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及其应用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7.09.17

(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应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一、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needs),也称级别最低、最具优势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

未满足生理需求的特征:什么都不想,只想让自己活下去,思考能力、道德观明显变得脆弱。例如:当一个人极需要食物时,会不择手段地抢夺食物。人民在战乱时,是不会排队领面包的。假设人为报酬而工作,以生理需求来激励下属。

二、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Safetyneeds),同样属于低级别的需求,其中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

缺乏安全感的特征:感到自己对身边的事物受到威胁,觉得这世界是不公平或是危险的。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危险的、而变的紧张、彷徨不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恶”的。例如:一个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受到老师不公平的对待,而开始变得不相信这社会,变得不敢表现自己、不敢拥有社交生活(因为他认为社交是危险的),而借此来保护自身安全。一个成人,工作不顺利,薪水微薄,养不起家人,而变的自暴自弃,每天利用喝酒,吸烟来寻找短暂的安逸感。

激励措施: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提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避免员工收到双重的指令而混乱。

三、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Loveandbelongingneeds),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缺乏社交需求的特征:因为没有感受到身边人的关怀,而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活在这世界上。例如:一个没有受到父母关怀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没有价值,所以在学校交朋友,无视道德观和理性地积极地寻找朋友或是同类。譬如说:青少年为了让自己融入社交圈中,帮别人做牛做马,甚至吸烟,恶作剧等。

激励措施: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支持与赞许员工寻找及建立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

四、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Esteemneeds),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无法满足尊重需求的特征:变的很爱面子,或是很积极地用行动来让别人认同自己,也很容易被虚荣所吸引。例如:利用暴力来证明自己的强悍、努力读书让自己成为医生、律师来证明自己在这社会的存在和价值、富豪为了自己名利而赚钱,或是捐款。

五、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包括针对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因此前面四项需求都能满足,最高层次的需求方能相继产生,是一种衍生性需求,如: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等。

缺乏自我实现需求的特征:觉得自己的生活被空虚感给推动着,要自己去做一些身为一个“人”应该在这世上做的事,极需要有让他能更充实自己的事物、尤其是让一个人深刻的体验到自己没有白活在这世界上的事物。也开始认为,价值观、道德观胜过金钱、爱人、尊重和社会的偏见。例如:一个真心为了帮助他人而捐款的人。一位武术家、运动家把自己的体能练到极致,让自己成为世界一流或是单纯只为了超越自己。一位企业家,真心认为自己所经营的事业能为这社会带来价值,而为了比昨天更好而工作。

激励措施:设计工作时运用复杂情况的适应策略,给有特长的人委派特别任务,在设计工作和执行计划时为下级留有余地。

(二)

双因素理论(TwoFactorTheory)又叫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Theory),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Herzberg)提出来的,也叫'双因素激励理论'。双因素激励理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在工作丰富化方面,他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保健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提出来的。

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

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实质区别: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实质区别就在于“平等因素”与“公平因素”的区别,凡是共同享有的、共同承受的、共同面对的就是平等因素,而与其工作职责目标紧密统一的,必须按工作成就成绩分层次、分等级享有、承受与面对的则就是“公平因素”。凡是平等的必然是保健的,因而是必须给予其基本满足,但却是永远难以完成。

激励与保健因素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注意保健因素,作好与之有关的工作。防止产生不满情绪。还要注意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元素才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感,激发工作积极性。

双因素激励理论在管理过程中的运用:

双因素理论作为诸多激励理论中的一种,对于在管理过程中,提高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以企业员工管理为例,说明如何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运用双因素激励理论。

1、运用激励因素,激发组织成员内在的工作动机,满足成员自我发展的需要。

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管理主要对象的群体,具有一定的精神需求,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提高自身素质,发展自我的愿望强烈。因此,管理者应提高员工工作的满意度、成就感,满足其受到尊敬、得到个人发展的需要。一个员工如果他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认可,会比任何灵丹妙药都更能激发他工作的热情,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运用激励因素去发现、挖掘员工的潜力。另外在当今知识更新加快,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时代,员工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和必要性也更强烈,管理者应考虑到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员工的培训和提高提供支持。

2、运用保健因素,为组织成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双因素理论认为,当保健因素不具备时,组织成员会产生不满意,而这些保健因素主要是正常工作所要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素。因此,对员工的外部激励应重在为员工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比如,企业的行政管理,应强化服务功能,淡化领导意识;企业的管理政策应多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企业的资金和设备应进行合理配置,满足员工开展教学、科研的需要,员工的住房等生活条件应逐步改善等等。总之,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是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前提。

3、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

精神激励主要是满足人的尊重、成就、自我实现等高水平的需要,是一种主导的、持久的激励方式。双因素理论启发我们,为了提高物质激励的效果,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员工取得合理的物质报酬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仅仅有物质奖励是不够的。对于选择员工作为职业的人来说,他们对自己职业的忠诚度要高于对企业的忠诚度。因此,应从员工的成就欲和成长发展出发,制定出一套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奖励系统。这样,员工才会感觉自己是企业的主人,而不仅仅是领取报酬的人。

THE END
1.双因素理论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pptx三、双因素理论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运用原则双因素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运用原则:方法/步骤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并重的原则辅导员大多为年轻人,应首先创造必要的保健因素,为辅导员提供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为他们的工作给予较好的报酬。同时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知识水平,他们更看重...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0955866.html
2.双因素激励理论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更多“双因素激励理论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该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 A.信息因素和环境因素 B.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C.人力因素和设备因素 D.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https://m.xilvlaw.com/souti/gongkao/r4ee4zpz.html
3.中高层管理者的职业化塑造3、现代高绩效激励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现代企业面临的社会人文环境 2)构造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目标 3)构造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思路 4)企业HRM核心方案建议:3P模式 二、加强对激励理论的认识和学习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模型 1、理论明义讲解 2、机理分析与管理启示 (二).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1、理论明义讲解 2...http://www.hztbc.com/lesson/info_1005.html
4.心理学与新质生产力教育频道五、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5.1 人才选拔的心理评估技术 人才选拔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而心理评估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人才选拔往往依赖于简历筛选和面试,但这些方法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候选人的综合素质。心理学为这一过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使得...http://edu.021east.com/node2/jypd/n5/20240731/u1ai62115.html
1.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绝密考点!重点知识全覆盖!战略规划过程:①描述一个组织的终极目标;②评估组织在实现终极 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③选择有效的方法来帮助组织消 除障碍,以实现其目标。 9.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步骤 (1)确定组织的战略规划。 (2)描绘组织的价值链。 (3)设计战略地图。 https://blog.csdn.net/m0_54848586/article/details/143721626
2.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0篇(全文)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激励理论是领导者在管理中必须首当其冲的的战略。激励因素不仅是应用在企业管理中,现在的教育者对受教育人群的管理措施采用激励理论也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因为追求生活的需要是人的一种本能,所以每一个人都有最基本的、与生俱来的需要。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首先就应该洞察员工的最基本需求...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nnmnepg.html
3.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必备15篇]1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艾利斯ABC理论。 2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激励—保健理论 、期望理论。 四、情绪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五、针对现代企业情绪管理问题的相应对策:现代企业如何提升情绪管理发挥出的作用 ...https://www.fwsir.com/shangwu/html/shangwu_20240723133431_3924921.html
4.管理心理学论文综上所述,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培训、人才聘用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所以企业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对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模式加以改进,合理处理二者存在的差异,构建管理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的人才聘用、培训、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https://www.unjs.com/lunwen/f/20220804130913_5391731.html
5.人力资源毕业论文15篇浅析双因素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一、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 双因素理论是1959年由美国管理理论学家、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就是不满意,但双因素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并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感到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也不是满意,而是没有感到不满意。该理论认为每个人在他的特...https://m.ruiwen.com/lunwen/6830591.html
6.激励理论在公共部门管理的应用在经济时代的今天,公共部门的管理者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物质激励己不能再被搁置在次要的地位,迫切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起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举、以物质激励为基础的双轨激励机制。 (一)合理运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激发工作热情 赫兹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主要是说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靠物质激...https://www.wenshubang.com/gonggongguanlibiyelunwen/432039.html
7.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心理学的问题和对策论文心理学虽然可以为人力资源发展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及科学方法,但其本身也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在企业发展中,人格测验、认知能力测验等为人力资源管理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企业期望以此对员工开展测评,但考察中经常会出现随意使用或是实施人员资格不够的情况。以上几点都是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企业要多加重视并...https://www.yjbys.com/bylw/guanlixue/154960.html
8.2024年高职升本科专业课考试《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主要内容:管理过程可划分为若干职能;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研究方法。 十四、企业文化理论 代表人物:威廉?大内、理查德?帕斯卡尔等人 主要内容:企业文化是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和辐射功能。 https://zhujiang.tjufe.edu.cn/zsxjgl/2023/1127/c796a24465/page.htm
9.双因素理论在我国大型代工企业员工管理中的应用员工关系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代工企业由于处在产业链末端,利润微薄,成本居高不下,越来越难以生存,许多代工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阶段。为了生存发展,这些代工企业转而尽可能压缩劳动力成本,引发一系列员工管理的问题。本文针对大型代工企业存在的员工管理问题,从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提...http://www.chochina.com/content-509-8916-1.html
10.2017年10月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真题自考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进入了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崭新时代,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论文《传统人事部门,再见!》的发表就是重要标志。该论文发表的时间是 A. 1966年 B. 1976年 C. 1986年 D. 1996年 3.下列选项属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保健因素的是 ...https://www.educity.cn/zikao/15734.html
11.2023年4月重庆自考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考试大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人力资源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刻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https://www.cqzk.cn/zkzy1/2022/1210/26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