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创新工场的项目现在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还是它本身现在向纯粹投资机构的转型,都给中国的创投圈和创业者带去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荡,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创新工场建立之初的光环正逐渐褪去。
1.创新工场不看项目看背景。
这与创新工场的“帮助中国青年成功创业”和李开复自称的“青年导师”相背而持,基本上里面是没有一个青年创始人或CEO。其实纵观创新工场的发展,与其说是帮助,倒不如说忽悠某些有才能的青年去加入创新工场,为那些有背景的创始人打工。
所以,如果你没有“背景”,那怕你的项目再好,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
2.创新工场占据股份远远高于国外的孵化器
根据最近李开复自己的澄清,创新工场平均占据项目的股份只有17.6%(刚开始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是30%-40%)。现在姑且相信平均17.6%的股份是真的,但是相对于国外著名的孵化器YCombinator占据2%-10%,500startups占据5%左右等,基本是它们的好几倍,甚至比一般的VC占据15%-25%,天使投资占据5%-10%的还要高。作为一个辛辛苦苦创业的你,不管创新工场究竟是孵化器还是投资机构,你会愿意选择把17.6%的股份让给如此贪婪的它麽?
3.创新工场不创新
相信这点基本上不用再这里讨论了,创新工场不创新,不但在国内引起争论,连国外媒体都讽刺,甚至李开复还因此得到了,“李开始复制”的头衔了。
4.一定要懂得拍李开复的马屁
-谷歌中国还有个奇怪的办公室文化,就是谁坐的离李开复近谁就光荣。最后Chan实在受不了,走人之。
-曾经有山寨城来的交换工程师对谷歌中国办公室的评价甚为经典:“帝都和其它世界各地工程中心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它办公室一看就知道是Google,帝都办公室的一看就知道是谷歌中国”。
由此看出,李开复最喜欢就是搞个人崇拜,谁对他最好,谁最会拍他马屁的,谁在李开复眼中是个听教听话的”乖小孩“,谁就能获得李开复的重用。一旦整个公司都弥漫着这种氛围,基本在某个程度上注定了公司的失败。
5.李开复占据着创新工场举重轻重的地位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李开复就是创新工场的CEO,创新工场最有名的也就是李开复,甚至可以说李开复的名气比创新工场还要大。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基本上没有多少投资机构或者创业孵化器的创始人的名声比自身创立机构的名声还大的。作为这些投资机构的创始人,在媒体露面的次数不会很多,以保证旗下投资的企业不会受到自己个人行为或者言论所影响。
但是现在,一旦说起创新工场旗下的某个项目,基本上都把它和李开复个人划上等号了,背后的创始人基本上没有多少人能记得是谁。
6.李开复个人的言论和个人行为太出众
7.创业公司的话事权不大
由于创新工场其架构的问题,尽管根据说明只占有20%左右的股份,但基本上在里面的创业公司都无形中被创新工场的各种“专业导师”牵着鼻子走,被遭到各种的“教育”和“指导”,创始人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话事权,只好摸摸地接受。一旦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失去了话语权,创业的活力也会逐渐失去。连创始人都不能完全控制着整个公司,被各种外来人士指指点点,何以用心去经营呢?
8.创新工场投资成功率极低
尽管创新工场才起步不久,但是纵观其所有投资项目,基本上都是完成了A轮融资后就没有后继资金投资了。比起其它VC,著名孵化器出来的已经完成B轮,C轮融资的项目来说,创新工场获得后继资金投资的能力实在一点都吸引。
9.创新工场投资项目太多
10.创新工场的“罪恶”
其实只要留心观察创新工场旗下项目的用户数量,Alexa排名走势,甚至分析系统代码,都可以发现很多作弊的现象和值得质疑的地方。例如,每到假日或长假,旗下好些网站的Alexa排名都会集体跳水,到了工作上班的时候,排名又会被拉升起来,这基本上是很明显的刷排名的现象。虽然在国内创业公司刷排名和刷用户的现象见怪不怪了,但是作为打着如此光明旗号的创新工场下也集体存在着这样的行为,这实在很难让人去信任。
如果你是一个正直的创始人,你愿意做这样”罪恶“的行为去欺骗投资者和消费者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