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白居易古诗范文

2、第一句一个好字,写出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由衷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只有江南的美景十分美丽,才能让诗人时时回忆起来江南的时光。三四句通过写江南的美景,江花像火一样红艳,江水像是被染绿了,色彩鲜明,彼此相称,更突出了江南的美景。最后一句反问,这叫我怎能不怀念江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和怀念之情,使整个诗篇悠长而有韵味。

一、判断正误

1、《咏柳》一诗中“碧玉”指年轻漂亮的女子,比喻柳树。学家

()诗中的“胜日”指;“光景”指2、《春日》是宋朝诗人朱熹写的。()

3、《春日》一诗中“万紫千红”一词只说了“紫”和“红”这两

种春日里的色彩。()

二、默写《咏柳》

咏柳

1、诗中有两个字意思相同,他们分别是

2、《咏柳》中“咏”的意思是了想象丰富赞美了

这首诗赞美了的春天景色。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咏柳阅读答案。

四、阅读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ān)。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注:旧:以前。谙:熟悉。胜:超过。

张象龙

江南的美景可这好啊,令人大开眼界!。我对江南的一花一草一木是多么熟悉,还有那个池塘,对那些景色是多么的清楚,还在我的脑海中模模糊糊地浮现着,虽然已经模糊了,但多多少少还有着一点印象。

在江南春天的早晨时,太阳出来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草偷偷地探出头来,花儿也悄悄地透气,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草中有许多杂瓣儿,有名的、无名的都混在一起来,下了一夜的雨,花儿草儿上有着珍珠似的露珠,也许是雨下的太大了吧。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里的瑰宝,诗人、词人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方寸之中,读起来令人神思激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渔歌子》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色和垂钓者那悠然自得的心境,情景交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生活的情感。教学这首词时,教师可以抓住这首词的词眼“不须归”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围绕“不须归”来引导学生读词,讨论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作者在雨中还不想回家?”然后引导学生读全词,展开想象,体会词的景色之美、色彩之美和动态之美。这样的教学就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由浅入深,层层导引,始终围绕词眼“不须归”来进行了教学,学生既理解了词的内容,又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走进了文本,走进了意境。

二、品“词眼”,领悟词的内涵

在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词眼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品味,走进文本、体会词的意境。以下是崔老师教学《清平乐·村居》时的片断:

师:同学们,在一遍遍地读中有没有读出作者看到这幅画面后的心情呢?请静静地用心读,找出表示词人心情的那个字。

生:“喜”。

师:“喜”(板书:喜),这是词人情感的流露。辛弃疾到底看到了什么这么欣喜?请同学默读这首词。(学生默读思考)

生:辛弃疾最喜欢小儿子,不是“最喜小儿无赖”吗?

师:你是作者的知音,相信你一定能读好这句。(学生读词)

师:这句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小儿子顽皮的动作?

生:“卧”。

师:你能看图想象他顽皮的动作、神态吗?(课件出示插图)

生:他趴在地下剥莲蓬,两只脚还跷着,踢踢打打的。

生:我想他的嘴里一定还哼着小曲,多快乐呀,脚上一定是和着嘴里的曲子打着节拍。

师:说不定他趴累了,还会怎样?

生(笑着):他还会打两个滚,仰面躺下。

生:有可能还趴在河边,玩玩水。

师: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他此时的状态?

生:快乐。

生:自由自在。

师:想怎么剥就怎么剥,真是自由自在呀!看着这个小“无赖”,辛弃疾禁不住会想什么?

生:要是我能回到这样的童年该多好呀!

师:是呀,可是你们知道辛弃疾的童年是怎样的吗?他出生时,家乡就已经沦陷,他是被祖父抚养长大的。当时的人们缺衣少食,居无定所,孩子们更是吃不饱、穿不暖。所以辛弃疾除了想自己有这样自由自在的童年,还会想什么?

生:还会想要是儿时的邻居有这样的生活多好!

生:还会想要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生活多好!

师:作者向往天下所有的人都能这么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么自在的生活才是作者最“喜”的。谁来读读?

这样的教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紧扣词眼“喜”字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体会词的内涵。

三、拓“词眼”,升华词的情感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有情语。”下面来看一位教师执教《忆江南》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白居易为何忆江南?

生:江南好。

师:此时此刻的你就是白居易,你会怎么读这三个字?

(师出示“江南好”,生齐读这三个字)

师:江南好,好在哪?

生:景美。

师:你能用词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课件出示江南美景图:日出江花江水全景)

师:如果此时的你身临其境,你会怎么说?会怎么做?

生:会大声感叹,会把它画下来,拍下来,会流连忘返……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不知不觉就把这首词读丰富了。

师:请在配乐中再读读全词,看能不能把整首词读成一个词语?再找找这首词是是围绕哪一个词来写的?

生:“好”。

师:江南好,除了景美,还好在哪呢?

生:气侯好、人好、人杰地灵、美食多……

师:一个“好”字,包罗了诗人对江南的无限赞叹和向往。你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吗?(生读诗句)

师:是啊,如此美的江南美景,叫诗人怎“能不忆江南”呢?

师: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杭州人民对他的感情非常深厚。

陈平同志:

你好!编辑部把你的信转给了我。因为没有读过你写的诗词,所以无法谈我的看法。但有的同志所说写诗词有特别的规矩,这是不错的。所谓规矩,就是指诗词的格律。

首先应该说明,无论是诗还是词,都属于诗歌,是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我们祖国是世界著名的诗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了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后,在《诗经》的旧有格式上发展形成了屈原等人所作的楚辞和汉魏六朝的乐府。从汉代起,还出现了五言诗和七言诗。到南北朝,开始有了律诗的雏形。这种律诗到唐朝发展得更加完美,成为唐诗中的重要形式。诗的种类是很多的。但从格律上,大致可以分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和古风)和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古体诗写法较自由,近体诗则受格律的限制。近体诗以律诗(包括绝句)为代表,现在我们所说的旧体诗,大多是指近体诗。而词呢?作为诗的一种别体,它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句子长短不一,所以又称长短句。起初词是配音乐来歌唱的,这样每个词调都有严格的声律和种种形式上的特点,所谓“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后来大部分词虽不再配乐歌唱,但原来的调名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定式仍被沿用,这就是词牌。

那么,近体诗和词都有哪些格律呢?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先举出一首律诗和一首词为例:

无题

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平*仄仄平平

挈妇将雏鬓有丝。仄仄平平仄仄平

梦里依稀慈母泪,仄仄平平平仄仄

城头变幻大王旗。平平仄仄仄平平

忍看朋辈成新鬼,*平*仄平平仄

怒向刀丛觅小诗。仄仄平平仄仄平

吟罢低眉无写处,*仄平平平仄仄

月光如水照缁衣。*平*仄仄平平

江南好,平*仄

风景旧曾谙。*仄仄平平

日出江花红胜火,*仄*平平仄仄

春来江水绿如兰,*平仄*仄平平

能不忆江南。*仄仄平平

①、字数和句数。诗、词都有固定的字、句数。鲁迅的《无题》是七律,每句7个字,共8句。如果是五律,每句是5个字。绝句每首是4句。每首词按照词牌,也规定句数和每句的字数。白居易的《忆江南》词,共27字,单调(不分上下阙),共5句。

②、押韵。诗、词都必须押韵。《无题》的韵脚是“时、丝、旗、诗、衣”,全诗押i韵。《忆江南》的韵脚是“谙、兰、南”,押an韵。句式中的注处,即是须押韵的韵脚。

③、平仄。这是诗词格律中最重要的一点。平仄是根据传统的四声分的。传统的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仄中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诗词中平仄交替或对立,构成诗词的节奏和旋律,使诗词具有音乐美。平仄格式在诗词中有明确规定。举例的句式中平或仄加圈者(*、*),是指可平可仄。

④、对仗。所谓对仗,就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效果。诗词的对仗也各有规定。比如,律诗中间4句要用对仗。《无题》中三四两句、五六两句即是对仗句。《忆江南》中的三四两句也是对仗句。相比较之下,律诗的对仗要求比词更为严格。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1古诗词

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

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

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7、古诗想象

我独自坐在敬亭山山中,这里的环境一片幽静,突然,吱吱喳喳的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过,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秀丽的敬亭山了。

秋天的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啊,如画的风景我久已熟悉。每当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碧绿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第23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乡村四月》(宋

翁卷)————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①诗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②诗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劳动人民的喜爱。

①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3.词——《渔歌子》(唐

张志和)————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①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诗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文学常识、要点

1、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

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望洞庭──唐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3、忆江南──唐白居易

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

4、乡村四月——宋

翁卷

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5、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儿童的喜爱。

6、渔歌子——唐张志和

意境优美,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情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2日积月累

(1)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②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禛)

③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④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⑤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2)关于诚信的名言

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农业谚语

1、农时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2、气象谚语:

①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②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③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④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⑤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4)关于战争的成语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声东击西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兵贵神速突然袭击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

(5)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

2、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3、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

(6)关于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

1、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秋天)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秋天)(王维)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天)(苏轼)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夏天)(赵师秀)

5、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王驾)

6、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

(7)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成语:

1、褒义:

雄心壮志坚定不移坚忍不拔

自强不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持之以恒全力以赴知难而进

无坚不摧

2、贬义:

知难而退碌碌无为一暴十寒

寸进尺退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8)歇后语: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歇后语造句:

(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小明是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

(2)你因为考了一百分就马上骄傲起来了,所以这次又落后了,真是又应了那句话: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9)成语故事

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10)课外积累:

1、关于诚信的名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

2、农时谚语:①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②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3、气象谚语:

①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②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

③泥鳅跳,风雨到

4、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5、歇后语:

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②芝麻开花——节节高

③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6、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①《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7、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3近义词、反义词总汇

一、近义词

1、观赏—欣赏

蜿蜒—绵延

精湛—精深安慰—安抚

耽误—耽搁均匀—匀称

2、款待—接待

鼓动—鼓舞

启示—启迪隐蔽—躲藏

沉寂—寂静凶恶--凶狠

3、执行—履行

打破—突破

偶尔—偶然约摸—大概

流畅—通畅安静—宁静

4、给予—赋予

沉稳—深沉

开阔—广阔装饰—点缀

耀眼—刺眼违背—违反

5、鲜艳—鲜丽

伺候—侍候

请教—领教断定—确定

安闲—清闲饶恕—宽恕

6、肥沃—肥美

遥望—眺望

罗列—排列游览—游玩

明丽—明媚缓缓—慢慢

7、馈赠—赠送

维持—坚持

器重—重视教导—教诲

损伤—损坏朴实—淳朴

8、羡慕—仰慕

企图—妄想

情愿—愿意踌躇—犹豫

似乎—好像忧患—忧虑

9、焦急—着急

深重—沉重

媲美—比美侵蚀—腐蚀

灵巧—灵活避开—躲开

10、敏锐—敏捷

揭开—掀开

立刻—马上顿时—立刻

洁净—干净隐蔽—隐藏

11、繁殖—繁衍

启发—启示

阴沉—阴森宛转—悠扬

盘问—询问沉寂—沉静

12、注视—凝视

轻蔑—蔑视

黝黑—油黑劫难—灾难

趔趄—踉跄防备—防范

13、素质—素养

弥漫—充满

卓越—杰出流连—留恋

惊讶—惊奇仿佛—好像

14、飞翔—翱翔

惊动—打扰

权利—权益神奇—神秘

痛快—爽快珍贵—宝贵

15、照顾—照料

酷爱—热爱

骄傲—自豪鼓动—扇动

骚扰—扰乱震撼—震动

16、珍惜—爱惜

寂寞—孤寂

辽阔—广阔清晰—清楚

居然—竟然温暖—暖和

17、装扮—打扮

照例—惯例

瞧见—看见率领—带领

倘若—假设辛苦—辛劳

18、专注—专心

尊严—威严

遮掩—遮挡赞许—称赞

寂静—安静更改—更换

19、责备—批评

寻常—平常

公开—公布固执—顽固

聚集—聚拢唯一—唯独

20、赞叹—称赞

舒服—舒畅

疑惑—疑问坚毅—坚决

气馁—丧气伺候—侍侯

21、满意—中意

断定—肯定

请求—要求可恶—厌恶

接见—会见悲惨—凄惨

22、情景—情形

吩咐—嘱咐

饶恕—宽恕违抗—违背

应付—应对凶恶—凶狠

24、兴致勃勃—津津有味

嘟嘟嚷嚷—唠唠叨叨

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25、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笑逐颜开—喜笑颜开

争先恐后—不甘后人

二、反义词

1、前进—后退

拥挤—松散

保护--破坏干净—肮脏

善良—丑恶沉重—轻便

2、踌躇—果断

忧患—安乐

灵巧—呆板创造—模仿

黝黑—白净赞扬—批评

3、平稳—波动

偶尔—经常

安静—喧哗平静—激动

糟蹋—爱惜乏味—有趣

4、可爱—可恨

赞许—指责

清凉—闷热怀疑—相信

清澈—浑浊舒畅—郁闷

5、容易—困难

感激—抱怨

承认—抵赖扩散—聚集

微波—巨浪聚集—分散

6、明艳—暗淡

蜿蜒—笔直

精湛—生疏马虎—认真

生疏—熟练善良—凶恶

7、朴实—华丽

安全—危险

冷淡—热情伤害—保护

踌躇—果断松散—紧凑

8、频繁—稀少

减产—增产

破坏—保护容易—困难

灵巧—笨重敏锐—迟钝

9、揭开—覆盖

立刻—迟缓

清楚—模糊宽敞—狭窄

平衡—倾斜提高—降低

10、和平—战争

卓越—普遍

沉寂—喧闹黝黑—白皙

流畅—阻塞遵从—违反

11、骄傲—谦虚

完整—残缺

坚硬—柔软糟蹋—爱惜

有限—无限失望—希望

12、宽阔—狭窄

清晰—模糊

温暖—寒冷明白—疑惑

朴素—华丽独特—普通

13、微弱—强烈

漆黑—明亮

消失—出现责备—表扬

公开—秘密固执—随和

14、特别—一般

明亮—暗淡

细致—粗糙舒畅—难受

坚毅—动摇容易—困难

15、成功—失败

悲惨—幸福

错误—正确坚定—动摇

凶恶—善良违背—遵从

16、明白—糊涂

下降—上升

伸—缩闲—忙稀—密

17、垂头丧气—昂首挺胸

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花繁叶茂—枯枝败叶

生:桃红柳绿、万紫千红、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春光明媚、春暖花开……

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评析】通过复习,唤醒已经积累的知识,为下文诗词的对比学习做好知识的铺垫,同时也为后面的运用做好准备。

师:看来,描写春天的词语和诗句很多。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词。这首词也是描写春天的。(板书课题:忆江南)谁来读?

生:(读得响亮)“忆江南”。

师:轻轻地读,慢慢地读,回忆的味道才能散发出来。

生:(轻声慢速)“忆江南”。

师:像她这样,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忆江南”。

师:先自己读读这首词,看看能否把它读正确、读通顺,尤其要注意生字的字音。(生练读)

师:这是词中唯一的生字。(出示“谙”字)谁认识?

生:谙(ān)。

师:把这个字送进词里读。(生读)

师:查查字典,“谙”的意思是――

生:熟悉。

师:谁来把这首词完整地读一遍。(指名读)

师:字正腔圆,一字不错,真好!词,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这样才有韵味。看看老师是按照怎样的节奏来读的。(师范读,生读)

师:(屏幕出示课文《忆江南》)这就是这首词的节奏。按照提示的节奏,我们一起来读――(生读)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首词。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词与诗比较,形式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生:诗的每一句都是一样长的,都是五个字,或者七个字;而词不一样,句子有的长,有的短。

师:你观察得很细致。由于字数长短不一,因此,词又叫长短句。

生:诗都是四行或八行,而词有的多,有的少。

师:行数不固定也是词的一个特点。同学们,词与诗还有一点不同:每首诗都有题目,而词不同,有的词就没有题目。然而,词一定有词牌名。(板书:词牌名)词,填好后是用来咏唱的。每首词咏唱的固定曲调就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像这首词,它就没有题目。“忆江南”就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评析】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首词。因此,有关词的一些知识有必要告知学生。

二、品词析句,感知大意

师:诗与词虽然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也有相同点。比如,诗中有画,词中也有画。(板书:词中有画)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这首词,看看透过作者的描写,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生读词,和同桌交流)

生:我看到了太阳从水面上升起来了。

生:我看到了许多花开了,红红的。

师:这些花开在什么地方呀?

生:开在江面上。

师:花能开在江面上吗?

生:(恍然大悟地)开在江边。

师:还看到哪些景物?

生:我看见了蓝草。

师:见过蓝草这种植物吗?(生摇头)谁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植物?

生:这种植物叶子是蓝绿色的,可以用作提炼颜料。

: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下面注释的。

师:学习古诗词,一个重要的方法,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看下面的注释。看来,大家都没见过这种草。你看,这就是蓝草。(出示蓝草的图)读读这首词,作者看到的是蓝草吗?

生:作者看到的是绿绿的江水,像蓝草一样。

师:(出示画面)美丽的画面,需要用美的语言来描述。太阳是什么颜色?怎样升起?红花与江水,又是何等的美丽?连起来说一说。

生:太阳从江面慢慢地升起,江水被染红了,波光粼粼。江边的鲜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比火还要红艳。

师:如果能把太阳的颜色再描述一下就更美了。

生:一轮红日从水面上缓缓地升起。江水被染红了,波光粼粼。江边的鲜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比火还要红艳。

师:说得太美了!(掌声)江水怎样?

生:春天的江水真绿呀,绿得就像蓝草一样。

师:怎样的江水呀?

生:清澈的江水。

生:翡翠一般的江水。

师:连起来说――

生:春天来了,翡翠般的江水绿得像蓝草一样。

师:你看,词中是不是也有画?(生点头)下面,让我们通过朗读把画面展示出来。江花的颜色是――

生:(齐)红胜火。

师:江水的颜色是――

生:(齐)绿如蓝。

师:日出江花――

师:春来江水――

师:我们连起来读――

生:(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评析】词中有画。读出画面,就是读懂词的内容。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时刻不忘为学生提供和创造这样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读、品、说、写,走进诗词的意境,还原作者的生活。

三、前后勾连,感悟情感

师:同学们,词中有画,词中也有情。(板书:词中有情)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大家再读一读,品一品,看看你是从哪些词句中品味到的?

生:我从“忆”这个字,体会到作者非常思念江南的美景。

生:我从“好”这个字,体会到作者非常喜爱江南的美景。

师:仅仅是喜爱吗?

生:赞美。(板书:赞美、思念)

师:让我们把这份赞美之情、思念之情送进词中,读――

师:作者为什么对江南念念不忘,充满如此深厚的情意?让我们走进作者的生活,看看这首词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出示:白居易,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曾在杭州任刺史两年,后又调任苏州刺史一年有余。这首词是他回到河南洛阳十余年后写的。)

师: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对江南充满了如此深厚的感情了吗?

生:因为作者在江南做过官,江南的美景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师:“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是原因之一。当作者回到河南老家,他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呢?(屏幕出示)

魏王堤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师:江南的春天,早已百花争艳、万紫千红。此时,洛阳的花开了吗?怎么看出来的?

生:花没有开。我是从“花寒懒发”知道的。

师:江南的春天,早已鸟语花香,春光明媚。此时,在洛阳能听到清脆的鸟鸣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这里的鸟因为寒冷,都不愿意叫。我是从“鸟慵啼”知道的。

师:江南的春天,早已桃红绿柳,生机勃勃。这里的柳条发芽了吗?

生:没有。

师:这里的“先有思”其实是说柳条发芽了。尽管发芽,有生机吗?(生:没有)你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生:这里毫无生机。我是从“柳条无力”看出来的。

师:洛阳的春天,花不开,鸟不啼,柳条无力,毫无生机。难怪作者对江南的春天充满如此深厚的情感――(生读)

师:同学们,我们来猜想:闲暇时刻,每每与朋友相聚,作者都会深情地向大家这样介绍他眼中的江南――(生读)

师:江南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让作者魂牵梦绕。夜深人静时,江南的这些美景会不时走进到他的梦境中――(生读)

【评析】诗词的前后勾连和巧妙对比,使学生一下子走进了作者的生活,走进了作者的内心,感悟到了作者为什么会对江南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充满深情,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读写结合,拓展迁移

师:江南的美,不仅展现在江花和春水上,也展现在其他的事物中。(出示图片)看到这些美景,你想到哪些诗句?下面,就让我们来“串烧”一回,把你想到的诗句填到《忆江南》这首词中,让它成为一首新的《忆江南》。

风景旧曾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

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能不忆江南?

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能不忆江南?

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能不忆江南?

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能不忆江南?

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能不忆江南?

……

师:其实,我们的家乡四时也有许多美景。我是江苏太仓人。太仓就是我的家乡。我是这样来赞美我的家乡的。谁来读?(出示)

太仓好,

夏雨荷香飘两岸,

秋霜红枫映蓝天。

能不忆太仓?

师:你的家乡有哪些美景?请你也仿照这首词来赞美你的家乡。(学生创作)

生:余杭好,风景旧曾谙。春雨溪水漫池塘,冬雪大地换新装。能不忆余杭?

生:江苏好,风景旧曾谙。秋来三两枝,冬日蜡梅雪里藏。能不忆江苏?

生:杭州好,风景旧曾谙。春来垂柳千万条,夏来荷花开两岸。能不忆杭州?

【评析】读写迁移是培养语用能力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教学中,要尽量减少写作形式的束缚,开启学生创造思维,让学生在大量的读写中,提升语用能力,积淀语感经验,体验学习的乐趣。

师:大家写得太棒了,都是小词人啊!其实,写词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词讲究音律、平仄等,以后我们在学习中继续体会。古时的词是用来吟唱的。下面,我们来听听现代版的《忆江南》。(播放《忆江南》歌曲)

--《咏鹅》唐·骆宾王

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北朝民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唐·孟浩然

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唐·李白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唐·白居易

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唐·孟郊

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双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古朗月行》唐·李白

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北宋·王安石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1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1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引导学生正确诵读,是感悟诗词的关键。古诗表达简洁,意蕴深长,而学生的领悟力是有限的,教师应该避开传统的串讲,而是创设情境,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走进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在教学《忆江南》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然后提升读的要求,从读的实践中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让学生由整体上感悟词人对江南深沉的思念,从字里行间具体叩问其“身”在哪里、“心”在何处,理解白居易对江南的情有独钟,对江南的依依不舍,他记“忆”中的江南就变成了鲜活的画面,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中。

二、想象诗境

古诗词语言精练、意境深远,所以,古诗词教学也应重视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把学生带进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在教学《长相思》时,我充分运用课件重现诗中的画面,配上渲染气氛的音乐,启发学生想象:征途的感受是“冷”的,这种“冷”不仅是自然气候的表征,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状态;而故园的印记和回想则是充满“暖意”的,这是一种亲情之暖、天伦之暖、心灵之暖。学生通过对不同画面的创造想象,把这“冷”“暖”逐渐内化为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有效地把握了视听信息背后那两个鲜活的画面。一“冷”一“暖”,先“冷”后“暖”,“冷”“暖”相间,虚“暖”实“冷”,在想象中、在描摹中学生真正融入了纳兰性德的相思之境。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描写水的古诗佳句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7、“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

8、“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9、“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泛永康江》)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6、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1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6、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最近集团组织了名为"书香中交"的活动,旨在为广大员工增长学识,陶冶情操。我便选了于丹老师的一本名为《重温最美古诗词》的书籍,来慢慢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文字的魅力。也正如书籍封面的那句话——"徜徉在明月清风的意象中,感受对中国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见解,从另一方面说,读这本书,可以从一位大家的视角去品味这些美妙的诗词歌赋。清代孙洙就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通读一遍才忽然发现,原本口中偶尔蹦出的一两句,根本就属卖弄,哪算得什么熟读。比如白居易的两首,一首《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竟不知后面还有两段;一首更为著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面的我竟也不会。像这样的只会一半的诗还有很多,不谈内容,似这般,就已先学会了敬畏。

不得不说,诗词还真是个美妙的东西,有时简短的七个字,就比用千言万语还能表达的清楚明白。诗人可以用种种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春天"可以跟"愁思"联系在一起,我们眼中可爱的"芳草"在诗人的眼中却是"离恨",古色古香的"长亭"是"送别",展翅高飞的"鸿雁"却代表远方可爱的"家乡".我时常会胡思乱想,都说现在的营养丰富人也聪明,古人都是呆呆的,傻傻的,可为什么却写不出如那般有内涵,有韵味的千古绝唱。是我们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把什么丢失掉了吗?

读这本书的时候,真的会想自己当初摇头晃脑背诵的样子,尤其是看南唐后主李煜写的诗的时候,会不自禁的微笑起来。李煜写的诗全是"愁""恨""烦恼",本不是能笑出来的意境,不过有趣就有趣在几年前的我竟然对这个"愁"很喜欢,不管是"离恨恰如春草"还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挂在嘴边,现在想来,小小年纪哪来这许多愁。倒应了辛弃疾的那首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由看书而看过去,别有一番滋味。

二年级上册杜甫《绝句》写“黄鹂”,江畔寻花“花满蹊”。居易“弄石”《遗爱寺》,“爆竹声中”安石吟《元日》。“草长”《村居》清高鼎,《丑小鸭》丹麦安徒生。芬奇画蛋,功到自然成。

二年级下册神话开天地,精卫填海、后羿能射日。《忆江南》唐代白居易,杜甫《春夜喜雨》因“好雨”。王维“红豆生”《相思》,《观书有感》宋朱熹。范成大《……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去,范仲淹《江上渔者》“风波里”。张乐平《雨后(画)春笋》,《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一年以后》卜劳恩。

三年级上册汉乐府诗有《江南》,《白梅》“冰雪林中”元王冕。《江雪》唐代柳宗元,《鹿柴》王维对“空山”。“寻隐者”贾岛“松下问”小童,晚唐杜牧吟《清明》。“谁道群生”在说《鸟》,白居易《池上》“小娃撑小艇”。《秋词》“自古”,刘禹锡“九曲”《浪淘沙》,《小儿垂钓》“稚子”遥见胡令能。《闲居初夏……》宋代杨万里,《画眉鸟》欧阳“随意移”。“大雪”写《青松》,“乡村花园”见萧红。

三年级下册《蜂》唐罗隐“不论(那)平地”,贺知章《咏柳》比“碧玉”。韩愈“天街”正《早春》,《江南春》杜牧想“千里”。《春日》“寻芳”宋朱熹,王令“三月”《送春》去。“泉眼无声”《小池》映照杨万里,翁卷《乡村四月》绿。“茅檐低小”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汪曾祺与《荷花》,《花儿学校》泰戈尔也写花。

四年级上册“远上”《凉州……》王之涣,“登鹳雀”“白日依山”。“向晚”商隐《乐游原》,昌龄《出塞》“汉时关”。卢纶“月黑”《塞下曲》,《凉州……》“葡萄美酒”催王翰。李贺《马诗》行大漠,《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看吹雁。李白《早发白帝……》,“朝辞白帝彩云间”。韦应物《调笑令·胡马》,罗贯中赞马“奔腾千里”下九天。《捞铁牛》宋朝之怀丙,美国马克吐温坐“小艇”。《哈尔威船长》法国雨果记,英笛福《荒岛日记》选自《鲁宾逊漂流记》。

四年级下册陈子昂“不见古人”《登幽州……》,贺知章《回乡偶书》曾《咏柳》。李送故人《黄鹤楼……》,《望天门……》中断水东流。《宿建德……》浩然“移舟泊烟渚”,《送元二……》“渭城”王维“独在异乡”《九月九……》。“寒雨”昌龄《芙蓉楼……》,“青山”杜牧《寄扬州……》。刘禹锡“湖光秋月”《望洞庭》,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北朝民歌“敕勒川”,《……秋思》“枯藤”马致远。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小说乃长篇。戌林“渡河”,《命若琴师》史铁生,《梅雨潭》《背影》朱自清。陈然狱中写“自白”,《囚歌》“为人进出”是。

五年级上册汉乐府诗《长歌行》,昌龄“青海”从军行。《荔枝图序》白居易,《春望》“国破”杜甫称诗圣。苏轼《……湖上……》“水光(方)潋滟”,《六月……望湖……》“黑云……未遮山”。明代文嘉《明日歌》,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万里河东”陆游《秋夜将……有感》,《月光启蒙》孙友田。振铎《燕子》正翩翩,《野草》顽强原。臧克家写了《有的人》,《林海》老舍望《草原》。矛盾在《黄昏》,《窃读记》海音。《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匆匆》而去朱自清。《朝三暮四》出庄子,《聊斋志异》蒲松龄。

五年级下册板桥“三绝”诗书画,删繁就简……领异标新二月花。王勃送友“城阙”下,高适“千里”《别董大》。《望庐山……》“日(出)照香炉”,《峨眉山月……》映“平芜”。王维渭城《送元二……》,居易《大林……桃花》始盛开。韦应物《滁州……》叹“独怜”。安石《泊船……》“一水间”,《浣溪沙》晏殊“一曲”不简单。苏轼“竹外”《惠崇春江(写)晚景》,《题西林壁》横看成了岭。苏舜钦《淮中……》春阴看草青,《游园不值》叶绍翁。法国顾拜旦《体育颂》,丰子恺写了《黄山松》。《天上街市》郭沫若,《快乐王子》英国王尔德。《史记》有《田忌赛马》《西门豹》,《一只贝》自贾平凹。《鸟的天堂》与巴金,冰心和鸟最相亲。

六年级上册西汉《苏武(曾)牧羊》,杜甫《蜀相》写“丞相”。《从军行》王昌龄到“烽火城”,《送李判官……》“万里辞家”刘长卿。《悯农》“春种”是李绅,《逢入京使》“故园东望”乃岑参。《贾岛推敲》逢韩愈,安石“到、过、入、满”改成“绿”,《书江西……》“郁孤台下”辛弃疾。陆游《示儿》《诉衷情》,文天祥“辛苦遭逢”《过零丁……》。《西游……》吴承恩,《三国……》罗贯中。《水浒……》施耐庵,雪芹《红楼梦》。清朝郑燮《竹石》说“咬定”,“望门投止”《狱中题诗》谭嗣同。《自题小像》是鲁迅,《卖火柴……》丹麦安徒生。《凡卡》俄国契诃夫,现代冰心《忆读书》。

THE END
1.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填入横线上。(《八角楼上》)(1)集中...【答案】凝视;夜幕降临;寒冬腊月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当前模式为游客模式,立即登录查看试卷全部内容及下载 发布:2024/11/8 20:0:2组卷:107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1.下面词语中“尽“的意思与“孤帆远影碧空尽”中“尽”的意思相同的是( )...https://www.jyeoo.com/shiti/18eee410-3e15-1554-8f56-ee1f33692513
2.金融投资有哪几种金融投资有哪几种 以融资方式进行划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就包括股票、债券等,间接融资就像银行储蓄等。按照投资的风险划分:高风险、低风险和中高风险。像股票类或者股票型基金都属于高风险投资,但收获的利益可能也会很高;像活期存款、定投、保本型理财产品http://m.qicaisi.com/bk-538562.shtml
3.花开有度,聚散有时如果有一天,你走进我的心里,你会哭,因为里面全是你。如果有一天,我走进你的心里,我也会哭,因为那里没有我。如果有一天,在喧闹的城市里,我们擦肩而过,我会停住脚步,凝视着那个正远去的背影,告诉自己那个人我曾经爱过。我以为只要认真地喜欢,就可以打动一个人,原来,却只是打动了我自己。 https://www.meipian.cn/18frzh6h
4.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单元同步练习:第二单元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 “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 ”杰利看来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往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时,...https://yuwen.chazidian.com/xiangxi-196490/
5.神经内科试题6.男65岁脑出血昏迷,检查时发现两眼向右凝视,双侧babinski(+),该患者最可能出血部位在: A.左额中回后部 B.右额中回后部 C.左基底节区 D.右基底节区 E.左额枕叶 7病人说话不流利,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但能理解别人言语,也能理解书写的东西.但读出来有困难.病变应在: ...http://www.wuxiph.com/Info/JiaoHuaShiBin/2420.html
6.演讲的眼神交流的3种方式:环视虚视凝视,下面哪种描述是说的虚...外出旅行的途中要谨防火灾外出旅行的途中要谨防火灾哦,如果您遭遇建筑物失火,正确的逃生姿势是()。哦,如果您遭遇建筑物失火,正确的逃生姿势是()。 外出旅行的途中要谨防火灾哦,如果您遭遇建筑物失火,正确的逃生姿势是()。https://www.shuashuati.com/ti/859adf40c37447248cc9e0f3ddc782de.html?fm=bdbds013310b7116da5a3756524418560a4ea
1.IGHTNING是什麼字體?眾識社區識字體網Flintstone Italic 86.3% 商用须授权 Darklighter Italic 86.1% 商用须授权 Whitestone Italic 85.4% 商用须授权 ?YemeyiBoldCompressedItalic 83.9% 商用须授权 BaccusExpanded Italic 83.7% 商用须授权 系统字体 半粗斜体 82.7% 商用须授权 Goodland Compressed Medium Italic 82.7% 商用须授权 Goodland ...https://hant.m.likefont.com/community/111491815/
2.专升本教育学历年参考及答案(江西专升本教育学历年参考及答案...25.格式塔用英文表示是“Gestalt”,以“G”开头,它的意思是( ) A.行为 B.整体 C.精神 D.人本 26.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这种反射是( )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无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 27.“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屏息凝视”等现象属于注意的( ) ...https://www.gsx42.cn/news/245817.html
3.php面试题之三——PHP语言基础(基础部分)51CTO博客5. include 和 require 都能把另外一个文件包括到当前文件里,他们有什么差别?Include 和include_once 又有什么差别?(新浪网技术部) 二者差别仅仅有一个,那就是对包括文件的需求程度。 include 就是包括,假设被包括的文件不存在的话。那么则会提示一个错误,可是程序会继续运行下去。而 require 意思是须要。假设被...https://blog.51cto.com/u_15469972/4904941
4.《咎狗SA夫夫相性一百问》舒弥^第1章^最新更新:200909Shiki你确定你真的有这样说过吗听着太不可思议了=口= S:(笑容收敛,抽刀直挥过去) (几缕头发自某舒面前缓缓飘落……) ———我是因主持人惊吓过度而昏迷的中场休息分割线——— 77、你比较喜欢H时对方哪种表情? A:专注凝视我的样子 S:明明兴奋的要死还非不愿意让我发觉的表情 A:……不要自以为是!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475233
5.《组歌(节选)》正是因为有灵性的人的凝视,万物才显出人间的情态,有了人的聆听,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种乐曲。请你采用第一人称,发挥丰富的想象,学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选取一物,以“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模仿写作一首散文诗,表现你对人生的思考。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080802110259_127048.html
6.上海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③在这个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里,响莲上的却是城里一所挺有名的学校那天老师宣布,今后有的作业要在电脑上完成,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妈妈在小超市打工,用攒了三四个月的工钱,给她置备下一台电脑妈妈说,超市老板娘早给她闺女置下电脑了,那闺女才上四年级妈妈问响莲〃老板娘说的,未雨绸缪、什么意思?〃响莲说老...https://www.yxfsz.com/view/1730097718896988161
7.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15篇)7、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2分)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一)(8分) (1)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视了一会儿: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https://www.yjbys.com/xuexi/shujiazuoye/2520458.html
8.甘蔗中毒的情况有哪几种?甘蔗中毒的情况有哪–手机爱问甘蔗中毒的情况有哪几种?V*** 举报 全部回答 开*** 2018-07-12 1 0 霉变甘蔗(节菱孢霉菌)中毒是指食用了霉变的甘蔗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霉变甘蔗质软,瓤部比正常甘蔗色深,呈浅棕红色,闻之有轻度霉变味,食之有霉酸酒糟味。甘蔗中毒情况有三种: 1、轻度中毒潜伏期较长,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https://m.iask.sina.com.cn/b/6iED8oqHbyV.html
9.[渝粤教育]九江学院看影视学社交礼仪参考资料5、【判断题】所谓“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在公务场合、社交场合穿什么戴什么,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喜好。 A、正确 B、错误 参考资料【 】 6、【判断题】在戛纳电影节上记者被要求穿正式晚礼服出席,但在奥斯卡颁奖典礼、格莱美颁奖典礼等场合为方便起见记者最好还是穿便装。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3516492
10.二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4、初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尤其、陡峭、翻滚。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自读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几个景点? 四、学生质疑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第二课时 一、 导入谈话。 黄山的石头为什么是特殊的稀罕的,不常见的?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https://www.yuwenmi.com/kebiao/ernianji1/3679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