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可梦的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小精灵生存着,人们能够收服它们,与它们一起成长,一同生活。
火出圈的“电光耗子”——皮卡丘
其实呢,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在现实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动物原型,皮卡丘的原型是松鼠、妙蛙种子的原型是角蛙等等。
大家想不想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宝可梦”呢?11月,“一起发现”研学重磅推出全新大讲堂+领养记录成长体验线路,快来领养属于你的小精灵吧!
活动亮点
1
领养小“精灵”,记录生命的成长
如果我们打算观察一个物种,我们可以先从领养一只小动物,并记录它的成长开始。当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养活它,而是要将它“养好”。
对于那些我们不够了解的物种,首先要做的是充分了解它们的习性,例如:它们生活在哪里、喜欢吃什么、是否喜欢晒太阳等等。
往期科普大讲堂
这一回,阿米精心挑选了三种非常颇具风格且易于观察的物种,并邀请专家老师精心打造了科普大讲堂,以确保大家能够充分了解它们,更好的观察记录它们的成长!
科普大讲堂+领养观察体验
11月17日下午蚂蚁专场
工匠收获蚁Messorstructor
工匠收获蚁分布于我国新疆地区。顾名思义,这种蚂蚁有储藏的行为。它们的生境较为恶劣,所以演化出收集植物种子以作储备粮的习性。
与其他蚂蚁不同的是,工匠收获蚁分化出多个工蚁品级。群落中的工蚁,最小的仅有几毫米,最大的则达一厘米左右,体型多样,它们共同生活,不同品级的工蚁之间有不同的合作行为,这很值得观察。
工匠收获蚁行动迟缓,体型适中且饲养简便,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家中观察蚁巢内各种情况的好机会!
11月24日上午螃蟹专场
暹罗蟹Sayamiasp.
这是一类生活在我国云南及其它东南亚地区的淡水蟹。我们可以在农田的水沟找到它们的身影,成体的暹罗蟹会呈现出浓烈的紫色,因此又名“紫罗兰蟹”。
它们的食谱很广,会尝试吃各种小动物以及蛋白质饲料(鱼食等),十分适合观察记录。
活动中提供活体均非野生个体
2
小小编辑部,迷你动物园
大家都知道我们出版有《少年科学画报》和《一起发现》两本明星期刊,很多小伙伴肯定想问了,这么精美的排版,专业的内容,是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诞生它们呢?答案就是少年科学画报编辑部!这里还是一个物种丰富的“小小动物园”:
看似憨态可掬的角蛙
有“故事”的东方相手蟹
精美华丽的昆虫标本
背上长“眼睛”的眼斑螳螂
……
每当孩子们踏入这里,都会立刻被各种神奇的动物活体和标本所吸引!
在这里,每一只动物都拥有一段“传奇”故事,这一段段故事,编辑老师将它们整理编绘在杂志里,令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孩子们将有机会走进这座小小“动物园”,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近距离接触这些神奇的动物们,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为孩子们细致地讲解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掌握对应的记录方法。
3
那些您熟悉又“陌生”的神奇动物
每逢中秋佳节,每个家庭都会端上鲜美的螃蟹作为餐桌上的佳肴。当人们尽情享用时,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螃蟹呢?
大家知道螃蟹有几条腿吗?
我有八条腿
我有十条腿
猜猜看谁是真螃蟹!
秋季仿佛一阵风,匆匆的来,又将匆匆地离去。天气一天天变冷,北方的小动物们也要开始准备过冬了。
小松鼠忙碌着收集各种种子作为冬季的口粮;蜥蜴也早早地开始觅食,储备脂肪以备冬眠;小小的收获蚁们也在齐心协力地收集植物种子与其他可食之物,以面对即将到来的严寒。
收集食物的收获蚁
奇怪这些收获蚁中怎么混杂着几只“大个子”?它们是不是想混入其中偷取食物呀?为什么它们之间没有发生冲突呢?
蚁群里的“大个子”
其实,尽管它们体型差别很大,它们却是“一家人”!在这个微小而神奇的世界里,每个成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蚁为蚁群寻觅食物;蚁后则持续繁衍后代以确保种族的延续。
它们的社会结构复杂又精巧,与任何高等生物的文明相比都不逊色。直到现在,科学家们还在奋力解开这些小小社会工程师的秘密,在这个奇妙的蚂蚁王国中,还有多少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呢?
在这里,一切问题的答案,都能得到专业的解答。鱼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将会让每一个问题都变得简单明了!
4
分类学知识大揭秘
在户外观察动物时,你是否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为何蝗虫与螽斯的外形如此相似?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亲缘联系?
螽斯
蝗虫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昆虫的多样性呢?这里需要引入“分类学”这一概念。
螽斯和蝗虫是不同亚目的“亲戚”
我们熟知的界、门、纲、目、科、属、种,这些都是分类学中的基本单位。通过物种分类法,我们可以直观地理解不同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螽斯和蝗虫都属于直翅目
怪不得这么像!
或许很多之前积攒的疑问,在引入分类学概念后都会迎刃而解!
5
惊喜福利!刊登您与昆虫的点滴
在小伙伴们领养了动物宝宝之后,欢迎大家踊跃记录它的成长历程。您可以将拍摄的照片与书写的文字感受投稿给我们。一旦作品被采用,我们将署名发布在《少年科学画报》《一起发现》杂志以及官方媒体平台。
少年科学画报杂志社将会为您寄送样刊和作品接受函,让孩子留作纪念。孩子们观察感受到的美好将停留在记忆深处,形成伴随一生的幸福感受。
作品接受函
除向小作者寄送样刊、作品接收函和精美荣誉徽章外,还将获得专门为孩子们申请的稿费:杂志刊登30元/篇,公众号发布20元/篇!
往期学员记录作品登上杂志
给孩子更真实的科普作者发稿体验,用满满的仪式感鼓励孩子不断发现、观察、记录世界的奇妙!
课程导师
鱼老师
范墨耐,自然名“鱼”。深资节肢动物繁育者,拥有7年各类物种的繁育经验,包括昆虫、蛛形动物、两栖爬行动物、水生生物等各个类群约300余种;博物插画家,擅长绘画各类物种图像,曾为自然博物类书籍提供原稿图画。
鱼老师热衷于在北京的山区探索并记录昆虫,,对各类昆虫类群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凭借丰富的知识与热情,鱼老师曾多次带领团队组织活动,将自然博物之美传递给更多人,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活动详情
大讲堂+领养观察体验
蚂蚁专题
13:00-13:30
13:30-14:00
参观少年科学画报编辑部
观察讲解动物活体及标本
14:00-15:00
知识讲解
揭秘蚂蚁王国的阶级制度
蚂蚁的家在哪里?
奴役、寄生?盘点特殊行为的蚂蚁
学习膜翅目的分类学知识
15:00-15:30
领养蚂蚁饲养套餐
学习蚂蚁饲养
15:30-15:45
螃蟹专题
9:00-9:30
9:30-10:00
10:00-11:00
横行霸道:从深海到餐桌
“真螃蟹”与“假螃蟹”
螃蟹是怎么繁衍的?
学习关于螃蟹的分类学知识
11:00-11:30
领养螃蟹
学习螃蟹饲养
11:30-11:45
报名方式
大讲堂+饲养体验
11月17日13:30--15:45
11月24日9:30--11:45
【活动地点】
北京出版集团
【活动对象】
5岁以上亲子家庭
【活动费用】
298元/一大一小
扫码享专人咨询
(报暗号“必读”,有神秘礼物哦~)
研学定制可联系张老师:
【独家福利】
-日程变更-
投稿有奖
杂志投稿有稿费啦!
将阅读杂志、参加研学活动、观察昆虫的感想形成图文、视频、音频,向杂志社投稿,作品经采用后,将会署名发布在《少年科学画报》《一起发现》杂志与官方媒体平台,除向小作者寄送样刊、作品接收函和精美荣誉徽章外,还将获得专门为孩子们申请的稿费:杂志刊登30元/篇,公众号发布20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