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在进行大修而无法出海,备受瞩目的两栖攻击舰"山东舰"成为了解放军海军的重要力量。最近,据外媒报道,经商业卫星照片的研判,"山东舰"已经离开了位于海南三亚的母港,航行方向有可能指向南海。这个时机的选择,究竟是单纯的训练呢,还是与南海局势有关呢?我们不得而知。
与此同时,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联合举行了一次在南海的海上军演。这次军演中,三国使用的均是准航母级别的两栖攻击舰艇。美国海军派出了"美国"级两栖攻击舰首舰"美国"号,日本海上自卫队出动的是现役最大吨位舰艇"出云"号,澳大利亚则派出了"堪培拉"号两栖攻击舰。如此合力组成的舰队吨位总和约为10万吨,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
两栖攻击舰的选择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明显的战略目的。它们不仅具备一般驱逐舰或护卫舰的战术能力,还能实施远程战力投射。在某些地区,拥有大吨位两栖攻击舰的国家可以对地区的地缘战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这次联合军演中,三国可以运用两栖攻击舰快速投放部队和装备,试图以"游击战"的方式袭扰中国海空力量。在解放军构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中,美军尝试以"分布式杀伤"体系对抗,试图在南海岛礁上部署垂直起降战机和反舰导弹发射器。日本和澳大利亚与美国的军演合作似乎意在协助探索这一战法,这显然是对中国航母应对能力的直接挑战。
回到中国的"山东舰",它的出港和南海之旅,很可能不仅仅是一次训练。它有可能会在美日澳三国军演区域周边出现,以强有力的制空和制海力量对军演予以监视,甚至展示"对等威慑"。虽然"山东舰"是正儿八经的航母,而三国派出的是准航母级别的舰艇,中国在舰载机规模和火力投射量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尽管如此,考虑到兵力规模上的差距,可能有人对"山东舰"能否1打3持有担忧。但是从整体军事体系的角度看,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首先,美日澳三国派出的两栖攻击舰并没有配备先进的F-35B战机,部分舰只仅能使用舰载直升机。而中国的"山东舰"搭载的是歼-15舰载战斗机,无论舰载机的数量还是火力投射量都具备绝对优势。
其次,"山东舰"背靠的是解放军构建的一套体系,已经能够覆盖"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内的所有目标,并且具备多种作战手段。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在这个体系内,有着充足的必胜信心。
因此,尽管"山东舰"可能面临1打3的局面,实际上它并不孤军奋战。南海不容许外部势力干预局势,中国的军事体系已经足够强大,可以将任何对手置于可预见的劣势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山东舰"能够完成任务,并通过实际行动彰显中国在南海的决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