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正式投入运营以来,浦江智汇青创园以一站式创业服务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创业团队入驻。作为董事长,毛婷婷深知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在她看来,创业服务的路上,唯有换位思考,坚持不懈,才能在伴随创业者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实现共赢。
青年报记者明玉君
聚焦科创、文创项目提供全方位创业服务
走进浦江智汇青创园,联合办公、创客咖吧、路演区、人才公寓及健身房等个性化功能区集为一体,让人眼前一亮。创业团队们正忙于打磨产品、开拓业务、梳理商业模式,园区洋溢着浓厚的创业氛围。“我们主要聚焦文创、科创类创业项目,目前一期园区苗圃的入驻率为100%。”谈起自己热爱且深耕的事业,90后创始人毛婷婷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作为连续创业者,多年摸爬滚打间,感恩于多方指导和帮助的同时,她渐渐明白:“其实,很多经验如管理、财务等,都是在创业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为何不打造一个创业服务孵化平台,为更多创业者答疑解惑,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就这样,2016年,她毅然创立了浦江智汇青创园,带领团队秉承“专业服务+创业导师+天使投资”的理念,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
“之所以取名‘智汇’,是希望能够将一群有智慧的青年聚集在园区,大家一起创业,共同成长。”带着这样的愿景,毛婷婷与团队开始穿梭于高校、创客活动和各类创业大赛现场,挖掘、发现和了解创业项目,并随时学习、取经。她深知,想在众多园区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为此,除了为每个项目量身打造私董会,邀请创业专家提供一对一创业指导和服务外,还定期开设创业课堂,根据创业团队的需求,为其提供股权分配、领导力课程以及投融资服务等。
随着园区运营的逐步深入,除了综合化、精准化的创业服务,其配套的人才公寓也成为吸引创业团队的重要因素。对此,毛婷婷坦言,早在园区创立之初,便同步建成了人才公寓,希望以此帮助创业团队节省开支,打通创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事实也证明,人才公寓的配备,增强了入驻企业自身的稳定性,也为其招兵买马提供了便利条件。”
而在看项目、选项目的过程中,毛婷婷与团队也逐渐练就了“火眼金睛”。她透露说,除了导师推荐、大赛选拔外,相比项目本身,她更加看重创业团队的能力和凝聚力。在她看来,创业路上,对项目足够自信且执着的团队往往能够披荆斩棘、战胜困难,一路向前。“项目不好没关系,人不行就要慎重考虑了,这也是我们筛选入驻项目的重要考量因素。”
依托园区联盟孵化和服务优秀创业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具体的孵化服务中,园区在调动自身力量的基础上,还积极打造园区联盟,通过各方资源集聚,为创业者提供更有效、快捷、深入的扶持和帮助。在这个过程中,陆续孵化和扶持了翼知飞、零距离和口朗特等优秀创业项目。
平时,除了对接、扶持社会类创业项目,园区团队还经常深入高校,挖掘并孵化大量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今年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园区接触到了“寻找100种生活”这个高校创业项目。“这不是普通的旅游项目,他们主打生活方式,并以拍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在为创业团队的想法拍手叫好的同时,深知其在盈利模式方面还不够完善和成熟。为此,园区帮助团队重新梳理商业模式,并邀请资深创业导师为其提供路演、团队建设、管理等指导服务。“目前,团队获得了15万元的天使投资,并在本校创业大赛中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毛婷婷欣喜地说。
就这样,在伴随创业者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园区逐步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越来越多项目团队入驻进来。
用心做好创业服务推出园区加速器和孵化器
浦江智汇青创园运营2年来,发展迅速。据悉,目前园区团队已经发展至35人,服务项目达30余个,园区被评为“区级创新型孵化基地”,并与4所高校签订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协议,逐步受到了行业认可。
“创业服务和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很多困难,也因此学会了借力。”毛婷婷坦言,作为一名90后,虽然也曾因经验不足而迷茫、困扰过,但她始终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伴随着园区内的创业者们共同成长,抱团发展。在她看来,只有用心做好创业服务,换位思考、坚持不懈,才能最终实现共赢。
据了解,目前园区正在一期苗圃的基础上,进行二期的准备,将陆续推出园区加速器和孵化器。“未来,我们将在做精做细的基础上,为创业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创业服务。”她强调,将依托园区联盟的资源集聚效应,努力孵化培养出独角兽企业,为上海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和打造“四大品牌”贡献力量。
-创业者说-
一路陪伴,一路成长
●上海砚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刘楚天:我们的创业项目“零距离”主要通过社区快递驿站、社区公益等多元化服务打造社区便民生活服务平台,满足人们最后一公里的需求。目前,项目已经覆盖13个社区,惠及10余万用户,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其实,企业一步步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园区提供的多方支持。尤其自今年4月入驻园区以来,除了工位补贴外,园区方积极帮助我们对接政府资源、邀请专家提供一对一的创业指导,还推荐我们参加创业大赛,为项目进入社区打下基础的同时,也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专心做项目。
●上海知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CEO朱鹏:作为一家以无人机为核心的科技教育类企业,我们主要推出了无人机编队表演、成人职业技能培训和青少年科普教育等业务板块,同时,逐步打造“翼知飞”品牌。
在园区的支持和帮助下,团队组织了多次无人机沙龙、大学生校园科普活动,深受用户喜爱。另外,在这里浓厚的创业氛围中,初次创业的我们不再是单打独斗的状态,而是通过企业之间的交流、互通,实现合作共赢、抱团发展。
未来,希望在业务推广方面获得更多宣传资源,帮助我们进一步开拓市场。
●口朗特(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李鑫:我们团队专注于提供口腔护理产品,尤其在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与精力。经过长达两年的工艺配方改进升级和内测以后,产品已经正式运营上线,并与国内知名餐饮供应链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创业维艰,在产品出厂阶段,团队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园区方积极帮助我们想对策、引入资源,还为团队提供心理疏导,陪伴公司一路成长。
在这里,志同道合的人相聚一堂,相互扶持,倍感温暖。同时,园区还是创业试验田,帮助更多想做项目的年轻人走上创业路,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