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投资人被滴滴司机打了”,成了五一小长假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这是一出颇具戏剧化的事件,因为乘客张桓自曝其是滴滴的投资人,一时之间引爆了整个社交媒体。
乘客与平台双方各执一词,有媒体形容这是一场“罗生门”。目前事件仍在发酵之中,最新的消息是,司机已经在30日凌晨2点找到,并已带回派出所接受问询,张桓在微博中说“两三天出结果”。
张桓婉拒了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的采访请求,表示等待警方公布结果后再说。
但无论结局如何,“打人”事件都影响了滴滴的公众形象。而这场“打人”事件,也揭示了网约车行业长久以来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如何管理司机、协调乘客,在保证好双方利益的同时再让平台赚到钱,这是网约车最终极的命题,可能也将是行业最大的壁垒。
“滴滴司机打人”
因为司机未能找到,警方无法立案。张桓在文中质疑“滴滴出行平台司机管控不力,处理问题拖泥带水,遮遮掩掩想小事化了。”
随后,事件开始陷入双方各执一词的争论之中。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取消订单”及乘客带有侮辱性词汇。
滴滴方面的说法是,司机曾主动要求取消订单:“接错人后,司乘双方在21:53到22:01通过号码保护进行5次联系,在22:01最后一通号码保护录音中,司机说’我给你取消订单吧,不收你费用’,乘客表示要举报司机,并带有侮辱性词汇,冲突升级。”
张桓于今日早上8点更新微博,质疑滴滴只公布一小段“司机说可以为我取消订单”的通话音频,却不公布司机明明拉错人却不取消订单,让乘客等待的音频。说乘客有侮辱性词汇,为何不公开司机的侮辱性词汇?
他称前往医院及司法所进行医疗检查及伤情鉴定。微博中协和医院的证明显示,患者左拇指存在骨折,左眼球挫伤,左眼睑、睑周皮下淤血。
他承认自己存在“言辞过激”,表示“滴滴公布全部录音如果证明是我先辱骂的话,我向这个司机发微博道歉。”
此外,滴滴公布的事件经过中,司机曾在线投诉乘客醉酒。张桓称自己喝了酒,“但没醉酒”。
张桓认为,这是一场滴滴司机“打人事件”,他对滴滴方面在公开信中的“冲突事件”的说法感到不满。
“滴滴的投资人”
打人事件发生后,他决定“贱卖滴滴的所有投资”。但事件发酵后,张桓的滴滴投资人的身份受到公众质疑。
财经作家向小田在微博上称:
某股权投资方面律师向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分析,“他应该是先把钱交给财富管理公司,财富公司作为一个基金的LP,再将钱给到股权投资基金,之后基金对滴滴进行投资,或者是通过其他的一些代持的方式。”但这些都只是猜测,“没有看到文件,不好下判断。”
“这种投资行为确实存在,但不能说是普遍。”该律师表示,这种投资行为一般多适用于一些有实力的散户,他们通过间接代持的方式去对一些未上市的独角兽公司进行投资,“一般都是比较抢手的公司,虽然没上市,但有上市计划。”
公开资料显示,张桓是疯蜜创始人兼CEO,尚道董事长,曾投资多个女性项目。百度百科上对其的描述是“知名女性营销专家”,坊间号称“老张爱女人,好色营销家”。
根据早年间多家媒体对张桓的报道,可以证实其多年来根植女性消费市场。2006年,张桓成立尚道,专攻女性营销市场,“曾投资过丑女无敌衍生产品、哎呀呀饰品、仟佰惠彩妆连锁超市等品牌。”
张桓在2014年创办了主打O2O模式的女性社群公司疯蜜FM。根据36氪在2015年的一篇报道,疯蜜主要面向高端女性群体,通过在各地建立的“疯窝”,为会员提供商品推荐、组织各式线下活动等服务,盈利来自于会员费、项目众筹及商品收益等。
该公司在2014年6月获得丰厚资本及黑马基金投资的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4月28日下午,他出席创业家的一场活动并做了演讲。他在演讲中调侃自己的的项目:“疯蜜是带着一群富婆来选项目、做投资。”
网约车的必修课
经过几年的发展,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管理司机的体系。在线上,通常是通过评价分来衡量一个司机工作的优劣程度,并通过种种奖惩措施来提高评分的重要性。
评分越高的司机会被平台优先派单,而评分较低的司机则会被滞后。评价分的增减决定于每一订单顾客对司机的评价。
“有的乘客打车时定位的地点不允许停车,你跟他说劳驾向前走两步,怎么着都不愿意,必须要我去定位的地点。”这是大多数网约车司机都有的抱怨。
纠纷时有发生。网约车司机高进远记得,在一个拼车的订单中,他接到了一位醉酒的男乘客,该乘客对车上的另一位女乘客有言语骚扰,女乘客请求司机帮助,司机制止男乘客后,又遭到男乘客的辱骂。事后,两名乘客都对高进远进行了投诉。
而在乘客端,这套评价体系显得十分脆弱。当纠纷发生之时,评价体系并不能有效规劝司机的行为,它只是一个事后的补救措施。甚至有时乘客差评后,会遭到司机的恶意报复。
终于,这个网约车行业中长久存在的矛盾在一次“打人”事件中被放大到极至。
对打车服务提供商来说,管车、派车的服务本质上是管理司机、协调乘客,最终达成良好、高效的出行体验。而当面临突发情况后,如何恰当处置,同时保证司乘两段的利益,并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显然也是网约车服务商们的必修课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