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成都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示窗口,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共“藏”有165项围绕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的科技产品。从航天航空、大国重器,到农业科技、智能家居,在这里,你都可以“沉浸式”了解这些带有“成都基因”的硬核科技成果。
据了解,1号馆的成果展示区,根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4个主题进行区域划分,全面展示成都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实践。而这也是成都首个全方面展现成都硬核科技成果的展示区。
进入成果展示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国重器”——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持建造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的等比装置模型。“目前,‘拉索’是世界上超高能伽马射线探测灵敏度最高,甚高能伽马射线源巡天普查灵敏度最高,超高能宇宙线能量覆盖范围最宽的探测装置。”科创生态岛1号馆讲解员介绍道。
作为成都科技创新版图上一个闪亮的坐标,科创岛上的“宝藏”远不止这些——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我国核电“国家名片”华龙一号;西部“最强大脑”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算力;科技创新支撑下的“天府粮仓”;各式各样的“成都造”机器人……
而在科创生态岛1号馆三楼,可以体验到时下最新的科技产品。在这里,你可与“商量”语言大模型畅聊,也可以使用VR极限飞行设备模拟战斗机驾驶场景,还可以沉浸式体验天府绿道骑行……“在未来盒子(SIC-Box)区域,我们只需简短指令,AI便迅速生成了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甚至还可以现场创作出一段乐曲,体验作曲家的创作乐趣。”科创生态岛1号馆讲解员介绍道。
以“会”策源
加速创新资源与产业发展融合
除了展示实实在在的硬核科技成果,看不见的创新要素,也在这座岛的“孵化”下,成为可转化应用的创新资源。
岛为载体,以“会”策源,成都科创生态岛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为导向,持续举办“校企双进·找矿挖宝”“创交会”等品牌活动。数据显示,仅2024年上半年,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共举办活动78场,逐渐成为成都科创生态岛推动创新资源与产业发展融合的新模式。
“在我们的印象里,科创生态岛从开岛以来就非常热闹,政府单位、高校科研团队、企业团队来访频繁。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作为第一批入驻机构,也抓住了更多机遇。”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商务总监王潇蓥表示,科创生态岛的活动链接,为中心与其他机构搭建了沟通桥梁,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这几年,我们亲眼见证科创生态岛的建设运行,可以感受到成都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生态链条正越来越完善。”在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党委书记曲建升看来,随着科创生态岛的加快建设,将有更多科技成果在此落地,更多创新企业在此获得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