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八成消费者每月至少帮衬一次,女性占比更高
KTV和夜店逐渐式微,高性价比和个性化的小酒馆蓝海正在崛起。成长于丰富物质和精神生活年代的新一代消费者已经全面进入夜间经济的大市场,他们眼界宽阔,品位不错,爱上网,懂生活,会饮酒作乐。他们也正是中国三万多家小酒馆背后充满想象力的发展空间。
社交性娱乐性属性鲜明
小酒馆大受年轻人欢迎
小酒馆正成为国内夜间经济的一颗新星。
小酒馆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2000年左右,小酒馆兴起,经营方式粗放,以餐加酒水的街边小店为主,提供花生米、萝卜干等下酒菜;2009年,以海伦司为代表的新派高性价比酒馆问世,以规模效应和连锁效应著称;2014年,胡桃里开创“音乐+美食+美酒”模式,成为业内高端小酒馆的知名案例;2019年,奈雪的茶推出奈雪酒屋BlaBlaBar,联合笑果成立脱口秀酒屋,各餐饮品牌开始进场布局;2021年,这种跨界布局初见成效,小酒馆头部企业海伦司上市,餐饮品牌如凑凑等入局;到了2022年,国内酒企纷纷入局,燕京、雪花、青岛和江小白等逐步开拓线下酒馆门店。
对消费者而言,小酒馆是一种提供酒精饮料为主、小食为辅的餐饮场所,部分还会提供现场助唱、台球、飞镖等增值活动,是中国夜间娱乐场所业态之一,具有社交性、娱乐性等鲜明属性,以社交概念为核心,消费者重视社交体验多于酒品本身。
从产业链来看,小酒馆的产业链上游属于供应端,包括酒水、饮料、餐饮的供应商,中游主要是市场较为熟知的各个经营品牌,如海伦司、贰麻、昼夜诗酒茶艺文小酒馆、星巴克臻选咖啡酒坊、燕京九号精酿小酒馆和青岛1903小酒馆等,下游由消费者组成,主要是大学生、上班族等群体。
行业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小镇青年需求开始领跑
从整体市场来看,随着下沉市场的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逐步优化,下沉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可支配收入方面,数据显示,四五线城市的消费额增速快于其他线级城市;支出方面,淘宝、天猫的成交额显示,三四线城市和县域地区消费者已占全国用户数的45%,77%的品类在三-六线城市的消费成交额增速超过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数量和货单价成为主要助推力,低线城市消费增速开始领跑。
相较于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社交半径窄,熟人经济特征明显,消费行为与社交活动联系较一二线城市更为紧密。数据显示,朋友/熟人介绍是下沉市场用户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小镇青年对“第三社交空间”有较强需求,强调个性化和身份认同感。
然而,目前中国酒馆行业由大量独立酒馆(少于3间场所的酒馆)和少数连锁酒馆组成,行业较为分散。中国的三万多家小酒馆中,95%以上为独立酒馆,行业呈现高度分散的市场竞争格局,标准化及规模化经营者较少。行业CR5(业务规模前五名的公司所占之市场份额)仅为2.2%。
从投资参考维度看,小酒馆赛道具有行业景气度高、商业模式可复制性强、易标准化等特性,资本纷纷入局酒馆赛道。
海伦司于2021年2月完成3300万美元的首次战略融资,由黑蚁资本领投、中金公司跟投,9月以30倍的超额认购登陆港交所,成为“小酒馆第一股”。海伦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4.41亿元,其中酒馆运营实现营收3.11亿元,拥有近500家小酒馆,市占率达到1.1%。也是这一年,小酒馆跨界创业热潮掀起,一众餐饮品牌也加入了小酒馆赛道,海底捞、眉州东坡、喜家德、和府捞面、老乡鸡、奈雪的茶等。
放松心情兼缓解压力
女性群体更爱小酒馆
小酒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全新趋势,背后有着一群与过去传统的夜经济方式,如夜店、KTV、宵夜档等,完全不一样的客群。这样的客群,他们的特征、偏好和决策方式,定义了这个潜力行业的现状,也推动了可预见的未来。
从小酒馆的消费人群画像来看,消费群体主要是定居在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的中高收入人群(月收入5000-20000元),女性占比略高。调查显示,82.8%的消费者每月至少到小酒馆消费一次,每周消费一次的占比超过三成。
消费心态方面,52.9%的消费者去小酒馆的目的,是为了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因为喜欢场地的环境气氛占比超四成,纯粹喜欢喝酒的也占据了29.0%。选择一家小酒馆,44.7%的受访者考量的是卫生状况,44.3%因为氛围,39.1%是交通位置,上述三项占比最高,紧接的是价格、装修风格、服务等因素。随着消费者生活品质的日益提升,卫生状况是餐饮食品行业绕不开的话题。
体验内容方面,消费者最喜欢的酒水品类依次是葡萄酒(32.1%),精酿啤酒(30.3%),工业啤酒(29.7%),威士忌(29.4%)和鸡尾酒(28.8%),紧接的是朗姆酒、白兰地、起泡酒/香槟等。有46.3%的消费者希望在小酒馆可以点歌/唱歌,其次是节假派对、观看球赛和电竞比赛、交友和明星live等增值服务。
性价比高翻台率低
经营者直面挑战
相对于不少夜间消费场景,小酒馆的性价比还是杠杠的。77.5%的消费者每次会在小酒馆花掉101-300元,单次消费百元以下的也占10.5%,可见与其他夜经济方式,如夜店、KTV等场所相比,小酒馆经营面积较小,成本较低,因此客单价也相对较低,适合追求性价比和高频社交的群体。
尽管如此,数据显示,小酒馆行业整体翻台率为1.5次,行业龙头海伦司翻台率为2.3次,但仍低于其他餐饮业态翻台率(海底捞翻台率为3.7次,太二酸菜鱼翻台率为3.5次)。另一方面,在茶饮和咖啡业态中,顾客消费行为通常为人均单杯咖啡或奶茶,只能通过提升产品单价来提升客单价,但小酒馆消费特点为单次消费产品数量弹性极大,“多喝”的消费场景极具吸引力。
消费方式方面,50.6%的消费者表示前往小酒馆的人数经常是3-4人同行,2人同行占比40.4%,同行者以朋友关系居多,其次是家人和同事。过半消费者会在20-22点登门,九成会停留1-3小时。47.2%的消费者表示通常会喝到“微醺”状态,到“半醉”的则有35.9%,到达“全醉”的也有16.2%。这就造成了小酒馆“性价比高,翻台率低”的特征,对经营者提出挑战。
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小酒馆行业发展及典型企业研究报告》、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元证券研究所、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中国酒业协会、天猫新品创新中心《2022低度潮饮趋势报告》《2023线上酒类消费趋势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小酒馆行业现状及趋势》、头豹科创网《2023年中国小酒馆行业市场洞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