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温州滨江商务区蒲州街道汤家桥村(双车头)城中村改造工程和中央绿轴F-03a地块拆迁安置房工程陆续开始工程试桩工作,标志着两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中央绿轴f03a安置房鸟瞰效果图。温州设计集团提供
最近,温州滨江商务区蒲州街道汤家桥村(双车头)城中村改造工程和中央绿轴F-03a地块拆迁安置房工程陆续开始工程试桩工作,标志着两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据悉,这两个项目均实施EPC总承包模式。实施该模式可以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促进设计与施工深度融合,有效控制建设投资、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近日,记者就EPC模式是如何实现工程效率化,采访了工程建设实施方温州设计集团。
设计施工无缝衔接
让房子更安全美观
据了解,滨江商务区蒲州街道汤家桥村(双车头)城中村改造工程,总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位于蒲州街道开发区西单元B-12地块,合同工期为36个月。此外,位于市府路南侧的中央绿轴F03a地块拆迁安置房工程体量也不小,总建筑面积达13.4万平方米。“采用EPC模式能更好保障项目整体统一性,把加法减法做得更好。”温州设计集团项目管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计川介绍,除上述两个项目外,正在建设中的南塘西片区C-16-1地块安置房工程也是采用EPC模式。
据了解,EPC是工程总承包类型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与传统模式不同,这种模式特点就是将原先分离运行的设计与采购、施工融合为一体,业主将建设工程发包给一个总承包单位,由总承包单位承揽整个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并对所承包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全面负责。
通过发挥设计的“龙头”作用,让设计充分介入工程建设全过程,指导采购和施工,并吸收采购和施工的积极反馈调整改良设计,形成高效的互动和互促,更好地保障工程质量,让房子结构更安全,使用更便利,外观更漂亮。而优化的建设流程、合理的沟通协调机制和从源头出发的造价控制,将有效地缩短建设周期、节省工程费用。
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该集团还通过优化设计,在不提高造价的前提下,做出功能布局更合理,建筑造型更美观的项目。比如中央绿轴F03a地块安置房工程通过建筑立面优化,打造出线条流畅、现代感强的建筑效果;在南塘西片区C-16-1地块安置房工程中,通过优化设计,将节约的造价反补到景观与公共装饰部位,将明显提升建筑品质。
自2015年以来,温州设计集团不断积极探索和推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除安置房项目外,该集团还承接道路综合整治、建筑立面整治、地下停车场、小城镇整治、景观园林等EPC项目,截至2018年底共承接26个项目,完成19个项目,签订项目合同总额16亿元。
实现工程建设效率化
助力城市“精建精美”
不仅如此,这两年我市重点推进的小城镇整治、道路整治提升、城市建筑立面整治等也都不乏温州设计集团实施的EPC总承包模式项目。于去年11月竣工验收的鹿城区山福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街景改造工程,该集团针对临江东西街40多幢多层建筑进行重点改造,并对壬临线沿线20多幢多层民居进行改造。完工后,以前乱搭乱建、杂乱无序的街区面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统一的建筑立面,大大提升了该镇的形象和档次。
说起道路改造提升,不得不提永嘉县城区道路综合提升工程EPC总承包Ⅰ标段项目。该项目包括桥头镇桥东大街,瓯北街道阳光大道、罗浮大街、龙桥新街,黄田街道41省道,乌牛街道乌仁路,共涉及4个街道(镇)6条道路,总投资约2.48亿元。由于该项目存在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不明、两侧老旧建筑无原始图纸等诸多问题,该集团采用边设计边施工、边施工边修改设计的手段,发挥工程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优势,提高了项目整体实施效率,并于去年9月底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据介绍,为进一步改进优化作业流程,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该集团还投入开发了“基于BIM的EPC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此外,“EPC项目综合展示模块”以及“EPC项目资金管理信息模块”目前也正处于开发阶段。今后该集团将通过全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真正实现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到交付运维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