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协披露公募基金管理人数量是152家,由于自2013年6月1日新基金法出台了以后,证券公司投资者超过200人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将被定性为公募基金,但部分资产管理公司与证券公司未纳入公募基金管理人名录。
本文在统计中将发行公募基金机构与发行集合资管产品机构合并统计,截至4月6日,据不完全统计,发行基金与上述集合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机构共181家,除占据主体的基金管理公司外,包括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泰康资产管理公司和人保资产管理公司),15家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22家包括申万宏源、中信等在内的券商。从二者所代销的机构来看,蚂蚁基金代销机构154家,覆盖了接近85%机构,相比之下,招商银行在覆盖上略低,代销110家机构,覆盖约60%,具体情况如下:
说明如下:
保险资管和券商产管子公司:二者在代销这类机构的数量上相仿,招商银行代销1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泰康资产)和11家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蚂蚁基金为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泰康资产、人保资产管理公司)和12家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同时招商银行代销旗下集团内招商资管,而蚂蚁基金未有覆盖。
券商:二者所代销的券商机构基本一致,但都相对较少,一般线下网点是传统券商服务个人客户、增强客户粘性的重要渠道;但近年来券商也开始逐步加强线上渠道获客进行进行业务的线上化转型。
基金公司:基金公司是基金产品发行的主体,二者在代销机构数量上的差异也主要由代销基金公司发行产品所导致的,所以本文对二者所代销的基金公司进一步分析,下图为从非货币基金管理资产规模所划分的基金公司构成:
蚂蚁基金所代销的基金公司几乎覆盖了90%以上,而招商银行在基金机构覆盖率相较不足,为65%。其主要在于招商银行对基金公司的筛选相对严格:
从对所代销的基金公司的选择上来看,二者在代销1000亿以上规模的基金公司数量基本一致;而二者在代销机构数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于1000亿以下规模的基金公司的选择上,招商银行对此筛选较为严格,仅为53家,其中100亿规模以下仅为6家;而蚂蚁基金1000亿以下规模为91家,其中100亿以下规模基金公司更是高达33家。
附表为招行和蚂蚁所代销的机构按非货基金规模划分的明细对比:
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2022年1季度基金代销机构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前100数据。在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上,招商银行排名第一,超过第二名蚂蚁基金保有规模656亿元;在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上,蚂蚁基金排名第一,超过第二名招商银行4375亿元。
本文梳理二者在2021年以来在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和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的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在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方面,蚂蚁基金稍弱于招商银行,但差距整体有限;同时近一年来,二者差距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缩小,从21年2季度招商银行领先蚂蚁基金957亿高峰缩小到22年第1季度的656亿;
由于22年1季度以来权益市场表现不佳,拖累股混公募基金销售,招行和蚂蚁基金的股混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均出现一定的缩水,比例分别为14%和16%。
(1)在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方面,蚂蚁基金较于招商银行领先优势逐步增大。蚂蚁基金连续5个季度排在第一,并且其与招商银行的差距从2021年第1季度的1822亿元逐渐扩大到2022年第1季度的4375亿元;
(2)2022年1季度,受市场影响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同样出现一定程度缩水,但幅度小于股混公募基金;由于蚂蚁基金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基数较大,缩水幅度小于招商银行;招商、蚂蚁缩水规模分别为13%和18%。
接下来看一下两家机构非货基金减去股混公募基金的规模情况,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说明,公募基金分为货币市场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基金中基金和其他基金,故非货基金减去股混公募基金规模涵盖债券基金、基金中基金和其它类型基金,并以债基为主,具体如下图所示:
(1)招商银行非货基金中除股混基金外剩余基金类型规模一直保持在1000亿规模以下,蚂蚁基金该几类基金规模在2021年出现一定幅度增长,从2021年1季度3182亿元增长到2021年4季度5707亿元,并在2022年1季度保持平稳,为5829亿元;
(2)在非货基金规模减去股混公募基金的剩余规模中,债券基金规模为主,由于以蚂蚁基金为代表的三方基金销售机构自身为线上渠道较强,但投研能力有限,所以对各类型基金代销多采取开放态度,呈现种类较为齐全、丰富的产品超市,而银行系代销机构由于自身固收投研和产品能力较强,所以对行外固收类基金代销较为有限。
最后,来看一下招商银行与蚂蚁基金代销基金的总规模,截至2022年4月9日,招商银行与蚂蚁基金代销总规模分别为3.08万亿元和7.07万亿元,分别占比约最新中国基金市场总规模的12%和27%。如下图所示:
受益于近年来基金市场发行火爆,在基金规模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各大银行、券商、第三方机构代销公募基金增长显著,2020年更是结构性牛市的带动下,公募各类基金代销迎来一段高潮,招商银行和蚂蚁基金作为银行和第三方的典型代表,其代销数量与业绩也呈现不同程度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从每年新增代销基金数量来看,19年以前两机构在基金代销的数量上增长缓慢,但是在19年之后,随着基金市场扩容显著,基金投顾业务兴起,二者在代销基金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基金新代销数量开始出现显著增长,具体如下图所示:
进一步比较两者在代销基金的产品类型上的差异来分析各自的特点,具体如下图所示:
(1)总体来看,蚂蚁基金和招行混合型、债券型、股票型基金代销数量占比均达90%,由于货币基金、QDII其它等类型基金数量较少,蚂蚁基金与招商银行代销数量占比均仅约10%;
(2)与市场基金类型比例对比,二者代销混合型基金比例显著多于同类型市场基金,二者代销股票型基金比例显著少于同类型市场基金例,差异均达8%以上;其它类型基金差异不大,差异不超过2.5%。由此可见,招商银行与蚂蚁基金在代销基金的选择上均偏好风险、收益适中的混合类型基金,而对高风险类型的股票型基金相对谨慎;
(3)从蚂蚁基金和招行代销基金的数量结构上来看,虽然在基金代销总数量上有较大差异,但总体上各类型基金代销比例相仿,差异均不超过1%。其中招行在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代销比例上略微高于蚂蚁基金,其它类型则略低。
从代销基金收入来看,虽然蚂蚁基金在代销基金的数量和规模上有优势,但在代销收入上与招商银行有一定差距,但该差距在2021年几乎消除,具体如下图所示:
(1)蚂蚁基金在基金代销收入上长期与招商银行具有差距。虽然蚂蚁基金在互联网渠道加成下,边际获客成本较低,覆盖普罗大众和长尾客户,但在代销费率上长期的优惠补贴下(蚂蚁基金在认申购费率上1折的产品占比更高,而招行绝大多数产品基本无优惠),代销收入在过去的几年与招商银行具有一定差距;相比之下,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代销机构,销售费率较高,但网点众广、覆盖大量高净值人群、客户基础好,收入水平普遍领先。
(2)21年招行开始呈现调低费率的趋势,蚂蚁基金与其收入上差距开始拉平。尤其去年7月,招行、平安银行陆续官宣将超千只权益类基金申购费率降至一折,同时前端不收费的C类份额基金(持有期间收取销售服务费,申购阶段不收费)增至近千只,可见在存量财富领域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银行为在基金代销上更具竞争力,未来其与第三方代销渠道之间的费率落差大概率会逐渐消失。
而这一点所产生的结果在二者代销收入差距缩减下可见一斑,在过去几年里,招行基金代销收入均高于蚂蚁基金,但自去年招行费率普遍调低以来,2021年末二者在基金代销收入上的差距开始出现逐渐拉平的趋势,但伴随着二者在新增代销基金数量上的增长,也一定的刺激了基金代销收入,二者在21年均达到了高峰。
近年来,公募基金市场扩容显著,toC业务重在渠道。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线上化特征。智能投顾正经历从卖方销售到买方投顾的逻辑转变,但对客户的全业务生命周期陪伴和细化场景策略的提供,正逐渐成为各机构加大基金销售的重要抓手。
基金投顾业务目前虽仍处发展初期,券商、基金财富子公司以及三方机构等均可在第三方平台或自营渠道上线其各自的投顾策略,通过代销平台扩大产品接受度,与此同时,随着基金投顾的不断的发展和成熟,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基金代销平台的代销优势和规模。
2019年10月25日,证监会下发《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落地。
2020年4月17日,证监会下发《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归属于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区分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3类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
2021年11月初,广东、上海、北京等多地证监局向辖区内基金管理公司、基金销售机构下发《关于规范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通知》,明确界定基金投顾业务与基金销售业务附带提供基金投资建议活动,将基金组合策略建议活动界定为基金投顾业务,包括管理型基金投顾业务与非管理型基金投顾业务。
非产品销售为导向、与客户利益一致导向的买方智能投顾业服务模式开始逐渐兴起,下文就蚂蚁基金和招商银行智能投顾情况展开说明。
蚂蚁基金
2019年12月,蚂蚁基金取得第一批基金投顾试点资格,因其产品端数量巨大、种类众多,客户端人群规模大、长尾客户众多,在当前基金投顾业务中竞争力较强。
在蚂蚁集团自有APP上,对其他机构投顾的开放力度远强于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头部基金代销银行。在其本身与先锋领航共同推出的智能投顾“帮你投”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其它机构进驻。
从目前来看,其他机构投顾服务主要入驻在“投顾管家”中,但在展现方式上仅上线部分机构经过筛选的部分产品,其中在投顾管家引入其它投顾机构情况如下图所示: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于2020年2月取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自2016年创设线上基金投顾“摩羯智投”以来,累计服务客户数超过20万,早在创设之初,摩羯智投已经不仅仅是国内银行业首家智能投顾,同时也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智能投顾之一。
“摩羯智投”的特点在于其并非完全依赖算法进行投资决策,而是以机器学习算法在数据处理和模型迭代上的优势,结合人在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方面的经验共同决策。招行在线下网点进行传统投顾服务模式和积累强大的投研能力的基础上,凭借丰富的投顾服务经验创设“摩羯智投”,极大助力其通过银行渠道增加代销基金规模。
但或因2021年11月初,广东、上海、北京等多地证监局向辖区内基金管理公司、基金销售机构下发《关于规范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通知》,为了配合监管要求,或因监管主体不明晰等原因,包括工行、招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在内的智能投顾暂停购买,其中包括招行的智能投顾业务“摩羯智投”。
总体来看,蚂蚁基金与招商银行的在基金代销所服务的客群和优劣的比较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存在显著的服务错位,但在各自所代表的第三方、银行机构来说,均取得显著成效。对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在代销服务上两者各自特点:
(1)招行线下网点服务模式更为成熟,其网点较于蚂蚁基金众多、大量营业部经理面对面服务,渠道下沉、品牌信任度高。虽然积极发展线上化程度,自2016年创设线上投顾“摩羯智投”,为我国最早一批开设线上投顾业务的机构,但受银行系监管影响,智能投顾业务进展暂时搁置。
蚂蚁基金线上优势较强,基金销售借助互联网的低门槛、便利、线上流量入口的优势,弥补了线下渠道代销基金的不足,但线下投顾服务能力较为有限。
(2)在所面对的客群上两者各自特点:
招行覆盖大量零售客户,私行业务更是高净值客户集中,但银行的客户高度集中于头部,2%的金葵花用户占了80%的资产规模;但是零售客户中多数中老年客户对风险较为厌恶,对亏损较为敏感。
蚂蚁基金由于渠道低门槛、便利的特点,客户规模大,覆盖大众客户和长尾客户,同时其存量基金用户客单在1万元左右,极度分散。据蚂蚁集团披露,蚂蚁基金互联网理财用户中,30岁及以下用户占比60%、40岁及以下用户占比高达87%,客群呈现出年轻化、尾部化的特征,风险接受程度较于招行来说具有优势。
课程背景
6月25日至26日(周六至周日两天)
课程大纲
专题一:信托业创新转型的产品结构设计和创新
一、信托业务分类改革临近,传统信托将何去何从
1.从融资类、投资类和事务管理类转变为“新分类”: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
2.重点整治方面
1)加强传统融资类业务整治
2)严禁新增金融同业通道业务
3)推进个案处理业务整改追踪
4)遏制异地展业
5)非金子公司清理整改
3.鼓励和支持领域
1)信托产品净值化管理,探索研究信托计划流转登记机制建设
2)涉众性资金管理
3)探索支持养老领域的信托产品
4)知识产权信托
5)积极拓展土地流转信托
二、信托业主流业务产品转型方向
1.房地产行业
1)房地产行业项目并购贷款
2)商业养老地产
3)保障新租赁住房
2.政信业务
1)并表信托
2)资产代持和降杠杆
3)Pre-REITs业务
3.其他业务
1)财产权信托
2)股权收益权
3)股权PE投资
三、信托转型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1.转型后的业务前景和机会
2.转型主要展业对象和资金对接渠道
3.转型后的主要发展路径
专题二:服务信托业务逻辑和展业实践
一、服务信托业务逻辑
1.服务信托是什么?
2.海外服务信托业实践
3.服务信托发展历程
二、服务信托业务实践
1.服务信托业务类型
2.服务信托业务的成功代表: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年金信托
5.海外服务信托业务的借鉴:涉众性资金受托业务
三、服务信托业务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1.服务信托的业务前景
2.信托公司如何做好开展服务信托业务的前期准备
3.服务信托的盈利模式
4.服务信托业务发展路径
5.服务信托业务存在的难点堵点
专题三:FOF组合构建全流程详解
一、FOF投资简介
海外FOF发展情况
国内FOF发展情况
FOF投资管理体系
二、FOF策略投资流程
投资基准和资产配置方案的确定
管理人的筛选和确定
业绩归因与组合再平衡
三、资产配置方案的确定
策略多元化配置:构建风险因子,主动获取因子风险溢价的收益
以保险公司为例分析资产配置方法的选择
·利率免疫策略
·CPPI组合保险策略
·资产配置比例调整策略
四、管理人的筛选和确定
投资能力分析
·历史业绩评价
·投资风格分析
非投资能力分析
·投资管理公司组织结构合理性评价
·投资管理公司交易运营风险和合规风险评价
·管理人尽职调查
投资管理人才库的构建
五、业绩归因与组合再平衡
贯穿全流程的风险控制
投资组合层面和管理人层面的动态管理
通过投资表现和归因分析进行绩效管理
专题四:CTA策略分析及产品设计
待更新
(最终课纲以老师实际授课内容为准,会有微调)
讲师介绍
讲师A
头部信托公司部门高管、博士后工作站执行站长、教授、博士
讲师B
现任某头部期货公司银行业务部总经理
讲师C
现任某理财子任资产配置部负责人,管理资金规模700亿,获得“金理财”奖。
讲师D
现任国内顶尖信托公司执行总经理,18年基础设施资产管理行业投融资和资金募集经验,曾在四大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国内大型公募基金及某国内顶尖信托公司任职,操作落地多个享誉市场的特大型境内外基础设施股权/夹层/债权及类ABS/REITs项目,熟悉“募投管退”全流程。
参会费用
※费用:两天1800元/人,
※3人及以上团购参课,每人立减¥200元,提前一周报名缴费减300,优惠可叠加,更多优惠详询小助手
※发票可开咨询费、会务费、培训费
※请于开课前缴纳参会费
※参课形式:线上直播
参会福利
※八折办理高级会员年卡权限
※参会学员名录及同业交流机会
注:请于开课前完成缴费,缴费账户及发票开立请联系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