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宁县近三年旅游产业发展表现
(以上摘自以上县区国民统计公报)
为有效分析新宁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我们分别选取我省旅游发展快、成为国家第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张家界市永定区和衡阳市南岳区同我县旅游业发展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我县在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的总量上,差距较大。更重要的是,南岳区和永定区每年均保持15-20%左右的增长,而我县近三年旅游业发展增速明显放缓,至2019年已经接近零增长。
(二)新宁县旅游客源及旅游消费基本情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来新宁县旅游的游客以省内为主,基本以邵阳为圆心,形成辐射圈并逐渐向外扩散,对省外的辐射圈较小,影响力不够;产品单一,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为主,导致游客主要以中青年为主,对老人、儿童两方面的人群吸引力不够;旅游购物、娱乐配套不足,其它高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缺乏,导致过夜游客比例偏低,整体消费偏低,游客的主要消费集中在住宿餐饮、交通、景区门票等必须开支的费用,而娱乐、体验、购物等因供给不足导致消费增长有限;游客对新宁旅游的满意度较高,但除崀山外其它旅游产品不足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满意度,无进一步向其亲友推荐的意愿。
(三)新宁县旅游要素保障基本情况
综上可知,不管从新宁县的旅游产业各项指标数据、目前全县旅游市场,还是要素保障,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我县旅游产业正遭遇发展瓶颈期。
二、制约新宁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新宁生态宜人,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优异,文化底蕴深厚。一方面,有8大类27亚类66种449处旅游资源。A级景区有8个,其中崀山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3A级景区有玉女岩景区、满师傅生态文化产业园、风神洞-天坑景区、宛旦平红色景区、刘氏宗祠景区等5个,2A级景区有鲤溪漂流景区和夫夷侯国景区。另外有舜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黄金牧场以及赤木湖、三渡水牌楼、十万亩脐橙风光带等一系列旅游资源。在另一方面,新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西汉立夫彝侯国,南宋绍兴25年(公元1155年)置新宁县。宋有抗金英雄杨再兴随岳飞英勇奋战,明有两广总督李敏助郑和七下西洋,清有安徽巡抚江忠源、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等朝廷重臣名震朝野。境内的人文景观、文物古迹非常丰富。有10万年前的猕猴头骨化石出土,45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历代农民起义的古战场城堡,江南明清风格大型民居建筑群落,晚清重臣的宗祠墓葬。古廊桥、古寺庙、古码头、古遗址、古碑刻等,各具特色。
所以,从某种层面上讲,新宁旅游及其产业发展,完全可以定位为,依托奇特的丹霞地貌、优越的环境资源及良好的生态系统、水资源、森林资源和文化资源,建成融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娱乐体验、康体保健、历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国际旅游圣地;在发展上应该还是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那么,新宁旅游同其他相同层级的景区相比,为什么在发展上又举步维艰甚至是倒退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此作了上述较为详尽的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产品单一是制给新宁旅游的主要原因。目前,新宁除了崀山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具有高吸引力外,没有其它4A级以上的高等级景区,5个3A级景区的配套和产品吸引力较低。同时,产品创新不足,缺乏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团队注重产品创新不够;产品单一陈旧,导致没有二次消费品。目前崀山景区单一的爬山观光已明显不能满足当前游客多元化需求,游客印象中来新宁旅游除了爬山之外还是爬山,高品级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包装严重不足,除崀山外没有第二个支撑点是新宁旅游发展待突破的最大瓶颈点,亟待开发娱乐、体验、休闲、度假等一体化、差异化、高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二)内外交通不畅。对交通统筹开发力度还不够,外部交通方面,虽然近年来进出新宁县交通有明显改善,但相比省内如张家界、衡山、岳阳楼、韶山等5A级景区,新宁的交通可进入性差距还非常大,规划经过新宁的兴永郴铁路仍存在变数、怀桂高铁过新宁线路希望很小;武冈机场属小型机场难以带动旅游,洞新-桂林高速客流量较小、新白、永新、新新高速至少需4年后才能拉通,近几年新宁的外部交通可进性难以得到实质性改善。内部交通方面,东西部乡镇道路交通连接仍然不顺畅,江黄公路、官舜公路以及石烟旅游循环公路等工程推进缓慢。A级景区可进入性差,宛旦平、风神洞—天坑、刘氏宗祠等3A景区仍未通三级公路,风景道、绿道、骑行道等旅游公路严重缺位。
(三)县城形象品位较低。县城建设与旅游城市定位还有较大差距,决策层和行政管理部门对旅游城市的认知还不够。在外来游客的眼中,形象仍然较差,“一流的景区(崀山),不入流的县城”,“进了县城是差、脏、乱、出了县城哪里都好看”。街道乱,乱停乱摆乱放、占道经营严重,城区管理落后;街道建筑风貌不协调不统一,没有成熟、形象好的旅游街区;游客晚上没有逛街购物休闲的去处,没有旅游县城的气息。
(六)旅游与文化融合不深。旅游文化方面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没有将自然风景与文化有效结合起来,在游客的感受中,崀山的美景就只是美景,没有感人的故事和悠久的历史与其相伴,旅游完崀山后,在游客心中没有留下更多更有内涵的东西。此外,地方特色文化演出常态化,难以让游客在白天爬山之后有另外一种文化享受。
(七)旅游人才缺乏,服务水平不高。不拘一格引才、用才的机制还不完善,因才用人环境还不优;全县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收入整体偏低,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本地具有高学历、高技术水平的旅游人才大都因收入问题走向外地旅游发达地区就业,而外地的高端旅游人才更是难以引进。新宁旅游从业人员大都只具有大专、中专甚至高中以下文凭,整体素质不高,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三、对突破新宁旅游产业发展瓶颈的几点建议
(一)多元化开发旅游新产品
2.再打造3个以上4A级旅游景区,使其成为崀山旅游的重要支撑。一是将满师傅生态文化产业园提质改造,进行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的提升。以博物馆为核心,提升配套地方特色演艺和餐饮、购物,打造省级国家级的旅游研学基地(目前为市级),提质升级成4A级景区;二是在县城或崀山附近打造娱乐体验休闲度假型的高品质4A级以上景区。可以在县城或崀山周边(不宜在崀山世界遗产保护区和舜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以避免因土地红线问题项目难审批)二十分钟车程内选择依山傍水适合建设的地段进行优化选址,招商建设大型水上乐园、游泳馆、亲子娱乐场并可逐步拓展配套其他娱乐、演艺、民宿、度假等大型旅游综合体项目;三是开发黄金牧场、麻林水库等,打造露营、度假等方向的高品质景区,成为承接崀山5A景区和南山国家公园的旅游点;四是全面开发北部旅游圈。提质升级风神洞-天坑景区,完善基础设施,开发娱乐休闲、亲子体验、康养度假等旅游产品,打造4A级旅游景区,同时加强桂山樱花基地和钓龙岩的开发,并将一渡水西坊、三渡水牌坊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环形旅游精品线路。
3.引导开发多元化服务为主的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特色农业”,建设好黄龙脐橙国家农业公园,加强赤木桃花乡村旅游度假区、桂山花海生态旅游区、黄金梅花鹿休闲庄园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促进“旅游+健康”融合发展,建设休闲康养度假区;开发温泉度假酒店、地方演艺中心、大型实景演出、红色旅游体验、五星级农家乐等,使其成为崀山旅游的有力补充。
(二)全面提升内外交通。一是铁路方面,要做好邵阳南、东安东、桂林北等高铁连接新宁的各项配套服务,包括车站的宣传、给游客带来便利的设施及标识标牌、积极衔接开通火车站到新宁的快巴等,同时要积极向上争取怀桂高铁过境新宁,兴永郴铁路尽早建设。二是高速公路方面,加快推进新白、永新、新新三条高速公路建设,力争三至五年内全部顺利通车,使新宁融入高速公路整体布局。三是内部交通方面,要加强内部循环交通建设,加快江黄公路、官舜公路、石烟旅游公路等公路建设,提质建设3A级以上景区的通景公路,提质扩宽乡村公路,建设步道、骑行道、绿道、风景道等。四是要加快旅游专用道路建设,开通多条通达景区的公共交通线路,不断完善内部交通。
(三)加强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一是县城的规划和建设,要植入崀山旅游元素,规划好新城区新街道,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保持建筑风貌的统一;规划旅游休闲街区,确保后期打造的新城区片区按照旅游县城的格局进行规划建设。同时将夫夷江城区段打造成旅游休闲片区。二是老城区以及原建成的街区的改造,要统一改造街道风貌,改造道路市政设施,并选择性的将游客集中的街道改造成旅游商业街区,全面提升县城基础设施,提升旅游县城形象;三是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借鉴学习其他发达地区等先进管理经验,在两三年内将新宁县城的综合管理进行质的提升。
(七)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只有跟文化充分融合,才能给游客以心灵的感应,显现出其更强的生命力。一是可以将刘氏宗祠、一渡水西坊、三渡水牌坊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二是要不断挖掘新宁历史文化,可以将夫夷古都文化、湘军楚勇文化、舜帝德孝文化、瑶乡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进行充分挖掘,将其内涵充分植入到相应的旅游产品中。三是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引导开发相应旅游商品,植入游客互动和体验等元素,提高游客的参与和互动性。同时,加强地方特色演艺场所的扶持,进行常态化演出,引导开发有地方特色、有文化内涵、有吸引力的节目来聚集人气。
官方新浪微博
官方抖音号
中共邵阳市委、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官方网站,中共邵阳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