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马艳通讯员曹长青
广西桂林山与水相融共生,成就了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与生俱来的秀美气质,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其中60岁以上游客达300万人次。
今年4月以来,一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行动在全国展开,作为一座享誉国内外的旅游胜地,桂林市政法机关以及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行动的各成员单位,立足旅游城市特点,聚焦重点难点,为旅游市场“把脉”、建立旅游市场监管机制、针对广大老年游客开展温情防诈宣传,走出了一条具有桂林特色的防止养老诈骗新路子。
一张清单,为旅游市场“把脉”
为了让桂林这座国际化旅游名城远离养老诈骗,桂林开启了一场针对旅游市场的“把脉”行动。2021年以来,桂林市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梳理下发了《桂林市旅游市场综合监管问题清单》等一系列文件,出台了《桂林市旅游市场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工作考评暂行办法》,压实责任针对旅游市场开展整治行动。
立法是加强旅游市场管理的“利器”。2021年,《桂林市旅游市场管理条例》被列为立法调研项目。在一系列的旅游市场整治和完善措施中,预防旅游型养老诈骗被作为一项重点内容贯穿始终。
一场行动,守护老年人“钱包”
今年4月以来,除桂林市政法机关破获一系列养老诈骗案件外,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突出抓住旅游市场消费安全问题的“牛鼻子”,积极开展旅游消费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针对游客投诉热点,桂林市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等部门对购物市场集中开展“刮骨疗毒”式的重点专项整治行动,包括全面检查旅游商品经营行为,对涉嫌养老诈骗行为的商家进行重拳整治;专门下文要求全市所有旅行社暂停组织游客进入旅游购物店,同时出台《桂林市旅游消费购物点列入旅游团队电子行程单现场审核规范性指标(试行)》,对全市所有旅游购物店实行“企业自评”“县(区)人民政府组织初核”“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复核”三轮核验工作,并实行动态监管工作机制,实现对全市旅游消费购物市场的有效监管。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积极畅通多元化投诉渠道,对涉及老年人消费行为的投诉进行及时处理。
一缕温情,“最美山水”映“夕阳”
据公安机关调查,一般养老诈骗案件类型主要集中在购买特效药、保健品以及老年理财投资方面,受害人群既有本地的普通老年群众,也有从外地前来桂林旅居的老年游客。桂林市政法机关在走访调查中发现,仍有部分老年人养老诈骗防范意识较差,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对新型诈骗手段缺乏了解,难以有效辨别诈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