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制定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计算公式的原则?
A.对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加以限制
B.对围护结构的投资加以限制
C.防止围护结构的内表面结露
D.防止人体产生不适感
【参考答案】B
【解析】《三版教材》P4确定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的原则,即是约束其内表面温度τn的条件。除浴室等相对湿度很高的房间外,τn应该满足内表面不结露的要求,内表面结露可导致耗热量增大和使围护结构易于损坏,即要限制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同时,要防止τn过低,人体向外辐射热过多而产生不适感。综上,A、C、D选项错误。
2.低温热水地板辐射耗热量应经计算确定,以下关于辐射采暖的耗热量计算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A.在严寒地区,按对流采暖计算出的耗热量乘以0.95的修正系数
B.在寒冷地区,按对流采暖计算出的耗热量乘以0.90的修正系数
C.将室内计算温度取值降低2℃,再按对流采暖计算耗热量
D.敷设加热管的建筑地面,应计算地面的传热损失
【参考答案】ABD
【解析】2008年时执行《地暖规程》第3.3.5条,D为错误。但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辐射冷暖规程》第3.3.2条,则此题ABD均为错误选项。
3.设置热风采暖的民用建筑及工业企业辅助建筑,冬季室内活动区的平均风速应为下列选项的哪一个?
A.不宜大于0.50m/s
B.不宜大于0.35m/s
C.不宜大于0.30m/s
D.不宜大于0.25m/s
【参考答案】C
【解析】《暖规》第3.1.2条。
4.设置全面采暖的民用建筑,下列哪一项是确定围护结构传热阻的正确表述?
A.应保证围护结构不结露的最小热阻
B.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C.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确定
D.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节能标准的规定
【参考答案】D
【解析】《三版教材》P2,传热阻要满足冬季供暖节能要求,同时保证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符合卫生标准即A选项,所以D选项应正确。
5.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的计算公式,该计算公式不能适用于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外墙
B.外窗
C.屋顶
D.地面
【解析】《三版教材》P5和《暖规》第4.1.8条,“不适用于窗、阳台门和天窗”。
6.设置集中采暖的建筑物中,安装在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的散热器,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连接方式?
A.由散热器前设置调节阀的单独立、支管采暖
B.由散热器前不设置调节阀的单独立、支管采暖
C.楼梯间与相邻房间共用立管、支管,立管、支管均设置调节阀
D.楼梯间与相邻房间共用立管,仅相邻房间的支管设置调节阀
【解析】《民规》第5.3.5条、《三版教材》P85、《暖规》第4.3.11条。
7.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集中热水采暖系统设计时采用的节能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说法?
A.管路宜按南北向分环路布置
B.应设置室温调控装置
C.采用垂直单管串联式系统
D.采用下分式垂直双管系统
【解析】《公建节能》第5.2.2条、第5.2.3条。
8.热水采暖系统采用高位膨胀水箱做恒压装置时,下列哪项做法是错误的?
A.高位膨胀水箱与热水系统连接的位置,宜设置在循环水泵的进水母管上
B.高位膨胀水箱的最低水位应高于热水系统最高点的0.5m以上
C.设置在露天的高位膨胀水箱及其管道应有防冻胀措施
D.高位膨胀水箱与热水系统的连接管上,不应装设阀门
【解析】《锅规》第10.1.12条。
【扩展】关于定压点和膨胀的设计原则:(1)《热网规》第14.2.7条,当设计供水温度高于65℃时,不应低于1m,65℃及以下时,不应低于0.5m,B选项说得不完全,所以为错误;(2)《09技术措施》第6.9.5条,通用于采暖空调循环水系统,水温分界与《热网规》第14.2.7条不同;(3)《锅规》第10.1.12条,ACD选项正确,“高位膨胀水箱的最低水位应高于热水系统最高点的1m以上,选项B选项错;(4)《民规》第8.5.18条,对闭式空调水系统的定压和膨胀设计的规定。
9.住宅建筑采暖系统设计时,下列哪一个计算方法是错误的?
A.户内采暖设备容量计入向邻室传热引起的耗热量
B.计算户内管道时,计入向邻室传热引起的耗热量
C.计算采暖系统总管道时,不计入向邻室传热引起的耗热量
D.采暖系统总热负荷计入向邻室传热引起的耗热量
【解析】《民规》第5.2.10条,简单化理解,就是户内系统有关的水力计算时,计入户间
传热;户外系统有关的水力计算时,不计入户间传热。
10.关于通风和空调系统的矩形钢板风管截面尺寸的规定,应为下列那一项?
A.风管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最大长、短边之比不应超过6
B.风管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4,最大长、短边之比不应超过8
C.风管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4,最大长、短边之比不应超过10
D.风管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5,最大长、短边之比不应超过10
【解析】《暖规》第5.8.1条,《民规》第6.6.1条。
11.对放散热量的工业厂房采用自然通风时,下列哪一项表述错误?
A.主要考虑热压作用
B.充分利用穿堂风
C.利用穿堂风时,厂房迎风面与夏季最多风向宜成60°~90°角
D.计算自然通风时,考虑热压和风压的联合作用
【解析】《暖规》第5.2.3条条文说明,《暖规》第5.2.4条。
12.地下汽车库内无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区,设计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进风系统。送风量与排风量的比值应为下列哪一项?
A.≥20%
B.≥30%
C.≥40%
D.≥50%
【解析】《汽车库防火规范》第8.2.7条。
13.某高层建筑有地面面积为800m2、净空高度为11.5m的中庭,设计采用自然排烟方式。该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数值哪一项是错误的?
A.16m2
B.40m2
C.80m2
D.120m2
【参考答案】A
【解析】《高规》第8.2.2.5条,自然排烟可开启窗面积应≥地面面积5%。
14.袋式除尘器过滤速度的高低与清灰方式、清灰制度、粉尘特性、入口含尘浓度等因素有关。下列哪项不宜选用较高的过滤速度?
A.强烈清灰方式
B.清灰周期较短
C.入口含尘浓度较高
D.粉尘的颗粒较大,黏性小
【解析】《三版教材》P215。
15.布置在民用建筑内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第一层或顶层的热水锅炉房,其额定出口热水温度不应大于下列哪一项?
A.80℃
B.95℃
C.110℃
D.120℃
【解析】《建规》第5.4.1条。
16.矩形风管弯管制作必须设导流片的弯管,应是下列选项的哪一个?
A.平面边长为500mm的内斜线外直角形
B.平面边长为500mm的内外直角形
C.平面边长为800mm的内外同心弧形
D.平面边长为800mm的内弧形外直角形
【解析】《通风验规》第4.2.12条。
17.对污染源产生的工业有害物进行源控通风设计,经计算对每一种有害物设计的全面排风量分别为:粉尘,5m3/s;SO2气体,3m3/s;余热,6m3/s;余湿,4m3/s。以下所列的最低全面排风量,哪一项是正确的?
A.18m3/s
B.10m3/s
C.8m3/s
D.6m3/s
【解析】《暖规》第5.1.13条,《三版教材》P172。
18.适合静电除尘器的使用环境,是下列哪一项?
A.有爆炸性气体产生的环境
B.有在常温条件下产生易燃的油雾
C.高温(<400℃)含尘气体除尘
D.相对湿度大于80%的含尘气体除尘
【解析】《二版教材》P206,《三版教材》P221将原来《二版教材》400℃改为350℃。
19.某宾馆的会议区有多个会议室,其中一间100人会议室采用了一台3000m3/h的新风空调箱供应新风,但室内与会人员仍感到气闷,反映新风不足。分析引起新风量不足的首选的因素,是下列选项的哪一个?
A.新风系统用了中效过滤器
B.新风送风道过长
C.室内未设置排风系统
D.室外气温过高
【解析】由《公建节能》表3.0.2和《民规》表3.0.6-4可知,该会议室所选配的新风机风量完全满足设计要求,但所送新风量依然不足。(1)D选项与新风量不足无关,首先排除;(2)AB选项均增大了送风段阻力,造成新风量减小。而在空调房间中,若门窗密闭性良好,没有合理的排风措施,新风无法送入,C选项会造成新风量严重不足,见《民规》第7.3.22条;(3)题目要求选择新风量不足的首选因素,应选择C选项。
20.舒适性空调房间的夏季空调冷负荷计算中,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A.可不计算人员形成的冷负荷
B.可不计算通过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C.可不计算通过内墙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D.可不计算通过屋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解析】《民规》第7.2.6.1条。
21.将低压饱和蒸汽喷入空气中,并控制喷入蒸汽量,不使空气含湿量超过饱和状态时,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应是下列选项的哪一个?
A.等焓加湿
B.等焓加热
C.等温加湿
D.等湿加热
【解析】《空气调节》P15的图1-13,《三版教材》P372。
22.判断一幢建筑是否节能,采用的判断应是下列选项的哪一个?
A.该建筑是否应用了地源热泵
B.该建筑全年单位面积平均能耗
C.该建筑空调采暖负荷大小
D.该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否达到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解析】《夏热冬冷》第5.0.5条。
23.公共建筑空调冷、热水系统采用二次泵系统的条件,应为各环路压力损失相差悬殊。当采用二次泵系统时,对各个环路压力损失相差数值的具体判据是下列何项?
A.各环路压力损失相差数值大于90kPa
B.各环路压力损失相差数值大于70kPa
C.各环路压力损失相差数值大于50kPa
D.各环路压力损失相差数值大于30kPa
【解析】《公建节能》第5.3.18条:50kPa;另见《民规》第8.5.4.3条条文说明。
24.设计离心式制冷机机房,以下设计要求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应考虑机房设备安装孔与运输设备的预留
B.应设置给水、排水设施
C.应有良好的室内通风设施
D.机房的隔墙应为防爆墙
【解析】《暖规》第7.8.1条,《民规》第8.10.1条。
25.某工程空调系统的组合式空调器构造如图所示,如投入使用后,风量、风压均满足要求,但排水管中的凝结水不能有效排除并进入了风机段,其原因是下列何项?
A.排水管直径太小
B.排水口位置偏高
C.风机的负压偏小
D.机组的排水管管口直通机房
【解析】如图,凝结水排放口位于风机的负压段。当风机负压较大时,凝水处于负压区,可以简单理解为凝水被风机吸住,排不出来。此类情况应安装水封。详见《民规》第8.5.23.1条及其条文说明。
【扩展】空调器水封高度计算(以下水封计算高度均以mm计。P为风机全压,单位Pa)
(1)为机组风机启动前,此时水封呈静止状态,机组表冷段风压对应水柱为H=P/10=0;
(2)为机组风机启动至正常运转状态,机组表冷段风压对应水柱为H=P/10;
(3)为机组风机正常运转后积水盘中冷凝水开始满溢至水封,向外排出,机组表冷段风压对应水柱为H=P/10;
【结论】A、B、H、P之间的关系式应为:B≤H=P/10≤A,且A=H+20mm(20mm为防止机组开机负压所预留的缓冲高度)。
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4.5.9条,带水封的地漏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不适用于空调冷凝水存水弯的设置。空调箱风机全压一般在700Pa~1200Pa,按上述计算结果可知,一般空调冷凝水水封高度为90mm~140mm。
26.某23层办公大楼的空调水系统为闭式系统,冷水机组、冷水循环泵和膨胀水箱均置于建筑的最高屋面处,系统调试时,冷水循环泵和供回水管路的振动很大。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冷水循环泵的扬程选择过高
B.冷水循环泵的流量过大
C.冷水循环泵与膨胀水箱的距离过大
D.冷水供回水管路中有空气
【解析】(1)引起水管和泵振动的直接原因是管路中有空气,若系统定压不够,导致局部管路进入空气;(2)膨胀水箱与定压点之间的高差过小,或定压点到水泵入口处阻力过大(水泵入口设过滤器阻力较大),均有可能导致管路中有空气存在。
27.某新风处理机组的额定参数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现将该机组用于成都市某建筑空调系统。该市的冬季和夏季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分别为1℃和31.6℃,当机组风量、冬季空调热水和夏季空调冷水的供水温度和流量都符合该机组额定值时,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机组的供冷量小于额定供冷量
B.机组的供热量小于额定供热量
C.机组的夏季出风温度低于额定参数时的出风温度
D.机组的冬季出风温度低于额定参数时的出风温度
【解析】(1)空调箱的实际制冷量=进出风口空气焓差×空气质量流量,按极限法分析可认为,在室外温度刚刚变化的时候,空调箱的出风温度仍然保持不变。当室外空气温度为31.6℃时,与额定工况进风温度35℃相比,此时空调箱的进出风温差(焓差)减小,而风量不变,空调箱实际冷量减小。
(2)冷源对空调箱的可供冷量=进出空调箱换热盘管的供回水温差×水的比热(质量流量)空调箱实际冷量减小,则由冷源供给的冷量也应随之减小。如题,冷水的供水温度和流量都为额定值,冷水的供回水温差应减小。例如,原额定工况下供回水温度为7/12℃的冷水,此时供水温度不变,仍然为7℃,而回水温度降为10℃,供回水温差由5℃降为3℃。
(3)空调箱出风口送风温度与空调箱内换热盘管的回水温度有关,送风温度随回水温度降低而降低,两者之间温差一般为6℃,(参见《三版教材》P401中间段落关于表冷器的描述)。当空调箱回水温度降低时,出风温度也随之降低。
(4)冬季工况的分析原理与夏季工况完全相同,综上所述,ACD选项正确。
28.下列关于洁净等级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目前我国使用的空气洁净度标准均采用计数浓度
B.根据国际标准ISO/TC209,室内大于或等于0.5μm的粒子个数为30pc/m3,则其空气洁净等级为N3级
C.根据美国联邦标准FS209E,室内大于或等于0.5μm的粒子个数为30pc/m3,则其空气洁净等级为M3级
D.传统的100级是指每立方英尺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粒子个数不多于100个
【解析】(1)本题考察的内容在《三版教材》中已删除,见《二版教材》P405,与国际标准ISO/TC209相同,我国也从计重法阶段迅速进入计数法阶段;(2)由表3.6-1可知C选项中空气洁净等级应为M1.5级;(3)英制单位100级,对应于表3.6-1中的M3.5级,查表可知其概念与D选项的描述一致。
29.现行国家标准对空气过滤器的选用、布置和安装方式做出若干强制性规定,以下对有关强制性规定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A.空气净化处理应根据空气洁净度等级合理选用空气过滤器
B.空气过滤器的处理风量应小于或等于额定风量
C.中效(高中效)空气过滤器宜集中设置在空调系统的正压段
D.亚高效、高效和超高效空气过滤器必须设置在净化空调系统的末端
【解析】选项A参见《洁净规范》第6.4.1条,选项D参见《三版教材》P458宜设置在净化空调系统的末端。
30.下列哪一项关于制冷剂说法是错误的?
A.R123的GWP在目前常用制冷剂中属最低范围
B.R134a的ODP=0,GWP却较高
C.R22的ODP和GWP值均很小,在我国可以长期使用
D.CO2属于可以长期使用的制冷剂
【解析】(1)《三版教材》P588,R22并不可长期使用,在我国可使用到2040年;《制冷技术》P39,P22只可用到2030年;两处不一致;(2)发展中国家2030年完成全淘汰HCFCs的生产与消费,但是2030~2040年允许保留年均2.5%的维修用量。
31.下列哪一项关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系数的表达是不正确的?
A.热力系数作为制冷机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B.热力系数是制冷机获得的冷量与消耗的热量之比
C.热力系数随热媒温度升高而增大
D.和压缩式制冷机中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是理论上最大的制冷系数相对应,热力系数也有理论上最大热力系数的概念
【解析】《三版教材》P637,热力系数随热媒温度升高而减少,随着冷凝温度升高或蒸发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扩展】吸收式制冷的热力系数与蒸气压缩式制冷系数不能直接比较,需转化为一次能源进行比较。
32.仅选用单台冷水机组且连续运行的建筑物空调系统,应优先选用哪类机组?
A.能效比(EER)低的机组
B.额定工况和高负荷下能效比(EER)高的机组
C.部分负荷综合性能系数(IPLV)低的机组
D.部分负荷综合性能系数(IPLV)高的机组
【解析】《民规》第8.2.3条,冷水机组的选型应采用名义工况制冷性能系数较高的产品,《07节能专篇》选择冷源不仅考虑满负荷的COP的值,还要考虑部分负荷的COP,或采用部分负荷综合性能系数IPLV和部分负荷非标性能系数NPLV来衡量全年的综合效益。
33.我国已建成的冰蓄冷工程中最常用的双工况制冷机是下列的哪一个?
A.活塞式
B.涡旋式
C.螺杆式
D.离心式
【解析】《07节能专篇》第7.2.3.3条,目前我国冰蓄冷工程中最常选用的是螺杆式制冷机,当制冷量较大时可选用多级离心式制冷机,工程规模不大,制冷量较小时,也可用活塞式
制冷机。
34.采用冻结设备冻结食物,属于中速冻结的冻结速度应是下列的哪一项值?
A.20~50cm/h
B.12~18cm/h
C.5~10cm/h
D.0.5~3cm/h
【解析】《三版教材》P702。
35.某家用风冷壁挂式分体空调机的铭牌上标明制冷量为3300W,制冷额定耗功率为1240W,下列哪一项对其能效等级判断是正确的?
【解析】《三版教材》P627,《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2010表2。
36.空气调节系统采用制冷剂直接膨胀式空气冷却器时,不应采用下列哪种冷媒?
A.R22
B.R134a
C.R717
D.R744
【解析】《三版教材》P747和《民规》第7.5.6条,空调系统不得采用氨作制冷剂的直接膨胀式空气冷却器。
37.有三种容积式单级制冷压缩机,当实际工况压缩比≥4时,压缩机的等熵效率由低到高的排序应是下列选项的哪一个?
A.活塞式压缩机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
B.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
C.涡旋式压缩机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
D.活塞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解析】《三版教材》P597图4.3-5。
38.设计建筑生活热水系统时,应综合节能、防垢、安全和使用等方面因素确定热水供水温度,适宜的热水温度是下列何项值?
A.50~54℃
B.55~60℃
C.61~65℃
D.66~70℃
【解析】《三版教材》P802。
39.某高层住宅的浴室净高2.6m,有外窗,需布置热水器于室内,下列哪项选型是错误的?
A.密闭型燃气热水器
B.直排型燃气热水器
C.半密闭型燃气热水器
D.电热水器
【解析】《燃气规范》第10.4.5.2条,可安装密闭式热水器,但不得安装其他类型热水器,可知BC均错,考虑本题是单选题因此选B。
40.住宅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内严禁设置的用气设备是下列哪一项?
A.天然气用气设备
B.人工煤气用气设备
C.液化石油气用气设备
D.压力低于0.2MPa的天然气用气设备
【解析】《燃气规范》第10.2.22条。
41.下列哪些关于公共建筑热水采暖系统散热器设计选型、安装的表述是正确的?
A.确定散热器所需散热量时,应扣除室内明装管道的散热量
B.散热器宜明装
C.散热器的外表面应刷非金属性涂料
D.钢制柱形散热器的片数不应超过20片
【参考答案】ABC
【解析】《公建节能》第5.2.4、5.2.5条,ABC选项正确;《民规》第5.3.8条,是铸铁散热器的片数规定而不是钢制。
42.在地面采暖系统设计中,选用辐射采暖塑料加热管的材质和壁厚时,主要考虑的条件是下列哪几项?
A.系统运行的水温、工作压力
B.腐蚀速度
C.管材的性能
【参考答案】ACD
43.某四层办公楼,冬季采暖系统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所包括的内容是哪几项?
A.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B.朝向修正
C.风力附加
D.外门修正
【解析】《民规》第5.2.3~5.2.6条,要说明的是C选项风力附加率,是设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中明显高出周围其他建筑物的建筑物,本题中为四层办公楼,不必高虑风力附加。
44.住宅建筑集中采暖系统节能,要求调节、计量装置的做法,是下列哪几项?
A.设置分户温度调节装置
B.设置分室温度调节装置
C.设置分户(单元)计量装置
D.预留分户(单元)计量装置的位置
【参考答案】ABCD
【解析】《住宅建筑》第8.3.1条,集中采暖系统应采取分室(户)温度调节措施,并应设置分户(单元)计量装置或预留安装计量装置的位置。
45.热水热力网支干线的设计中,正确的设计应是下列选项的哪几个?A.热力网支干线管径应按经济比摩阻确定
B.热力网支干线管径应按允许压力降确定
C.DN400以上的管道的允许比摩阻不应大于300Pa/m
D.DN400以下的管道的管内流速不应小于3.5m/s
【参考答案】BC
【解析】《热网规》第7.3.2、7.3.3条及条文说明。
【扩展】
46.供热系统中安全阀正确安装方式是下列哪几个?
A.蒸汽管道和设备上的安全阀应有通向室外排气管
B.热力管道和设备上的安全阀应有接到安全地点排水管
C.在排水管和排气管上不得设置阀门
D.安全阀必须垂直安装
【解析】《三版教材》P90、《09技术措施》第8.5.2.3条,ABC选项均正确。要说明的是选项D应为直立安装而不是垂直安装。
47.某装配车间有28名工人同时工作,设有全面机械通风系统,以保证工人对新风量的需求。试问,该车间符合卫生设计标准的全面换气量的合理数值可选下列哪几个?
A.600m3/h
B.850m3/h
C.950m3/h
D.1050m3/h
【参考答案】BCD
【解析】《暖规》3.1.9条,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3/h的新风量。
48.一高精度空调系统,其送风支管上设置了1kW的电加热器。风管采用橡塑材料保温,沿气流方向,电加热器的前后一定长度范围内的风管上则采用铝箔离心玻璃棉保温。根据现行消防设计规范,该长度范围正确的应是下列选项的哪几个?
A.前0.8m,后0.5m
B.前0.5m,后0.8m
C.前0.8m,后0.8m
D.前0.8m,后1.0m
【参考答案】CD
【解析】《暖规》5.8.22条,前后各800mm风管及其保温材料均应采用不燃材料。
49.公共建筑本专业施工图的设备表中,需注明所选用风机性能参数的应是哪几项?
A.风机全压
B.风机最低总效率
C.风机风量
D.风机的配套电机功率
【解析】风机风量及配套电机功率需在设备表上注明,此外根据《公建节能》5.3.26条条文说明,空调机组采用的风机全压与要求的风机最低总效率。
50.战时为戊类物资库的防空地下室,必须设置的通风设施是下列哪些?
A.清洁通风
B.隔绝通风
C.滤毒通风
D.排烟通风
【参考答案】AB
【解析】《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第5.2.1.2条。
51.排除有爆炸危险的粉尘的局部排风系统,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风管内粉尘的浓度应有限制,下列哪几个数据是错误的?
A.粉尘的浓度应不大于爆炸下限的50%
B.粉尘的浓度应不大于爆炸下限
C.粉尘的浓度应不大于爆炸下限的40%
D.粉尘的浓度应不大于爆炸下限的25%
【解析】《暖规》第5.3.12条。
52.根据消防设计规范,阀门动作的温度,下列哪些提法是正确的?
A.厨房排油烟管上的防火阀的关阀动作温度为150℃
B.卫生间排风支管上的防火阀的关阀动作温度为70℃
C.排烟风机前设置的排烟防火阀的关阀动作温度为280℃
D.加压送风系统中的加压送风口的关闭动作温度为70℃
【解析】选项D有争议,根据《09技术措施》4.8.8条,加压送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认为正确。
【扩展】加压送风分几种情况:
(1)防烟楼梯间(地上和地下分别送风),此时加压送风口只需要装自垂百叶即可,因为楼梯是上下相同的,没有必要装防火阀。
(2)防烟楼梯间(地上和地下合用),加压送风量同时满足地上地下要求,地下室加压送风口装70℃(电动)防火阀。因为建筑的楼梯间必须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完全分开,所以地下的加压送风口要装防火阀,防止地下河地上的楼梯间串火。
(3)前室,加压送风口安装70℃电动防火阀,火灾时开启着火层及上一层(超过22层时开启三层)。因为为了防止上下层串火,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必须设置防火阀。
(4)《建规》P352表29中数据有争议。
53.冬季建筑室内温度20℃(空气密度为1.2kg/m3),室外温度-10℃,室内排风10.0m3/s,送风量中机械送风量占80%、送风温度40℃,其余为室外自然补风,要保证排风
效果的做法,是下列那几个选项?
A.机械送风量8.0m3/s
B.室外自然补风量2.0m3/s
C.机械送风量9.6kg/s
D.机械送风量8.55m3/s
【解析】(1)本题为2007年考试专业知识(下)第49题。进排风温度的不同造成送排风
气流密度的不同,风量平衡的关键是送排风质量流量的平衡而不是体积流量的平衡。(2)空气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式见《三版教材》P270式2.8-6。-10℃时密度为1.34kg/m3,40℃时密度为1.13kg/m3。以AB项数值代入质量平衡方程式。10.0m3/s×1.2kg/m3≠8m3/s×1.13kg/m3+2.0m3/s×1.34kg/m3,可知AB选项不正确。C选项,送风量中机械送风量占80%,机械送风量9.6kg/s时,自然补风量为9.6kg/s的1/4即2.4kg/s。10.0m3/s×1.2kg/m3=9.6kg/s+2.4kg/s。D选项和C选项意思一样。
54.对于空调工程水系统的阀门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正确的做法是下列哪几项?
A.对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阀,全部检查
B.对于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的阀,按总数的20%检查
C.对不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阀和工作压力≤1.0MPa的阀,总数的10%检查
D.对不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阀和工作压力≤1.0MPa的阀,不做检查,在系统试压中检查
【参考答案】AD
【解析】《通风验规》第9.2.4条。
55.关于夏季空调房间的计算散湿量的组成描述,正确的应是下列哪几项?
A.空调房间的计算散湿量的组成包括了室内设备的散湿量
B.空调房间的计算散湿量的组成包括了室内人员所需新风的散湿量
C.空调房间的计算散湿量的组成包括了室内人员的散湿量
D.空调房间的计算散湿量的组成包括了室内各种液面的散湿量
【解析】《暖规》第6.2.13条,《民规》第7.2.9条。
56.一般全空气空调系统不宜采用冬夏季能耗较大的直流(全新风)空调系统,但是在“个别情况”下应采用直流(全新风)空调系统。“个别情况”是下列哪几项?
A.室内散发有害物质,以及防火防爆等要求不允许空气循环使用
B.夏季空调系统的回风焓值高于室外空气焓值
C.系统服务的各空气调节区排风量大于按负荷计算出的送风量
D.各空调区采用风机盘管,集中送新风的系统
【解析】《暖规》第6.3.13条和《民规》第7.3.18条。
57.当风量、进风参数及冷水供回水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表冷器的析湿系数越大,表明表冷器的热交换效率系数越大
B.表冷器的析湿系数越大,表明表冷器的接触系数越大
C.表冷器的析湿系数越大,表明表冷器的热交换效率系数越小
D.表冷器的析湿系数越大,表明表冷器的接触系数越小
【解析】析湿系数、热交换效率系数、接触系数的概念见《三版教材》P401公式3.4-11、P405公式3.4-14及3.4-15。以《三版教材》P404、P405内容为基础,借鉴图3.4-25(表冷器处理空气时的各个参数)分析如下:(1)当空气终状态点由2水平向左平移至A点。对比1-2与1-A过程可知,温差不变,焓差加大,析湿系数变大。连接1点和A点,延长线相交于φ=100%线,其交点落在3点以下,tw1点以上。由公式3.4-15可知接触系数减小;(2)当空气终状态点由2沿等焓线向左平移至B点。对比1-2与1-B过程可知,温差减小,焓差不变,析湿系数变大。冷水初温不变,由公式3.4-14可知热交换效率系数减小。
依此分析,本题应选CD。
58.严寒地区冬季使用的空气加热器,哪些防冻措施是正确的?
A.设置空气预热器,其水路上不设置自动调节阀
B.新风入口设密闭多叶阀或保温风阀,其启闭与风机的开停联锁
C.设置热水调节阀与风机同时启闭的联锁装置
D.热水调节阀设最小开度控制,并在必要时加大开度
【解析】《09技术措施》第5.5.4条。
59.公共建筑空调水系统设计时,正确的设计应是下列选项的哪几个?
A.空调冷、热水系统各环路之间的阻力相差大于50kPa时,应采用二次泵系统
B.空调水系统的定压和膨胀,宜采用落地定压、膨胀补水装置
C.空调冷水泵的扬程一般不超过36m,效率不低于70%
D.严寒和寒冷地区的空调热水系统的热水补水泵,宜设置备用泵
【参考答案】AC
【解析】(1)选项A参见《公建节能》第5.3.18.6条;(2)选项B参见《暖规》第6.4.13.2条;(3)选项C参见《公建节能》第5.3.27条条文说明;(4)D选项见《民规》第8.5.16条:当仅设置1台补水泵时,宜设置备用泵。
60.某空调房间,恒温精度为20±1℃,房间的长、宽、高分别为5m、4m、3.6m,采用单侧上送风,同侧下回风方式,送风射流相对贴附长度x/d0为40,下列哪几个气流组织设计是错误的?
A.送风射流的阿基米德数Ar=0.003
B.送风射流的轴心温差Δtx=0.8℃
C.送风温差7℃
D.空气调节换气次数为3次/h
【解析】《暖规》第6.5.7条、6.5.8条和《三版教材》P437~438可知,Ar=0.0021。
61.公共建筑设计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时,新风不宜经过风机盘管机组后再送出,其原因应是下列选项的哪几个?
A.风机盘管不运行时,易造成该房间的新风不足
B.风机盘管低速运行时,易造成该房间的新风不足
C.会降低房间的换气次数(与新风直接送入房间相比)
D.会降低风机盘管的制冷(制热)能力
【解析】参见2006年考试专业知识(下)第57题的解析。风机盘管制冷热能力的计算方法与空调箱相同。
62.某三层办公建筑的空调水系统为闭式系统,系统调试时,每次开机前必须先补水,否则无法正常运行。分析可能形成该问题的原因,应是下列选项的哪几个?
A.空调水系统有漏水点
B.空调水系统管路中含有较多空气
C.水泵的流量不足
D.膨胀水箱的底部与水系统最高点的高差过大
【解析】(1)C选项,补完水后能正常运行,说明泵的流量没有问题;(2)D选项,膨胀水箱底部与水系统最高点高差过大,说明定压点压力值大,系统不易产生负压倒吸空气。
63.洁净空调系统除风管应采用不燃材料外,允许采用难燃材料的应是哪几项?
A.保温材料
B.消声材料
C.粘结剂
D.各类附件
【解析】《洁净规范》第6.6.6-4条。
64.关于制冷机组的说法表述正确的,应是下列选项的哪几个?
A.容量为1000kW的水冷式冷水机组的COP为5时,其能源效率等级为3级
B.GB50189规定2000kW水冷式离心冷水机组的COP不应低于5.1
C.GB50189规定容量为900kW水冷式螺杆式冷水机组的IPLV不宜低于4.81
D.容量为100kW的风冷式冷水机组的COP为3.3时,其能源效率等级为3级
【解析】《公建节能》第5.4.5条及条文解释及第5.4.6条。
65.选择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供电方式时,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额定电压可为380V,6kV,10kV
B.采用高压供电会增加投资
C.采用高压供电会减少维护费用
D.在供电可靠和能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型离心机制冷站宜采用高压供电方式
【解析】《三版教材》P602。
66.水源热泵机组采用地下水为水源时,所采取各种措施中哪些是正确的?
A.当水质较差时,地下水使用后,可就近地面排放
B.主机应采用闭式系统
C.应采用可靠的地下水回灌措施
D.采用地下水回灌时,不得污染地下水资源
【解析】《09技术措施》第7.2.1.8条和《地源规范》第5.1.1条,可知BCD正确;地下水必须全部回灌,选项A错。
67.水源热泵机组采用地下水为水源时,哪些是不符合运行要求的水质指标?
A.含沙量等于1/10000
B.pH值为8.8
C.CaO为100mg/L
D.Cl-为0.5mg/L
【解析】《09技术措施》P170表7.2.2。
68.对于相同蓄冷负荷条件下,冰蓄冷系统与水蓄冷系统的特性有以下比较,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冰蓄冷系统蓄冷槽的冷损耗小于水蓄冷系统蓄冷槽的冷损耗
B.冰蓄冷系统制冷机的性能系数高于水蓄冷系统制冷机的性能系数
C.冰蓄冷系统可以实现低温送风
D.水蓄冷系统属于显热蓄冷方式
【解析】(1)《三版教材》P679,水蓄冷比冰蓄冷节省电能,但水蓄冷冷损耗大(5%~10%),冰蓄冷冷损耗(1%~3%);(2)冰蓄冷由于蒸发温度比水蓄冷的蒸发温度低,导致制冷系数降低,制冷量变小;(3)冰蓄冷由于融冰可以得到更低的温度,可以实现低温送风;(4)水蓄冷系统由于水显热变化,实现冷量的储存,而冰蓄冷则是相态发生改变来实现冷量的储存。
69.关于制冷剂的采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R22在中国已经是淘汰的制冷剂
B.R134a的工作压力为正压
C.R407c最适合变制冷剂流量的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
D.R410a可用于变制冷剂流量的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
【参考答案】BD
【解析】发展中国家2030年完全淘汰HCFCs的生产与消费,但是2030~2040年间允许保留年均2.5%的维修用差。
70.建筑物室内排水立管仅设置伸顶通气管时,最低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距排水立管管底垂直距离,符合规范规定的应是下列选项的哪几个?
A.立管连接3层卫生器具,垂直距离>0.45m
B.立管连接4层卫生器具,垂直距离>0.45m
C.立管连接13层卫生器具,垂直距离>1.20m
D.立管连接15层卫生器具,垂直距离>3.00m
【解析】《给水排水规范》第4.3.12条。FnpQ9MprYLrELbvGwhd2NfmWEKQbVbDkiYfdREDxHY2Ug7TCqzVaIG9lLjDFPv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