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脸萌的真正意义在于,在中国,有华为、联想一类的老牌科技企业,更有数量庞大的科技创业小“作坊”。他们普遍员工不超过十个,年纪不超过30岁,有强烈的创业激情,有拍案叫绝的创意,也不差一夜成名的运气,也有过数轮融资的阔绰,但从过去的例子来看,真正成功的几乎没有。APP的虚火,如何能真正烧起来
9名员工,数轮融资,2000万下载量,“脸萌”的一夜爆红,再次改写了传统商业故事的套路。
脸萌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私人定制的卖萌,其核心功能就在于用户可以通过五官的拼接快速创造属于自己的漫画形象。在卖萌的年代,脸萌果断地火了。仅在6月的第一周就突破了2000万的下载量。
风投当然不会少。私募股权基金IDG资本初期以400万元投入脸萌,目前脸萌正与多家风投洽谈A轮融资,融资量在千万元,IDG资本还将跟投。
其实,脸萌的故事,在APP的生意场,并不少见。类似于脸萌一样速热又速冷的应用有很多,例如曾红极一时的魔漫相机和疯狂猜图等。但问题是,“三五个人,七八条枪”的作坊式的APP,为何走火?能火多久?
有互联网分析师认为,相比于魔漫相机、疯狂猜图之类的应用,脸萌的生命周期可能更加短暂,很多用户都是玩几次过了新鲜劲儿就不会再次使用了。创始人郭列说:“我们会努力把流星做成太阳。”如何成太阳?“朝生暮死”的APP生意场需要且行且思考。
脸萌为什么火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脸萌的用户发展之快、范围之广,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对于脸萌的一夜爆红,连创始人郭列都感到意外
脸萌走红后不久,就有分析人士公开表示此款APP没有用户黏性,大家只是图个新鲜感,许多人在使用过一两次后就会将其卸载,不具有长期的发展潜力。尽管郭列说自己当初创造脸萌“只是因为好玩”,但脸萌的爆红仅仅是好玩促成的吗?也许事实没那么简单。
脸萌的火爆并非无心插柳,只是火爆的程度大大超乎了郭列和团队伙伴的想象。
昙花一现的担忧
国内有多款图片手机软件爆红网络,但几乎都是昙花一现。包括疯狂猜图、魔漫相机、百度魔图在内一度爆红的软件最终都逃不过逐渐销声匿迹的命运,脸萌是否会步它们的后尘,成为业内人士担忧的问题
商业价值聚集难
脸萌最大的问题是用户的流失。在豆瓣讨论组上,随处可见对脸萌的批评和质疑。一条题为“你们真的觉得脸萌好玩?”的帖子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脸萌的创始团队来自腾讯,创始人郭列曾经是腾讯的一名产品经理。郭列称,脸萌最近迎来的暴增其实与推广无关,公司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一个运营人员。如果要追溯缘由,他认为可以从团队本身去找。这是一个产品导向型团队,由程序员、设计师、策划组成,郭列每天都会召集团队一条一条读用户反馈,产品也保持一周一个版本迭代的速度。整个5月,脸萌就连续做了3个版本更新,分别是增加五官的写实度,增加表情、气泡功能;增添素材。从直观体验上看,用户使用脸萌的最大乐趣是,能够拼凑出跟自己或朋友很相似的卡通人物,而表情、配饰、爱好,以及会说话的气泡等特征,还能适当发挥用户自主性,用有趣的方式去体现自己的个性。
在接受采访时,郭列表示,脸萌的产品会持续更新,融到的资金将用于漫画产品的研发、品牌建立上,未来将开发“朋友圈的场景配图”。今后为了变现,可能开发手游等产品。近日,脸萌创始人郭列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也曾坦言,在资金到位后,脸萌下一步想做“社交化的朋友圈表达,通俗点就是朋友圈场景的配图”,并且表示脸萌不会走魔漫相机的老路,会看重用户个人化的创意。
海外市场扩张难
“脸萌”正在接洽A轮融资,想投的机构很多,但当脸萌这样一款产品商业模型“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过高的估值与吹捧,并非好事
或许脸萌有望在中国成为下一款大红大紫的应用,但别指望它能席卷全球。欧美的头像市场似乎已被“MadMenYourself”、“MakeMe”、“iMadeface”、“Uface”等应用牢牢掌握。
科技博客TechCrunch中国合作伙伴Technode称,脸萌已获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nternationalDataGroup:以下简称IDG)投资,正在进行第二轮融资。
早在今年年初,脸萌就拿到了IDG资本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如今,脸萌已经在寻求新一轮的融资,受到机构的热烈追捧。作为天使投资人,IDG表示,当然会接着投,金额在几百万美元。目前已经在跟团队聊,再过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尘埃落定。
脸萌是郭列第二次创业的第二个产品,得益于去年Uface、魔漫相机的红火,这让郭列看到了希望,于是开始寻找一些投资。
于是在今年初就拿到了IDG首轮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半年过后,随着脸萌创下了过百万的下载量,郭列又再次迎来了IDG数百万元的融资。
对于未来的发展,郭列表示:“未来我们希望基于用户自身的漫画形象开发手游。”脸萌也计划将接入社交账号,使用户可以随意拼接彼此的照片、玩游戏等。同时,将为脸萌增加社交漫画的功能,增加用户黏性。
此外,寻找盈利点也成为脸萌团队所要面对的问题,或许用不了太久,脸萌会再次迎来爆发式增长,获得融资就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目前,“脸萌”正在接洽A轮融资,IDG资本将继续跟投,但不会是领投方。投资金额、持股比例都签了保密协议。
然而也有业内分析提醒,移动互联网鼓励创业,但并不鼓励吹捧,是做成一个伟大的产品还是做成一个值钱的公司,本来是相辅相成的,但浮躁的中国互联网圈容易把两者隔离,这也就有了赚快钱以及上市套现的暴富奇迹。当脸萌这样一款产品商业模型“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捧杀仍然是个更大概率存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