。第2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8一1928、4)在
28、调查,参与此次访问和调查的员工达2万多人次。访谈结果发现:影响生产率的最重要因素是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第4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一1932)这是一项关于工人群体实验。试验选了十四名男工,其中有9名接线工、3名焊接工和2名检查员。试验结果:(1)大部分成员都自行限制产量。(2)工人对不同级别的上级持不同态度。(3)成员中存在小派系。干得快,有错?哦!大哥说不能多干,得替干得慢的哥们儿想想(二)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了总结,写成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新观点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9、你不知道吧?人际关系很重要哦!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梅奥认为,工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这就构成一个体系,称为“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它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其成员的行为。古典管理理论仅注重正式组织的作用是有欠缺的。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梅奥认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
30、人的满足度,即工人对社会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如果满足度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就高,生产率就高。三、行为科学的其它重要理论1949年在芝加哥大学召开了一次有哲学家、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等参加的跨学科的科学会议,讨论了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会议给这门综合性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行为科学的蓬勃发展,产生了一大批影响力很大的行为科学家及其理论,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等。X理论、Y理论道格位斯.麦格雷戈(DouglasMcGregor)X理论Y理论1.一般人的天性好逸恶
31、劳,只要有可能就躲避工作;2.人生来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的要求;3.缺乏进取收,不愿负责任,甘愿听众指挥,安于现状而没有创造性;4.容易受骗,受人煽动1.一般人的天性并非好逸恶劳,他们对工作的喜爱取决于理解;2.外来的控制并不是使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3.在适当情况下,一般人是能够主动承担责任的;4.大多数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性;5.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发挥。案例分析:管理问题的分析与诊断王中是一个冷冻食品厂厂长,该厂专门生产一种奶油特别多的冰淇淋。在过去的4年中,每年的销售量都稳步递增。但是,今年的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到8月份累
32、计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7%,生产量比计划的少15%,缺勤率比去年高20%,迟到早退现象也有所增加。王中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可能与管理有关,但他不能确定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改变这种情境。他决定去请教管理专家。问题:假如王中分别去请教具有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管理思想两位专家,您认为这两位专家将如何诊断这一管理问题?如何解决?科学管理思想着眼于寻找科学的管理劳动和组织的各种方法,要做的一切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该厂销售量、生产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其生产设备、销售方法方面不能与现行市场相协调。应该改变其生产模式、更新生产设备,改善销售方法,从而提高效益。行为管理思想的重点则是分析影
33、响组织中个人行为的各种因素,强调管理的重点是理解人的行为。该厂员工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应该调查产生此次现象的原因,找到症结,通过协调上下级人员关系,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工作,实行个人负责制,对员工进行培训,激励员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等方法避免此不良现象,从而提高该厂效益。4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的演变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一、“管理理论的丛林”的演变1961年,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将管理理论划分为6个主要的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人群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理学派。1980年孔茨又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重新将管理理论划分为11个学派。11个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