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2.能够按要求拿取10以内不同数量的材料,并主动思考、专心进行操作。3.乐意参加数形成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三、活动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10以内多1少1的关系。

难点:能够按要求拿取10以内不同数量的材料,并主动思考、专心进行操作。四、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树叶五、活动过程:(一)欣赏各种树叶

1.出示各种树叶,播放PPT。2.你能认出几种树的叶子?分别请幼儿指出认识的树叶名称。3.这些树叶好看吗?你认为哪片树叶最美?为什么?教师启发幼儿从树叶的形状、颜色等方面欣赏树叶。(二)比较、概况各种不同的树叶1.这些树叶长的都不一样,树叶的大小一样吗?哪些树叶比较大?哪些树叶比较小?2.比较树叶的形状3.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叶在颜色、边缘、叶脉等方面的不同。(三)欣赏教师制作的树叶贴画,激发幼儿对树叶制作的兴趣六:效果分析:

执教教师:王少琦

一、活动名称:寻找花儿

二、活动目标:

1.寻找并收集幼儿园及小区各种不同的花儿。

三、活动重点与难点:

重点:寻找并收集幼儿园及小区各种不同的花儿。

四、活动准备:

春天开什么花幼儿绘画和制作“花”用的材料及蜡笔。

五、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感知花的美

1.小朋友春天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春天会开很多漂亮的花,你们知道有哪些花在春天开吗?

2.春天开什么花,引导幼儿观看课件,知道有哪些花在春天开放。迎春花樱花水仙花玉兰花喇叭花

(二)观察发现,感知花的用途

1.漂亮的花除了供人们观赏,还有什么用途呢?

2.这是什么花?(金银花)仔细看看金银花是什么样子的

3.引导幼儿了解金银花的用途:金银花是一种药材,金银花可以制作饮料,还可以制作中药。

4.这种漂亮的花叫什么名字?(玫瑰花)玫瑰花可以做什么用呢玫瑰花可以供人们观赏,玫瑰可以入药,可以制酒,还可以配置各种甜食品。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互相说一说菊花。

教师小结:菊花的作用菊花茶有保护眼睛的作用菊花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

5.有谁认识这是什么花呢?(桂花)

教师介绍:桂花很香,桂花可以做成桂花糖,桂花酱,桂花糕,很好吃。桂花茶的清香还有提神功效呢。有一句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就是介绍桂花的香味比喻能香飘云外呢。花还可以做什么?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清香空气,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

2.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制作、绘画,《花的礼物》

3.幼儿描述自己的作品。

(四)情感激发

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爱花护花教育)

六、效果分析:

执教教师:胡彤

一、活动名称:各种各样的树

1.认识秋天的树,知道几种常见树与季节发生着同步的变化。2.学习用简单的图示记录自己发现的树的不同特征,感知树的多样性。

重点:认识秋天的树,知道几种常见树与季节发生着同步的变化。

难点:学习用简单的图示记录自己发现的树的不同特征,感知树的多样性。

1.挂图18号;幼儿用书。2.活动前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树在秋季来临后发生的变化。3.事先寻找一块有各种树木的场地。五、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幼儿观察桂花树、兰花树、梧桐树。1.提问:你认识这些树吗?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说说这是一些什么样的树?它们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2.秋天到了,你发现这些树有什么变化?3.你还知道关于这些树的特别的秘密吗?(引导幼儿说出树有先长叶再开花、先开花再长叶之分)

此次活动幼儿积极性高,兴趣较为浓厚。认识了秋天的树,知道几种常见树与季节发生着同步的变化。学习用简单的图示记录自己发现的树的不同特征,感知树的多样性。在这次活动中,我和孩子一起去户外观察各种树木。我们一起从教室开始,一路走来,春天的气氛,孩子们对这种亲身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公园里,我们看到了垂柳,看到了罗汉松,看到了柏树,看到了梅树,在孩子们的作品中,他们看到了他们所看到和想象的各种树木。表达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工一国,一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把柳树画成了一个长着辫子,随风飘动的漂亮女孩,因为在她的眼里,柳树女孩是一个活着的人,她的好朋友。最喜欢的桃树上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鲜花红色,黄色,紫色.因为桃花是她心中最美丽的,这是她的最爱。

在最后环节和延伸活动中,通过为幼儿准备了各种辅助材料,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中发现这些树的作用和变化,因为他们是直接参与者,所以能获得了最真实的体验。

执教教师:许莎莎

一:活动名称:根的作用

1.在尝试活动中知道杆物的根基本上可分为直根、须根、块根三种。

2.帮助幼儿了解根有储水、吸水等作用,知道根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植物的探索兴趣。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重点:知道杆物的根基本上可分为直根、须根、块根三种。

难点:帮助幼儿了解根有储水、吸水等作用,知道根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植物的探索兴趣。

PPT、音乐、有各种各样的根的植物若干

五、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根

1.幼儿自己观察植物的根。

2.小朋友,你们看桌上都有什么(葱、青菜)

3.请你们仔细看看、摸摸、再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为幼儿创设了轻松自如的探索事物的情境)。

4.请你们在桌上找出有根的植物,告诉你的同伴根是什么样的(在这里体现了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

教师总结:植物的根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桌面上实物的对比,让幼儿从感官上直接感受了植物根的多样性。)

(二)根的吸收

1.听故事“小鹿和大树的对话”。

(通过故事中形象的比喻让幼儿明白了:根吸收营养,就象小朋友吃饭一样重要)

2.看图片“根的吸收”。

(通过图片的直观让幼儿形象地了解了根的吸收过程)

3.除了大树用根来吸收养料和水分,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也用根来吸收养料和水分(在这里主要是巩固幼儿对植物根的认识)

(三)根可以食用

1.小朋友知道得真多,桌上这些植物的根对我们还有什么用途呢(可以食用)哪些可以(红薯、山药、胡萝卜、白萝我们一起来尝尝(进一步在实践中巩固对变态根的认识)

2.这些根我们有时也要吃,(出示各种中药的根)但它们好吃吗(不好吃)那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对,是中药,给我们人类治病的。

六.效果分析:

执教教师:蔚苗

一、活动名称:和水一起做游戏

1.自主探究泡泡水的制作方法。

2.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够针对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

3.喜欢和水一起玩游戏,在游戏中能够节约用水。

三、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自主探究泡泡水的制作方法。

难点: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够针对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

泡泡枪、吹管、小棒、毛巾若干;洗衣粉、餐洗浄、洗手液若干,杯子若干。

(一)导入

教师用泡泡抢吹泡泡,激发幼儿兴趣,引入课题。

(二)展开

1.平时在哪儿见过泡泡哪些东西能变出泡泡来幼儿讨论,交流

2.认识操作材料。

老师准备了什么东西洗衣粉、水等

3.初次尝试做泡泡水

4.水是什么样子的加入洗衣粉后会发生什么変化呢

5.幼儿用洗衣粉制作泡泡水。

6.洗衣粉到哪儿去了,有什么好办法让它溶解的快些溶解到水里能变出泡泡来吗

7.除了洗衣粉还有什么溶解在水中能够变出泡泡来

9.你是怎样弄出泡泡来的泡泡为什么能飞起来为什么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小?

(三)带领幼儿到户外吹泡泡,进一步观察泡泡。

为了让宅家生活乐趣多多,本周我们班开展“和水做游戏”主题活动。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孩子真正成为了“实验小达人”,在“做”中玩、“做”中思、“做”中学。在亲自动手尝试和观看同伴实验中,既了解简单的科学小原理,又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通过《和水一起做游戏》活动孩子们可以通过各种游戏了解水的特性,用途,在活动期间孩子们可以积极参加活动,他们的想象力确实让我感到震惊,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有很多创新的游戏方式,沉浸在游戏的探索和乐趣中,知道小伙伴们相互合作,一起思考,发现问题,及时创新。

执教教师:汤晨

一、活动名称:花的标本

1.了解花的结构,制作花的标本。

2.锻炼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分析、总结的思维能力。

重点:了解花的结构,制作花的标本。

难点:锻炼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落叶、相框、胶水、制作标本的视频

(一)故事导入,引发主题

1.刚才老师讲的是谁的故事呢小兔家里有什么呢都是什么花呢大家都见过小兔家的花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花朵,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第一朵这是什么花大家都见过吗?它还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吗那小兔家有没有这个花呢

2.第二朵这是什么花它是在什么时候叫小兔吃饭的呢这还有一种花,它是什么花

3.小朋友们,可是好花不常开,都会凋谢,大家有没有办法把花朵保留下来呢

4.小朋友们,知道制作标本的意义是什么吗

(三)制作标本

1.观看制作标本的视频。

2.小朋友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自己喜欢的花朵标本。

3.回家后,你们也可以给爸爸妈妈说一说制作标本的过程。

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材料的准备上也充分体现了层次性,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在活动中幼儿能主动与其他幼儿互商互量彼此合作完成作品。

执教教师:姚伶俐

一、活动名称:昆虫本领大

二、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的昆虫有不同的本领。

2.了解昆虫有保护色,知道昆虫保护色的作用。

3.喜欢参与探索不同昆虫如何自保的活动。

重点:知道不同的昆虫有不同的本领。

难点:了解昆虫有保护色,知道昆虫保护色的作用。

四、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昆虫挂图一张

3.捕捉到的昆虫,或者是昆虫标本若干

五、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昆虫的活动主题

1.教师念蜜蜂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2.教师念蜻蜓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二)出示昆虫感知昆虫主要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1.用实物展示仪放大昆虫标本。

2.它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

3.教师: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爱吃什么吗,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启发幼儿按照“动物名称--身体特征一-生活习性”讲述

1.幼儿自主阅读画面,启发幼儿.说说:画面上有哪些昆虫,他们都有什么,

2.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他们哪些地方是相同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吗,

3.小结: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_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对翅膀;腹部--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有的昆虫,例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一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例如:蚊子。

(四)出示挂图,找一找藏在画中的昆虫

1.今天有许多小昆虫来和我们捉迷藏游戏,他们就藏在这幅画里面,请大家找一找,有哪些昆虫,他们藏在哪里

2.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你是下子就发现昆虫的,还是仔细看才发现的,为什么仔细看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颜色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五)介绍几种关于昆虫自我保护的知识,认识保护色

教师介绍昆虫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常识,让幼儿了解昆虫会变颜色保护自己,这种变色白虎自己的办法,叫保护色。

(六)介绍几种常见的昆虫保护色

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同的昆虫,如:螳螂、枯叶蝶;身体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而变化的昆虫,如:蝗虫;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有毒,不要伤害自己,如:瓢虫。

(七)教师扩展幼儿思路

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白虎自己的?

通过本节课幼儿首先知道不同的昆虫有不同的本领,其次幼儿通过观察昆虫的标本了解昆虫有保护色,知道昆虫保护色的作用,在最后幼儿与同伴能喜欢参与探索不同昆虫如何自保的活动。

通过对教学活动主题、背景的审议及探索,将本次活动的环节策略进行了调整,幼儿昆虫在自然界中不同的地位与作用及生物昆虫的多样性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对主题《有趣的昆虫》后续活动的开展有了推动和新的启发,提高了幼儿对《有趣的昆虫》主题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执教教师:赵春茹

一、活动名称:昆虫王国

1.初步认识昆虫的天敌,了解昆虫天敌的作用。

2.能正确的区分益虫和害虫。

3.积极的参与活动,敢于探索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初步认识昆虫的天敌,了解昆虫天敌的作用。

难点:能正确的区分益虫和害虫。

2.昆虫生活习性介绍的文字或视频资料

(一)问题导入

1.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请幼儿说说他们的名称,并区分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为什么

2.“你们知道他们这些动物朋友是吃什么的”引发幼儿的已有经验并进行讨论。

(二)请幼儿观看有关动物生活习性的视频

1.老师通过讲述文字资料(动物自我介绍自己喜欢吃的虫虫,出现有关昆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

2.蚊子、蚜虫、苍蝇、蝗虫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什么

3.这些昆虫除了被吃掉死了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会令它们死亡

4.小结:昆虫在其生活过程中除了被吃掉以外,还会由于感染病毒而死亡。

(三)介绍昆虫的天敌

1.什么是昆虫的天敌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由于动物的捕食或寄生而死亡,这些生物称为昆虫的天敌。如青蛙吃蝗虫,青蛙就是蝗虫的天敌;蜻蜓吃蚊子,蜻蜓就是蚊子的天敌等。

2.昆虫的天敌有些什么种类呢观看视频,请幼儿说说昆虫天敌是怎么吃昆虫的老师进行弓|导并进行归纳:

赤眼蜂,把自己的卵产在青菜虫、小菜蛾、棉蛉虫、玉米螟的卵内。沙眼蜂这种把自,己的卵产在昆虫的卵内,并吸取昆虫卵的营养慢慢长大,这种天敌叫做寄生性昆虫天敌。

瓢虫吃蚜虫,是直接把蚜虫吃掉,这种.直接把昆虫吃掉的昆虫我们叫捕食性昆虫天敌,螳螂捕食大部分昆虫,它也叫捕食性昆虫天敌。

蜘蛛利用它的蜘蛛网捕杀昆虫,如蝗虫、蜻蜓、蚊子、苍蝇等,并给这些昆虫打入学专用针,再慢慢吸干这些昆虫的体液,这种只捕食昆虫的天敌我们叫它为食虫性动物天敌,青蛙吃害虫、燕子捕杀蝗虫,青蛙和燕子也属昆虫天敌。

(四)昆虫天敌的运用

1.“菜地长虫了农民伯伯会怎么处理”引导幼儿知道一些灭虫的方法一一喷杀农药和捕捉菜虫等。

2.还有些什么方法引导幼利用昆虫天敌的作用来思考解决问题。

3.如何保护好这些益虫引导幼儿学会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等。

通过本次的课程幼儿初步认识昆虫的天敌,了解昆虫天敌的作用,并能正确的区分益虫和害虫。活动中与同伴积极的参与敢于探索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活动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执教教师:赵可心

一、活动名称:认识常见的昆虫

1.认识常见的昆虫,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

2.利用已有的经验实行判断和推理,进一步积累昆虫方面的经验。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敢于探索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通过观察,理解常见的昆虫,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

难点:能积极的参与活动,敢于探索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具:昆虫的视频,各种昆虫的图片、标本。

学具:蝴蝶、七星瓢虫、蚂蚁、蜘蛛的仿真模型等。

(一)活动引入:故事《蝴蝶飞飞和苹果树》

1.引导幼儿了解昆虫的生命周期较短。

(二)引导幼儿观察昆虫标本和图片。

1.小朋友们,我这里有一些标本和图片,你理解它们吗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

2.小朋友们,你们观察过蝴蝶、瓢虫、蚂蚁、蜘蛛吗?

说说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特点

3.引导幼儿观察蝴蝶,对比瓢虫、蚂蚁、蜘蛛,比较哪个是昆虫

小结:昆虫有六条腿、两对翅膀。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腹部一节一节的。

1.观看昆虫的视频。

2.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昆虫长得什么样子

3.回家后,你们也可以给爸爸妈妈讲一讲你还见过那些昆虫,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昆虫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孩子们渴望在生活中进行探索。在活动中,儿童的认知能力大大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幼儿也高度参与,可以积极表达对昆虫的理解。

执教教师:潘艳如

一、活动名称:大树的秘密

1.认识树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树的不同部位及其作用。

2.初步理解“年轮”的含义。

重点:认识树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树的不同部位及其作用。

难点:初步理解“年轮”的含义。

老师自备(树枝、树皮、树根、树叶若干、花、果子)、盒子不透明的袋子4个(分别装入准备好的各部分)、电子大书、树的剖切面。

(一)谈话导入

1.引导幼儿回忆和树相处的经验

小朋友们在哪里见过树?见过树上哪些东西?有没有抱过树?有没有爬过树?2.请幼儿说一说树都由哪些部分组成。(二)认识树的各个部位及其作用。1.游戏互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树的组成部分。出示盒子,请小朋友闻一闻、摸一摸、猜一猜是什在什么地方看过。(树叶、花、果子)出示袋子,让幼儿看一看、猜一猜是什么,在什么地方看过。(树皮、树枝、树根)教师小结:刚刚我们看过的这些东西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树。2.教师出示电子大书,认识树的各部分的作用。——教师讲解树枝、树干、树叶、树根等的作用。(三)开拓视野。

1.请幼儿说一说怎么样才能知道树的年龄

2.出示树的剖切面,介绍年轮

——树木伐倒后,在树墩上可以看到有许多同心圆环,植物学上称为年轮。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因此从主干基部年轮的数目,就可以了解这棵树的年龄。3.出示三张树的年轮图,让幼儿说说它们几岁了

(四)绘画

——师:你见过的树都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刚刚我们讲的这些东西?你想画一棵什么样子的树?

执教教师:张楠

一、活动名称:树的作用

1.知道树木的多种用途。

2.初步了解树对人,对环境的主要作用。

3.爱护树木的感情。

重点: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树木的多种用途。

难点: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树对人,对环境的主要作用。

ppt(图片)、木制实物

(一)提问幼儿知道每年的3月份有一个关于树的节日吗?

1.知道3月12日植树节

2.为什么要种树呢?

3.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树的作用》。

(二)教师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树的用途的一些知识。

1.组织幼儿观看搜集到的一些图片ppt,引导幼儿讨论树的作用。

2.教师小结:(1)净化空气:树木多的地方空气清新。

(2)美化环境:树木可以把环境打扮得很漂亮。

(3)减少噪音:树木可以让噪音减少。

(4)挡风固土:树木可以为我们遮挡风雨,树的根可以稳住泥土松弛。

(三)认识常见的木制品。

1.教师出示木制品实物(图片)提问:你认识这些物品吗?

2.它们叫什么名字?

3.它们是用什么制作的?

4.教师小结:这些物品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木制品,都是用树木制成的,树木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

(四)了解保护树木的方法。

1.幼儿互相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2.给树浇水、给树施肥、给树修剪枝丫、给树防蛀防冻等等。

3.教师评价总结。

此次活动幼儿积极性高,兴趣较为浓厚。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树木的多种用途。初步了解树对人,对环境的主要作用。教学反思: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

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小百科:树,木本植物之总名,主要由根、干、枝、叶、花、果组成。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在数据结构中树被引申为由一个集合以及在该集合上定义的一种关系构成的,由根结点和若干颗子树构成的。树是具有木质树干及树枝的植物,多年生。一般将乔木称为树,主干植株一,分枝距离地面较高,可以形成树冠。树有很多种。

执教教师:汪笑曲

一、活动名称:水的秘密之经验大调查

1.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的。

2.能够自己设计调查表并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录。

3.萌发对水的兴趣,并和同伴合作寻找答案。

重点: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的。

难点:能够自己设计调查表并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录。

每人两个分别装有水和牛奶的杯子、雪花片若干,大塑料盆,冰块、酒精灯、烧杯等。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有位神秘的小客人要来做客,我们猜猜它是谁?“一样东西真稀奇,看得见,抓不起,洗衣做饭离不开,洗手洗脸需要它。”

2.小朋友们都玩过水,可是你知道吗?水呀,还有许多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水的秘密,好不好?

(二)探究水的特性

1.教师请幼儿出示装有牛奶和水的透明杯子。

2.你们面前是一杯水和一杯牛奶,请小朋友只用眼睛看,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3.教师请幼儿尝一尝牛奶、水有何不同?

4.牛奶酸酸的甜甜的,水没有味道。

5.观察,教师在水杯、牛奶杯中分别放入一片雪花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觉。

6.水中的雪花片很清楚,而牛奶中的看不清楚。水是透明的,而牛奶不透明。

7.动,教师用饮料瓶制作一个水槽,下面接一个盆子,让幼儿观察水是怎么进了下面的盆里的,幼儿就会说出是流进去的,从而得出水是流动的。几人一组将杯子里的水倒入盆中,让幼儿亲身感知水的流动性。

(三)师幼共同总结水的特性

1.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表现的相当有兴趣。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大点的孩子基本可以自己完成整个过程,小一点的孩子需要教师从旁指导。在游戏环节中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这种在玩中学习知识的目标正是我想达到的。纵观整个过程,探索的意义无处不在,只是在科学知识方面应该再加强一些。教师在设计这个活动时如果再能加入面粉,木块之类的材料效果应该更好。

执教教师:黄韵

一、活动名称:水中烟花

1.知道制作水中烟花的基本步骤。

2.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水中烟花的实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记录。

3.喜欢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

重点:知道制作水中烟花的基本步骤。

难点: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水中烟花的实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记录。

水、油、滴食用色素、玻璃瓶、搅拌棒

1.你们见过烟花吗?那有没有见过在水中绽放的烟花呢?

2.在水里也可以放烟花,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二)操作环节

1.将油倒入其中一个玻璃瓶里

2.滴食用色素,每种颜色2-3滴并搅拌

3.将温水倒入另一个玻璃瓶中

4.把混合的油与食用色素倒入温水中

5.看一看,烟花出现了吗?

(三)制科学揭秘

1.水中烟花是怎么出现的呢?

2.食用色素滴入食用油中变成了一颗颗漂亮的颜色珠子,把它们倒进温水之后,小珠子漏到下面的水中慢慢溶解,漂亮的水中烟花就出现了。这个小实验就是运用了水油分离现象哦!

本次活动幼儿非常感兴趣,玩出了许多的花样,确实体会到了玩水的快乐,并在玩中乐于想象创造,达到了此次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在科学中探索,在操作中理解,在发现中学习。这既是科学领域目标中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教育策略,又体现了新《纲要》精神——“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即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幼儿“做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得到极大地调动,大胆地去做、去说。真正实现了幼儿与材料、与同伴、与老师的有效互动。

执教教师:王璐怡

一、活动名称:寻找昆虫

1.知道昆虫的生活习性和价值。

2.能自主运用不同记录方式记录昆虫的生活环境。

3.萌发探索昆虫的兴趣。

重点:知道昆虫的生活习性和价值。

难点:能自主运用不同记录方式记录昆虫的生活环境。

1.昆虫头饰、昆虫拼图四张,画架四个

2.昆虫图卡若干,食物图卡若干

(一)认识昆虫

1.今天我们小朋友--起来玩拼图游戏,看看里面躲了一只什么小动物

2.请小朋友把拼图背面的双面胶撕~下,并把撕下的胶带纸放在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将拼好的拼图放在画架_上展示,每组请一位幼儿回答。

4.蝴蝶属于什么蚂蚁呢为什么说它们是昆虫幼儿回答昆虫的基本特征。

5.除了蝴蝶、蚂蚁、萤火虫和七星瓢虫外,还有什么也是昆虫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卡。

(二)游戏“寻找昆虫”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请小朋友们每人找一-个昆虫头饰戴.上,看看自己扮的是什么昆虫,想一想它是怎么运动的,它爱吃什么,会住在哪里。

幼儿寻找并戴.上头饰。

2.请小昆虫们用自己的动作随音乐来寻找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好朋友。

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到森林场景中寻找自己扮演的同类型昆虫图卡。

3.小结:小昆虫做得真好,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什么昆虫,你是怎样行动的,你找到了你的好朋友了吗他住在哪里?长什么样子。

(三)益虫和害虫

1.蜜蜂采花蜜传播花粉,对人类有帮助,我们叫它益虫;苍蝇呢会传播细菌,给人类带来疾病,对人类有害,我们叫它害虫。苍蝇呢会传播细菌,给人类带来疾病,对人类有害,我们叫它害虫。小朋友想想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呢还是害虫。

2.游戏:害虫益虫快回家。

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天快黑了,小昆虫们要回家了,我们来找家,益虫的家在这边,害虫的家在那边。幼儿找家。

3.小结:帮助找不到家或找错家的幼儿正确认识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通过本节课幼儿从图片中知道昆虫的生活习性和价值,能自主运用不同记录方式记录昆虫的生活环境,活动中幼儿萌发探索昆虫的兴趣。

大班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日益增加,对探索神秘的自然充满了好奇,大多数幼儿对动物有一定的认识,少数幼儿常常在周末与爸爸妈妈一起在西溪湿地等地方捕捉昆虫、鱼虾。现阶段幼儿对昆虫的认知,不像成人那样会多方面分析,在他们的认知里益虫和害虫是有明显的区分的。所以让幼儿初步体验、感知昆虫在自然界中不同的地位与作用,感受昆虫的多样性,对幼儿进一步开展科学探索活动时对各种动物、自然现象等是一种激发。

执教教师:王华娟

一、活动名称:寻找水的足迹

1.乐于从生活中发现水的足迹。

2.能够说出水都存在与哪些地方并说一说为什么。

3.喜欢参与到探索水的活动中。

重点:乐于从生活中发现水的足迹。

难点:能够说出水都存在与哪些地方并说一说为什么。

已经找到周围的水资源;有关水循环的图片一套。

(一)通过提问的方法,谈论水从哪里来

你们知道家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鼓励幼儿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讲述自己知道的内容。

(二)感受故事,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1.教师讲述一遍故事,并根据故事内容,提问。

2.小熊为什么要哭呀?小熊和小鹿找到了湖,他们为什么还要哭?

3.山羊也来了,他想了什么样的方法呢为什么小熊,小鹿小山羊还是要哭呢

4.最后谁来了?他们为什么会高兴得笑起来?启发幼儿根据故事的内容,讲述水从哪里来。

1.教师再次讲述故事。

水会流完吗水是怎么来的呢

(四)了解水的重要性,知道要节约用水

1.人类能不能没有水,为什么?

2.水真的是太重要了,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五)了解环保的重要

1.除了节约水,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比如,如果我们的雨水变成了酸酸的,那我们还能喝吗?

2.教师向幼儿介绍有关酸雨的危害,酸雨的形成。

3.怎样才能使大家喝上干的水呢?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问"为什么"。有一次小朋友在擦手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就问我"老师,我洗完脸以后,手上,脸上本来有水,为什么我用毛巾一擦,水就没了呢?"针对生活中常见的吸水现象,抓住了幼儿这一兴趣点,在通过教师引导幼儿操作实验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使幼儿感知到身边随处可见的吸水现象,并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培养幼儿能用记录表记录实验操作结果的能力。

执教教师:张纯

一、活动名称:有趣的叶子

1.观察、比较不同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大小、形态和颜色。

2.能大胆进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3.培养幼儿热爱自然,喜欢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观察、比较不同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大小、形态和颜色。丰富幼儿对树叶的知识:叶柄、叶脉、树叶的正反面。

难点:能大胆进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落叶、彩色颜料、毛笔、浆糊等绘画用具

(一)捡落叶,拾落叶。

1.带幼儿到户外场地,谈话导入,让幼儿自由捡拾地上的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发现树叶有不同的形态和颜色。

1.形态各异(大小、长短、圆扁以及带锯齿)

2.颜色不同(包括枫叶、绿叶、落叶)

3.树叶的组成(叶柄、叶脉、叶子的正反面)

4.叶子的用处(茶叶、菜叶)

(三)将自己收集到的叶子进行拓印画。

1.出示范例,讲解示范。

将拾来的落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再印到纸张上轻压一下,注意印的时候不要拖动树叶,还可以将不同的树叶拼印出不同的物体。

2.小朋友们,发挥想象用树叶拼印出不同物体,如:(葵花等)

3.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应在幼儿集中注意的前提下让幼儿探索。幼儿的集中注意需要教师引导和及时调整。教师在观察孩子的同时,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捉住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用幼儿喜欢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收放自如”。这样,在幼儿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主动地积极探索,才能让“叶子”成为幼儿真正感兴趣的“有趣的叶子”。

THE END
1.如果蚂蚁拥有智慧,那么它们的宇宙观会是怎样的?世界观动画短片动...如果蚂蚁拥有智慧,那么它们的宇宙观会是怎样的?2024-11-09 14:02:10 赖赖影视521 广东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赖赖影视521 4106粉丝 点个关注不迷路 01:58 万物皆有灵性,小虎鲸为救母亲,勇敢拦船向人求助...https://www.163.com/v/video/VJFKIUQUD.html
2.#荸荠#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们常吃的马蹄...来自蚂蚁小求知#荸荠#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们常吃的马蹄学名叫“荸荠(bi qi)”,你知道怎么自己种一颗荸荠吗?荸荠有哪些营养价值? @实用百科菌 @发现干货 @我们都爱看科普 更多趣味科普小视频请关注蚂蚁求知官方微博,微信公...https://weibo.com/6700508992/H83CrajTJ
3.深圳市蚂蚁求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知识产权蚂蚁小求知《蚂蚁求知》科普小视频通过对标的物的简单描述,从小朋友的视角,分别注入温暖、喜悦、收获、环保、安全、互助、关爱……等不同的元素。让他们看完对身边的万事万物和生态的形成有个大致了解,对未知产生好奇,对未来有更多憧憬。 数据来源: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版权...https://www.qichacha.com/cassets_2fdc69edfef9f8f45feade3ab4040edf
4.小蚂蚁大国王(“小小昆虫记”系列绘本)晓曦的“小小虫豸记”系列画原,让儿童们走入大天然,探知蚂蚁、胡蝶、屎壳郎的生计,感化虫豸全国的脉专。它的童话画原有科普学识的内在,给人物和情节赋予稀奇乐趣的滋味;而科普画原穿上了童话的艳服,贴合当代童子风趣,开发童子求知切磋。引颈儿童们切磋大天然的奥妙,兼具真用性、培养性和风趣性,以儿童的猎奇心和...http://qinzi.ren/m/a/dushu/baobaodeshu/2022/0401/16167.html
5.求知!蚂蚁花呗可以在哪个软件上套出来,轻松7种方法提现求知!蚂蚁花呗可以在哪个软件上套出来,轻松7种方法提现这种付款方式的便捷性使得用户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消费,从而缓解因一次性支付较高费用而带来的经济压力。想要把花呗的额度转出来吗?在这里就教你怎么做!通过花呗套出来的额度,可以购买很多商品和服务。但是花呗怎么套出来的额度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现在大...http://www.gihot.com/news-6-15095-0.html
1.科学探索小实验第16集蚂蚁不迷路天山网科学探索小实验第16集 蚂蚁不迷路2024-01-11 16:31:14 来源:天山网微信分享 [责任编辑:苏比努尔·阿尔肯 ] 视频简介 探索世界:是一套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教育动画,采用夸张、幽默的手法来表现各种科学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和求知兴趣。https://www.ts.cn/gty/tssj/kxtsxsy/202401/t20240111_18504172.shtml
2.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20篇)在了解气球变大变小的原因及过程时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充满了好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还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引导幼儿学吹气球时,我及时把幼儿吹好的气球扎起来,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一环扣一环,环节过渡自然,活动内容紧凑。 https://www.jy135.com/ziyuan/jiaoan/671340.html
3.幼儿园备课教案精选15篇四、小熊现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桥,我想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桥梁设计师帮助小熊设计一座桥,好吗?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熊。 (三)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http://mip.yuwenmi.com/jiaoan/youeryuan/3647455.html
4.宁波图书馆4.【探索求知系列】 讲题:霍乱大流行与良心下水道 主讲人:吴京平(科普作家、“科学史评话”主播) 时间:2022年8月14日(周日)14:00 参与方式:线上直播 主讲人简介:吴京平,科普作家、“科学声音”成员、知名自媒体科普电台“科学史评话”主播,昵称“平哥”,评书风格深受喜爱,节目全网播放量超亿人次科普视频主创、制...https://www.nblib.cn/information/6964
5.小学科学蚂蚁教案4、蚂蚁是怎么生活的? 2.探究观察方法。 (1)把你的蚂蚁请出来,看一看吧! 设计意图:【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发现了问题。在新的问题促使下,学生们能更积极地投入对观察方法的探究活动。】(2)你的观察活动遇到了什么困难? 预设a、蚂蚁爬得太快了,还没看清楚就爬走了。b、蚂蚁太小了,看不清楚。c、蚂蚁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4asg79s.html
6.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说课稿(精选9篇)[设计意图:创设“蚂蚁吃蛋糕”这一有趣的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思考中探索如何让蚂蚁不沿边缘也不打洞就能吃到里面的蛋糕,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比起以“变魔术”导入,更能体现活动课中数学味的存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去思考问题,探索,体验到莫比乌斯带能从内圈直接跑到外圈,并为学生琢磨其中的奥妙做了铺垫。] ...https://www.yjbys.com/shuokegao/xiaoxue/1910024.html
7.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主要事迹材料(精选30篇)先后担任副班长、文艺委员等职务,多次被评为“五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最美塔小少年”、“文艺之星”、“体育之星”、“最美小天使”,xx市“快乐好少年”等荣誉称号,是一个品学兼优、富有爱心、孝心,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新时代好少年。 品质优秀,乖巧懂事...https://www.ruiwen.com/word/zhengzuoxinshidaihaoshaonianzysjc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