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工资数据,让不少地产人更加坚定了上岸进入体制的决心。
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指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从事各种工作的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名义增长6.7%。
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名义增长3.7%。双方工资差距进一步扩大。
还有一则数据更让地产人焦虑。
这次统计一共囊括19个行业门类,有18个行业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增长,唯有房地产行业平均工资水平出现下降,其中私营单位同比下降3.2%,非私营单位同比下降0.9%。
当然,除了降薪,面对行业持续下行,许多房企还纷纷开启裁员模式,导致上至高层下至员工,普遍缺乏安全感,总担心下一个就是自己。
为了尽快摆脱现状,明源君身边不少地产朋友,纷纷把目光投向带有国资性质、和房地产开发业务存在天然联系的地方城投,即便职级和薪酬双降,也要拼命挤进去。
那么,想要进城投,到底分几步?城投的工资,是否如外界所传真的很低?很多人挤破脑袋也要进城投,到底又为了什么?今天,明源君就来浅谈一下:城投那些事儿。
不少要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关系户只是少数
很多地产人想去城投,更多不是看重城投自身,而是其背后的政府背景。城投作为全国各大城市政府投资融资平台,承担相应的政府职能,是特殊市场经营体。
这一点,从招聘就能窥见一斑。
城投招聘程序和公务员类似,通常分为6大环节:报名→简历筛选与资格初审→笔试→资格复审及面试→体检及组织考察→公示及录用,前后耗时几个月。
首先是报名,由于城投属于国有独资公司性质,所以报名者众多,入职门槛也相对较高。
比如校招时,绝大部分城投都要求毕业生至少全日制本科学历,且所学专业与招聘岗位匹配。如果是社招,则在学历基础上,增加工作经验和专业证书等要求。
西安城投集团去年一次性向社会公开招聘集团总部工作人员13人,集团系统财务专项人才20人,均要求报名者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且本科毕业院校为一本院校或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300名大学。
天津城投集团推出的管培生计划,也要求报名者至少硕士研究生学历,且所学专业与集团主营业务相匹配。
再如笔试。城投的笔试内容主要分成综合素质测试和专业知识测试,《综合》主要考政治、经济、法律、人文、国情省情等常识,《专业知识》主要考与报考岗位职责相匹配的专业知识。
之后,城投会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按比例确定入围面试名单。到了面试环节,很多城投公司会选择“半结构化面试形式”,主要考察应聘人员专业技能及与应聘岗位相匹配性等。
如果面试合格,城投会根据考生综合成绩(综合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比例确定入围考察对象。
城投的背景调查,主要由招聘小组通过实地走访、个别谈话、审核人事档案(学籍档案)、查询社会信用记录等方法进行,主要了解考察人选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学习和工作表现等情况,以及是否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等。
最后一关就是公示。经体检、考察合格的拟聘用人员,会在网上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对拟聘人员没有异议或反映问题经查实不影响聘用的,招聘单位就会按规定办理聘用手续。
总体来说,城投的竞争程度低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这是不少人选择城投的原因之一。
当然,由于城投体量庞大、工作稳定且握有一定权力,不排除有一批“关系户”进入,比如官二代、职工子女、业务伙伴等等。
但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应聘者还是通过层层筛选,凭借真才实学进入城投。
有城投平均年薪20万
当上领导工资翻几倍
很多地产人,在跳槽选择工作时,都会抱怨城投工资过低,让自己很纠结。其实,这个世界哪有十全十美的职业,况且城投的待遇如果深究起来,一点都不低。
结合上图不难看出,地方城投在当地的工资水平主要分成三类:
第一类,城投效益较好,员工年薪远超当地平均水平。
比如山东某城投集团下辖直属公司13家,控股上市公司2家。2021年,该集团实现管理口径营业收入总额超420亿元,利润总额超35亿元。
从薪酬来看,该城投集团员工平均年薪高达19.42万元,远超当地私营(6.35万元)和非私营(11.65万元)单位员工年薪。
第二类,城投年薪低于当地非私营单位,但仍远超私营单位。
比如浙江某城投集团平均年薪12.06万元,低于当地非私营单位年薪14.67万元,但仍远超当地私营单位年薪8.49万元。
陕西某城投集团平均年薪8.57万元,低于当地非私营单位年薪11.12万元,但也远超当地私营单位年薪6.09万元。
第三类,城投年薪和当地非私营单位持平,但高于私营单位。
比如长三角某城投集团平均年薪11.32万元,与当地非私营单位年薪10.94万元基本持平,但仍高于当地私营单位年薪8.16万元。
另外,城投内部等级森严明确,一旦当上了管理层,那待遇便是扶摇直上。
比如浙江某城投集团平均年薪12.06万元,而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年薪均达到67万元,另外还有五险一金单位缴存部分16万元,合计近84万元。该公司多位副总经理,年薪加上五险一金单位缴存部分,合计也有70万元。
西南某城投集团平均年薪12.86万元,而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年薪均达到75.85万元,另外还有五险一金单位缴存部分12.08万元,合计约88万元。该公司多位高层,年薪加上五险一金单位缴存部分,合计也有70多万元。
当然,与房企相比,城投的工资并不占优势。明源君身边有很多地产人,去城投的工资,有时连前单位的一半还不到,更别提涨薪了。
但这并不妨碍每年有很多优秀人才,挤破头都想进去城投,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自身家庭背景还不错,不差这点工资。
明源君身边很多国央企朋友,家境基本都不差,有的家里做生意,有的父母在体制内工作,所以也有人戏称这批人是来体验生活的。
比如某位地产人就自述,由于厌倦了房企的内卷和忙碌,自己果断入职了一家市级城投,虽然工资相比之前下降了50%,但能每天准时下班回去陪家人孩子,关键是完全感觉不到业绩考核的压力。
三是公务员竞争激烈,城投相对容易进。而且一旦当上领导层,薪资待遇扶摇直上不输公务员,且一样有行政级别。
四是城投内部人员队伍较为稳定,基本没有淘汰机制,只要按部就班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基本没有竞争下岗的风险。
五是民营房企的五险一金普遍偏低,有的甚至按照最低标准缴纳。而城投的五险一金基本参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缴纳比例比民营房企高很多,有的城投还有补充公积金、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年金等。
六是城投员工退休后,其退休金也比较可观,远高于民营房企,这点也是城投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七是城投毕竟带有政府背景,很多城投公司的高层通常都是由当地政府组织部任命,所以在城投工作,不仅社会地位高,接触到的资源和人脉也非普通民企可比,是真正的“甲方”。
做人大于做事
风险控制大于业绩
上面这句话,懂得都懂。虽然各大城投都在提倡市场化改革,但其内部架构和管理模式却依然接近于机关事业单位,对于从民营房企跳槽来的地产人,前期可能会有不适应。
明源君也咨询了身边的城投朋友,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在城投,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城投毕竟是国资企业,并且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所以说话办事,都不能像民企那样自由随意。
明源君身边有不少从民营房企跳去城投的朋友,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发朋友圈的次数越来越少,而且有些人以前在朋友圈总是高谈阔论,现在去了城投,突然变得很沉默,平时最多转下公司或者一些正能量新闻。
第二,一切工作按规章制度办事,首先要合规,其次才是业绩。
由于城投的特殊性,所以相比业绩,他们更看重的是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坚守合规底线。
比如某城投公司就借鉴中央企业经验,分别制定了《公司高层合规承诺书》《员工合规承诺书》《商业伙伴合规承诺书》。
另外,该公司还专门制作《合规职责清单》,涵盖集团65个具体岗位,并搭建了分类分级合规风险库,涵盖重点领域1059条合规风险。
第三,内部人员复杂,没有资源升职较难。
城投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有些人是通过关系介绍进入。同时城投的行政色彩和总部机关化问题,也比较严重。
这也导致了普通人想单纯通过业绩获得晋升是很难的。
在城投,升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内因与外因的结合。内因就是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年限。外因就是有强大的资源或背景。后者有时候起到的作用,往往比前者大很多。
当然,能喝酒、会来事、懂做人,对升职来说也是一个辅助因素。
第四,城投内部等级制度森严明确,不像民企那般扁平有活力。
城投毕竟是各地政府的亲儿子,所以其内部架构和管理模式比较接近于机关事业单位,上下级之间不允许越级汇报。
尤其是开会方面,会和民企有明显不同。
城投大多数会议的组成形式为套话+主要内容+套话,领导在开场的时候,总会先宣贯一下党的指导思想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最后再以口号和激励标语的形式,再次重复和强调开头那部分内容。
民营企业会议的组织形式为套话+主要内容+任务布置,领导开头更多是宣贯公司的经营理念,最后根据会议内容,给参会人下发具体任务指标。
当然,这并不是说去城投工作就是混日子,有时候遇到特殊情况也确实会让人忙到不可开交。比如遇到上级检查报材料、配合其他业务部门做一单大生意等等,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事。
总结下来,在城投工作,要遵循少干少错的原则。首先是领导交办的工作要认真负责,不要出错。其次是管好自己的业务,其他人的业务也不要随便打听。
近年来,也有不少城投公司意识到自身问题,积极进行市场化改革,提高造血能力。
比如韶山市今年3月就印发《通知》,针对城投公司要实施阶段性缩表、减息、瘦身和长远赋能,压减子公司、法人户数,压缩管理层级,确保公司机构人员精简10%以上、管理层级控制在3级以内。
临沂城投集团也曾提出要树立实干实绩用人导向,全面实施“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将多名中层干部和重点岗位骨干纳入契约化管理,实行岗薪制、任期制。对多名权属企业负责人实行差异化绩效薪酬,任期内末位淘汰率为5%。
改革意味着改变,创新意味着挑战。正如城投的顽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想要彻底解决,不仅要付诸实际行动,更要持之以恒,不要遇到问题就退让。
结语:
最后明源君还想专门提一下,最近几年,不少城市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地方财政支出“捉襟见肘”,导致对城投的实际支持能力也大幅削弱。
所以地产小伙伴切不可盲目跳槽,前期一定要做好筛选。明源君提供几个标准,仅供参考。
一是看城投所属区域的财政实力、债务负担、信用环境、房地产市场等。
一般而言,地区经济越好,城投经营风险越小,员工们的收入越有保障。比如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城投就一直受到追捧。
二是城投控股股东行政级别越高越好。
我国的城投平台主要分为省级、副省级、市级、区县级以及园区几类,其中,园区还分为国家级、省级与普通园区。这里面,要优选省级、副省级、强地级市的城投平台。
三是收入越多元越好。
城投平台的业务类型主要包括一级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及城市运营、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