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简讯|投资顾问业务创新与合规发展研讨会——暨《投顾业务的全球实践与中国展望》发布会今日召开
2023年3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召开“投资顾问业务创新与合规发展研讨会”,并与蚂蚁集团研究院联合发布了《投顾业务的全球实践与中国展望》研究报告。
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执行理事长胡滨主持,李扬理事长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陈春艳秘书长分别致辞,来自中欧基金、富达国际、蚂蚁集团、中信证券、财通证券等机构代表出席会议并做精彩发言。
开场主持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执行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胡滨代表主办方对各位来宾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成立“智库讲坛”的目的就是要搭建一个能够让决策部门、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士沟通交流的平台,以推动金融市场发展。胡滨教授谈到,目前我们所有的财富管理交易基本上都是基于人的交易来设计的,这必然涉及到伦理等基本问题。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特别是像ChatGPT这种超级人工智能运用到智能投顾当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前景?基于海量的数据和深度算法,在自我学习、迭代的情况下,智能投顾和自然人及机构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易,会产生什么样的碰撞?这都需要引起我们进行深入思考。
领导致辞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发表致辞演讲。他表示,随着我国居民财富不断积累,人们对于专业化投资顾问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潮流下,人民性、普惠性成为我国经济乃至金融发展的主旋律,投顾服务的创新发展应当契合这个方向。他指出,面向大众的金融投顾发展,应当以金融科技的全面发展和深化为其深厚基础,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解决金融服务的可及性以及金融产品的多样性,方能满足广大普通民众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毫无疑问,投顾事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监管政策予以配合,应当妥善处理好金融创新发展和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秘书长陈春艳以“全面提升投顾服务能力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投顾发展路径”为题致辞。她指出,在公募基金行业整体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买方代理的基金投顾,为投资者选基金、管账户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基金投顾业务试点三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机构结合自身优势,在顾问服务、客户需求挖掘、账户管理、投资研究、金融科技等各方面展开了有益的探索,为全行业积累和沉淀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但我们仍要认识到,基金投顾业务当前仍处于试点阶段,业务发展模式仍在摸索完善,需要全行业持续加强对投顾体系的探索,构建有层次的各类型客户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顾问服务环节、落实行业信义义务,齐心协力开创基金投顾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报告发布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秘书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代表课题组发布《投顾业务的全球实践与中国展望》研究报告。报告从全球投资顾问业务发展视角出发,分析借鉴国外投资顾问业务发展经验,并提出中国投资顾问业务发展的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报告指出,大部分已展业的试点机构都推出了相应的投顾品牌,以线上渠道为个人客户提供低门槛产品和服务,体现了财富管理的普惠性趋势。同时,报告从投顾服务和收费模式、投资资产类型、投顾业务监管及智能投顾等五方面对海外市场投资顾问业务进行梳理、分析。
在借鉴国外投顾经验及总结国内基金投顾试点的基础上,报告建议国内投顾行业发展应进一步推动卖方投顾向买方投顾的转变,以客户利益为优先,做好客户投资全流程的陪伴服务。鼓励更多类型的机构参与投顾业务,不同机构均需要找准自身定位,真正践行普惠金融,推动共同富裕。同时,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科学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赋能投顾业务降本增效。
最后,报告对监管机构推动投顾业务发展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推动更多机构参与投顾业务试点,扩大投顾试点范围。二是统一顶层制度设计,做好规范行业发展的功能监管。三是逐步拓宽投顾产品资产类型和类别,推行全球化资产投资,满足多类资产配置需求。四是推动多样服务模式发展,实现投资顾问与客户利益的一致性。五是运用监管科技,引入“穿透式”监管,推动金融科技在投顾机构的应用。
圆桌论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程炼主持圆桌演讲环节,并对《投顾业务的全球实践与中国展望》报告的研究背景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对于后者而言,资金供给端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而投顾业务可以在其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完成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投顾业务必须跟上,其发展面临着非常大的机遇。
圆桌演讲及点评
中信证券投资顾问部负责人皮舜指出,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蚂蚁研究院发布的《投顾业务的全球实践与中国展望》,对中国投顾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全球发展历史来看,投顾业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20世纪以来美国的投顾业务以其投顾客户画像、顾问服务情况、收费模式、资产配置、智能投顾等实践,实现了投顾推动财富管理的大发展。2019年10月,证监会批准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标志着我国真正的投顾事业正式萌芽。对于我国投顾业务的发展,从投顾机构角度,要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推动买方投顾发展;发挥不同机构特色优势,真正践行普惠金融;充分应用金融科技,赋能投顾业务降本增效。从监管机构角度,应加快丰富投顾产品资类型和类别,满足多类资产配置需求,更好满足不同风险等级客户需求满足与投顾盈利模式构建;推动更多机构参与投顾业务试点,扩大投顾试点范围;统一顶层制度设计,做好规范行业发展的功能监管;推动多样服务模式发展,实现投资顾问与客户利益的一致性;运用监管科技,引入“穿透式”监管,推动金融科技在投顾机构的应用。
具体来看,四大业务方向包括:一是面向零售客户提供标准化策略;二是面向机构客户提供定制化策略;三是面向渠道客户提供策略代销服务;四是要大力发展同业业务,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的财富管理服务。八大举措包括:机制创新、保证金投顾、半委托投顾、建议型投顾、分布式投顾、账户投顾等。
此外,针对基金投顾业务开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刘超提出五项具体解决方案。一是从“卖药的”走向“开方子的”,资产管理是生产药的,财富管理是开方子的,做好客户的预期管理,为客户量身定制策略;二是从三分投七分顾走向七分投三分顾,投是顾的前提,顾改善投的结果;三是从公募配置走向全品类配置,解决产品销售与配置转型等矛盾;四是从流量模式走向存量模式,存量模式收取投顾管理费是永续现金流能平衡多重利益;五是从内卷模式走向共赢模式,着力提升客户体验感和获得感,共塑行业健康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