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基础知识(重点版)

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的目标,动员和运用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的特点:

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

管理者是在管理中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管理主体)。

管理主体呈多样性:包括国家的统治者、政府的领导者、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以及他们以各种形式委托的代理人、各种非政府公共组织的领导者。

管理主体包括个人形式和集体形式。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

管理外部环境:①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状况;

②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制度、法律和政策等;

管理内部环境:①组织性质、②人员状况。

管理环境包括动态和稳态

3、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管理的目标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质上就是为了有效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

4、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必要环节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典型社会性

管理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主观作用于客观的活动。

二、管理的特性

1、管理具有两重性(两个方面)

①一般性和特殊性

②科学性:按照客观规律、规范要求、运用科学方法来进行

艺术性:实践性(对“度”的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

2、管理具有目标性(重要依据)

①管理目标是特定组织和群体成员的共同部分,不是个人的

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结构性;

④管理目标具有多元价值性;

管理目标制定的特性:①具有先进性、②现实可能性、③一定的弹性。

管理的目标性使得管理具有明确的活动和资源配置方向;具有激励被管理者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的功能;具有创造和谐管理环境的作用。

3、管理具有组织性(核心要素)

组织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组织的机能;

体现:管理的目标与组织目标具有同一性;管理必须以组织作为其行使和实施的载体和依托;管理必须以组织的合理构建作为其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职能;管理活动受组织规则和规范的制约。

管理的组织性使得管理可以迅速有效地集合起所需资源;使得管理者能够最大限度地贯彻组织的目标和管理实施方案;使得管理能够按照有序和规范的途径运行。

4、管理具有创新性(重要途径)——管理创新是一种手段、方式

三、管理的职能

一些学者的描述:

20世纪初期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0世纪50年代孔次——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

20世纪30年代古利克——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人事、沟通

1、计划(首要职能)

①活动条件研究:包括内部能力研究和外部环境研究;

②制定业务决策

③编制行动计划

2、组织

①设计组织:①机构设计(组织的部门)、②结构设计(组织中的相互关系);

②人员配备:适当的工作由适当的人承担;

③组织变革

3、领导

指导和协调组织中的成员,包括管理者激励下属;指导他们的活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之间的冲突等。

4、控制(承上启下)

包括衡量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①发现偏差;②采取矫正措施。

5、管理职能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

20世纪60年代:创新——是组织活力之源泉;

现代管理中重视协调职能——协调是管理活动所力图要实现的根

本宗旨。

计划:确定目标,开发分计划,制定实施途径;

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做;

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控制:对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四、管理的类型

社会生活的两大领域:①公共领域——代表社会公共利益,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的政府和

非政府公共组织是其主要组织形式;

②非公共领域——企业构成了其主要组织形式;

1、公共管理

含义:是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有效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特点:①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根本目标);

②以公共组织为依托(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主要

形式);

③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公共权力是社会力量中最大的;具

有运用和运行的合法性;具有权威的约束性。

④公共管理具有独占性:公共利益只有一项;

⑤公共管理接收公众监督。

2、企业管理

含义:企业管理是为实现单个个体利益进行的管理活动。

特点:①企业管理目标相对单一(实现经济效益);

②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

③企业管理具有典型的经济理性(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理性为最大原则);

五、管理者的角色

20世纪60年代末,亨利·明兹伯格(加拿大)结论如下(10种角色,三个方面):

①人际关系:挂名领导、联络者、领导者;

②信息传递:信息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③决策制定:企业家、故障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六、管理者的类型

按层次分类——高层、中层、基层、(作业人员);

管理者的层次分类与管理职能

按领域分类——综合、专业(开发、生产、营销、人事、财务等)。

七、管理者的技能

管理层次与管理技能要求

八、管理环境

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一方面,提供机会;另一方面,造成威胁。

环境分为三大类:①一般或宏观环境②具体或微观环境③组织内部环境。

(1)一般环境(五个方面):

①政治环境——社会制度、政策、方针等;

②社会文化环境——某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

习惯、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等;

③经济环境——宏观(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和变化情况等)微观(企业所在地区或所服务地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

THE END
1.首次指出管理具有普遍性,可以用于各个组织之中的人是()。首次指出管理具有普遍性,可以用于各个组织之中的人是()。 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梅奥 参考答案: 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以下提出了“分工”观点的是()。 A.亚当斯密B.泰罗C.甘特D.法约尔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https://m.ppkao.com/tiku/shiti/5a8b73380e2d468c96e8305bbe89ecdf.html
2.中新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附录股票频道经保荐机构查验确认,近三年及一期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 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 (6)经本保荐机构查证确认,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 2-1-9 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2、独立性 (1)经本保荐机构查证确认,发行人具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直接面 向...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5120400001575_26.shtml
3.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每日一练带答案解析(2022年11月...31、单选题 习近平同志提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一论断最能体现下列哪项哲学原理?___ A: 矛盾同一性原理 B: 矛盾普遍性原理 C: _矛盾特殊性原理 D: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32、...http://www.91exam.org/sydwxg/238-3726/3726030.html
4.自考大专00277行政管理学复习重点复习资料13、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制约的三种基本形式:1要求。行政环境的要求具有多样性。2支持这是行政环境对行政活动的一种积极反映形式。3反对。这是行政环境对政府活动的一中消极反映。 14、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改选的积极型形态:两者保持动态关系,充分交流,其系统对行政环境反映敏感,其活动方式是吸收行政环境中的信息,通过转换...http://whylxy.mdgs-edu.com/fxzl/1966.html
5.《领导科学与艺术》重点难点辅导(二))2.领导特质理论是从不同的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显现出不同的特质出发,希望通过对领导者的特质研究,总结出有规律的并具有普遍性的领导者一般性特征。但该理论在解释领导行为方面尚存不足。在领导特质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流派有:美国杜拉克的“五项主要习惯”,韦伯首次提出的人各要素模型,法国亨利?法约尔提出的大企...https://www.meipian.cn/3nhuf1nv
6.2013届高三政治最后一讲高考研究从具体要求看,包括五个要素:①问题——本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或哪些问题;②角度——围绕“问题”,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分析,还是其中某一个或两个方面;③知识范围——是运用哪个分册的知识,有没有更具体的限制;④答题条件——设问中对于解答该问题有没有指向性或限制性条件,如“从…...http://www.ljzx.wj.czedu.cn/html/article3382904.html
1.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儒家思想运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仁学”管理思想虽然产生在古代封建社会之中,并且服务于其时的当政者,但是这种以人为本的软性管理理论具有珍贵的普世价值,尤其在如今物欲化的现代社会中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儒家思想运用2 一、儒家人本思想概述 在中国文化史上,首次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是春秋的管仲。他在《管...https://www.yjbys.com/bylw/MBA/72146.html
2.管理艺术中的无论无为之治在项目管理中的价值在项目管理领域,成功的关键因素众多,但其中一个相对较少被讨论的元素是“无为之治”。这种治理思想源...例如,对于某些小型任务,可以采用灵活性更高的人际协作模式,而不是严格按照计划书要求执行。此外,还可以...总结来说,无为之治作为一种跨越时代的心智品质,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大环境下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在项目管理...https://www.nxvejqqfd.cn/dao-jia-jing-dian/169608.html
3.详情项目公示这份文件开创了针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政策,其中政府首次提出了针对水库移民,不仅需要给予他们实质性的补偿,还需要为他们提供项目上的扶持,其中:“变救济生活为扶助生产”、“帮助移民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工副业等多种经营”等思想也运用到了以后的具体政策实施当中。 (2)《大中型水利水电工...https://sjjx.hhu.edu.cn/hhu/CXCY/HHU/Item/Detail/e804180b-3136-476f-9fc0-50a9b6604df3
4.自考护理学护理管理学试卷模拟题自考试题湖北成人高考20.在管理中把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管理的( ) A.整分合原则 B.弹性原则 C.反馈原则 D.能级原则 答案:A 21.在实施计划阶段,伴随与实现计划目标有关的一些因素的变化,需要不失时机地对计划进行修订和调整,体现了计划的( ) A.目的性 B.适应性 C.普遍性 D.经济性 答案:B ...https://www.hkcjw.com/news_25/314.html
5.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5、需要的社会性是指需要的提出和满足都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6、按照社会需要的对象分,我们把它分为物质、精神和社会综合性三类。 7、生存、享受、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8、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___》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2091262
6.生态学真题答案(精选6篇)在适宜性基础上提出具有普遍性的概念模型, 以及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预景分析。七是景观规划。将最优的概念和待选方案综合在一起, 并考虑自然和社会两方面, 在地方尺度上提出发展战略。八是持续的市民参与及社区教育。一个生态规划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多少民众参与到其决策过程之中。可行之策应是使民众参与到规划...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vs9b23h.html
7.国开行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详解国复咨询目前关于国开行参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区域主要有江苏镇江、湖南湘潭、湖南常德、湖北、山西、青海、贵州遵义以及湖南永州等等,虽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对于债务压力较大的地区,国开行的确在积极参与。 三、政策性银行简史 (一)财务与综合经营维度:三家政策性银行相当于一家工商银行...https://www.goalfore.cn/a/2767.html
8.研究生开题报告集合14篇因此,提高木材识别的正确性,对木材科学发展、木材资源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木材贸易流通、木材进出口管理和木材考古等与木材相关工作都有重大意义。例如,珍贵木材――红木,自古至今都被人们视为国宝级的珍贵资源,不可再生,红木家具集使用、收藏、观赏、保值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极大的收藏及保值价值。由于可称之为红木...https://www.ruiwen.com/kaitibaogao/7158933.html
9.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12篇(全文)从广义及狭义两方面来界定文化是普遍认可的做法。广义的文化包含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指人类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构建的社会价值系统总和。狭义的文化仅限于精神文化层次,是指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活动。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xijpe1g.html
10.中国医科大学22年春《护理伦理学》在线作业奥鹏作业答案A.阶级性与全民性的统一 B.发展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C.广泛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D.自由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3.关于道德的特征的理解,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道德特征是指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所具有的自身的特有属性 B.道德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先进道德对社会进步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https://zexuewang.net/zaixianzuoye/1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