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

一方面,可以通过艺术品和媒体的发展来观察到。过去,艺术品主要是以静态的画作或雕塑形式呈现,通过观察者的沉思与解读而传递观念和情感。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艺术家们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和可互动性来创造更具活力和动感的作品。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使观众与艺术品之间可以进行更加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从而创造出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我们对世界的观察方式来看到。以前,我们主要通过书籍、电影和电视来获取信息和了解世界的变化。然而,现在我们越来越依赖于社交媒体和信息技术来获取新闻和趋势。我们通过图片和视频的传播,更容易获得信息并与他

当然,视觉文化的转变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方面,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可能会导致观众对真实世界的感知渐渐淡化。因为虚拟现实允许用户构建和体验一个完全虚构的世界,我们必须警惕虚拟现实和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另一方面,信息的碎片化可能会导致观众对于复杂问题的思考和理解能力下降。当我们只浏览图片或短视频时,我们很容易将表面的信息当作事实,而忽略了深入探究的重要性。

视觉化

1.视觉化的概念

1913年匈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提出,以电影为代表。电影作为种新的视觉化的样式,成为视觉化崛起的表征。

较之于传化与印刷化,电影主要是种以影像来传递信息的视觉化。

电影并不直接等同于视觉化,电影史视觉化的诸多表征之。

视觉化的概念(名解)

图像的劣根性:浅薄化、粗鄙化、平化。

2.解析视觉化的当代发展趋势

①视觉性成为化主因

当代化或化中的度视觉化,就体现在对视觉性和视觉效果的普遍诉求上,从告形象到影视节,从印刷图像到服饰、美容、建筑、城市形象等形形的视觉图像处不在。

当代化度视觉化把可视性和视觉快感凸现出来,这就从根本上摧毁了许多传统法则。在“眼球经济”时代“被把握为图像”的东西才是充斥着权利和影响的东西.

视觉因素跃成为当代化的核要素,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段。当代化不仅体现出度视觉化的特征,且是种普遍视觉化,即是视觉化对视觉化领域泛的“殖民”。

②图像压倒字

如今图像更具优势,更有吸引和诱惑,读图已经成为种时尚,不仅在印刷中图像凌越字占据了主导地位,就电影和学,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进步强化了说字描绘的图像化倾向,在读图时代们爱看图像更胜于字。

视觉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是指通过人类眼睛所能感知到的各种视觉元素和表现形式所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它涵盖了艺术、设计、影像、媒体等多个领域,通过视觉表达和交流,传递人文思想、审美观念和社会观念。视觉文化研究则是对这些视觉元素和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视觉文化研究的目的是理解和解读视觉文化的内涵和作用。它通过对不同文化中的视觉元素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比较,揭示其背后蕴含的意义和价值观。通过研究视觉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认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视觉文化研究的内容涵盖广泛,包括艺术作品、设计作品、影像作品、媒体作品等。研究者可以通过对不同时代和地域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揭示其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征。他们也可以研究不同设计作品的功能和表达手法,从而探讨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塑造作用。此外,研究者还可以通过分析影像和媒体作品,了解到不同视觉元素和表现形式如何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影响和影响。

视觉文化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不同文化中的视觉文化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点。同时,它也为我们创作和传播视觉作品提供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视觉文化研究是对通过人类眼睛所能感知到的各种视觉元素和表现形式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通过研究不同文化中的视觉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认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视觉文化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视觉文化的名词解释

视觉文化是一个既广泛又复杂的概念,涵盖了人类通过视觉感知和表达来创造

视觉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当古人类开始用绘画、雕刻和其

他形式的艺术创作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时,视觉文化就开始发展起来。这些艺术作品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成为了当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视觉文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特

点和风格。各个文化、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觉艺术和符号体系。比如,中国的传统绘画注重表现意境和意蕴,通过线条和墨色来传达情感和哲理;而西方绘画则更注重逼真的描绘和透视效果,追求更真实的视觉体验。

视觉文化也是一种反映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通过观察视觉文化

作品,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的审美趣味、价值观念、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信息。比如,一幅描绘贵族生活的画作可以展现出当时的阶级差异和社会分层;一副表现民间生活的壁画则可能反映出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

视觉文化也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与世界交流和感知

的媒介,通过各种视觉元素,我们能够快速地获取信息、理解事物,并且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视觉文化还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们能够重新解读和理解世界。

什么是视觉艺术,它对我们视觉文化的了解有多少?

视觉艺术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以图像为主要表现手段,目的在于创造出艺术家想要传达的视觉效果,并通过观者的视觉去感受和领悟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视觉艺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绘画、雕塑、摄影、电影等都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视觉艺术,并且,它对我们视觉文化的了解有多少?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一、视觉艺术的理解

视觉艺术是以视觉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是通过视觉感受艺术家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在视觉艺术中,以色彩、线条、形状等视觉元素来构成图像,再通过某些构图或符号等元素的加入,形成画面或图像的意义。例如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线条和色彩的变化,去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刻画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景象;在摄影中,则利用了光影色彩和焦距等元素的变化,去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使人们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

二、视觉艺术在文化中的地位

视觉艺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在我们的视觉文化中,视觉艺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更有助于我们的审美素养和文

化修养的提高。通过对不同视觉艺术形式的欣赏和学习,我们可以更

好地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从而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

解和交流。

三、视觉艺术的创作与鉴赏

视觉艺术不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需要艺术家的创作和观者的鉴赏。

艺术家需要有一定的创作天赋和创作技巧,通过对色彩、线条、形状

等元素的灵活运用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观者则需要有一个敏

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

一、引言

视觉文化传播是当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以视觉媒体作为主要载体,通过影像、图像、符号等作品传达着各种文化信息。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视觉文化传播不仅在本土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在巩固和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多元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本文将探讨视觉文化传播这一文化形态以及其传播理念,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诠释。

二、视觉文化传播的内涵

视觉文化传播是指通过视觉媒体将一种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传递给受众的过程。它以影像、图像、符号等视觉元素为基础,以直接触动感官的方式塑造了人们对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视觉文化传播并不是简单地将文化元素进行展示,而是通过符号的运用和传播的技巧来表达文化的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念。传统的文化传播形式如文字、语言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视觉文化传播的形式更加直观生动,能够更好地拉近受众与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加交流与共鸣的可能。

三、视觉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1.文化保护与传承

视觉文化传播对于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受到全球化文化的冲击,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通过视觉文化传播,可以将本土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展现给世界,提升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2.文化交流与融合

视觉文化传播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与独特性,视觉文化传播可以通过影视作品、艺术展览等形式将不同文化的元素混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形态,推动文化交流与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

引言

视觉文化传播是一种旨在通过视觉形态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独特文化内涵的传播方式。它通过图像、设计、摄影、电影等不同形式的视觉元素,以及这些元素背后的符号、符号系统和符号意义进行沟通,进而达到传递意义、建立共识、引起共鸣的目的。视觉文化传播不仅仅是一种媒介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本文将对视觉文化传播进行阐述,探讨其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视觉文化传播的特点

视觉文化传播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视觉文化传播具有直观性和感染力。相比于纯文字传播,图像和视觉元素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人类视觉系统对于图像的感知和理解是一种原始、直观的方式,能够快速激发人们的情感反应和内在共鸣。

其次,视觉文化传播具有隐喻性和多义性。图像和视觉元素往往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可以通过视觉符号携带出多层次、多维度的意义。这使得视觉文化传播更加丰富和有趣,能够触及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视觉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

视觉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广泛多样,包含了艺术作品、广

告、品牌标识、影视作品等多个领域。

首先,艺术作品是视觉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通过视觉元素传达出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与情感体验,同时也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全球互联的环境下,视觉文化不再受限于特定的媒体形式和传统的观看方式。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设备和平台欣赏和创造视觉作品。无论是专业摄影

什么是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VisualCulture)是以视觉媒介——图片、雕塑、舞蹈(有时)为基础的人类文化,它与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口头文化和印刷文化是对立的。

视觉文化是人类智力和文化活动最古老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0年的有物体、人物、动物和象征符号的洞穴壁画,当时的人类以视觉图像记录任何东西。视觉文化作为人类创造力和文化创造力的永恒表达,出现在书写文化之前,人类创造了至少27000年的视觉文化产品——绘画、雕塑和其他工艺品。

01甲马纸瘟司圣众(云南大理)云南省群众艺术馆藏。

摄影术的发明

1839年1月7日,法国画家路易斯·达盖尔(LouisDaguerre)在经历了10多年的工作后,通知法国科学院(FrenchAcademyofSciences)他发明了“摄影”(photography)。

当时的报纸说“达盖尔已经找到在暗箱内把图像记录下来的办法,这些图像不再是瞬间反射的对象,它们的固定和永恒的印象可以像绘画或雕刻那样,远离物体而存在。——《法国宪报》(GazettedeFrance,1839年1月6日)

英国科学家和学者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WilliamHenryFoxTalbot)听到达盖尔成功的消息感到很惊讶,因为他自己也发明了一种似乎和达盖尔一样或非常相似的技术。同年,英国天文学家和科学家约翰·赫歇尔(JohnHerschel)发现了固定摄影图像的方法。

技术变革,电影,电视

摄影是在到第二个千禧年结束时,使人类文化发生深刻变化的三种技术中的第一种,它将我们从一种以文字和印刷为主的文化,转变为以形象的或视觉化为主的文化。

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正如通常所说,视觉文化研究的是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为何如此强调视觉形式表现经验,而并非短视地只强调视觉而排除其他一切感觉。

现时代

在我们这个时代,眼见更为重要。你可以买一张由轨道卫星拍摄的你家的照片,或是拥有一张核磁共振记录的你的内脏片子。如果那一特殊时刻未在你照片中精确显现,你可以在计算机上对其数字化处理。在纽约的帝国大厦,为观看虚拟纽约兜风而排的长队,要比乘电梯去瞭望台看真景的队列长多了。要么,你可以在拉斯维加斯的"纽约、纽约"饭店,观看色彩诱人的整个纽约景观,这样省去了很多麻烦。不久,拉斯维加斯的巴黎饭店将加入这个虚拟城市,还模仿这座流光溢彩之城那精心策划的形象。

当代特点

1、视觉性已成为文化的主导因素,广泛的视觉化深刻地改变了许多文化活动的形态

2、呈现出图片压倒文字的倾向,视觉文化与感性的、直观的和快感的文化具有内在联系

4、随着视觉技术的进步,人的视觉在不断延伸,可视性要求不断攀升,视觉新花样层出不穷。

电影刚刚问世时的最初形态,只是机械复现生活现象的“活动照相”,拍摄目的只是把运动中的事物拍摄记录下来,摄影机仅仅当作纪录的工具。

比如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工人放工、餐桌旁的婴儿、出港的船等;爱迪生拍摄的动物表演、歌舞表演、拳击比赛等。影片展示了一种技术发明,构成游艺场的新奇节目。

早期的电影,只有视觉运动的组合而没有听觉运动的组合,只有黑白两“色”而没有其它颜色。

视觉文化赏析课程

视觉文化赏析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视觉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理解和欣赏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历史背景、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以及作品的审美特点,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文化修养。视觉文化赏析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多个艺术领域,通过对这些不同领域的作品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分析,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首先,视觉文化赏析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下创作的,它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和艺术风格。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艺术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了解当时人们对人体结构和透视原理的探索,以及对古典文化和宗教题材的重视,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涵。

其次,视觉文化赏析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艺术手法。每一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不同艺术家的生平经历、创作思想和艺术成就,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梵高的绘画作品,了解他对色彩和线条的独特运用,以及他对自然和情感的深刻表达,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

此外,视觉文化赏析课程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通过对不同艺术作品的学习和分析,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标准,从而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笔墨技法,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视觉文化名词解释

1.艺术: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2.形式:艺术作品的形态和外观。

3.颜色: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线的品质和特征。

4.纹理:表面的质感和纹理特征。

5.光线:自然或人工发出的光线。

6.感知: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觉察和认知。

7.视觉:人类通过眼睛感知外界事物的能力。

8.美学:研究艺术和美感的学科。

9.设计:创造和规划物品外观和功能的过程。

10.摄影:通过镜头捕捉并记录影像的艺术和技术。

11.绘画:用颜料、笔和画布等进行艺术表现的过程。

12.雕塑:用各种材料创造立体艺术品的过程。

13.平面设计:创造和设计平面和图形的过程。

14.视觉传达设计:利用图形、文字、颜色等传达信息、理念和价值观的设计。

15.数字艺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

16.艺术史:研究艺术作品历史和发展的学科。

17.形态学:研究事物形态和结构的学科。

18.色彩学:研究颜色的性质和特征的学科。

19.视觉文化:人类视觉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史。

20.视觉艺术:表现和创造视觉美的艺术。

视觉文化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

视觉文化设计是指通过视觉元素的组合与表达,传递一定的文化信息和情感,以达到宣传和塑造文化形象的目的。本项目旨在通过视觉文化设计,展现城市的独特文化内涵和魅力,增强城市的品牌形象和认知度。

二、设计理念

1.打造独特的城市符号:通过利用城市的象征性元素,创造出独特的城市符号,如标志性建筑、地标景点等,以形象化地表达城市的文化特色。

2.创新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城市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注入新鲜感和时尚感,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3.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城市的人文景观与文化特色融入设计中,以艺术化的手法展现,使设计更具人情味和温暖感。

三、设计方案

1.城市LOGO设计:设计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LOGO,既能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又能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可以以城市的象征性元素为基础,经过简化和抽象的处理,形成独特的图形符号。

2.城市宣传册设计:设计一份精美的城市宣传册,展示城市的文化特色、历史遗迹、风景名胜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吸引游客的眼球,增强城市的知名度。

3.街头标识系统设计:设计一套统一风格的街头标识系统,包括指示牌、路牌、公告牌等,既能起到引导和提示作用,也能体现城市的独特文化特色。

4.城市活动海报设计:针对城市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设计相应的活动海报,利用视觉元素的组合和表达,传递活动信息和氛围,吸引人们的参与。

5.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设计具有文化特色的艺术装饰物,如雕塑、壁画等,以增加空间的艺术氛围和宜人度。

视觉文化的概念

视觉文化是指人们通过视觉感知与理解世界以及表达和传达自己的观点、情感、认知和价值观的方式。它是一种文化形式,它的内容包括艺术、设计、摄影、电影等各个方面的视觉表现形式,也包括视觉符号、视觉习惯、视觉语言等。视觉文化与其他的文化形式如音乐文化、舞蹈文化、建筑文化等一样,是人类文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视觉文化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首先,视觉文化是一种感知与理解世界的方式。人类通过视觉感知世界,通过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来理解和认识世界。视觉文化激发人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人们去观察、思考和发现真实世界以及世界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例如,艺术作品以及设计作品都是从艺术家和设计师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思考和表达中而来。

再次,视觉文化是一种视觉符号和视觉习惯的集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视觉符号和视觉习惯的理解和认同也会存在差异。例如,中国人对红色的情感认同与西方人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红色在西方文化中可能象征着危险和警告,

而在中国文化中则是象征着吉祥和喜庆。视觉文化中的符号和习惯是人们在视觉交流中所共识的一种潜在语言和规则。

最后,视觉文化是一种传承和创新的过程。视觉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传统的视觉文化是在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沉淀中形成的,它们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视觉文化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演变。电影、电视、新媒体等先进的视觉表达方式使得视觉文化具有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导论

定义与特征

1.图像化特征:视觉文化传播以图像为基础,通过视觉

形式呈现和传播文化信息。图像具有直观、抽象和隐喻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

2.非语言性特征:相比于语言传播,视觉文化传播更注

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视觉形式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全球化、普及化。

3.可视化特征:视觉文化传播通过视觉媒介将抽象的文

化观念和价值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使得观众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意义与影响

视觉文化传播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首先,视觉文化传播有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通过将文化观念、历史记忆等通过视觉形式传播给观众,可以

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其次,视觉文化传播具有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认同的作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视觉文化传播,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交流,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1.视觉文化的概念

1913年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提出,以电影为代表。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的样式,成为视觉文化崛起的表征。

较之于口传文化与印刷文化,电影主要是一种以影像来传递信息的视觉文化。

电影并不直接等同于视觉文化,电影史视觉文化的诸多表征之一。

视觉文化的概念(名解)

图像的劣根性:浅薄化、粗鄙化、平面化。

2.解析视觉文化的当代发展趋势

①视觉性成为文化主因

当代文化高度视觉化把可视性和视觉快感凸现出来,这就从根本上摧毁了许多传统法则。在“眼球经济”时代“被把握为图像”的东西才是充斥着权利和影响的东西.

视觉因素一跃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要素,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手段。当代文化不仅体现出高度视觉化的特征,而且是一种普遍视觉化,即是视觉化对非视觉化领域广泛的“殖民”。

②图像压倒文字

如今图像更具优势,更有吸引力和诱惑力,读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仅在印刷中图像凌越文字占据了主导地位,就电影和文学而言,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进一步强化了小说文字描绘的图像化倾向,在读图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

读图时代(名词解释)

从广义上说,读图时代这一表述揭示了图像成为我们阅读的主要领域。从狭义上说,所谓读图,就是指印刷物本身的图像化趋向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把我们从抽象的文字解读中“解救”出来,转向了种种直观生动的图像。

图像淩越文字,表明了视觉文化不同的特性。

身体作为人的肉身外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视觉文化意义。身体文化催生出身体产业

凡视力所及之物,总是这样或那样的要求着视觉快感。

④视觉技术的进步

人的视觉不断发展,不断延伸,可视性要求与视觉快感的欲望不断攀升,导致了新的视觉花样层出不穷。

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

视觉技术的变革还导致了虚拟现实的出现和传统观念的深刻变革。

3.视觉范式的历史演变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他认为,画家心中有某种“图式”制约画家

视觉范式(名词解释):

范式也就是一整套关于特定科学理论的概念、命题、方法、价值等。视觉范式,亦即特定时代人们的“看的方式”。

①从不可见性到可见性

启蒙;真理就是“开启”与“去蔽”(海德格尔)

②从相似性到自指性

图像符号与显示的关系从相似性关系到非相似关系的转变

③从重内容到重形式

英国美学家克利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会激起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他写道“有意识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打破艺术边界,是现代视觉艺术发展的产物。(填空)

蒙德里安(现代)与波洛克(后现代)

④从“静观”到“震惊”

静观与震惊(名词解释)

静观:在哲学上指的是一种沉思默想或凝视状态,带有理性的特征,主体与对象保持着某种距离,主体处于在一种平静的、沉思的状态。——叙事电影

震惊:即刻的、短暂的动感状态,就像子弹瞬间穿射的效果。在震惊状态中,主体与对象的距离不是消失了,而是降低到最小限度。——奇观电影

⑤从趋近图像到为图像所困

在视觉技术的生产历程上,古典主义时代,生产图像需要画家长期丰富的积累,生产时效漫长,所以图像很有限;而当代由于各种新媒介的帮助,制作图像、获得图像和传播图像非常优先,所以图像广为泛滥,因此以前是趋近图像,现在是为图像所困。

4.中国古典哲学的经典问题:言象意的关系

5.电视观众的三种解码类型——霍尔

①主导性解码:这种解码中观众完全认可了文本的符号,接纳了信息发送者所要传达或生产的意义。

②协调性解码:也可称之为“妥协性或协商性”解码,在这种解码实践中,接受者只是部分地接纳了文本的意义,而不时地以某种方式拒斥或修改了文本,添加了某些新的理解和意义。

③对抗性解码:它与第三种解码正好相反,拒绝文本的主导性或霸权性意义,形成了解码者的自己的某种对抗性的立场和评价。

6.消费文化的概念(名词解释)

消费社会所塑造的有别于其他社会的文化,这种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7.视觉消费(名词解释)

在消费社会中通过视觉展开的种种消费活动,各类商品或服务形象是这一活动的媒介,这些形象借助于各种大众媒体来运作,由此构成了消费者与商品或服务的形象之间复杂交互关系。

【本雅明从波德莱尔的笔下发现了“闲逛者”——用眼睛打量周围的环境,却游离于这个环境】

8.体验消费

视觉消费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体验性消费,消费过程中商品或服务重要的不只是在生理上和物理上对消费者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满足。视觉消费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视觉快感的满足,一种自我认同确认的满足感,一种社会意义实现的满足感。

9.炫耀性消费

1899年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超出了生存的基本需要的消费均属于有闲阶级,而超越了实用目的之外的消费属于炫耀性消费

10.生产偶像:是那些“给予型”的人物,从思想家到科学家,从政治家到企业家,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和观念。

11消费偶像:他们是活动于体育节和娱乐界的各种名角,从体育明星到电影明星等他们往往是“索取型”的角色,他们并没有为观众提供什么新思想和新观念,他们呈现在公众面前往往是其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

12.法国境界国际代表人物居伊·德波

其著作《景观社会》被誉为“当代西方的资本论”。

13.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论述)128

在传统社会的生活形态中,由于生产力低下,所提供的商品也较为贫乏,也由于文化上和宗教上的种种观念影响,存在着许多节俭和禁欲的传统。这些禁欲或节俭的伦理观,从观念到行为都限制了消费,形成了某种节俭的生活方式及其意识形态。

THE END
1.彭兰新书考点解析0150例「网传」名词解释出炉!:最新!『传播学』最常考的名词解释100例! 及第三期 :高频考题汇总!3年真题中的50例实务名词解释!(附答案) 今天,贴心小铎再次上线!帮你把彭兰老师新书《新媒体用户研究》里最新的【新媒体相关】名词解释列出来。你只需打印出来,补充进复习资料就可以啦 ...https://www.360doc.cn/mip/952263973.html
2.行为医学:行为医学在线测试(每日一练)考试题库4、名词解释 行为医学 点击查看答案 5、名词解释 劣势比较 点击查看答案 6、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青年期女性的行为特征() A.烦躁不安 B.性格的软弱性 C.感情用事且依赖性强 D.猜疑且好嫉妒 点击查看答案 7、多项选择题 肥胖症的行为干预措施主要包括() A.抽脂减肥手术 B.控制饮食 C.坚持适度运...http://www.91exam.org/exam/87-1056/1056506.html
3.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20231006100813.doc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doc,PAGE PAGE 43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 1.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肌理等 2.写生过程: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 3.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006/8110132100005137.shtm
4.运动生理学名词解释.docx文档介绍:该【运动生理学名词解释 】是由【泰山小桥流水】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运动生理学名词解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https://m.taodocs.com/p-1090750619.html
1.[333教育硕士]教育心理学考研知识点:认知表征理论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相当于布鲁纳所说的认知结构。他认为,在人力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三种表征系统的阶段: 1. 动作性表征 又称表演式再现表象,婴幼儿时期(1—2 岁),大致相当于皮亚杰的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通过动作作用于事物来学习和再现它们,以后通过动作对付世界。 https://kaoyan.xdf.cn/202411/13955611.html
2.论文阅读主动推理:作为有感知行为的理论然后,我们回顾了主动推理的一些关键发展,重点介绍了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这些论文解释了主动推理是如何从单一原则(即自由能最小化)中产生的。接下来,我们将考虑它在感知、行动、计划等方面的范围。这篇简短的回顾有助于我们指出,主动推理为几个认知主题和理论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视角,并跨越了从概念到神经的理解...https://blog.csdn.net/ffffflk/article/details/143726747
3.《旅游服务礼仪》考试卷“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中, 通过分析和研究现有的案例, 来解释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并推动教学内容的发展与完善。教师通过选择典型案例, 组织学生研讨或提供一定的情景, 让学生去感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提高相关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 2.3 实践教学法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s74cfg6.html
4.最近新闻时评范文(推荐31篇)一、名词解释 1、时务文体 2、爱德华。莫罗 二、简述 简要回答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体制的特色。 三、论述 试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和意义,对我们今天做好新闻工作有哪些启示。 新闻理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批评 2、新闻手段 二、简答 简述资本注意新闻自由的实质。 https://www.jinriwen.com/fw/16291.html
5.文学考研辅导班:19992020年武汉大学中文系考研真题汇总1.结合理论与创作论述现当代文学与近代文学的关系。 2.结合作品辨析鲁迅与老舍幽默讽刺风格的异同。 3.结合作品评析马原的“叙述圈套”。 4.结合作品论述张炜长篇创作的思想艺术特色。 文学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2′×4) 1、赋比兴 2、无韵之《离骚》 ...http://www.xxxedu.net/article.php?id=118782
6.《有趣的作业》课后练习题10篇(全文)一、名词解释:通胀,恶性通胀,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 P237 复习题 2、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量增加的影响是什么? 答:根据货币数量论,经济中的货币量决定了货币的价值。假设在货币量增加之前,经济是均衡的,当货币量增加时,在现行的物价水平下,货币的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因而人们会以各种方式(购买物品与劳务等)花掉这...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ufcm5v1.html
7.2018年10月全国自考00186国际商务谈判真题及答案自考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26.仲裁 27.探索式发问 28.谈判风格 29.远期交易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30.国际商务谈判的 PRAM模式是怎样运转的 ? 31.各国对合同有效成立的要求包括哪些 ? https://www.educity.cn/zikao/78570.html
8.真题解析资料馆专硕真题速览,说不定下次又双叒考到了呢?二、名词解释(5分x4) 1.《第七封印》 【解析】 这道题属于外国电影史考察范畴,是对重点影人的关注考查。 【参考答案】 瑞典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拍摄于1956年。影片灵感来源于中世纪的壁画,此片是多主题、多含义的,它是对人在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人与上帝的关系方面所获得的一次成功。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85879364911381
9.美术试题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威尼斯画派 2、印象主义 3、表现主义: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活跃于德国的一个艺术派别。他们对资本主义的都市文明不满,对压制人性和个性的机械文明十分反感,并从东方和非洲艺术中汲取营养。在艺术上,他们反对机械地摹仿客观现实,而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 ...https://m.renrendoc.com/paper/207282714.html
10.公司制度规定(通用14篇)第3条 名词解释 1.损害公司利益的舞弊:是指公司内外人员为谋取自身利益,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使公司经济利益遭受损害的不正当行为。 2.舞弊的预防:是指采取适当行动防止舞弊的发生,或在舞弊行为发生时将其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4条 审计部和审计人员应在以下四个方面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https://www.ruiwen.com/zhidu/7751337.html
11.名词解释《令人心动的offer》又一档观察类真人秀进入公众视野,小编不得不整理一番其中的加分理论和表达了!这可是今年最可能考到的综艺类型呢! 话不多说,赶紧记下来~ 共景监狱 名词解释 “共景监狱”是一种围观结构,是众人对个体展开的集体凝视和控制。相对于“全景监狱......https://m.douban.com/doulist/121840002/
12.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他的这一主题在随后的《不定形》中继续发展,在1912年的《牛顿色盘》中达到完善,使之呈现出一个转动色环的、振动的抽象世界。他在这里创造的正反映了当时前卫理论家的共识,即艺术与现实和文学叙事无关,而是应像音乐一样以自己的方式表现。 (二)名词解释...http://www.qzqz.cn/Item/1051.aspx
13.党的光辉照边疆一一云南百年成就展撷珠采玉,旅游攻略专有名词解释 土地改革 1951年至1958年,中共云南省委坚持“慎重稳进”的方针和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内地坝区和多民族杂居的山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在边疆民族地区则采取缓冲区土改、和平协商土改和“直接过渡”等方式,完成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废除了各种封建剥削赖以生存的制度基础,为全省经济恢复和社会进...https://m.mafengwo.cn/i/23220814.html
14.名词解释注视【名词解释】【注视】 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参考答案: 【注视】同义反义词: 〔释义〕注意地看。 〔例句〕正 ~着窗外。 〔同义〕凝视 注目 〔反义〕张望 复制 纠错 参考解析: 【注视】同义反义词: 〔释义〕注意地看。https://www.shuashuati.com/ti/b99fb83ff02b4f30bad26577bf6755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