アジアをつなぐ美と精神ー日中交流二千年ー
前言
亚欧大陆的东方,中国与日本隔海相望,地理相近的客观因素使得两国产生了天然的联系和悠远的人文交流历史。《汉书》即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后汉书》则记载了已知两国最早纪年的官方往来: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在从“倭国”到古代律令国家“日本”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特别是,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7世纪初至9世纪末期间,曾四次遣使入隋和十几次遣使入唐,掀起了一波又一波中日文化交流的高潮。
无论在“倭国”时期还是“日本”成立和发展的时期,以奈良县为中心的近畿地区始终作为国家中枢,诉说着日本的国家历史起源,是佛教文化开花结果的地方,也是中日交流的中心,两国众多人员曾在此往来,而这种交流构成了直至今日两国关系的基础。可以认为,奈良是中日文化交融的结晶与象征,是人们憧憬向往的文化圣地。
2019年8月21日,奈良县荒井正吾知事率团访问清华,与我校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希望双方在人才培养、艺术文化交流等方面,在传承历史遗产的前提下,建立稳定的长效合作机制,开展高层次的、高水准的全球视野下的交流合作。两年前,为了迎接202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清华大学和奈良县共同策划了本次“跨越两国的审美:日本与中国汉唐时期文化交流”展览。两年来,在人类面对新冠肺炎的威胁下,奈良方面在荒井知事的领导下,所有同仁克服巨大困难,终于完成了此次展览的所有准备工作,这是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活动,更是我们共同努力推动中日文化交流合作,把理想变为现实的第一步。
大学承担着教书育人,传播交流文化的社会重任。清华大学希望加强与奈良的合作,共同努力开启新时代的中日关系,努力构建东亚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展品清单
第1章倭人百态/倭人の姿
1陶偶(距今约3000年前)
2陶偶(距今约3000年前)
3鸟装人物纹陶器(弥生时代中期·公元前1世纪)
4建筑物与鹿纹陶器(弥生时代中期·公元前1世纪)
5船纹陶器(弥生时代中期·公元前1世纪)
6楼阁纹陶器(弥生时代中期·公元前1世纪)
7房屋纹镜(古坟时代初期·3-4世纪)
8男性坐俑(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9鸟形木制品(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陶偶(距今约3000年前)
鸟装人物纹陶器(弥生时代中期·公元前1世纪)
男性坐俑(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第2章倭国与中国/倭国と中国
①国际外交的发端/国際外交のはじまり
10陶船(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11七支刀复原(古坟时代·4世纪,东晋制造)
12带状金具复原(古坟时代·4世纪,东晋制造)
陶船(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七支刀复原(古坟时代·4世纪,东晋制造)
②倭国的建立——前方后圆式古坟的建立和发展/倭国の形成ー前方後円墳の成立と発展ー
13弧纹圆板(弥生时代·3世纪)
14特殊器台(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15特殊壶(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16天理市中山大塚前方后圆古坟模型
17石镦(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18纺锤车·车轮石(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19石钏(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20石坩(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21石盒(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22(1~3)玛瑙勾玉(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22(4~6)水晶勾玉(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22(7~9)翡翠勾玉(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23二联翡翠勾玉(古坟时代前期·4世纪)
24翡翠勾玉(古坟时代前期·4世纪)
25玻璃珠串(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26水晶管玉·玛瑙勾玉(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特殊器台(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纺锤车车轮石(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玛瑙·水晶·翡翠勾玉(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玻璃珠串(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③效仿技法:中国制与倭国制的铜镜/技術を学ぶー中国製の銅鏡と倭製の銅鏡ー
27半圆方枚神兽镜(古坟时代初期·3世纪,东汉末期—三国)
28三角缘龙虎镜(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29三角缘神人神兽镜(古坟时代初期·3世纪)
30三角缘神人神兽镜(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31连弧纹镜(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32连弧纹镜(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33五铃镜(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三角缘龙虎镜(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三角缘神人神兽镜(古坟时代初期·3世纪)
连弧纹镜(古坟时代初期·4世纪)
五铃镜(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④倭五王及其时代/倭の五王の時代
34垂饰金耳环(一对)(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35神人神兽纹镜(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36半圆方枚神兽镜(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37大型陶屋(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38胄·盾形陶器(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39陶鸡(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40陶马(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41陶鹿(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42(1~5)陶鱼(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垂饰金耳环(一对)(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大型陶屋御所市宫山古坟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陶马(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⑤欧亚大陆东西交流/ユーラシア東西交流
43鎏金鞍具(前轮装饰复原)(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44鎏金鞍具(后轮装饰复原)(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45龙纹金属零件(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46鎏金铜冠饰复原(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47鎏金铜制筒形器复原(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48鎏金铜大带复原(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49鎏金铜履复原(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50发饰复原(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51银珠·金耳环(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52单凤头环首刀柄(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53f字形附辔(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54杏叶(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55钟形杏叶(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56心形杏叶(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鎏金鞍具(前轮装饰复原)(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鎏金铜制筒形器复原(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发饰复原(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心形杏叶(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第3章“日本国”的建立/「日本国」の成立
①遣隋使、遣唐使的派遣及“日本”国号/遣隋使遣唐使の派遣と「日本」の国号
57飞鸟净御园宮主殿建筑模型
58无纹银钱(飞鸟时代·7世纪)
59“和同开珎银钱”(飞鸟时代·8世纪)
60(1~12)皇朝十二钱(奈良-平安时代8-10世纪)
飞鸟净御园宮主殿建筑模型
皇朝十二钱(奈良-平安时代8-10世纪)
②墓葬与器物中的中国文化/墳墓と器物にみられる中国文化
61七宝装饰金属部件复原(飞鸟时代·7世纪)
62玻璃珠·琥珀残块(飞鸟时代·7世纪末-8世纪初)
63鎏金银饰(飞鸟时代·7世纪末-8世纪初)
64鎏金镂空铜饰(飞鸟时代·7世纪末-8世纪初)
65瑞兽葡萄纹镜(飞鸟时代·7世纪末-8世纪初)
66-1陶板复原高松塚西壁女子群像(飞鸟时代·7世纪末-8世纪初)
66-2陶板复原高松塚西壁男子群像(飞鸟时代·7世纪末-8世纪初)
66-3陶板复原高松塚东壁女子群像(飞鸟时代·7世纪末-8世纪初)
66-4陶板复原高松塚东壁男子群像(飞鸟时代·7世纪末-8世纪初)
66-5陶板复原高松塚西壁壁画·白虎·月(飞鸟时代·7世纪末-8世纪初)
66-6陶板复原高松塚东壁壁画·青龙·日(飞鸟时代·7世纪末-8世纪初)
66-7陶板复原高松塚北壁壁画·玄武(飞鸟时代·7世纪末-8世纪初)
66-8陶板复原高松塚天井壁画·星宿(飞鸟时代·7世纪末-8世纪初)
67髹漆皮袋(飞鸟时代·7世纪)
68唐三彩兽足(奈良時代·8世纪)
69奈良三彩小壶(奈良時代·8世纪)
70奈良三彩底托(奈良時代·8世纪)
71三彩瓦残片(奈良时代·8世纪)
72“皇甫东朝”铭文土师器杯残片(奈良時代·8世纪)
73威奈大村藏骨器(奈良時代·8世纪)
108元明天皇奈保山东陵石函(明治32年仿制碑)拓片
玻璃珠琥珀残块(飞鸟时代·7世纪末-8世纪初)
鎏金镂空铜饰(飞鸟时代·7世纪末-8世纪初)
陶板复原高松塚西壁女子群像(飞鸟时代·7世纪末-8世纪初)
陶板复原高松塚东壁壁画·青龙·日(飞鸟时代·7世纪末-8世纪初)
奈良三彩小壶(奈良時代8世纪)
③都城与祭祀/都と祭祀
74陶马(飞鸟时代·7世纪)
75-1陶马(奈良时代·8世纪)
75-2陶马(奈良时代·8世纪)
76(1~2)木板绘马(奈良时代·8世纪)
77墨绘人面纹陶器(奈良时代·8世纪)
78兽面纹瓦当(奈良时代·8世纪)
79兽面瓦(奈良时代·8世纪)
木板绘马(奈良时代·8世纪)
兽面瓦奈良市平城宫遗址奈良时代(8世纪)
墨绘人面纹陶器(奈良时代·8世纪)
第4章祈拜形象/祈りのかたち
80多尊像砖佛(飞鸟时代·7世纪)
81方形三尊像砖佛(飞鸟时代·7世纪)
82方形六尊立像砖佛(飞鸟时代·7世纪)
83六尊座像砖佛(飞鸟时代·7世纪)
84火头形顶三尊像砖佛(飞鸟时代·7世纪)
85方形三尊像砖佛(飞鸟时代·7世纪)
86鸱尾(奈良时代·8世纪)
87法隆寺金堂一号壁壁画(陶板复原烧毁前貌,飞鸟时代·7-8世纪)
88-1法隆寺金堂六号壁壁画(临摹)阿弥陀图(飞鸟时代·7-8世纪)
88-2法隆寺金堂六号壁壁画(临摹)观音菩萨图(飞鸟时代·7-8世纪)
89法隆寺金堂六号壁壁画(临摹)菩萨图(飞鸟时代·7-8世纪)
90中庭煖华绘作《荧光灯》(1946年)
91(1~2)平山郁夫《法隆寺》《斑鸠町·法轮寺塔》(1986年、1987年)【限展4周】
92钱弘俶塔(塔身·方立)(平安时代·10世纪)
93天台大师像(镰仓时代·14世纪)【限展4周】
94天台大师像(室町时代·15世纪)【限展4周】
95弘法大师像(镰仓时代·14世纪)【限展4周】
96多武峰曼荼罗(室町时代·15世纪)【限展4周】
97渡唐天神像(室町时代·15世纪)【限展4周】
多尊像砖佛(飞鸟时代·7世纪)
方形三尊像砖佛(飞鸟时代·7世纪)
鸱尾(奈良时代·8世纪)
法隆寺金堂一号壁壁画(陶板复原烧毁前貌,飞鸟时代·7-8世纪)
中庭煖华绘作《荧光灯》(1946年)
平山郁夫《斑鸠町·法轮寺塔》(1987年)
多武峰曼荼罗局部(室町时代·15世纪)
第5章大和地宝/やまとの地宝
98绳文陶钵(绳文时代末期,距今约4000年)
99绳文注口陶器(绳文时代晚期,距今约3000年)
100细颈壶(弥生时代中期·公元前1世纪)
101须惠器器台(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102小型炊具(笼·锅·甑)(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103灰釉短颈壶(平安时代·9世纪)
104绿釉花瓣碗(平安时代·9世纪)
105越窑青瓷盘(平安时代·9世纪)
106灰釉四耳壶(镰仓时代·12世纪)
107常滑烧壶(镰仓时代·12世纪)
绳文陶钵(绳文时代末期,距今约4000年)
须惠器器台(古坟时代末期·6世纪)
第6章中国视角的日本/中国から見る日本
109第74号楔形墓砖(东汉末年)
110屋宇纹残砖(东汉)
111建筑与鱼钱纹残砖(六朝)
112北斗纹楔形墓砖(三国-晋)
113佛像纹残砖(三国吴)
114佛像纹残砖(三国吴-西晋初)
115佛像纹残砖(西晋太康七年,286)
116嵌松石连珠纹金珠(十六国前燕)
117步摇冠(十六国前燕,仅图录)
118金步摇(十六国前燕)
119金珰(十六国前燕)
120镂花连珠纹方形金珰(十六国前燕)
121山形金珰(十六国前燕)
122连珠纹泡形金坠(十六国前燕)
123金铃(十六国前燕)
124透雕鎏金铜马具饰件(前桥)(十六国前燕)
125龙凤纹鎏金铜鞍桥饰(后桥)(十六国前燕)
126鎏金铜透雕翼形饰(十六国前燕)
127鎏金铜刻凤纹山形箭箙饰(十六国前燕)
128鎏金铜当卢(十六国前燕)
129(1-10)鎏金铜杏叶(十六国前燕)
130鎏金铜马蹬(十六国前燕)
131莲花纹瓦当(十六国前燕)
132菱叶、戴胜、神兽纹画像砖(晋-南朝)
133长方形平面菱叶纹、莲花纹画像砖(南朝)
134莲花纹画像砖(南朝)
135长方形平面莲花、端面净瓶画像砖(南朝)
136长方形侧、端面莲花忍冬纹画像砖(南朝)
137长方形端面青龙画像砖(南朝)
138长方形端面白虎画像砖(南朝)
139长方形平面朱雀(凤鸟)画像砖(南朝)
140长方形平面玄武画像砖(南朝)
141长方形平面“千秋”画像砖(南朝)
142长方形平面供养人画像砖(南朝)
143长方形端面女供养人画像砖(南朝)
144长方形端面飞仙画像砖(南朝)
145闻雷泣墓画像砖(南朝)
146禅宗七祖菏泽神会墓出土陶钵(唐)
147禅宗七祖菏泽神会墓出土鎏金青铜柄香炉(唐)
148白石马头明王坐像(唐)
149白石文殊菩萨坐像(唐)
150高玄墓志拓片(唐)
151井真成墓志拓片(唐)
152(1-4)李训墓志(《大唐故鸿胪寺丞李君墓志铭并序》)原石、志盖及拓片(唐)
153星云纹铜镜(西汉)
154“君忘忘”铭四神博局纹镜(西汉)
155“尚方”铭四神博局纹镜(西汉)
156“中国安宁”铭博局纹镜(新莽东汉)
157三角缘神人神兽镜(东汉)
158袁氏铭神人龙虎画像镜(东汉)
159三角缘龙虎纹镜(东汉,仅图录)
160“三羊作竟”铭七乳龙虎画像镜(东汉)
161龙虎镜(东汉)
162神人神兽纹镜(东汉)
163“角王巨虚”铭七乳神人神兽纹镜(东汉)
164八连弧云雷纹镜(东汉)
165“佛”字铭佛像镜(三国吴)
166北斗纹铜镜(六朝)
167“金神之灵,铜山之精”铭四神纹铜镜(隋)
168“永徽元年”铭四神纹镜(唐,仅图录)
169瑞兽葡萄纹镜(唐)
170十六曲边八葵形瑞花瑞兽纹镜(唐)
171菱叶纹镜(唐)
172菱花形双鸾鸳鸯纹镜(唐)
173菱花形透腿龙凤瑞兽花鸟纹镜(唐)
174龙纹镜(唐)
175“千秋”铭龙纹镜(唐)
176双鹦鹉纹镜(唐)
177缠枝花卉纹镜(唐)
178赵绪成(1942-)《鉴真东渡图》(1980年)
十六国前燕,嵌松石连珠纹金珠,朝阳县文物管理所
十六国前燕,金珰,朝阳县文物管理所
十六国前燕,鎏金铜刻凤纹山形箭箙饰,朝阳县文物管理所
十六国前燕,鎏金铜马蹬,朝阳县文物管理所
南朝,朱雀画像砖,襄阳市博物馆
南朝,莲花纹画像砖,襄阳市博物馆
唐,禅宗七祖菏泽神会墓出土鎏金青铜柄香炉,洛阳博物馆
唐白石马头明王坐像,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白石文殊菩萨坐像,西安碑林博物馆
李训墓志(《大唐故鸿胪寺丞李君墓志铭并序》)原石,深圳望野博物馆
备注:以上展件清单,以实际展出为准。
—特展—
跨越两国的审美:日本与中国汉唐时期文化交流
アジアをつなぐ美と精神—日中交流二千年—
2022年9月24日-2022年12月4日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2-13号展厅
总策划
邱勇荒井正吾
学术指导
青柳正规根立研介
执行总策划
杜鹏飞冈林孝作
策展人
谈晟广坂靖
顾问
滨田健一郎李廷江
—中方工作团队—
展览统筹
谈晟广王晨雅
策展助理
高登科李樱妮谢安洁高宁
展品协调
陈兴鲁兰钰袁旭
视觉统筹
王鹏
视觉设计
王鹏王美懿
展陈设计
刘徽建
展览执行
刘徽建陈兴鲁兰钰袁旭
左译友曹珂张涵旭杨洁
张彦傅清音刘志勇李莉
杜晓红范文强杨一石艳艳
黄超吴磊杨玲芝魏丹
江河洁金方旭吴咏梅付勇
刘余娟
行政事务
张珺马艳艳
国际事务
李佩王瑛袁登博
黄寅骢西田安弥纱
宣传推广
李哲刘垚梦周辛欣肖非
公共教育
张明周莹王玟惠
日英翻译
李樱妮王秋雨李眯眯尹彤云
孙梦妍刘朔
—日方工作团队—
坂靖海野启之
木村理惠平井洸史
文物点交
吉村和昭青柳泰介北井利幸
铃木朋美平井洸史伊东洸
木村理惠鹤见泰寿奥山诚义
河崎绘美小仓颂子中尾真梨子
三浦敬任染田英美子
中川智巨通山智子
辻祥子伊豆藏美荣子张敏
山本一昌川畑步美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日本奈良县政府
承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奈良县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
协办单位
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西安碑林博物馆朝阳县文物管理所襄阳市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亳州博物馆深圳望野博物馆奈良县立美术馆奈良县立万叶文化馆日本文化厅日本宫内厅奈良市教育委员会明日香村教育委员会唐招提寺大峰山寺
支持单位
日本国驻华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阪总领事馆
特别鸣谢
上海书画出版社西北大学博物馆黄山美术社大塚OMI陶业株式会社赵绪成战晓梅刘琳琳姜生费建民李井冈杨子枫王纲怀田国强侯予(排名不分先后)
本馆实行限流预约参观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停止入馆,16:00停止会员手续办理)
逢周一闭馆
参观须持有入馆前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参观门票
清华师生:持校园卡可免普通门票和特展门票
社会观众:需购买20元普通门票或60元特展门票(含普展)
双特展联票100元
(优惠政策详见官网)
网上订票
点击公众号底部菜单【参观指南-参观订票】
地址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
(高德地图或百度地图导航至“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校内师生请从清华艺博“校内师生参观通道”入馆
校外观众请从清华艺博东侧“艺博专用通道”进校入馆
校外车辆禁止入校,提倡绿色出行
温馨提示
自驾车辆请停放在校外停车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东门)附近停车场有:北京农商银行、凯时广场、同方大厦、学研大厦、同方科技广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