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业务战略进行组织设计的三个关键要素团队新浪财经

编者按:企业的战略和组织结构其实是一体之两面,很多时候不是战略决定了结构,而是结构反过来会影响业务和战略的执行。

01

能力:把组织能力建立在业务增长上,

组织能力的三个要素

1.传统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看不到企业转型的机会和挑战,而是无法调整组织的航道,建立起与转型相匹配的组织能力。

在研究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一观点并不正确,至少“在夸大机会在企业战略制定中作用的同时,低估了企业家们对市场环境的判断力,低估了企业内部能力的调整难度”。

事实上,企业失败的原因只有少部分是源于对外部机会的误判,大部分是因为“无法调整内部组织以适应已经改变的机会”。诺基亚、摩托罗拉之所以陨落,不是因为没有看到移动互联时代手机的智能化趋势,而是无法调整在功能型手机时代积攒的组织惯性;传统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看不到移动互联对企业转型的机会和挑战,而是无法调整组织的航道,建立起与转型相匹配的组织能力。

2.组织能力有三个要素构成:一是资源,二是结构与流程,三是价值观。

资源是组织能力的基础,没有资源什么事都干不成。资源包括人、技术、品牌、资金、信息、设备、土地、关系等等,企业的成长过程,也是资源积累的过程,资源禀赋也会随着企业的成长过程不断改变,战略空间也会增加。另一方面,资源结构也会对企业转型构成制约。

结构和流程规定了资源的组合方式和组织方式,不同的组合方式和组织方式会使相同的资源产生不同的能力。企业的成长过程,需要不断根据外部机会调整业务方向,也必然需要调整资源的组合方式和组织方式,正所谓,结构追随战略。

价值观体现了决策的优先次序和选择标准,也决定了企业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一个把控制成本作为优先决策次序的企业,很难从事高附加值业务;同样一个以高附加值为优先选择的企业也做不了大众化市场,比如,小米做不了苹果的事情,苹果也做不了小米的事。

价值观应内生于企业从事的业务,当企业成长对业务提出转型要求时,价值观也必须调整。

企业在建立某种组织结构时,需要具备一定条件,而这种条件,往往孕育在上一类组织的成长之中。比如,如果没有直线职能制时代建立起的垂直分工的基础,企业在推行事业部制时很容易流于承包;没有直线职能制时代确立起的流程化素养,矩阵制将会成为一种灾难。

02

体系:构建组织治理体系

要抓住五大要素(以新业务为例)

组织治理体系包括哪些内容?或者说,究竟怎样围绕业务构建组织?组织治理体系的五个要素如下:

1.组织结构设置。当企业的业务变得复杂,组织结构就要作出相应安排,这关系到组织的决策路线怎么走,怎样产生正确的决策。

2.有效的决策体系。从大的治理观看,企业的董事会、经营班子会、股东大会,它们之间的分别实质上是不同的决策权归属和决策程序分配,哪些决定由谁来做、如何来做。企业的新业务组织也如此,适合新业务特点的组织结构设置,目的是为了使决策更有质量。

3.评价体系。公司整体的评价体系应区分新、老业务,并与新业务、老业务建立有机的对接,要能对不同业务完成的质量、进展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4.管控体系。业务形态一旦多元化,不同业务形态需要不同的管控。如果“一刀切”地进行管控,很有可能把新业务绑死。

5.利益激励体系。主要要思考的是,如何分配利益,怎样引导和激励新业务团队积极开拓,执行好战略意图。

03

目标:组织治理体系构建

要围绕四个核心目标

目标是做事情的最终旨归,明确了目标,在内容构建和具体实施上就能有弹性,当内容或具体举措因环境变化需要调整时,只要我们牢牢盯住目标,实施起来就能做得富有柔性,落地效果会更佳。

组织治理体系的目标我认为有以下四个。

1.组织治理体系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战略,和战略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美国商业史学家钱德勒(1918-2007)在《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成长的若干篇章》一书中,,以杜邦公司、通用汽车、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西尔斯公司为代表,论述了分部制管理结构的产生和完善过程。书中明确提出结构追随战略的观点,即战略决定结构。企业业务复杂了,结构一定也会复杂,组织结构是业务的表达式。

后来钱德勒又补充到,上述的表达还不够准确,企业的战略和结构其实是一体之两面,很多时候不是战略决定了结构,而是结构反过来会影响业务和战略的执行。这就是为什么往往是企业的能力决定了它往哪里走,因为一旦组织的结构稳固了,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地,内部的人都适应了这种结构,你再想改,还是很困难的。

企业在创业时,是业务决定结构,等组织定了型,它反过来会影响你能干哪些事。打个比方,组织就像一个逐渐成形的河道,业务和战略是水流,刚开始,水流冲击出河道的雏形,到后来,河道变得稳定了,水流越来越受到河道的牵引和制约。当企业思考业务选择时,应该能省察到一个事实:因为组织的限制,很多机会并不属于你。

我们在这里达成一个共识:要把组织和战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二者是一体的。

2.组织治理体系的目标是服务于企业和新业务的市场竞争力,而不是服务于某些群体的利益,尤其是大股东的利益。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因为有太多的企业,不正当地把企业治理体系用于服务某个群体的利益,尤其是保护大股东的利益。

我帮一些公司做新业务方案时,有时明知这样的业务规划走不通,不是其他原因,而是公司顶层没有完成治理结构的改造,还是老板的一言堂。所谓“一言堂”,实质往往是老板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企业之上,他认为企业说到底是他的,把企业作为实现一己人生理想的舞台,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个人人可以发光的公共平台。在这种治理下,新业务团队的创业热情是焕发不出来的。

总之,建立业务的治理体系,一定要服从于业务的市场竞争目标,怎么使业务具有竞争力,你就应该怎么去设置相应的治理架构。

3.保证企业能够及时作出正确决策。

企业是一个对抗性组织,尤其对新业务而言,一个职责、一种权力到底应该让谁履行,决策者不能破坏外部的规定性和要求。外部竞争激烈的时候,企业必须快速作出决策,治理体系必须有利于决策的速度,这样才能响应外部变化,满足外部环境提出的要求。

4.理顺内部关系,使之充满扩张的力量,不限制业务发展,也不纵容它无限扩张,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这句话不是我发明的,是任正非说的,我把它转过来了。要通过组织治理体系,理顺内部关系,如研、产、销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高、中、基层之间是什么关系,核心团队与外围团队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使之充满扩张的力量,不限制业务发展,也不纵容它无限扩张,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我觉得这句话特别有道理。

大家请记住,以上这四个旨归,就是企业治理体系的目标。我们牢牢记住这个目标,再去想在每个治理板块应该怎么干。(本文完)

THE END
1.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关系管理(Employee Relations Management,ERM)从广义上讲,员工关系管理是在企业人力资源体系中,各级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职能管理人员,通过拟订和实施各项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行为,以及其他的管理沟通手段调节企业和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并确保为员工、社会增值。从狭义上讲,员工关系管理...https://www.govrzh.cn/article.php?id=261
2.坚朗五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中国证监会、其他政府部门对本次发行所做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 对发行人股票的价值或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 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股票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 行人自行负责,由此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 投资者若对本...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31700000276_89.shtml
3.电大《公共关系学》机考题库大全3. 公共关系涉及的学科主要有( )。 A 伦理学 B 管理学 C 社会学 D 营销学 E 传播学 4. 人们普遍认为公共关系可以是( )。 A 公共关系状态 B 公共关系活动 C 公共关系 观念D 公共关系学 E 公共关系职业 5. 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序特征,我们可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730/09/82785916_1090552489.shtml
4....市场营销学》试卷(一)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从...A.人口 B.消费群体 C.购买力 D.购买欲望 2.基于市场营销的视角,以下哪些变化不属于新经济时代来临对市场营销带来的影响( )。 A.关注顾客终身价值 B.关注盈利性交易 C.关注利益相关者 D.以细分顾客群体为基础进行组织 3.以下关于营销信息系统的表述错误的是( ) ...http://www.mhjy.net/article-3883-1.html
1.如何识别团队中的高绩效人员?人力资源方法论高绩效者是指那些不遗余力地为组织做出超出预期的贡献的员工,他们是高生产力、高效率的员工,并为内部和外部客户提供高水平的服务。高绩效员工对业务目标做出重大贡献,对组织文化和员工敬业度产生积极影响,并且在组织内具有很高的职业发展和成长潜力。 一、什么是高绩效员工?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202318.html
2.薪酬设计企业人员膨胀时的薪酬设计5.项目组组长和项目组成员进行座谈,根据草案提出第一次修改方案。 6.由中层管理人员对部门员工进行再次沟通,汇总大家的意见,并反馈给项目组。 7.项目组组长和项目组成员进行再次小组讨论,提出第二次修改方案。 8.组织员工集体学习并召开员工大会,进行方案的最终确认。 https://www.xinchou.cn/xingyezixun/7757.html
3.部门优秀员工评选方案15篇建立以客户为中心,提高服务的主动性和热情度;更好地贯彻执行服务理念和服务礼仪规范;提高员工的服务技能,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二、评选活动主题和内容 1、一个微笑: 当员工在遇见客户时,要面带微笑问候或示意,传递真情和温情;打开心灵,真诚待人。 https://m.oh100.com/a/202301/5876866.html
4.关于市场营销论文15篇应该看到,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应该承担起与其自身实力相匹配的社会责任,但当前很多在华跨国企业普遍存在双重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低以及甚至是使用童工等问题,面对着越来越成熟的中国消费者,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市场营销,显然是一个巨大威胁。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shichangyingxiao/733554.html
5.销售激励方案(通用20篇)2、其他员工营销提成(本类包括除总经理、副总经理及营销人员以外的一切鱼府及茶楼与员工): A、预定消费提成:如有客人向服务人员预定前来消费的,根据其消费金额的2.5%计提销售提成。 B、特别推荐菜品提成:餐厅和茶楼定期将滞销产品和特别新推产品经公司批准后作为特别推荐产品,点特别推荐的产品根据规定的数量给予推荐...https://www.ruiwen.com/fangan/6977144.html
6.上市企业品牌建设与员工认同和组织文化的塑造内容营销是一种以内容为核心的营销方式,通过有价值的内容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进而传播品牌的价值观。企业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博客和论坛等方式发布有关品牌文化、产品知识等内容,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忠诚度。 传播品牌价值观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品牌形象和目标市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和策略...https://www.rhtimes.com/news/Design-NEWS7662.html
7.组建营销团队方案(通用9篇)新员工入职时,进行为期xx天的集中培训,内容包括公司概况、企业文化、房地产行业知识、项目基本情况、团队规章制度等,使新员工尽快了解公司和项目,融入团队。 2. 专业技能培训 定期组织内部培训课程:由经验丰富的团队成员或邀请外部专家进行授课,内容包括营销策划、销售技巧、市场分析、客户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https://www.wenshubang.com/fangan/2566969.html
8.@所有人春风送岗:有一种心安一一家门口就业澎湃号·政务1、本科以上学历,为人诚信,踏实认真,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2、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意识强; 3、学习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能够完成公司或上级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5、熟悉自媒体运营流程,有相关文案策划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203752
9.经营计划书范文(通用10篇)5、对于店内员工,我们也要制定一些政策,对销售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对那些业绩较突出的员工,我们会适当的调试一下工资的涨幅,让员工更加有动力,每半年评出几位优秀员工,好让大家在竞争中逐步提高超市的销售额。 6、当然在获得最大利润的`同时,员工之间的交流也极为重要,在时间允需的情况下,我们会组织一些每年度的优...https://m.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160516100126_337085.html
10.国际智库发展趋势特点与我国新型智库建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2.5追求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产出,采取严格的成果内外部评审机制 高品质成果是智库高影响力的根基。为保证研究的高品质,智库一方面聘用那些具有高学历多学识的高级研究人员进行研究,一方面也会通过质量审查标准对研究成果的质量进行评审。大多数智库通过组织学术顾问委员会的形式对智库成果的质量进行评审与监督。 http://www.sass.cn/101000/33030.aspx
11.市场营销战略(1) 市场营销计划 。既要制定较长期战略规划,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又要有具体的市场营销计划,具体实施 战略计划 目标。 (2) 市场营销组织 。 营销计划 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营销组织来执行。根据 计划 目标,需要组建一个高效的营销组织结构,需要对 组织 人员实施筛选、 培训 、 激励 和评估等一系列管理活动...https://www.6180.cn/skill/915.html
12.战略管理分析工具汇集,赵亮授课见证透过此六种竞争力量的分析,有助于厘清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点出产业中竞争的关键因素,并界定最能改善产业和企业本身获利能力的策略性创新。 一、现存竞争者的影响力、活力、能力 产业中厂商家数的多寡是影响竞争强度的基本要素,除此之外,竞争者的资金充裕、同构型、产业产品的战略价值以及退出障碍的高低都会影响同业竞...http://m.jiangshi.org/522669/blog_883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