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协作产品配置更新:在M365Copilot中,新的产品配置是一个共享和协作的产品。它以类似ChatGPT的形式作为统一入口,可访问企业内部私有数据和互联网数据。在Pages中新增页面用于共享和协作,界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可与内部数据对话协同处理文档,右侧为协作公共区域,可邀请公司内部其他组织和个人协同工作,相比飞书文档,它与企业内部数据的协作关系更具优势,且与AI协作较为丝滑。
Excel产品更新:Excel的Copilot功能得到提升。之前它解决Excel问题的能力较差,现在不但能完成数据分析指令、公式、数据透视表等功能,还能利用Python进行复杂分析处理,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提出需求,Copilot将其转化为Python代码执行。此外,分析能力从数字等结构化数据扩展到文本,可对如客户投诉信息等文本进行筛选、分析、聚类等操作,这在以往是不具备的,对处理Excel中的非结构化信息有实用价值。
PPT产品更新:PPT中的Copilot功能有三方面更新。一是可直接交互修改生成的提纲,而之前修改提纲较为麻烦;二是生成效果比以往有很大提升;三是更好地与内部数据打通,读取内部文档和数据的能力有了从基本不可用到可用的提高。
Word和OneDrive产品更新:Word和OneDrive中的Copilot改进主要是对既往性能的提升,在数据利用和访问方面比以往性能更好,之前存在的局限性得到改善。
二、产品更新的逻辑与规划
更新逻辑:主要是将更多产品、能力以及协作功能整合进名为BingChat(之前叫CopilotChat)的统一界面,同时对几款单款产品进行能力提升。
更新规划:此次是WaveTwo第二波浪潮更新,并非所有功能一次性发布完毕。根据美国总部消息,在10月、12月甚至2025年1月(第三波)还会有进一步的产品和功能发布,这是一个长达数月的持续发布过程。从产品规划角度看,部分更新是对前期商业化过程中用户使用问题的补充完善,部分是从产品架构迭代角度出发,吸纳全行业经验,在模型、应用架构、技术模块等层面进行大的迭代,如加入模型更新01等新的技术和应用。
三、与其他产品对比及影响
与OpenAI对比及对Excel影响:OpenAI的模型可能降低了大模型使用门槛,在数理分析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方面有很大进步。对于M365Copilot中的Excel功能,如果接入类似OpenAI的模型,会有很大利好。因为OpenAI模型会对命题进行拆解,而在Excel数据处理中,从数据筛选、分析、预测到可视化呈现是逐步的过程,该模型有助于提升数据分析能力,Copilot也会有很好的变化。
四、M365Copilot商业化现状
喜:新客户增加与新应用涌现:有更多企业开始试用M365Copilot,尤其是以300用户左右规模切入的企业增多。这是因为随着产品成熟度提高,有了更多成功实践经验,企业不再认为自己是小白鼠,愿意掏钱购买。同时,产品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不再局限于邮件起草、自动回复、会议总结等基础功能,新的应用如HR的简历筛选、财务角度的使用、竞对分析等不断涌现,在最近一个月左右的市场活动中反馈相对积极,使得300用户左右规模的客户群扩大。
五、M365Copilot的客户增长与限制
客户增长限制的客观因素:对于大型企业客户(3000用户以上),除了公司本身投资结构因素外,随着涉及案例增多,周期增长会导致投资增加。在当前背景下,企业支出相对收紧,M365Copilot的门槛较高,这是限制客户增长的客观因素。
六、M365Copilot续费率情况
客户使用量增长趋势:目前看到有不少客户使用量上升,从300-800-1000多到3000的客户增长曲线中有很多客户,虽然未达到超额预期,但整体趋势较好。
客户使用模式与反馈:部分购买量少的客户采用轮流体验的模式,如先给一部分人使用,然后收集反馈再轮到下一批人。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客户的活跃用户比例(如中国微课类的activeuser)能达到八九十,反馈数据相对较好,目前初步推测续费还看不到太多负面因素,但可能在今年自然年的Q4(12月份左右)会有更多情况暴露,届时可能需要一线销售进行调整。
七、M365Copilot客户结构变化
不同规模客户的增长情况:3000用户以上的客户情况改变不大,仅增加了一个成员;1000左右的客户有小幅度个位数百分比的增长;而50-300用户规模的客户增长显著,在华东地区的统计中,这一量级的客户数量相比上次明显增多。
客户结构比例变化:从整体客户结构比例看,3000以上和1000-3000的客户占比可能会相应下降,而50-300用户规模的客户占比相比上一次有很大提高,目前可能绝大部分客户都在50-300这个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