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化媒体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研究方案设计
1.1理论基础
1.1.1信任理论
1.1.2感知价值理论
1.1.3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称TAM),是Davis于1989年在研究个体对信息系统的接受程度时基于理理论提出的一个模型,旨在研究个体接受或拒绝信息系统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如图1-1所示,TAM通过几个简单的概念,清楚地说明了用户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因此很适合将其作为理论基础,本论文将技术接受模型及其拓展模型作为理论基础。
1.2模型构建方案
本文的模型构建将通过三个步骤完成:首先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初步探寻社会化媒体对于酒店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其次通过理论推导进行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1.3访谈研究
根据实际访谈,笔者根据被访者的回答做了归纳与提炼。
1.4模型构建
基于社会化媒体,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和消费者对于社会化媒体的信任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同时结合访谈研究的结论,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将感知价值与信任引入作为两个中间变量,将易用性、有用性、依赖性、参与性、对话性、社区化、连通性作为自变量,以消费者行为作为因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如图1-2所示。
1.5变量定义和研究假设
1.5.1易用性和有用性
笔者将技术的有用性定义为酒店消费者感知使用某社会化媒体可提高搜索酒店信息效率的程度;将易用性定义为酒店消费者感知某社会化媒体易于使用的程度。同时,提出假设:
H1a:易用性正向影响社会化媒体有用性。
H1b:易用性正向影响社会化媒体使用的依赖性。
H1c:易用性正向影响感知价值。
H1d:有用性正向影响社会化媒体使用的依赖性。
H1e:有用性正向影响感知价值。
1.5.2依赖性
笔者将依赖性定义为酒店消费者对于使用社会化媒体查询酒店信息的依赖程度。同时,提出假设:H2a:社会化媒体使用的依赖性正向影响感知价值。H2b:社会化媒体使用的依赖性正向影响认知信任。
1.5.3参与性
1.5.4对话性
笔者将对话性定义为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酒店企业和消费者以对话形式进行交流沟通的互动行为。同时,提出假设:H4a:对话性正向影响感知价值。H4b:对话性正向影响认知信任。
1.5.5社区化
1.5.6连通性
1.5.7信任
笔者在3.1理论基础中已将信任定义为酒店消费者对于社会化媒体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度及其用户能力的信心。同时,提出以下假设:H7a:认知信任正向影响消费者行为。
1.5.8感知价值
1.6问卷设计
本论文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甄别部分,主要调查消费者对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情况等;二是主体部分,主要测量酒店消费者对于社会化媒体的接受程度等;三是基本信息,主要调查酒店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月消费水平情况。
2.数据收集与分析
2.1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观测变量达32个,按照测量问项与样本数比例1[∶]5的最低标准,笔者将发放250份调查问卷。最终,网络电子问卷回收77份,纸质问卷回收141份,其中无效问卷5份,有效问卷213份。本研究将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2问卷信度分析
本研究10个变量的Cronbachα系数都大于0.7,虽然某些变量信度较低,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本问卷总体来说信度尚可。
2.3问卷效度分析
2.3.1自变量效度分析
2.3.2中间变量效度分析
首先进行KMO值计算和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适合因子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2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3.582%。接着,再进行正交旋转。8个测量问项相应的因子载荷绝对值均大于0.5,因此保留这8个问项。
2.3.3应变量效度分析
首先进行KMO值计算和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适合因子分析。提取1个因子,1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5.401%。4个测量问项的因子得分均大于0.5,因此保留这4个问项。
2.4模型修正
本文根据最终因子分析结果,共提取6个公因子,与之前假设的因子有别,修正后的模型如图2-1所示。对假设也作相应修正,将H3a、H3b、H4a、H4b这4项假设修正为2个假设:即H3a:社会化媒体的互动性正向影响酒店消费者的感知价值;H3b:社会化媒体的互动性正向影响酒店消费者的认知信任。
2.5假设模型验证
本研究使用AMOS21.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在前文已有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社会化媒体特性变量和酒店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最常用的最大似然估计进行模型运算,选取GFI、NFI、IFI、CFI和RMSEA共5个指标评价模型的拟合程度。假设模型的初次拟合结果如表2-1所示:
由于拟合指标与合理值之间还有差距,表明假设模型还需要做进一步的修正。
经过修正之后,最终得到了一个拟合程度较好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如表2-2所示:
3.研究结论
H7、H8成立,可得出:酒店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和认知信任越强,购买意愿就越强。
H3a、H3b成立,可以得出:社会化媒体的互动性越强烈,购买意愿就越强。
H6a成立,H6b不成立,可以得出:社会化媒体的连通性与酒店消费者行为成部分相P关系。
4.基于社会化媒体的酒店营销策略与建议
本论文研究了社会化媒体对酒店消费者行为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出了基于社会化媒体的酒店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即社会化媒体的易用性、有用性、参与性、对话性、社区化、连通性。结合研究结论本研究对基于社会化媒体的酒店营销策略给出以下几点建议:进行快捷有效的内容传播;注重网络口碑;进行“活动+娱乐”式营销;进行多平台互动营销。
参考文献:
[1]Crosby,L.A.,Evans,K.R.,&CowlesD.Relationshipqualityinserviceselling:aninterpersonalinfluenceperspective[J].JournalofMarketing,1990,54(3):68-81.
[2]Morgan,R.M.,&Hunt,S.D.Thecommitment-trusttheoryofrelationshipmarketing[J].JournalofMarketing,1994,58(3):20-38.
[3]AlarieAZeithaml.Consumerperceptionsofprice,qualityandvalue:ameansendmodelandsynthesisofevidence[J].JournalofMarketing,1988(52):33-53.
[4]James,F.Monroe.TheDeathofCompetition[M].NewYork:Arts&LicensingInternational,1996.
[5]ButzHowardE,Jr.LeonardD.Goodstein.MeasuringCustomerValue:GainingtheStrategicAdvantage[J].OrganizationalDynamics,1996(24):63-77.
Econsultancy的报告分析了今天的公司在社会化媒体应用上的需求和挑战,基于650位营销人员的调研。下面是报告的关键发现:
社会化媒体如何与商业整合
下面是不同规模的企业营销者对社会化媒体在营销层面和商业层面的整合意见
社会化的角色
如下表所示,社会化媒体多被视作提升品牌认知的渠道,但也有明显比例的企业使用社会化媒体用于内容营销和客户服务,但是却甚少有企业将之视为销售渠道
社会化媒体的目标和评估
研究发现很多公司在定义社会化媒体的目标和评估成效方面仍然进展甚少。只有28%的小企业和42%的大企业表示他们评估他们的社会化媒体营销。
那么,这些在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团队,到底哪个才算真正达成了我们的市场营销目标呢?正是由于这种衡量指标的差异,让你很难确定。考虑到社会化媒体丰富的数据资源,也许可以会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来衡量最终的成效,许多品牌都费尽心思地把想到的所有数据都纳入他们营销计划的KPI中去,然而,这些海量的信息数据既有来自付费平台的,也有来自自有媒体的,要想通过这些纷繁复杂数据来洞察出是否达成营销目标,也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企业品牌究竟该如何运用这些纷繁复杂的数据信息呢?——从基础数据到ROI的数据信息所有的答案归为一项核心业务,即组织内部数据的有效传播和沟通。
这项可靠的结论是作者通过多年来对国际品牌使用社会化数据取得成功的案例进行观察分析后所得出的。以下三个策略就指导你如何达成上述目标:
1.定义关键绩效指标(KPI)
计算关键绩效指标的方法有许多种,尤其对于社会化媒体的指标而言更是如此,因为社交媒体充斥着大量促销信息。企业如何定义自己的KPI?如何从全局的角度去计算?这两个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有一个解决途径是在作者看来是行之有效的,推荐全球KPI圣经(AglobalKPIglossary/bible,小编实在是没有找到这个资料)——一部实践性强的文稿资料,用于指导跨国企业。如果大家都读过这篇资料,那么当我们在讨论基于数据驱动的问题时,就会更容易地站在同一个认识层面上。
2.使关键指标数据易于获取
3.传播智慧
消费者参与价值创造
在过去,企业对于产品的研发、营销的传播和服务的改善,更多是依靠企业自身建立的系统来完成的,企业只有将消费者的需求定义清楚,将商业模式确定好,将营销的通路建设完善,再通过各种媒体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基本上就可以实现利益的回报。这可以称之为企业营销的1.0时代,企业单向进行产品和服务创造,然后提供给消费者。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模式已经很难保证一个企业能够取得绝对竞争优势。因为消费者的话语权在互联网上被扩大了,来自任何一个角落的消费者都可能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消费者希望与企业进行互动,并希望他的意见得到即时的重视。消费者的需求由于互联网上各种新社群的形成、沟通工具的变化,也在实时发生改变,消费者的需求由于信息的快速扩散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性。今天的企业如果不能实时地倾听消费者的意见,或许你的产品和服务就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企业的营销进入到2.0时代,也就是消费者参与价值创造的时代。
娱乐化的品牌沟通方式
社会化媒体正在迅速发展,社会化媒体让信息传递的模式发生改变,消费者之间正在以一种新的网状结构建立新的关系结构和沟通结构。而这种新结构的产生,以及社会化媒体上更多的话语的创造,让品牌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消费者在社会化媒体中谈论了。你的品牌如何被谈论的?人们谈论你的品牌的时候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当有负面信息的时候,消费者之间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这些行动会对品牌带来怎样的效应?这些日益成为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社会化媒体可能让一个企业迅速出名,但也可能让它瞬间破灭。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化媒体主导的互联网时代,决定企业品牌价值的,除了那些销售量以及传统消费者的认知以外,现在又有了另外一种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品牌在网上的声誉和影响力。在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研究中发现,几乎超过一半的网民都认为,其他消费者提供的信息比企业自己提供的信息具有更高的价值,这就让社会化媒体中被人们谈论的品牌信息产生了价值,这就定义了新的互联网环境下的品牌影响力。在各个社会化媒体中的曝光次数成为品牌网络认知度,被正面评价的次数成为品牌网络美誉度,综合起来,可以称之为“网誉”。这个“网誉”来自于消费者在互联网平台上各种对于品牌的感知、评价、满意、期待、体验、感觉的综合评估。
一项研究指出,在所属的行业领域中有着最多话题的品牌平均比领域中其他品牌的成长快4倍,话题增长12%时,销售量增长2倍。因此,一个优秀的品牌要学会引领话题,让更多网友去积极地谈论你,从而带来品牌美誉度。另外,任何一个品牌都有很多消费者会谈到的话题,问题是企业如何学会管理这些话题,如何减低负面的信息,增加正面的信息。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品牌一定要学会利用媒体实时发现企业的危机并及时回应。其次,用社会化媒体来塑造品牌的性格,展示品牌核心价值和形象。美国Burson-Marsteller研究《财富》杂志五百家大企业时发现,排名前一百的大公司中高达79%的公司都使用社交网站,包括Twitter、Facebook、YouTube或博客,同顾客、股东积极互动,其中有86%的美国公司、88%的欧洲公司,都至少使用过一个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营销。
回眸历史
消费者洞察
网络营销洞察
社交媒体的概念定义
除此之外,国内有学者从信息科学领域、情报学视角和传播学领域对社交媒体的定义进行了总结:在信息科学领域,研究者使用该概念对由社会性网络服务带来的新型网络信息交流空间进行集合性表述;从情报学视角来看,是个体信息空间与公共信息空间互涉的产物;在传播学领域,则始于对博客这种“自媒w”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王晓光,2008)。
社交媒体的特点
社交媒体并无确切的翻译与释义,基于以上观点,可以将社交媒体简单定义为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web2.0的基础之上的互动社区,是一种用以社交的便捷的途径。它赋予了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并具有着这样一些特征:以对话的形式沟通,而不是独白;参与者是个人,而不是组织;诚实与透明是核心价值;引导人们主动获取,而不是推给他们;分布式结构,而不是集中式(DionHinchcliffe,2007)。
根据调查显示,社交媒体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时时对比”,说的是人们在浏览了亲友或他人在社交媒体的生活动态后,而无时无刻不在比较自身现状和理想状况的行为,一旦发现与自身的真实生活成了强烈对比后,就产生了羡慕,或衍生成了自卑的心理,导致与亲友疏远。情况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患上忧郁症。
此外,有些人“时时对比”的情况下,在社交媒体上塑造一个虚拟的人格,就是只表现生活最好的部分,抑或虚造假象的生活,久而久之,则会使心理产生不安、烦躁等。
Instagra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协会下属的青年健康运动组织YHM,最近分析了该国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和其心理健康的数据,并抽取了1500名英国14岁至24岁青年对YouTube、Twitter、Snapchat、Instagram和Facebook这5个社交媒体打分。在英国,超过9成的青少年都会上社交网站,是所有年龄段人群中使用社交媒体比例最高的,与此同时,青少年患有焦虑症或忧郁症的比率近25年来上升了70%,有近7成的青少年称,在社交媒体上遭遇过网络暴力。评分结果显示,YouTube是这些平台中对心理健康影响最积极的平台,Twitter和Facebook位居第二和第三,Snapchat则排在第四位,而Instagram则位列第五位,即对年轻人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最大。具体原因可能是,以图片为主的社交平台Instagram和Snapchat,容易让青年人对自己的形象和体型产生焦虑和厌倦等负面情绪。
社交媒体另一主要负面影响是网络暴力。SnapChat和WhatsApp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让网络暴力的言论和图像得以迅速传播。而在Facebook上,青少年被霸凌的概率是其他社交媒体的两倍。虽然每个社交平台都有反对网络暴力的相应政策,但BullyingUK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9成的年轻人表示,当网络暴力发生时,有关方面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此外,社交媒体还会引起青少年因焦虑而失眠,以及出现缺少自尊、害怕落单等消极心理状态。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健康也有一些潜在的积极影响。它们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他人保持健康的经验、专业的健康知识,建立、维护和巩固人际关系,还能成为青少年寻求情绪支持和社群构建的途径。调查数据显示,近7成青少年在情绪低落或者感到痛苦时从社交媒体上得到过帮助。社交媒体还为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表达和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这对其个人成长十分重要。
社交媒体依赖带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1.自我意识的膨胀
3.社交媒体催生了焦虑心理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迎来了社会化媒体时代,也给服装品牌企业带来了全方位挑战。在分析了社会化媒体时代营销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策略。
关键词社会化营销;服装企业;品牌营销;互联网
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5.04.020
1社会化媒体与品牌营销
2社会化媒体时代营销的特点
3品牌社会化营销的策略
3.1内容策略
3.2受众策略
3.3整合策略
参考文献
[1]西门柳上等.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唐兴通.社会化媒体营销大趋势——策略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邓煜,唐大麟,于梦.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之道[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11).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PLE)探析
一、社会化媒体与大学生自主学习
(一)社会化媒体以及类型
(二)社会化媒体用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越性
1、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呈现网络化
2、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呈现非正式化
3、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呈现工具依赖性
社会化媒体在对学习产生促进作用时,也让学生对社会化媒体产生依赖性心理。学生在查找、获取和处理信息时,都能找到相应的网络工具来应对,使自主学习呈现工具化特征。例如,资料查找可以选择谷歌、百度、有道、360等搜索工具;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处理、存储时可以选择word、个人空间、网络相册、视频网站等整合性工具;图表处理时可以选择以概念地图、Diigo为代表的信息处理工具;信息时可以选择博客、微博、空间的信息工具。
二、社会化媒体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变革:个人学习环境(PLE)诞生
(一)个人学习环境(PLE)的定义
PLE到底什么是?学界给予了不同的回答。观点一,是平台。Martindale认为PLE是“一种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平台,以社会化媒体作为支撑,是在电子化学习领域内一个全新的构想”[2]。观点二,是环境。Nada认为PLE是“以人中心,信息技术支撑下由学习者自行设计、构建、管理的学习环境”[1]。观点三,综合体,也是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PLE是“一种工具、服务、人和资源的综合体,是利用网络力量的一种新方式”[3]。
综合以上,笔者认为PLE是Web2.0时代,人类数字化生存的一种状态,是集学习、教育、生活和工作于一体,可以为个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的全新的生存模式。
(二)个人学习环境(PLE)的特征
1、个性化与工具性兼具
PLE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化,这种方式为每一个学生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提供不同的方法,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符合他们的学习风格和场所。由于PLE集聚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方法,整合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因此对大学生来说一,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工具。
2、互动性与社会性兼具
[1]NadaDabbagh,AnastasiaKitsantas.PersonalLearningEnvironments,socialmedia,andself-regulatedlearning:Anaturalformulaforconnectingformalandinformallearning.InternetandHigherEducation[J].2012,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