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化工园区规划;设计参数;建议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二、化工园区给排水规划特点
化工园区给排水设计在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测算化工园区给排水负荷,管网的定线,确定给排水方案,确定污水处理方案以及为了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中水回用方案。在做总体规划时或总体规划完成后,这类专项规划应由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来完成,以此对总体规划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而总体规划也需要根据专项规划的成果进行必要的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给水管网设计计算的主要参数有:给水管网中的节点参数,包括节点流量、节点压力;管段参数,包括管段流量、管径、管长等;排水管网的节点流量、管径、坡度、管长及埋深等。
三、化工园区给排水规划设计参数的确定和计算
化工园区给排水具备以下特点:(1)园区内各地块的给排水用量具有不确定性。(2)规划范围内的给排水设施及地下管网的设计参数会比较大。(3)给排水用量的连续性。(4)人口密度小,景观要求不高。(5)污水处理难度高,污染物对人群的影响大。(6)清洁废水排放量大。(7)给排水用量具有不均衡性。(8)防洪排涝要求高。
1.确定工业生产用水量
化工园区工业用水量的确定,通常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测算:
一是按照规定,三类工业用地按照3.00~5.00万m3/km2d进行测算。
二是工业用水定额一般以万元产值用水量表示。
三是按照规划的化工产业实际用水量或同类已建成项目实际用水量进行估算。
2.管网流量分配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参数:管段流量和节点流量,将给水管网设计用水量分配到管网的管段和节点。
(1)集中流量
集中流量一般逐项计算。
(2)沿线流量
用水量沿干管均匀分布,由此确定单位管长的用水量,称为长度流量比:
当均匀性较差、干管沿街区分布不均匀:
3.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将管段沿线简化为管段两端的节点流量;集中流量直接加到所处节点上;供水流量作为负流量。节点设计流量是集中流量、沿线流量(转移后)和供水流量之和。
4.管段计算流量
管网中任一管段的计算流量在确定节点设计流量之后,接着要利用节点流量的连续性方程确定管段设计流量。
5.管网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
水量相对较大的用户按照集中流量处理,对给水管网进行修正以接近实际情况。
6.排水量的确定
(1)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化工园区污水设计流量是通过对所有规划项目的污水排放量的测算或按照一定的排污率进行测算得出的污水排放量。
(2)清洁废水设计流量计算
清洁废水排水量的测算是通过对项目运行时循环冷却水及化学水用量的分析后,计算出其清洁废水排放量。
7.排水系统划分
化工园区的排水系统一般分为:清污分流体制和清污合流体制。
8.设计管段流量计算
(1)设计管段划分
污水管网也可以被简化为由管段和节点构成的污水管网。
(2)设计管段中设计流量的组成
管段流量=本段流量+转输流量
(3)沿线流量设计
沿线流量采用面积比例进行分配。
(4)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节点设计流量计算往往与管段设计流量计算同时进行。
(5)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污水管网水力计算从上游节点向下游节点进行,依次进行计算。
(6)污水管道衔接
通常采用水平接和管顶平接,特殊情况下需采用管底平接与跌水连接。
9.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参数
(1)设计充满度
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
(2)设计流速
污水管道的最小流速定为0.60m/s,通常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道为5m/s。
(3)最小管径
规定一个允许的最小管径,在街区和厂区内最小管径为200mm,在街道下为300mm。
(4)最小设计坡度
以设计充满度为1或0.5时的最小坡度作为最小设计坡度。
(5)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
无保温措施的污水管道管底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0.15m;有保温措施可加大,在车行道下的最小覆土厚度不小于0.7m;非车行道下可减小。
10.化工园区污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修正方法
计算项目污水量,加在最近的节点上,其流量=集中流量+沿线流量,然后对管网的其它参数进行修正。
11.化工园区雨水管网参数的计算
(1)雨水管渠布置要求
扩大重力流排除雨水的范围;避免设置雨水泵站;结合规划布置雨水管线;道路上一定距离处设置雨水口。
(2)雨水量的计算
①雨水设计流量公式
雨水设计流量公式是根据一定假设条件,由雨水径流成因加以推导而得出的。
②雨量设计参数
③径流系数
径流系数(化工园区)一般选0.6到0.7。
④设计重现期
一般选用0.5~3年。
⑥雨水管段的设计流量计算
12.雨水管渠水力计算
(1)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设计规定
①雨水管道的设计充满度按满流考虑,明渠应有0.20m的超高,街道边沟应有0.03m的超高。
②设计流速:雨水管道在满流时最小设计流速为0.75m/s,明渠为0.40m/s。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道为5m/s。
③最小设计坡度与最小管径: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300mm,相应的最小坡度为0.003,雨水口连接管道200mm,0.01。
④最小埋深与覆土厚度:具体规定同污水管道。
(2)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方法
按均匀流考虑,主要确定5个水力因素:管径D、粗糙系数n、水力坡度i、流量Q、流速v。
(3)雨水径流量调节
利用管渠自身的调节能力蓄洪;利用调节池、天然池塘或河流蓄洪。
(4)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计算步骤
①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
②划分设计管段。
③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
④确定各排水流域的平均径流系数。
⑥求单位面积径流量。
⑦确定管渠的最小埋深。
⑧雨水管渠流量和水力计算。
⑨绘制雨水管渠平面图及纵剖面图。
13.化工园区雨水管网设计计算
化工园区雨水管网设计中,有清洁废水加入,所以应按照合流制管网设计。
(1)化工园区合流制管网设计流量计算
化工园区合流管渠设计流量计算方法与分流制系统中雨水量计算相同。
(2)合流制排水管网水力计算
设计计算规定
①合流制排水管渠设计充满度一般按满流考虑,即h/H=1。
②合流管道(满流时)最小设计流速为0.75m/s,校核旱流量时管内流速,一般不宜低于0.2到0.5m/s。
③最大设计流速、最小设计坡度、最小管径与最小埋深要求基本上与雨水管渠的设计相同。
(2)合流制排水管网水力计算内容
合流制排水管网水力计算内容:溢流井上游合流管渠的计算;截流干管和溢流井的计算与晴天旱流情况校核。
四、化工园区给排水规划优化建议
(1)化工园区规划按照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使规划更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2)建议在做园区用水负荷预测时,采用综合方法对园区用水量进行考核检验,用万元产值耗水量或清洁生产标准对预测结果进行复核。
(3)准确测算给排水用量,可以有效节省建设投资,节省水资源,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给排水设施的运行效率。
(4)建议用已经落地的项目作为参考,采用规划中给水量较大的项目作为集中用水,重新进行复核计算,使其更接近实际运行情况。
(5)排水管网设置阶段,建议用已经落地的项目作为参考,采用规划中排水量较大的项目作为集中排水,重新进行复核计算。
五、结束语
化工园区给排水规划设计专业性极强,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和优化工作。在进行此类设计之时,一定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看待问题要更加符合现实。
参考文献
[1]孙惠修主编,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关键词】城市物流园区;规划设计;交通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现代物流园区的规划不仅能够使城市空间的辐射、聚集能力得以显著增强,还可以使城市的交通压力得到缓解,并且可以进一步地使用地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不断的完善城市的产业结构。有鉴于城市物流园区的重要性,本文认为应该针对城市物流园区进行交通影响分析,从而最终能够使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效益可以实现最大化。
1.城市物流园区的作用
在空间上一些物流企业集中布局的场所就是所谓的城市物流园区,其作为一个物流节点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城市物流园区还是政府立足于城市的整体功能和环境,为了使环境压力得以减轻、交通拥挤得以缓解,城市功能紊乱得以解决,将专门的土地开辟出来,然后进行统一的规划,最终设立的大型城市物流基础设施。
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在每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交通压力的缓减、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利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物流企业的成长和物流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物流技术和服务的升级都与物流园区的建设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1]。
2.如何针对城市物流园区进行规划设计
城市物流园规划通常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物流园区交通影响分析、详细交通组织设计、用地规划以及功能预测等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利用这几个方面,就能够将城市物流园区初步规划制定出来。
①功能预测:以预测为根据,可以将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交通量以及货运量等确定下来,并且将物流园区具备的容量、数量以及功能等特征确定下来,其中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也就是辅助设施规划以及物流主体设施的规划[2]。
③交通组织设计:要想顺利的实现自身的物流功能、保证富有效率以及比较通畅的物流流程,就必须要保证物流园内部能够具备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物流园内的交通组织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步行交通组织、信号灯、标线以及标志,自行车交通组织以及机动车交通组织。
④交通影响分析:通过分析上述的三个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步骤,就能够将物流园区内部设备规划设计方案得出来。不过作为一个新开发项目,物流园必然会产生新增交通需求,这样就会使城市物流园周边的交通水平有所降低,并且还有可能造成整个路网服务水平的降低。建设物流园的最初目的就是使城市的交通状况得到改善,立足于这一目的,就必须要认真分析物流园区的交通影响[3]。
3.对城市物流园区规划设计中交通影响的分析
上海市对于城市新建项目的交通影响非常重视,对新建项目都要求进行交通影响分析,这对于控制新建项目的规模、缓解上海的交通压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较大,在城市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中要对交通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考虑城市物流园区的作用和功能,对城市的交通压力进行缓解。交通影响的分析主要是对城市物流园区建成后所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量进行评估,并分析城市物流园区对其周围的交通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析城市物流园区的服务水平和交通使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4]。
3.1分析交通影响的范围
要对城市物流园区进行交通影响范围的分析,对物流园区项目的交通设置建设进行考虑,并结合物流园区的交通管理措施。要分析城市物流园区的开发会对周围多大范围区域造成交通方面的影响,此外,在分析中要把物流园区周边的区域,以及周边区域的扩展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虑,分析整体的土地使用情况会对城市的交通状况带来怎样的影响。
城市物流园区的交通影响区域的划分主要依据物流园区项目周围的城市路网布局以及项目本身的规模。在对城市物流园区的交通影响程度进行评价时,要着重考虑物流园区项目周边的供需平衡关系。城市物流园区项目启动后必然会影响周边的道路交通,而以交通影响的特性为依据,影响的范围越大,则影响的程度越小,随着距离的增加,受到项目的交通影响也会逐渐递减。
3.2对交通量进行分析和预测
分析一个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程度,就要对项目的交通量进行分析和预测,作为交通影响程度定量的依据。要对城市路网会受到城市物流园区建成之后所吸引的交通量的影响进行合理的预测。此外,要调查城市物流园区周边的道路交通情况,以及物流园区的用地特征。一般分析新建项目的交通影响时,要分四个步骤来对该项目未来的交通量进行预测,以专业的交通规划软件来进行分析[5]。
①划分交通生成与交通方式。本地区的建筑性质和建筑规模都会对交通吸引量产生影响,通过对不同性质建筑的交通吸引指标进行分析,来对交通量的大小进行预测。通过调查物流园区的出行特征,结合以往的交通调查内容,并对该地区的各交通方式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就可以对交通方式进行预测。
②对交通分布进行预测。交通产生的吸引量如何在一定空间内进行分布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一般空间距离近、经济发达的地区交通交换量和出行量都比较大。对交通分布的预测一般使用重力模型法[6]。
3.3交通影响评价
将交通影响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作为根据,将土地开发利用的情况作为参考,并且对交通工程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然后对项目完成之后的交通需求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认真评价分析公共交通系统以及停车供需关系;通过对交通预测分析结论的研究,针对各类交通设施以及项目对周边交通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评价和检验既有的道路交通规划方案。
3.4交通组织
将项目的功能布局以及建筑规模作为根据,并且与该区域规划路网条件作为根据,要充分的估计到将会发生的交通问题,并且对现代交通工程规划设计理论进行充分的利用,最终将科学的交通组织方案和改善建议提出来,保证投入使用后的项目具备完善的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
4.结语
城市物流园区的建设会对城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城市物流园区在规划设计中就要对交通影响进行分析,以此来提高物流园区设计规划的科学性与前瞻性,促进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娅敏.大型公共建筑的交通影响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9,34(2):228-232.
[2]王丽,刘小明,任福田.对大城市交通影响分析理论与方法的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27(1):16-20.
[3]韩勇.物流园区系统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4]吴波.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5]杨章贤.物流园区规划方法与实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6]李春海,缪立新.区域物流系统及物流园规划方法体系[D].北京:清华大学学报,2004.
关键词:都市社区;景观;华侨园;人性化;民俗
城市化的脚步加快,如今的景观的范围很广泛,既涉及到环境,又涉及到建筑的空间感受以及该区域所体现的文化气息。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实物,更是一种想象和精神内涵的提升。结合“龙岩印象”―福建龙岩市华侨园规划设计的理念和细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都市社区景观设计要素和原则进行概述。
1绿化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要素。人们在使用的社区花园仅仅是满足了低水平的绿化设计,只是绿色的树和草地等等。而现代居住环境的绿化则显示为下面几个发展方向:空间层次丰富的植物搭配,平面颜色变化的花卉组合,标志性植物的种植以及参与性与教育性并行的植物开发等。与此同时,更加注重适地适树,将具有区域特点的植物种类作为绿化基础。在“龙岩印象”的设计中,经过充分的调研,了解到当地院落附近具有明显福建代表的果树,例如枇杷树、香蕉树、木瓜树等。还有茂密的榕树和杜鹃花等。这些标志性植物种类即是体现了龙岩的植物风貌。也是方案设计中的植物重点。
2水
充分利用水的特点,例如水的流动性,改变性、穿透性和易蒸发性。在相对完美功能的一个大的社区,绿色设计加入水的设计至关重要,动静互补,其匹配元素也是层次丰富,如水、老树、亭子、岩石充分体现艺术的魅力。在设计中,我们也会设计其他元素:比如路堤的设计,水池底部的设计,桥的设计也必须考虑。与此同时通过水的宽或窄,还有形态的改变以及现代自动化技术测量去控制水流的速度。快速、慢速、流体、静水,形成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很好地平衡自然和人造的水景。通过灯光、基座、栏杆和其它装饰物的补充,营造舒适的环境。
3建筑
不同风格的建筑设计同样也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建筑的独特性在于它们之间或围合或开放所营造出的空间感受。这样的景观建筑对浏览者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观赏体验。
在了解了一些景观设计的主要要素之后,结合“龙岩印象”方案中的设计理念阐述都市社区的景观设计原则。
4空间概念
不同的都市社区设计风格产生不同的景观构造。比如,适合于现代社区景观园艺的现代风格,本地风格的社区更适用于本地的特色和历史语言。在“龙岩印象”的设计调研初期,了解到当地最具有特色的也是居民最希望的空间形式就是旧时的中山街。繁华的景象、异国风情的骑楼。前店后院就是人们生活最主要的空间形式。
区域中心的街道式空间序列,展现中山街风情。两侧是以围合和半围合院落组成的乡土建筑的空间序列,展现当地的乡土和华侨民居风格。加以鼓楼广场的连接和贯穿,形成地域风格浓厚的商业文化区。同时,景观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开放程度进行空间的组织。在整体方案中,既有中部的开放空间又有以院落为代表的私密性空间,彼此贯通并有所分离。
5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是对于环境设计概念的一个重要转变。大多数人类居住环境,无论年代、尺寸、文化背景和地理位置的不同,绿色空间的存在也许是与居住环境一样久。以人为本的精神有丰富的内涵,它强调绿色景观设计和环境功能是要改进生活环境,以至于达到最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人的功能使用意愿和活动交流空间形式是该方案设计的重点。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市规划,居住区规划设计
前言
所谓人口老龄化,又称人口老化,就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增多的一种社会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国际上公认,凡是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7%的国家和地区。就称为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地区。由于我国总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导致了老年人总量的迅速增长。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日益加剧。
老龄化问题毕竟不仅仅限于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它还与社会的经济活动、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社会福利、劳动就业、计划生育、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有着直接密切的关联。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何尽可能使社会经济发展受其影响的程度减少到最低限度,则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也是人们研究老龄化问题的目的所在。
老龄社会养老需求对居住区设计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迫使在建及待建居住区中完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补充老年人的活动设施,引入无障碍设计思想,开展康复保健、专业照顾等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满足老年人的不断变化的住房、心理和行动的需求,创造适宜老年人活动的户外环境,创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居住环境十分必要。
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居住区规划设计
3.1.支持居家养老的住宅设计
在我国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条件下,今后相当时期内,居家养老将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城市管理者应对老龄人群及老龄家庭的住房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出适当的比例,发展适合老年人及老年人与子女可分可合的住宅类型。鼓励居家养老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制定鼓励居家养老的相应支持政策。
3.2.发挥社区养老作用的居住区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独身子女政策继续奉行,再加上子女工作繁忙,将来一对年轻夫妇要担负起照顾双方家庭的4位老人,尤其是照顾体弱多病的高龄老人,将成为家庭生活中的突出矛盾,这就需要社会承担起家庭成员难以承担的责任,因此,社会养老模式将是我国未来养老形式发展的一个趋势。
社区敬老院能让子女减轻老人住福利院的经济负担,便于照料和探望,也便于社区熟悉老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社区敬老院宜在居住区范围内设置,并结合老年活动中心、护理医院等设施一同考虑。托老所是有效的一种寄养形式,主要收养受伤病折磨,或生活不能自理,或家中无人照顾的老人,它既解除了双职工子女的后顾之忧,又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托老所可内设医疗保健室、心理咨询站、老年康复室、文娱活动室等设施,宜在居住小区设置,以方便老年人就近入托。
由于之前的城市规划没有充分考虑预留社会养老福利设施和老年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致使现有的老年专用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加剧的社会老龄化发展的需求。要解决目前养老设施不足的矛盾和避免今后居住区建设中的遗憾,出路在于:一、从实际出发对于现有的居住区公建配套设施进行合理的调整,通过建筑物使用性质的转换,将目前空置的或移作它用的托儿所、幼儿园设施改作老年专用设施。二、把各系统的职工疗养院改成养老院。三、城市规划应对不同等级的老年设施在布局和数量上加以规范,对于公建配套指标应予以明确定位。
3.3.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
老年人对户外环境有其特殊要求,具体体现为:
生理方面——采取措施,避免老人在户外活动中的不便或危险,确保安全。
心理方面——确保老年人拥有住宅附近空间的使用权,组成合适的防线。
社会方面——适应独立的、特殊的要求,提供满足单体及群体的公共服务设施。
针对以上特点,应加强对老人活动空间的设计,从户外活动空间及其细部设计的内容人手。
老年人户外环境的特殊设计要点:
(1)从路网设计中通过巧妙合理的道路规划,实行严格的人车分流。把道路分成几个层次来处理,园区主干道宽7米,各户宅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与次干道连接,避免与主干道连接。道路系统考虑老人的自身安全维护能力的降低,将让步行者无需或较少通过主干道就可以到达想去的任何公共绿化景观区和会所。采用栏杆用以阻隔汽车,以保证行人的安全。
(2)在活动空间的组成和布置中,专门设计针对老人不同行为特点的动态活动区(门球、慢跑、舞剑、打拳等)和静态活动区(聊天、观景、晒阳、休息等),包括户外活动中心、小群体活动场所、座息空间、步行空间、种植园等大小、形状、私密性各自不同的空间。活动设施的尺度应与人体工程学诸尺度相适应,从材料的色彩、质地和化学性质上都要考虑人与其相接触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以及使用的耐久性。
(3)无障碍设计从座椅、花坛、标志、照明等方面考虑。在规划设计中,对地面之间的各种高差及台阶进行无障碍设计,设置残疾人坡道,在庭院设计中考虑增设道路,铺设盲人导引块、盲人指路牌等设施。
3.4.做好社区养老服务的组织工作
政府需要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尽可能的设施和资金支持,放手让社区组织去开展社区养老工作,同时应注重积极利用社区自身的人力资源条件,发展社区老龄支持服务。发展社区服务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员来工作,而离退了工作岗位以后返回杜区的老年人正是发展社区服务事业的重要的人力资源。社区服务应进一步把健康老人或中低龄老人组织起来。积极为老人提供在社区的般务机会和场所,使他们发挥余热,为高龄、病弱老及儿童、残疾人等提供低收费的有偿服务。
城市规划部门必须从现在起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切实提高对老年社会养老福利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在居住区规划中所处地位的认识。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在居住区各级各种老年专用设施的规划上做到布局合理、配套齐全、交通便捷、使用安全、方便,为老人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熟悉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以体现全社会对老人的关怀。总之,城市规划和社区建设要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及早制订相应对策,以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园林规划
Abstract:inthispaper,accordingtotheauthorforyearsengagedinlandscapeworkingwithsomeoftheexperience,fromtheAngleofmodernvillagegreentoillustratethe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ofrelatedproblems,inordertooffermorereferencetofellow.
Keywords:landscape;Landscapedesign;Gardenplanning
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做到“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要有30%以上的绿地,能营造出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园林绿化景观,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硬地铺装的前提下,强化园林绿化景观与小区环境、文化的联接,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
1优秀的园林绿化景观能提高小区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质量
绿化可起到降低气温、调节湿度、遮阳防晒、防风抗风、屏蔽噪音和有害射线、滞尘防污染、净化空气、提高大气含氧量的作用,从而改善和提高小区生态环境质量。
绿化能很好地起到分隔室外小区空间的作用,使空间“隔而不断”,既满足了居民某些私密性的要求,又满足了其社会性的要求。合理配置植物,营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可令居民身心愉悦,享受自然的美。小区绿地是区内居民休闲游憩锻炼身体、交际聊天的良好场所,绿地内设置儿童游戏场地和设施,如沙坑、滑梯、翘翘板、攀登架、转椅等,可以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2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理念
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融合“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理念,营造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园林绿化景观。
2.1统一规划,协调布局
小区绿地种类多,有小区中心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院落绿地等,且规模不一、功能各异。在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时,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使用与功能要求,科学协调布置绿化景观,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
2.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
所谓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并适当保留原有的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及成年树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投入,而且显得真切自然;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要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选择一些外地植物,以丰富品种结构。
2.3以人为本科学设计
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居民对通风、光线、日照的需求。要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使人们休闲、运动、交流等活动能融合在园林绿化景观中,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阳光雨露、鸟语花香,营造出一个优美、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
2.4融合生态化的理念
要运用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营造复式种植结构,增加小区绿量;还可利用藤本植物如炮仗花、爬墙虎、常春藤、紫藤、凌霄、绿萝等攀爬建筑物,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增加空间的绿化、美化和彩化效果;有条件的小区,可以建造屋顶花园,提高生态效益。
2.5师法自然
小区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除了满足视觉效果外,还应营造其他感官效果,如通过合理的植物布局,招鸟引虫,营造清脆的鸟鸣声、树木的沙沙声、昆虫的呢喃声。要依据小区规划的中轴线和园路、曲径布设植物景观,使各个植物景群随园路的开合间隔变化,步移景
异,避免同一景观给人造成疲倦感。
3营造小区优美、舒适的园林绿化景观要靠植物种植设计来实现
构成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花卉、地被及草坪、藤本植物及水生植物等,在进行植物配植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配植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小区环境景观的质量。
3.1植物配植的设计方法
3.1.1掌握植物习性
要掌握植物色彩、花果期及时序,将其组成宁静统一、色彩丰富、四季有景的园林绿化景观。常绿树、落叶树,乔木、灌木,速生、慢生、不同树形、不同色彩的树种应有机配植。公共绿地的入口处和重点地方,要种植体形优美、色彩鲜艳、季节性强的植物;儿童游戏场
内,绿化树种的树形要丰富,色彩要明快,尺度要适合儿童的体形,如修剪成不同形状和整齐矮小的绿篱等。
3.1.2植物配植要有层次感
乔灌草的配植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小区布局要求,合理配植高、中、低植物,宜将修剪整齐的植物配植在边际与,以构成多层次种植结构。多层次的植物配植,既能丰富植物品种结构,又能使绿量达到最大化,提高单位面积的生态效应。如由大王椰子、龙船花、大叶红草、红绒球、花叶铺地锦、台湾草等构成的复合种植结构。
3.1.3本土植物优先配植
本土植物在当地有极强的生命力,抗病虫害能力强,且又有良好的经济性,因此应优先种植。
3.1.4植物配植要与环境协调
空间小的地方不宜使用太大的植物,以免使人产生压抑感;开阔的场地宜用体量大或色块大的植物,不然就会给人以小气感。例如在小广场的中心孤植高大的遮荫乔木,那么在广场的四周宜种低矮的灌木丛,一方面形成对比,另一方面不致使空间太闭塞。
3.1.5配植手法要灵活
可采用自然式配植法,如孤植、二株、丛植、群植、林植等;也可采用规则式的配植法,如中心栽植、平行栽植、环状栽植等。如在儿童游戏场四周种植浓密的乔灌木以形成封闭场地,可防止居民随意穿行,保证儿童安全。小区车行道两侧可对称种植行道树,使其成为
人车隔离带,并起到指向作用。
3.2各类植物在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植物是园林建设中的主要材料,它可单独成景,也可与其它构图要素如地形、水体、建筑、园路、山石、雕塑等相配合组景,使小区园林绿化景观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表现生机盎然的自然美。3.2.1乔木
乔木在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中常用作:
(1)园景树:又称标本树或孤植树,具有雄伟壮丽或婀娜多姿的体态,常配植在小区空阔的绿地中、园路尽端和园路交叉处。如细叶榕、凤凰木、盆架子、木棉树、加拿利海枣等。
(2)庭阴树:指冠大浓密,在小区中起庇阴和装点空间作用的乔木。庭阴树树冠美观,枝叶茂密,冠幅较大,有些还有花果可赏,可孤植,也可片植和丛植,往往自成一景。如阴香、火力楠、人面子、高山榕、小叶垂叶榕等。
(3)行道树:种植在各种道路两侧及分车带树木的总称,是为人车庇阴,减少路面辐射热及反射光,降温,防风,滞尘,减弱噪音,装饰并美化街景。如人面子、大王椰子、阴香、蒲葵、小叶垂榕、海南红豆、盆架子、桃花芯木等。在景观配植中常采用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等多种配植方法。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区域文学委员会;重庆师范大学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