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发明“男凝”的女人,如何想象“女性凝视”?|SheKnows美杜莎弗洛伊德

原文:Freud,Hollywoodandthemalegaze

作者:劳拉·穆尔维(LauraMulvey)

英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和电影制片人,现任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的电影与媒体研究教授,英国科学院院士。

发表于频道TheBritishAcademy2024.09.06

在我看来,这种批评已旷日持久,并且我很高兴“男性凝视”这个概念对新一代有所启迪。但它也变得有些陈词滥调——被过度使用、过于泛化,变成了一种身份标签而非理论概念。因此,我希望在这次不列颠学院的十分钟对谈中,回到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以期重新审视一些激励我写作的原初思想。我将回答三个常常被困惑的读者——有些是女性主义者,有些是电影理论家,还有一些是其他背景的——向我提出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弗洛伊德?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是好莱坞?第三个问题:“女性凝视”可能吗?

理论回顾

劳拉·穆尔维LauraMulvey

在《视觉快感》40周年回顾会议上发言

首先,简要总结一下我的论点。《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分析了好莱坞电影的性别政治,认为社会中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权力不平衡不出所料地在银幕上的男性与女性之间映射出来。但由于电影是一种极其视觉化的媒介,这些性别不平等必然铭刻在电影本身的视觉风格及其故事结构中。这不仅仅是内容的问题,更是电影形式的问题。

女性表演者,即女明星,被赋予了电影本身所有的奇观性,同时也被高度性化,被赋予了我所称的“被凝视性”(“to-be-looked-at-ness”)的特质。另一方面,男性表演者,即男明星,往往控制着故事走向,并以一种动态的、主动的和情色的凝视与“作为奇观的女性”互动。

最后,我认为这种银幕上的性别“劳动分工”被转移到电影观众身上,使其以一种假定的男性视觉快感来与电影互动。重要的是,不论男性还是女性,电影观众都无法回避由电影本身的语言(其角色的视点、人物的构图、女性角色的特殊布光方式、色彩、摄影角度等)产生的视角。因此,我通过精神分析理论——主要是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读这些典型视觉形象,以破译并显现这种特定流行文化中父权制心理机制的存在。

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是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

当然,至少在我看来,“男性凝视”这个术语似乎已经抛弃了我原有理论中精神分析的主要框架。这在许多方面都是可以理解的:精神分析在理论上具有挑战性、在社会上引发不安感,它扰乱确定性并模糊身份认同。

在1970年代,女性主义者转向弗洛伊德的理论,发现这些理论指明了父权制心理机制,显现出其无意识症状,解读了女性的身体和性是如何被男性幻想和男性心理创伤扭曲和压迫的。弗洛伊德对女性心理的论述不多,但他对男性心理的分析对我和许多女性主义者而言都具启示作用。例如,我对女性形象的理解深受弗洛伊德对男性阉割情结*分析的影响。他通过对患者的诊疗和文化观察发现,女性的“无阴茎”身体对男性来说可能是令人恐惧和厌恶的。

*阉割情结(castrationcomplex)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于1908年首次提出的概念,是弗洛伊德对儿童早期发展阶段的理论的一部分。

他认为,孩子在发现两性之间的解剖学差异(阴茎的存在或缺失)之际,会假设此种差异是由于女性的阴茎被割掉所致。阉割情结因而是当一种幼儿理论(人人皆有阴茎)为一种新的理论(女性遭到阉割)所取代的时刻。

这一幼儿理论在男孩和女孩身上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男孩恐惧他自己的阴茎会被父亲割掉(即阉割焦虑,castrationanxiety);而女孩则将她自己看作已然遭到(母亲的)阉割,并试图对此进行否认或是通过寻求一个孩子作为阴茎的替代来对此进行补偿(即阴茎嫉羡,penisenvy)。

弗洛伊德曾在他于1922-1923年间发表的一篇短文《美杜莎的头》(Medusa’sHead)中写到:

“斩首等于阉割。美杜莎头颅的恐怖因此是一种阉割恐惧……美杜莎的头发经常被艺术作品呈现为蛇状,这同样源自阉割情结。无论这些蛇形的头发本身多么可怕,它们实际上却缓解了阉割恐惧,因为它们替代了阴茎,而阴茎的缺失正是恐怖的根源。这是对精神分析的专业原则的一次确证:多重的阴茎符号意指阉割。”

《美杜莎的头》(Medusa’sHead,1630)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GianLorenzoBernini

无论如何,阉割焦虑通过恋物对象自我保护。正如美丽的物体可以分散焦虑的目光、掩盖性别差异的真相,女性身体也可以被装饰,以创造一个精致的外在表象、一个面具,来抵御内在的焦虑与不安。我逐渐意识到,女性形象的恋物化呈现并不仅仅被放逐于性变态的地下世界,而是普遍存在于大众媒体中,其传播的影像并不是“女性”的真实形象,而是“女性”在男性集体幻想中所代表的恐惧与渴望的交织。

此外,我将弗洛伊德对性驱力及其二元结构的分析应用于好莱坞电影中僵化的二元结构:“窥淫欲”(voyeurism)*与“暴露癖”(exhibitionism)*,“施虐”(sadism)与“受虐”(masochism)。例如,“窥淫欲”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是男性和女性性驱力的一个共同组成部分。但在文化表现中,尤其在好莱坞电影中,它不可避免地与男性气质的属性联系在一起。

*窥淫欲(voyeurism):窥淫癖是指观察他人进行亲密行为(如脱衣、性活动或其他隐私行为)的性兴趣或实践。这个词来自法语voir,意思是“看到”。关于窥淫癖成因的少数历史理论之一来自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窥淫癖源于未能接受阉割焦虑以及未能成功认同父亲形象。

*暴露癖(exhibitionism):或称露阴癖,是指在公共或半公共场合中展示自己隐私部位(例如胸部、外生殖器或臀部)的行为。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中,“暴露癖障碍”(exhibitionismdisorder)指的是一种无法控制的冲动,表现为向毫无防备的陌生人展示自己的生殖器,是一种强迫性的性偏离障碍,患者需要接受心理或精神方面的治疗。

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是好莱坞?

在女性解放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我看待这些电影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我开始以一个围绕着“作为奇观的女性形象”而运转的剥削和压迫机器的视角来反思好莱坞。但随后,我意识到好莱坞电影是批判父权制心理机制的丰富素材。海斯法典(TheHaysCode)*对制片厂施加审查,所有剧本在拍摄前都必须获批,消除一切性暗示。但这些电影本身却是由性驱动的,且内嵌于明星系统中。又一次,如同民间故事般,这些公式化的好莱坞电影围绕且时常“关乎”性别角色展开,通过一种性别化和色情化的视觉语言呈现。在我看来,正是精神分析概念中的“窥淫欲”(voyeurism)和“恋物癖”(fetishism)构成了这种视觉语言,其影响的不仅是女性形象,还有男性明星。由于对同性欲望的禁忌,男性和女性的性景观必须找到一种逆向平衡:男性明星免于奇观展现,主导着情节并控制叙事流动;而女性明星则吸引着欲望的目光,她自身的华丽形象沦为色情的象征。

*海斯法典(TheHaysCode):即电影制作生产守则(TheMotionPictureProductionCode)是一套内容自我审查的行业指南,适用于1934年至1968年美国主要制片厂发行的大多数电影。

1968年,在多年松散执行之后,海斯法典被美国电影协会的电影分级制度取代。

第三个问题:

“女性凝视”可能吗?

《芭比》(Barbie,2023)

随着“男性凝视”这个概念的普及,替代性的“女性凝视”观念也随之而来。我经常被问及是否认为“女性凝视”的概念在理论上或实践中有效。在我看来,简单的角色互换通常是有问题的——将一种权力或支配关系换成其对立面,只是延续了这个围绕权力和支配的体系。

因此,我转向另一个思路,向神话、民间故事和女性侦探致敬,将女性的观察方式与好奇心联系起来——对知识的渴望、对用心灵之眼去看的渴望。一方面,这可能意味着去性别化,是对凝视中的欲望元素的压抑。另一方面,好奇心提供了一个停下来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刻:去反思、解读,通过陌生化的视角去看待已然被陌生化的事物。

在整个电影史上,电影基本上都是由男性制作的。它们仅仅代表了50%的人口的思想和想象力。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制作电影,讲述那些父权制文化缺失的、无关的或甚至不感兴趣的故事。也许时代在改变。也许当女性夺回自己诗意和创造性表达的阵地时,父权制正在撤退。在我对电影的长期热忱中,尽管我喜爱和珍视许多由男性制作的影片,我更对女性的视觉想象和它可能为我们打开的可能性感到无比好奇。我将这种想象视为由对迄今为止女性生活中沉默且难以言喻的事物所驱动的好奇心。

《小妈妈》(PetiteMaman,2021)

我想用几个例子来结束今天的对谈。在我看来,近期两部由女性执导的电影极富有想象力地探索了母女关系:乔安娜·霍格(JoannaHogg)执导的《永恒的女儿》(TheEternalDaughter,2022)和瑟琳·席安玛(CélineSciamma)执导的《小妈妈》(PetiteMaman,2021)。

但同样值得铭记的是:好奇心在“芭比”(Barbie,2023)对“真实”世界的渴望中有多不可或缺。

THE END
1.彭兰新书考点解析0150例「网传」名词解释出炉!:最新!『传播学』最常考的名词解释100例! 及第三期 :高频考题汇总!3年真题中的50例实务名词解释!(附答案) 今天,贴心小铎再次上线!帮你把彭兰老师新书《新媒体用户研究》里最新的【新媒体相关】名词解释列出来。你只需打印出来,补充进复习资料就可以啦 ...https://www.360doc.cn/mip/952263973.html
2.行为医学:行为医学在线测试(每日一练)考试题库4、名词解释 行为医学 点击查看答案 5、名词解释 劣势比较 点击查看答案 6、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青年期女性的行为特征() A.烦躁不安 B.性格的软弱性 C.感情用事且依赖性强 D.猜疑且好嫉妒 点击查看答案 7、多项选择题 肥胖症的行为干预措施主要包括() A.抽脂减肥手术 B.控制饮食 C.坚持适度运...http://www.91exam.org/exam/87-1056/1056506.html
3.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20231006100813.doc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doc,PAGE PAGE 43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 1.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肌理等 2.写生过程: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 3.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006/8110132100005137.shtm
4.运动生理学名词解释.docx文档介绍:该【运动生理学名词解释 】是由【泰山小桥流水】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运动生理学名词解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https://m.taodocs.com/p-1090750619.html
1.[333教育硕士]教育心理学考研知识点:认知表征理论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相当于布鲁纳所说的认知结构。他认为,在人力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三种表征系统的阶段: 1. 动作性表征 又称表演式再现表象,婴幼儿时期(1—2 岁),大致相当于皮亚杰的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通过动作作用于事物来学习和再现它们,以后通过动作对付世界。 https://kaoyan.xdf.cn/202411/13955611.html
2.论文阅读主动推理:作为有感知行为的理论然后,我们回顾了主动推理的一些关键发展,重点介绍了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这些论文解释了主动推理是如何从单一原则(即自由能最小化)中产生的。接下来,我们将考虑它在感知、行动、计划等方面的范围。这篇简短的回顾有助于我们指出,主动推理为几个认知主题和理论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视角,并跨越了从概念到神经的理解...https://blog.csdn.net/ffffflk/article/details/143726747
3.《旅游服务礼仪》考试卷“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中, 通过分析和研究现有的案例, 来解释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并推动教学内容的发展与完善。教师通过选择典型案例, 组织学生研讨或提供一定的情景, 让学生去感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提高相关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 2.3 实践教学法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s74cfg6.html
4.最近新闻时评范文(推荐31篇)一、名词解释 1、时务文体 2、爱德华。莫罗 二、简述 简要回答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体制的特色。 三、论述 试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和意义,对我们今天做好新闻工作有哪些启示。 新闻理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批评 2、新闻手段 二、简答 简述资本注意新闻自由的实质。 https://www.jinriwen.com/fw/16291.html
5.文学考研辅导班:19992020年武汉大学中文系考研真题汇总1.结合理论与创作论述现当代文学与近代文学的关系。 2.结合作品辨析鲁迅与老舍幽默讽刺风格的异同。 3.结合作品评析马原的“叙述圈套”。 4.结合作品论述张炜长篇创作的思想艺术特色。 文学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2′×4) 1、赋比兴 2、无韵之《离骚》 ...http://www.xxxedu.net/article.php?id=118782
6.《有趣的作业》课后练习题10篇(全文)一、名词解释:通胀,恶性通胀,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 P237 复习题 2、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量增加的影响是什么? 答:根据货币数量论,经济中的货币量决定了货币的价值。假设在货币量增加之前,经济是均衡的,当货币量增加时,在现行的物价水平下,货币的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因而人们会以各种方式(购买物品与劳务等)花掉这...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ufcm5v1.html
7.2018年10月全国自考00186国际商务谈判真题及答案自考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26.仲裁 27.探索式发问 28.谈判风格 29.远期交易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30.国际商务谈判的 PRAM模式是怎样运转的 ? 31.各国对合同有效成立的要求包括哪些 ? https://www.educity.cn/zikao/78570.html
8.真题解析资料馆专硕真题速览,说不定下次又双叒考到了呢?二、名词解释(5分x4) 1.《第七封印》 【解析】 这道题属于外国电影史考察范畴,是对重点影人的关注考查。 【参考答案】 瑞典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拍摄于1956年。影片灵感来源于中世纪的壁画,此片是多主题、多含义的,它是对人在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人与上帝的关系方面所获得的一次成功。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85879364911381
9.美术试题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威尼斯画派 2、印象主义 3、表现主义: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活跃于德国的一个艺术派别。他们对资本主义的都市文明不满,对压制人性和个性的机械文明十分反感,并从东方和非洲艺术中汲取营养。在艺术上,他们反对机械地摹仿客观现实,而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 ...https://m.renrendoc.com/paper/207282714.html
10.公司制度规定(通用14篇)第3条 名词解释 1.损害公司利益的舞弊:是指公司内外人员为谋取自身利益,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使公司经济利益遭受损害的不正当行为。 2.舞弊的预防:是指采取适当行动防止舞弊的发生,或在舞弊行为发生时将其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4条 审计部和审计人员应在以下四个方面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https://www.ruiwen.com/zhidu/7751337.html
11.名词解释《令人心动的offer》又一档观察类真人秀进入公众视野,小编不得不整理一番其中的加分理论和表达了!这可是今年最可能考到的综艺类型呢! 话不多说,赶紧记下来~ 共景监狱 名词解释 “共景监狱”是一种围观结构,是众人对个体展开的集体凝视和控制。相对于“全景监狱......https://m.douban.com/doulist/121840002/
12.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他的这一主题在随后的《不定形》中继续发展,在1912年的《牛顿色盘》中达到完善,使之呈现出一个转动色环的、振动的抽象世界。他在这里创造的正反映了当时前卫理论家的共识,即艺术与现实和文学叙事无关,而是应像音乐一样以自己的方式表现。 (二)名词解释...http://www.qzqz.cn/Item/1051.aspx
13.党的光辉照边疆一一云南百年成就展撷珠采玉,旅游攻略专有名词解释 土地改革 1951年至1958年,中共云南省委坚持“慎重稳进”的方针和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内地坝区和多民族杂居的山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在边疆民族地区则采取缓冲区土改、和平协商土改和“直接过渡”等方式,完成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废除了各种封建剥削赖以生存的制度基础,为全省经济恢复和社会进...https://m.mafengwo.cn/i/23220814.html
14.名词解释注视【名词解释】【注视】 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参考答案: 【注视】同义反义词: 〔释义〕注意地看。 〔例句〕正 ~着窗外。 〔同义〕凝视 注目 〔反义〕张望 复制 纠错 参考解析: 【注视】同义反义词: 〔释义〕注意地看。https://www.shuashuati.com/ti/b99fb83ff02b4f30bad26577bf6755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