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之际,各行各业都交出了自己的报告、榜单,在行业中荡起不小的涟漪。
据悉该排行榜是基于韭菜财经大数据在监测近100家智能投顾平台后,由品牌实力、风险管理、交易表现、用户表现、舆情利好、合规程度6项指标通过通过数学模型以及计算公式对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的榜单,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当前智能投顾市场的真实情况。
通过榜单可以看到金融科技行业两大要点:一是金融科技行业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二是智能投顾巨头与“新势力”的竞争由于差距相当变小而变得激烈。
智能投顾平台是金融转型大趋势的真实写照
韭菜财经大数据榜单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投顾管理资产同比增长77%达2264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这一规模将高达约1.4万亿美元。在国内智能投顾平台的资产规模与用户数量同样也不容小觑,据韭菜财经大数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智能投顾平台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3.22万亿元,智能投顾平台在金融科技行业的大规模兴起是金融科技行业智能化的最有利证明。
正所谓“打铁如需自身硬”,其实智能投顾平台在金融科技行业中能够如此之快的发展,主要原因还是自身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从韭菜财经榜单中就可窥见其一二。
首先是智能投顾平台与传统投顾平台相比投资门槛低得多。当然投顾平台主要还是面向的个人投资者,因此投资门槛成为了投顾平台获取用户与开展业务的第一道坎。榜单中提到市场中传统投顾平台的投资门槛普遍在100万美元左右甚至更高,而智能投顾普遍拉低到了千元人民币左右,更有甚者推出了零门槛的金融业务。例如理财通、蚂蚁财富等平台都有类似理财产品推出。
其次,智能投顾平台在用户群体数量方面占有优势。韭菜财经大数据显示,智能投顾平台用户画像为高中低净值全人群,传统投顾平台的用户画像为高净值人群。众所周知,社会上高地收入阶层人数最少、中产阶层人数最多,智能投顾平台基本上覆盖了高中低净值全人群,用户群体数当然较仅能满足高净值人群的传统投顾平台更具优势。
最后智能投顾平台在用户体验上也比较不同,具体优势体现在客户寻求服务更加方便流畅、资产配置更加自由多样、风控加强带来的安全感的提升等。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矛盾体,智能投顾平台也不例外。智能投顾平台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点优势外,也存在以下两大不足。
一是智能投顾平台合规程度较低,与传统投顾平台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韭菜财经大数据检测到,在金融科技行业中“追风”的众多智能投顾第三方公司与创业公司中,大多数都没有牌照,仅有有80余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具有执业资格。另外从后面排行榜中合规程度这一小项的分值普遍偏低,最高分仅为86.41分也可证明此观点。
二是智能投顾平台的收益不具备明显优势。从榜单中了解到,在中国较为稳健的理财产品、货币基金收益率普遍都在4%以上,而智能投顾平台的收益率也在这个水平徘徊,甚至还低于4%。不仅如此,智能投顾平台的的收益率盈收波动较大,多次出现收益率为负增长的情况。
智能投顾平台格局开始变天,巨头与“新势力”竞争愈演愈烈
其一,平台巨头与平台“新势力”在上榜数量上没有拉开较大差距。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智能投顾平台中的巨头整体上仍然占有优势,在排行榜上top3都被巨头包揽,甚至top5也全是巨头的天下。但是新势力的成绩也十分可喜可贺,在top10中出现了三家“新势力”平台,分别位于第6、第7、第10位,在整个top中也占据了10席之位。由此来看,“新势力”与巨头的差距仅在排名上了。
其二,“新势力”在部分评分指标上与巨头差距微乎其微,甚至有反超之象。从排行榜里面具体项目细则可以看出,巨头排名整体靠前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品牌实力这一小项上的分值高于“新势力”,再其它小项的分值上并没有明显优势。例如理财魔方在风险管理指标上与投米RA分数接近,甚至比灵犀智投的分数还高,在交易表现上也以0.01的细微优势领先与灵犀智投。由此来看,“新势力”与巨头的差距仅在品牌实力方面了。
智能投顾平台们的突破口在于合规程度与稳定收益
智能投资平台与传统投顾平台相比具固然存在多方优势,但是仍然存在两大问题困扰着它们。智能投顾巨头与“新势力”都或多或少的继承了这些问题,巨头想要进一步扩大与“新势力”的差距、“新势力”欲缩小与巨头的差距甚至追平反超都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智能投顾平台们谁率先突破这两大难题,谁就有机会在金融科技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合规程度与收益率是左右2019年智能投顾平台们的决定性因素。
此外,平台们需要提高抗风险能力,前面提到当前智能投顾平台收益率波动较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智能投顾平台们的产品大都是toC的(面向个人消费金融服务),而这些产品对于平台来说风险系数还是比较高。由于普通消费个体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与丰厚的资金底蕴,风险的承受能力十分有限,这加剧了收益率的不稳定性。而对于toB(面向企业金融服务)产品来说,抗风险能力就强得多。
企业间的金融活动一般都有专业金融团队操刀,再加上企业在资金上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平台转型到toB后,让企业相当于为智能投顾平台装上稳定器,智能投顾平台的收益率的波动自然而然的稳定下来。
至于智能投顾平台们该如何转向toB呢?其实方式有很多,例如与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此外开展面向下沉乡镇企业的企业金融业务、为企业提供金融解决整体方案等等,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金融科技的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但是智能投顾平台的距离成熟仍然还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