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一些国家的旅游住宿市场中,酒店和短租几乎各占半壁江山。其中做短租市场的鼻祖Airbnb可谓风生水起,而homeaway等也是蓬勃发展。目前,国内类似的网络短租也悄然兴起,方兴未艾。对于网络短租,人们的看法不太一样。如何规范化运作,避免纠纷乃至法律问题,考验着这个新兴行业的规范程度。其实,除了住房个性之外,面对文化差异以及安全、卫生等现象,短租不一定好住。
文/记者罗磊
名词解释
瓶颈
在一些国家属“灰色地带”
6月,美国纽约州参议院通过一项法案,宣告Airbnb的短租服务违法。该法案认为,Airbnb上租期低于30天的短租业务违反纽约州的群租法,该法案如果通过,Airbnb恐将陷入停摆。
德国政府为合理控制柏林短租过热的现象,出台了一项法规:柏林住房所有者不能擅自将房屋整套出租给游客,违者将面临10万欧元罚款。
在香港地区,居民区内进行短租,也没有明确规定。最近正准备修改法律,规定经营住宿业必须要有许可,楼内如有居民不同意,则无法进行短租。
中国短租市场里发展迅猛,平台有蚂蚁短租、小猪短租、游天下、途家、如美家、住我那、搜短租等。各大平台遇到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如短租服务由于仍需要“客房服务员”进行清洁、验房等服务,管理费用和成本控制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短租问题面面睇
类型1
借口“文化差异”货不对板
类型2
人身及财物有风险混淆民俗与短租打擦边球
案例:2015年11月23日,章先生从浙江温州赶往杭州,在某短租APP平台订了房间。
章先生入住后,将行李放下后外出吃饭。3个多小时后回到房间,被眼前一幕惊呆了:行李箱被翻乱、背包消失、阳台上的防盗窗铝合金管被撬开……戚先生是这家民宿的老板,事后陪着章先生去了派出所。戚先生认为,他装了铝合金防盗窗,防盗措施并没有缺失,“就像一般租房子,万一东西被偷了,也不会怪房东,虽然是短期出租,但性质是一样的”。
消费提示:一定要选择有房租财产险的预订平台,这样一旦出现损失,由保险公司保赔。另外房客最好购买意外伤害险,这样房东可以安心地租房,房客出现了滑倒摔伤等意外情况都可以由保险公司理赔。
类型3
卫生及消防问题难保障
案例:北京市民牛芳通过某预订平台,在福建泉州遭遇过一家“脏乱差”的民宿。
“上到二楼,拐角是一家餐厅的后厨,放着一个沾满油渍的液化气罐。四楼楼道拐角直接改造成厨房,放着电磁炉、电饭煲等,电线密集凌乱。每层楼的房间布局颇像酒店,但楼道里堆放着床板、纸箱等杂物,也没有相应的逃生通道和消防设施。”牛芳回忆说,面对这样的设施,她只能拔腿就跑。
除了房屋的安全设施存在缺陷,入住时房东是否需要检查房客信息也成为目前的安全隐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