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思念的诗句(精选5篇)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1.复习有关“送别”“思乡”的古诗词,积累诗句,提高理解运用古诗的能力。

2.通过“送别”“思乡”的古诗词归类,学习整合归类古诗的方法。

3.通过诵读“送别”“思乡”的古诗词,进一步培养珍惜友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贺卡

【教学预设】

一、导入

知道刚才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吗?(送别)再过一个多月,大家就要离别母校,离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了。一说到要离别,总让人感到难舍难分。你们知道诗人离别时往往会干什么吗?(写诗)

二、复习回顾

1.送别意

师:是呀,“离别”是诗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诗人们书写了大量的送别诗,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板书:送别)

大家还记得哪些关于送别的古诗词呢?能背一背吗?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赠汪伦》唐·李白、《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别董大》唐·高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这些诗有课堂内学过的,也有课外积累的。从哪里可看出这些是送别诗呢?

①诗题:你真善于发现。一般情况,送别诗的诗题中往往含有送、别、赠字眼,以及送别的人。

②诗句:诗句中也有直接的提示(故人西辞、平明送客、又送君归去等)

③诗意:那你知道诗人写这些诗要表达的是什么吗?比如说这两首: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

看看这两首诗,李白想表达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

小结:是啊,送别诗的内容表达的是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

2.思乡情

过渡:同学们,“送别”是诗人们歌咏的主题,思乡是诗人们歌咏的另一个永恒的主题。(板书:思乡)那么你又积累了哪些表达思乡的诗呢?

出示思乡诗题:《静夜思》《泊船瓜洲》《秋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夜书所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长相思》《忆江南》。

为什么这些是思乡诗呢?

小结:这些诗都表达了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为思乡诗。

同桌相互背一背。

三、积累运用

第一关:诗句对对碰:

1.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2.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第二关:是非辨辨清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诗句中的“妻子”指杜甫的夫人,全诗突出了一个喜字。()

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3.《赠刘景文》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苏轼送别刘景文的古诗。

()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句中没有错别字。()

第三关:快乐填填看

出示练习纸,学生自行填空后校对。

课件一:教师结合视频叙述:在宁静的夜晚,一位久别家乡的诗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吟起了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课件二:“钟灵毓秀、山摇地动、只争朝夕、隔墙有耳、数不胜数、重见天日、山清水秀”,这七个成语中藏着王安石的一句诗,是钟山只隔数重山。它的题目是《泊船瓜洲》。诗的最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你知道这首诗中哪一个字用得最传神?为什么?

课件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圣”杜甫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听到河南河北被官军收复,不禁大喜若狂,遂生青春做伴,乘舟返乡的遐想。于是诗篇就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从而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课件四:《泊船瓜洲》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春风又绿江南岸);《静夜思》李白的乡愁是由皎洁的明月唤起的;《秋思》张籍的乡愁是由萧瑟的秋风引起;《长相思》中,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师:可见,同是表现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所借的景是不同的。

四、拓展写话

过渡语: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我们也将离开我们生活六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伴的同学,走向初中生活,让我们也来写几句。

出示:1.在这依依惜别之际,给哺育我们的母校、亲爱的老师或朝夕相处的同学写上几句临别赠言。你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诗句加以表达。

先出示,你可以用上下列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2.再过二十年,也许我们同学天各一方,每个人也有了不同的家,也许你的家在繁华的大都市,也许你的家在偏僻的小山村。也许你会想起家乡,想起儿时的同学、老师和母校。请你选择恰当的诗句把你的思念写下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后交流,相互读读修改。同学们可以保存作纪念,也可以送给老师或同学。

五、欣赏歌曲

同学们,古诗词语言简洁,意义深厚,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歌唱。

(欣赏古诗视频歌曲:明月几时有)齐唱古诗。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送别诗、思乡诗。根据内容分,还有山水田园诗、爱国诗、哲理诗等,如果你能把小学生必背的80首和书本上学过的古诗词进行分类,再背下来,肯定会终身受用的。

板书:

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在古诗教学中,应遵循诗意,用诗的情怀去感召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的情感得到更好地洗礼。在小学语文的诗文教学中,我喜欢陪着学生一起去漫步诗意的世界,体会诗意语文的动情和优美。

一、位卑不敢忘忧国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除了对于国家的爱,许多诗文还对于家乡有着浓烈的爱和思念。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吹绿了江南,我该何时才能回自己的家乡呢。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也许是第一次把尚未离家的孩子带入了思念的世界。尽管不能切身体会,但是相信他们幼小的心灵一定会有所触动。

二、每逢佳节倍思亲

亲情是人生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只要活着,便会享受着亲情的温暖。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联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他们理解了诗人身在他乡的孤独和寂寞,以及那浓浓的思乡之情。为什么会思念亲人,因为离别,因为相隔万里。同样,孟郊的《游子吟》则歌颂了伟大的母爱,“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正是母亲对孩子那殷殷的叮咛和满腹的关怀。通过这些诗句,激发学生去感受亲情的珍贵。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人一向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每一个孩子在读了这样的诗句后,一定会在身边给自己找几个好朋友,然后骄傲地告诉老师:老师,我也有一个好朋友。

三、处处闻啼鸟

四、只流清气满乾坤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常常能发现,杰出诗人多磨难。脍炙人口的诗句,往往都是诗人于患难之中而自然流于纸上。尽管际遇不佳,但这些伟大的诗人们,留给后人的确是这样一种精神: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即使有众多的不如意,诗人们也会高诵“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凌寒独自开”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的梅花,其实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我和学生一起读这些诗句,直觉朗朗乾坤,心中只有熊熊火焰,任千磨万击,志气依旧。

什么是诗眼呢?吴大受《诗筏》云:“诗有眼,犹弈有眼也。”“炼字如壁龙点睛,鳞甲飞动,一字之警,能使全句皆奇。”刘坡公《学诗百法》:“作诗点眼,犹之画龙点睛。诗无眼则佳处不见,龙无睛则神采皆失。”这里的诗眼,就是炼字,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

就诗歌而言,诗眼可能有下面三种情况:(一)全首诗的诗眼,即体现全诗主旨或情感的最精采的词;(二)一句诗的诗眼,即一句诗中最精采、最能表现诗的境界或情感的词;(三)不是所有的诗都有诗眼,有的诗有诗眼,而有的诗没有诗眼,诗的情感体现在全诗词的组合上。

如何鉴赏诗句的诗眼呢?鉴赏诗句诗眼的方法大致有四。

(一)最能突出诗句的境界的词就是诗眼。

所谓境界,如王国维所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王国维对宋祁《木兰花》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句评点:“着一‘闹’字,境界全出。”从境界来看,这个“闹”字应是这句的诗眼。一个“闹”字,写出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境界:那高高低低、远远近近的杏花,争相绽放,火红而热烈;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争相逗趣,仿佛那嗡嗡之声、和鸣之音能听到似的。

又如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蒸”和“撼”,就是这两句的诗眼,一是描写出烟波浩渺、气象万千、湖浪壮阔的洞庭湖之境界,二是写出诗人鉴赏大湖时开阔豁达、奔放震撼的胸襟之境界。

《过香积寺》第三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香松”两句中的诗眼,从境界看,分别是“咽”和“冷”。“咽”、“冷”形象地显示出山中幽静、清冷的境界: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而幽咽之声,显示山林的清幽;日色照在青松上,显现青苍而疏淡之色,衬托树林的恬雅。

(二)能突出诗题目的词就是诗眼。如:

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题目是“早梅”,诗中的“一”能体现“早”。从题目考虑,作者用“万木冻欲折”“前村深雪里”来反衬梅花“一枝开”:皑皑白雪厚厚地盖着大地,许多树木冻断了,只有那孤独的梅根暖气独自升腾,一枝梅花迎雪开放,随风送了缕缕幽香;接着采用正衬:远处飞禽也悄悄来窥视这朵白梅。所以,“一”字突出了梅花开得早,就是诗眼。

(三)能集中体现了全诗的情感的词就是诗眼。如: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句用了拟人手法,“怨”字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是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关键词,故“怨”字是这首诗的诗眼。

为什么会“怨”呢?一是环境的孤苦。这座孤城远在黄河之上,高高的似乎与白云相连,四周都是很高很高的山,见不到青青的杨柳,看不到勃勃的生机,送别故人也没有杨柳折枝。二是士兵孤苦。有家难回,音讯难通,只能与白云、孤城、山岚相伴,只能吹吹羌笛,发出呜呜怨恨之音。三是感受不到朝廷的关爱。守在边远之地,见不到朝廷对这里关怀抚慰之意,此为“春风不度玉门关”另一深层含义。可见“怨”字是全诗情感最集中的词,也就是诗眼。

(四)能体现全诗主旨的词就是诗眼。例如: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词呢应该是“涨”字。从题目看,夜雨寄北,“涨”字最能体现“夜雨”。

从全诗主旨看,这首诗是对亲人思念自己的回答,更是自己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而这个“涨”字,正能表达这一主旨:巴山这一带下了夜雨,雨下得很大,秋池也涨满了,难以回去,什么时候雨停,不得而知,你问的归期,只能说“未有期”;再说,巴山夜雨大,家乡是否也夜雨大呢如果也像这样下着大雨,这实在令人担忧,这更增加对亲人的思念。诗人期盼着见面“共剪西窗烛”,更期盼在见面之时话一话“巴山夜雨时”,因为那是一个不平静的雨夜啊!这个“涨”字包含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主旨,岂不是诗眼?

当然,上述四种方法,可以综合使用。

有的诗既有全诗的诗眼,也有每句诗的诗眼,全诗的诗眼统领全诗,统领每句诗的诗眼。例如:

宫词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

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

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

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

袍袴宫人扫御床。

这首诗全诗的诗眼是“望”字。用“望”字统领全诗,下面几联写的是望而不来的感受。

首联写宫女在楼中很早就妆扮好,像盼望仙人那样盼望君王的到来,望眼欲穿。颔联两句各有其诗眼,分别为“冷”、“长”二字。宫门上的金兽形的门环被紧锁着,“连环冷”,寂静而冷清,足见其凄冷;铜龙滴水以计时,“昼漏长”,孤独而漫长,足见其难耐。“冷”“长”二字,写出了宫女的凄冷、孤独、难耐的心境,那是因为君王不来。因君王不来,才“望”君王。

颈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还”、“更”。“还”“更”字写出了这样境界:宫女“云髻罢梳”,但依旧对照镜子看哪一处还不令人满意,怕自己的妆扮、容貌不如别的宫女;为了君王的到来,罗衣大概换了几次,都不满意,这次没换前,就在其上增加香气,希望能引起君王的宠幸。这一切动作都是为了“望君王”到来。

尾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窥”、“扫”。“遥窥”,远远的偷偷地看,想看又怕的心理。为什么?因为望君王宠幸,故想看;因为是“正殿”,不许看,故窥看。看到了什么?“袍袴宫人”在“扫”御床。看来,君王又不来了,望眼欲穿,却大失所望,心又一次冷了。

五言律诗也有一字统领全诗。例如: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诗眼是“好”字。一是暗扣诗的题目“喜雨”的“喜”,二是统领全诗。全诗围绕“好”字展开:一好雨“知时节”,当春发生,春天正需要雨水,恰好春雨来了;二好它悄悄而来,滋润万物细细无声;三好夜里下不停,下得充足、透彻;四好天晓时花朵带湿而怒放,锦官城花朵重重,花且如此,禾苗生长就可想而知了。好字又统领各句的诗眼:知、生、潜、润、俱、独、湿、重。

诗眼在诗中的位置,古人认为七言诗句在第五字,五言诗在第三字。这一判断反映了一般的规律,如“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涨”字,“羌笛何须怨杨柳”的“怨”字,“望仙楼上望君王”的“望”字,都是七言诗的第五字;“昨夜一枝开”的“一”字,王维的《过香积寺》第三联的“咽”、“冷”二字,都是五言诗句的第三字。但是古人这种说法也不尽然,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三句诗的诗眼都是最后一字。又如黄庭坚的“高蝉正用一枝鸣”诗眼是“用”字,诗中的第四字。杜甫的《春夜喜雨》的“好”字是第一个字。

诗眼,从词性来说,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也可以是副词或数词。不再列举。

推敲诗眼,也可采用戴帽法,就是用一些近义词更换来比较优劣。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譬人急买帽子入市,出其若干,一一试之,必有个恰好者。能用戴帽之法,则诗眼靡不工矣。”炼词之法,的确可以采用戴帽之法,这样可以比较优劣。如王安石《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采用戴帽法,初用“到”,继而用“过”、“入”、“满”,凡如是十许字,最后定“绿”字。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簇,犹向陶公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问题: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2.请自选两个角度赏析颈联。(3分)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的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情况。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第2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其实对诗句的赏析,也要体现在对诗句中具体字词的赏析。第3题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内容。

【答案参考】(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2)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色彩:“碧”、“黄”。情感:喜爱之情。(3)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通过阅卷,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一、审题不清,所选角度不准确

比如第2题“请自选两个角度赏析颈联”,即赏析“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这一联。生甲:“写出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写出了傍晚相见山坡的景色。”生乙:“从内容上看,写出了菊傲然于世、高洁傲岸的精神;从结构上看为全诗点明了主旨。”显然这两个学生审题不清,强加因果,答非所问。生甲在没有认真审题的情况下,上来就给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属于答非所问。生乙的“点明主旨”也属于强拉因果。他们所给答案,赏析角度不够准确,导致该题不得分。那么这类赏析型的题目该如何作答呢?

首先应选准角度,其实对诗句的赏析,首先要体现在对诗句中具体的字词的赏析。比如炼字角度、修辞角度、色彩角度和考虑情感角度。

其次看清是“两个角度”,而有的学生只选了一个角度,比如生丙:“已晚”表现出作者对的喜爱,突出了诗的主题,令人深思。可见该生只是从情感角度进行了回答,是很难得满分的。而有些学生就回答的很好。请看生丁:(1)对偶用得好,“半山碧”与“一枝黄”对仗,堪称完美,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和音乐美;(2)色彩对比鲜明,“碧”与“黄”勾勒出一幅深秋傍晚图景,凸显了的鲜艳美丽,从而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这一解答就非常棒。该生先按题干要求,从修辞和色彩两个角度切入进行赏析,并且有分析性的语言,感情也答出来了。角度准确、全面,又有分析,这样的答案就得满分3分。

二、答案表述不够准确全面

比如第1题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一生:“描绘了野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傲岸的形象”。只能给1分,为什么?因为答案包含两个方面(1)生存状态:政缘在野有幽色,即在自然界中的客观形象,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1分)(2)内在品质:肯为无人减妙香?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总之,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分两个方面作答,即客观形象描述加内在品质挖掘,然后进行语言的整合即可。

三、语言表述过于笼统、宽泛,导致表达不恰当、不准确

比如第3题尾联化用了陶渊明的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一生:“采菊东篱下,表达了作者与陶渊明志趣相投,喜爱野菊且要做一个野菊一样的人”。大家可以看出该答案的表述过于笼统宽泛:与陶渊明哪些志趣相投?“喜爱野菊且要做一个野菊一样的人”,野菊又有哪些品质?点出来了吗?没有。因此,这样的答案很难得分,至多得1分填诗句的分数。而下面这个学生的答案:“该句化用了‘采菊东篱下’这一诗句,表达了诗人率性自然、洁身自好、不慕名利、超凡脱俗的高洁志趣”,就非常规范地回答了题干中提出的两个问题。因此同学们在做诗歌鉴赏题时,要牢牢记住:怎么问就怎么答,问什么就答什么,要什么就给什么。不要笼统宽泛,不要含糊不清!

四、诗句回答不对,对于课内诗句,缺少理解性记忆、缺少灵活应用

比如第3题回答陶渊明的诗。生一: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诗句混淆);生二: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混淆);生三:悠然采菊东篱下(自编)生四: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混淆)生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混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准确理解课内古诗名句,并能灵活应用到课外,还是诗歌教学中要着重加强的。

THE END
1.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填入横线上。(《八角楼上》)(1)集中...【答案】凝视;夜幕降临;寒冬腊月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当前模式为游客模式,立即登录查看试卷全部内容及下载 发布:2024/11/8 20:0:2组卷:107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1.下面词语中“尽“的意思与“孤帆远影碧空尽”中“尽”的意思相同的是( )...https://www.jyeoo.com/shiti/18eee410-3e15-1554-8f56-ee1f33692513
2.金融投资有哪几种金融投资有哪几种 以融资方式进行划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就包括股票、债券等,间接融资就像银行储蓄等。按照投资的风险划分:高风险、低风险和中高风险。像股票类或者股票型基金都属于高风险投资,但收获的利益可能也会很高;像活期存款、定投、保本型理财产品http://m.qicaisi.com/bk-538562.shtml
3.花开有度,聚散有时如果有一天,你走进我的心里,你会哭,因为里面全是你。如果有一天,我走进你的心里,我也会哭,因为那里没有我。如果有一天,在喧闹的城市里,我们擦肩而过,我会停住脚步,凝视着那个正远去的背影,告诉自己那个人我曾经爱过。我以为只要认真地喜欢,就可以打动一个人,原来,却只是打动了我自己。 https://www.meipian.cn/18frzh6h
4.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单元同步练习:第二单元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 “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 ”杰利看来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往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时,...https://yuwen.chazidian.com/xiangxi-196490/
5.神经内科试题6.男65岁脑出血昏迷,检查时发现两眼向右凝视,双侧babinski(+),该患者最可能出血部位在: A.左额中回后部 B.右额中回后部 C.左基底节区 D.右基底节区 E.左额枕叶 7病人说话不流利,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但能理解别人言语,也能理解书写的东西.但读出来有困难.病变应在: ...http://www.wuxiph.com/Info/JiaoHuaShiBin/2420.html
6.演讲的眼神交流的3种方式:环视虚视凝视,下面哪种描述是说的虚...外出旅行的途中要谨防火灾外出旅行的途中要谨防火灾哦,如果您遭遇建筑物失火,正确的逃生姿势是()。哦,如果您遭遇建筑物失火,正确的逃生姿势是()。 外出旅行的途中要谨防火灾哦,如果您遭遇建筑物失火,正确的逃生姿势是()。https://www.shuashuati.com/ti/859adf40c37447248cc9e0f3ddc782de.html?fm=bdbds013310b7116da5a3756524418560a4ea
1.IGHTNING是什麼字體?眾識社區識字體網Flintstone Italic 86.3% 商用须授权 Darklighter Italic 86.1% 商用须授权 Whitestone Italic 85.4% 商用须授权 ?YemeyiBoldCompressedItalic 83.9% 商用须授权 BaccusExpanded Italic 83.7% 商用须授权 系统字体 半粗斜体 82.7% 商用须授权 Goodland Compressed Medium Italic 82.7% 商用须授权 Goodland ...https://hant.m.likefont.com/community/111491815/
2.专升本教育学历年参考及答案(江西专升本教育学历年参考及答案...25.格式塔用英文表示是“Gestalt”,以“G”开头,它的意思是( ) A.行为 B.整体 C.精神 D.人本 26.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这种反射是( )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无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 27.“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屏息凝视”等现象属于注意的( ) ...https://www.gsx42.cn/news/245817.html
3.php面试题之三——PHP语言基础(基础部分)51CTO博客5. include 和 require 都能把另外一个文件包括到当前文件里,他们有什么差别?Include 和include_once 又有什么差别?(新浪网技术部) 二者差别仅仅有一个,那就是对包括文件的需求程度。 include 就是包括,假设被包括的文件不存在的话。那么则会提示一个错误,可是程序会继续运行下去。而 require 意思是须要。假设被...https://blog.51cto.com/u_15469972/4904941
4.《咎狗SA夫夫相性一百问》舒弥^第1章^最新更新:200909Shiki你确定你真的有这样说过吗听着太不可思议了=口= S:(笑容收敛,抽刀直挥过去) (几缕头发自某舒面前缓缓飘落……) ———我是因主持人惊吓过度而昏迷的中场休息分割线——— 77、你比较喜欢H时对方哪种表情? A:专注凝视我的样子 S:明明兴奋的要死还非不愿意让我发觉的表情 A:……不要自以为是!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475233
5.《组歌(节选)》正是因为有灵性的人的凝视,万物才显出人间的情态,有了人的聆听,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种乐曲。请你采用第一人称,发挥丰富的想象,学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选取一物,以“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模仿写作一首散文诗,表现你对人生的思考。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080802110259_127048.html
6.上海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③在这个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里,响莲上的却是城里一所挺有名的学校那天老师宣布,今后有的作业要在电脑上完成,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妈妈在小超市打工,用攒了三四个月的工钱,给她置备下一台电脑妈妈说,超市老板娘早给她闺女置下电脑了,那闺女才上四年级妈妈问响莲〃老板娘说的,未雨绸缪、什么意思?〃响莲说老...https://www.yxfsz.com/view/1730097718896988161
7.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15篇)7、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2分)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一)(8分) (1)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视了一会儿: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https://www.yjbys.com/xuexi/shujiazuoye/2520458.html
8.甘蔗中毒的情况有哪几种?甘蔗中毒的情况有哪–手机爱问甘蔗中毒的情况有哪几种?V*** 举报 全部回答 开*** 2018-07-12 1 0 霉变甘蔗(节菱孢霉菌)中毒是指食用了霉变的甘蔗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霉变甘蔗质软,瓤部比正常甘蔗色深,呈浅棕红色,闻之有轻度霉变味,食之有霉酸酒糟味。甘蔗中毒情况有三种: 1、轻度中毒潜伏期较长,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https://m.iask.sina.com.cn/b/6iED8oqHbyV.html
9.[渝粤教育]九江学院看影视学社交礼仪参考资料5、【判断题】所谓“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在公务场合、社交场合穿什么戴什么,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喜好。 A、正确 B、错误 参考资料【 】 6、【判断题】在戛纳电影节上记者被要求穿正式晚礼服出席,但在奥斯卡颁奖典礼、格莱美颁奖典礼等场合为方便起见记者最好还是穿便装。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3516492
10.二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4、初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尤其、陡峭、翻滚。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自读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几个景点? 四、学生质疑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第二课时 一、 导入谈话。 黄山的石头为什么是特殊的稀罕的,不常见的?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https://www.yuwenmi.com/kebiao/ernianji1/3679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