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大头视频神器逗拍热闹了没几天,又被超鸡萌的小偶挤了下去。只过1%的生活的伟大的安妮的快看漫画、圣诞节苹果热荐的小而美的捏捏、曾经刷遍朋友圈的脸萌、你手机上的魔漫相机如今是否安好?
朝生夕死?爆款APP的命运如何上演大扭转?
尽管爆款APP暴露出不少问题,但依旧成为国内众多移动互联网创业者争先效仿的对象。一朝爆款先过瘾,明朝下榜不见人。
对比这几款漫画类APP:不难发现,产品如其人,深烙着各自异常鲜明的DNA。同是漫画APP,谁也不敢说他们当中不会横空出世一个中国的漫威、百代?当然,也许这个过程会很漫长,而且可能会经过复杂融合。
魔漫是最早撬动国内动漫社交APP市场的先行者。据说下载量超过1亿。创始人任晓倩,人称“艺术系美女”、“80后海归”。任晓倩曾说过:只要为用户带来价值,真正打动用户,魔漫就一定能走得更远,盈利也是自然而言的事情。魔漫是最早的爆款APP,获得阿里系的投资,但是一年多过去了,除了周边产品,始终没有看见那个自然而然的赢利点。
脸萌是爆款APP,郭列是爆款创始人,人比产品更爆。1988年的郭列,成为最早一批90后创业家的代表。有用户评价,脸萌一次是好奇,两次是自恋,三次是变态狂。脸萌的成功之处就是迅速吸引了一批用户,但是极低的留存率和活跃度成为产品的致命伤。投资人看重的是郭列的团队而非产品本身,郭列在完成A轮融资后,迅速开始转向开发一款新的社交产品。
捏捏是深受苹果应用商店喜爱的小而美的创业公司,技术先导、界面清新。产品上线半年,苹果推荐了两次。圣诞期间的苹果持续热推,让捏捏爆了一把,后又归于稳步发展。创始人吴洁表示:接下来,捏捏不仅仅是头像,未来的运作会在动漫界的ACG三个方向展开,分别是用户定制的漫画、动画和游戏。通过海陆空全局开打的大IP概念来运作,实现个人定制漫画形象的霰弹式传播。未来的赢利点就在ACG三点之中。
去年8月上线的小偶,凭借微博推广的时机爬上了苹果榜单。上行途中与排名正在下滑的同类APP逗拍狭路相逢。无论是用户体验还是产品形态,小偶和逗拍都有相当的重叠部分。
爆款之后,续集难写。
可以推想的出路不外乎转型社交、对接电商、IP运作。其中IP运作可以算是国内移动互联网红海之战中的蓝海。
不仅是影视、IP在游戏、漫画产业的开发是拉长IP产业链的一种必然趋势,在这一领域美国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国内正在迎头赶上。以爆款APP为核心,通过全媒体合作平台的运作,大幅度提升APP的文化和商业价值,用漫威的模式挖掘APP的IP价值,用迪士尼的模式形成自身形象产业价值链,而不再走昙花一现的老路。或者是爆款APP寒冬之后的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