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经济长年停滞不前,绿色政权上台来之后,重点全放在排除异己上面:穷追猛打国民党、“去蒋化”、“去中国化”之类的行动最为积极。两年快过去了,没见到什么振兴经济的方案。
台“行政院”召开《优化新创事业投资环境行动方案记者会》,赖清德亲、“国发会”主委陈美伶、“金管会”主委顾立雄、“财政部长”许虞哲及“科技部长”陈良基、“侨委会”委员长吴新兴、“经济部”次长龚明鑫等人均出席。像是要宣布重要的经济政策的阵仗。
赖清德在记者会上说:“必须要促使台湾境内外企业在台投资,才能解决低薪问题。我与“国发会”主委陈美伶一同承诺,一定会在两年后培育出一家具代表性的“独角兽”新创企业。“
台“行政院”还提出来:要让台湾成为亚洲新创中心。各有关部会表示目前已有相对因应措施,如:松绑新创公司成立的门坎、简化审核、引进外地加速器团队来台交流经验、辅导国内中小企业转型、投资等。陈美伶表示:台湾境内的新创业者,已得到国际注目,据“台经院”统计,境内对新创业者的投资每年大概有139亿,“国发会”预估每年将成长50亿。
语焉不详,官员并未说明台湾的那些新创业者获得投资,凭着什么数据或具体的发展情况、愿景,“国发会”能预估出来,每年将有50亿的成长?这个“独角兽新创企业”是个什么东西?陈美玲没有透露任何具体事实。
所谓的“独角兽”是指公司成立十年内尚未上市,已达到1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即300亿台币市值。以现在台湾的经济情况,两年之内会出现这样的一只独角兽吗?唯一的可能是台湾当局出资本贴补这间新公司,使它的资产在短期内迅速成长,符合了“独角兽”的标准。这等于是拿着人民的纳税钱来装修门面、作秀,还能算是一项绿色政权的政绩!
记者问:“如果两年内未能达成所说的承诺,‘独角兽’没有出现,会对台湾造成什么影响?”“行政院”发言人答:“如果未达成这项承诺,并不会造成任何负面的影响。”
大陆的青年世代研发无人机、大数据、行动交易新技术、人工智能等,正与欧美先进公司互争高下。很多台湾的年轻人平生无大志,但求“小确幸”;在此地妄谈“独角兽”企业,最多只能博一两次的媒体版面。
举中国大陆藏书人王强的“真格基金会”为例,它于2011年创办,会中有许多留美回国的工程博士、商业管理硕士等,筹募七亿美元资金,精心策划落实项目,如今“真格基金会”的麾下,有13家“独角兽”企业。过去五年来,全世界共有三百家公司,符合“独角兽”企业的标准,中国大陆有30家“独角兽”,王强的基金会占了40%,成就非常惊人。
台湾真的想闯出一个“独角兽”企业来,光开个记者会,讲几句大话是做不到的。专家指出:应借镜对岸的成功经验,台湾需要在资本和销售市场上与大陆充分连结、新世代摆脱“小确幸”心态,提起精神来打拼。
然而这与绿色政权的施政方向完全违背,他们继续孤立、勇于内斗、空话连篇糊弄老百姓。“独角兽”企业很难在台湾出现。(马淑静曾任台湾美商美林证券公司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