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气火灾监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格执行GB13955-200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规定的防范措施,在建筑物的电源进线处及干线上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2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原理
2.1原理方框图
监控系统是由电流互感器、监控探测器、报警器或控制器构成的电气火灾实时监测并实施报警或切断电源的装置,其系统组成方框图如图1所示。
电流互感器为传感器件,由它提取的漏电信号,经放大、AC/DC变换、A/D变换、CPU处理后,送至输出级。输出信号经总线输往监控设备。监控设备接收的漏电信息经CPU处理后,送往报警器、显示器、信号输出级。报警器由报警指示灯、蜂鸣器组成,显示器由三位数码管(LED)组成,用以显示漏电电流大小,信号输出级输出各种报警及控制信号,用于附加报警及切断电源等。监控设备还有信号存储及打印功能,供随时查询。
另一种监控系统由电流互感器、漏电探测报警器构成,探测报警器集探测报警于一体,称为电气火灾监控探测报警器或漏电探测报警器,其原理与第一种监控系统是相同的。系统组成方框图如图2所示。这种探测报警器安装使用极其方便,是被广泛采用的监测装置。
2.2监控系统的三种组成方式
①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由电流互感器、漏电探测器、漏电报警器组成。探测器、报警器以有线方式连接如图3所示。
②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由电流互感器、漏电探测报警器组成,探测报警器由第一种的探测器与报警器组合而成。为了实现远程报警,可以再增加远程报警盒如图4所示,探测报警器与远程报警盒以有线方式连接。
③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由电流互感器、监控探测器与监控设备组成,监控探测器与监控设备以总线方式连接如图5所示。漏电及故障等信息由监控探测器通过总线传至监控设备。
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安装方式
3.1低压配电系统总剩余电流检测
如果想监测本单位用电系统的总体绝缘状态,可以检测系统的总剩余电流,前提是单位需有独立的变电系统。电流互感器安装于变压器接地线中以提供剩余电流,探测器、报警器可以选用分体式或一体化结构,如图6所示。
此种剩余电流检测要求供电系统的接地形式为TN-S系统。
3.2干线剩余电流检测
干线指低压配电线路的主要支路,此种安装方式比较简单,电流互感器安装于干线线路中,检测的信号是互感器以后线路及负载产生的剩余电流,如图7所示。
3.3多路干线剩余电流检测
以8路检测为例:8个电流互感器分别装于配电盘的各输出干线上如图8(a)、(b)所示。
4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安装注意事项
4.1分级保护
为了缩小发生人身电击事故和接地故障切断电源时引起的停电范围,通常在供电线路的不同地点安装三级(或两种)不同容量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以形成分级保护。根据用电负载及线路情况,一般分两级或三级保护。适用于城镇和农村第一级和第二级保护,其具体安装图在GB13955-2005中已有明确规定。
4.2安装注意事项
4.2.1系统剩余电流检测
在系统接地型式为TN-C-S系统中,变压器低压侧出线为PEN线对地是绝缘的。
PEN经接线端子分成N线与PE线后,N线不再接地。这时,电流互感器必须安装在PEN线分成PE线、N线后的PE线的中间段上,如图6。
4.2.2干线剩余电流检测
对220V供电系统,电流互感器只要套住二根电源线即可,要求其中的N线不得再重复接地。
对于380V配电系统,电流互感器必须同时套住L1、L2、L3、N线,PE线不得穿过互感器,同时N线此后不得再接地。
在接地型式为TN-C系统中,必须将其改造为TN-C-S、TN-S或局部TT系统后,才可以安装使用报警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4.2.3互感器的安装
电流互感器应安装易于检修的地方,互感器的安装没有方向问题。对插式互感器安装时无需断线、断电,互感器可以直接挂在线上,也可以固定在配电盘上,但安装时应注意安全。
关键词:火灾监控系统;漏电;设备形式;系统设计
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ournationaleconomy,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livingstandards,thedevelopmentofconstructionindustryalsoappearedtochangerapidlychanges,inordertomeettherequirementsoftheincreasingbuilding,staffmadegreateffortsinbuildingelectricaldesign.Buildingelectricaldesignnotonlyaffectsthenormaluseofpublicfacilities,butalsototheresidentsofthesafetyofthepeoplelifeandproperty,therefore,buildingelectricaldesignofhigh-profile.Inthispaper,thedesignofelectricfiremonitoringsysteminbuildingelectricaldesignarebrieflyintroduced,andtheproblemsoffiremonitoringsystemisanalyzedinbriefinquiry,foryourreference.
Keywords:firecontrolsystem;leakage;equipment;systemdesign
(1)能够对相应的漏电电流以及过电流等信号进行探测,地址以及故障点的变化情况准确报出同时及时进行监视。
(3)能够在漏电电源线路切断的情况下,显示相应的线路状态。
(4)能系统电源的相应状态进行显示。
1.2在合适的场所设置相应的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1)按照一级负荷进行供电。同时相应的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乙、丙类厂房以及丙类仓库;
(2)按二级负荷进行供电,同时相应的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30秒的厂房或者仓库;
(3)按二级负荷进行供电的电影院、剧院、览馆、商店以及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25L/s的公共建筑;
(4)一些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的砖木或木结构建筑;
(5))一些按一、二级负荷进行供电的消防用电设备。在《高规》没有对建筑的类型和位置进行明确,同时《高规》以及《建规》没有具体地对相应的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结构组成、系统供电、设备选择、系统设计以及线路敷设等内容进行规定。
二、我国相应的监控设备的两种形式
(1)火灾监控系统会充分将相应的探测器与空气断路器进行充分的结合组,这种系统一方面属于相应的配电保护开关,另一方面属于相应的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在系统的内部,能够将信号处理电路、电源变换电路、电流互感器以及通信联动接口、报警电路、主回路分断开关等设备融合在一起,能够起到电流检测以及故障报警的扩展功能,同时还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相应的互联网远程监控功能,同时满足规范中相应的功能。
这样的优点为内置电流互感器的接线较少,同时使用较为方便,整合度较高;而系统的缺点为设备构造较为繁杂,进而会增加相应的故障几率,在进行设备安装时候,需要将相应的电箱的线路进行改动,因而不能充分适应配电箱的相应要求,进而容易在局部发生故障,对整个系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作用。
(2)将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和相应的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分别进行配置。这样分开配置能够充分对配电柜的电流以及剩下的电流信号进行采样,可以通过相应的配电电气火灾监控设备进行采样,同时能够将采样的电流以及信号通过内设的处理器,集中向控制器进行配置。这种设备型式具有的优点为不包含相应的电源控制开关,同时不串入相应的配电系统,可以通过相应的电流互感器进行电流信号的取样,方便进行电流的控制。适用于相应的新建工程以及改造工程。具有两条总线,可以进行总线短路保护以及故障节点进行关闭保护,这样当局部发生故障时能够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而这一形式具有的缺点为需要为相应的设备探测器设置相应的信号线。其中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型式,可以将相应的电气火灾监控的系统并入到相应的报警自动系统之中。
可以直接运用相应的报警系统的二总线作为相应的监控系统总线,将两个控制器进行相互结合。这种配置方式具有的优点为,能够有效减少相应的控制器以及上机位,能够省去较为繁杂的布线工作,同时方便管理;而这种型式的缺点为:进行设备组合之后,只要一方发生故障就会使两者同时发生相应作用和影响。
三、如何进行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
(1)在进行监控系统安置过程中要参照报警系统保护的范围相应火灾危险等级进行规定。相应的火灾报警进行探测的区域不能超过相应的防火分区。要将相应的监控设备安装在能够进行消防管理以及有人员进行值班的地方,在进行系统的导线、线路以及电源的设置时候要使其余相应的自动报警需求保持一致。相应剩余的电流式电气的监控系统只能用于报警而不能够用于切断相应的保护电源。
(2)正确选择火灾监控系统的相应探测器与安置地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进行合理设计,就会产生误报,进而会影响到相应的火灾监控系统。因此应该充分结合建筑内部的防火区域合理进行探测器的设置。同时合理划分相应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中探测区域以及保护区域。在进行剩余电流式火灾相应监控系统探测器的位置布置时候,应注意下面两个问题:第一为测量结果会受到相应配电回路中自然泄漏电流以及泄漏电流波动的影响作用。第二为在一些较容易发生电气火灾的部位应尽量抵消相应的自然泄漏电流,可以采取两种具体的方式,一为,将相应的检测点布置在负荷侧位置,这样能够充分抵消干线产生的泄漏电流对于测量的影响作用,二为将相应的检测点布置在电源侧位置,这样能够通过剩余电流式火灾的监控探测器对泄漏电流产生相应的抵消作用。
(4)在进行剩余电流式电气的火灾监控探测器的安装时候应该充分依据产品的不同特点以及工程需求进行选择相应的安装方式。主要方式有下面几种:将探测器安装在配电箱的内部,同时将探测器与断路器进行有效的配合,以导轨的形式在配电箱里安装,这样最适用于新建工程之中;安置在配电箱的外部,同时设置相应的箱体,来安置相应的监控探测器,电源通过探测器之后,要与电源进行连接,这种方式适用于新建工程和改造工程;在配电柜进行成套安装,可以将探测器安装在相应的配电柜位置,要注意的是在配电柜的合适位置固定相应的检测电流互感器,可以不对配电柜的内部结构进行改动,同时不设置相应的单独箱体,这种安装方式适宜于相应新建的工程。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也随之不断完善和进步,因此需要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发展做出改进,需要充分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充分完善相应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建设,相应的电气设计人员更是应该充分在试件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充分提高设计水平,进而有效避免预防火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GB50045—19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关键词:电气;火灾监控;应用
1.电气火灾监控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器使用量和用电量的逐年增加,潜伏的电气火灾隐患(电气设计和不规范施工导致)呈上升趋势,直接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电气防火,虽可以通过提高建筑电气设计质量及标准,提高安装质量,做好防雷接地,防范负载过载,接地电弧性短路火灾的防范来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但笔者认为做到真正有安全的保障,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普通家庭建筑物中,电气火灾监控产品是必不可少的。
2.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及类型
2.1设计、施工不符合规范要求
2.2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在众多电气火灾发生原因中,占主要原因的是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如果安全意识提高,时时注意,有些是可以避免发生的。消防安全事关生命,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提高消防安全意识,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才是治本的办法。了解电气火灾发生原因,提高防火意识,避免危险的发生,但如果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燃,也要有先进的技术以及产品来助一臂之力。
2.3伪劣电气产品引起的火灾
一些不法之徒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大量生产,销售各种假冒伪劣电气产品(如开关、插座、电子镇流器、各类电线、电缆、线槽等),其电气性能技术指标绝缘性能都不符合国家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加上一些承包施工安装人员质量意识较差,不按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最后导致各类安全事故和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2.4雷电引起火灾
在雷雨天气中,雷电产生高电压会沿金属物体侵入用户,使室内金属结构、供电线路回路之间产生放电、起火或爆炸。
2.5电气设备管理使用不当
电气设备使用管理不当引起火灾占电气火灾相当大的比例,如电视机、VCD音响等设备长时期处于带电工作状态,通风条件差,容易发热漏电打火。电热器、大功率照明灯距可燃物较近都有可能造成电气火灾。
3.电气火灾监控的应用
3.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原理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由火灾监控探测器、监控设备监控组网软件、总线通讯传输设备等主要部分组成。
3.2电气火灾监控应用的注意事项
3.2.1适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配电系统的保护接地形式
(1)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
TN系统的定义:电力系统有一点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接导体通过保护线与该地点相连接。TN系统可分为:TN-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线)和保护线(PE线)是分开的;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TN-C-S系统,系统中有一部分的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TT系统的定义:电力系统中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接地线与电力系统接地点无关。
(2)不同的接地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安装时,必须严格区分N线和PE线,三极四线式或四极四线式的N线应接入剩余电流互感器。通过互感器的N线,不得作为PE线,不得重复接地或接设备外露可接近导体。在TN系统中,必须将TN-C系统改造为TN-C-S,TN-S系统或局部TT系统后,才可安装使用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在TN-C-S系统中,监控探测器只允许使用在N线与PE线分开部分。
3.2.2剩余电流互感器的安装
(1)剩余电流互感器穿线
剩余电流互感器在穿线前应分清电网中的相线,N线以及PE线。相线和N线必须一同穿过剩余电流互感器,PE线不能穿过互感器。在系统中,如果N线未与相线一起穿过互感器,一旦三相负载不平衡,N线将有电流流过,探测器检测到电流信号,即发生误动作。不同回路间的N线不得多点相连或重复接地,否则会造成误动作,在系统试运行时出现漏电流值过大而出现报警,很大一部分均是由此类情况造成。如果PE线同N线及相线一起穿过互感器,也会造成监控探测器的拒动作或误动作。也并非所有的剩余电流监测都需要将相线穿入互感器内,TN-S系统的总剩余电流监测方法就可排除在外,它可只穿一根电缆线通过剩余电流互感器。这个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选用小型的剩余电流互感器提高测量精度;后期如果互感器出现故障时,维护方便。
(2)剩余电流互感器的安装位置
剩余电流互感器应该安装在便于检修的地方,尽量远离强磁场。互感器的安装没有方向问题,互感器可以直接挂在线缆上,也可以固定在配电箱中。剩余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开关断路器的上端或下端并不会影响被保护线路的监控。但为了以后检修方便,安装于开关的下端口处较好,在断电检修时不必将上级开关断电,只需本级开关断开即可检修。
3.2.3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参数设置
3.2.4漏电故障检查
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一般安装于电力系统配电柜的出线端(变配电所)或楼层配电箱进线处。当被保护线路或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并不能断定具体故障的点或位置,需逐一查看安装点后各个线路及设备,这也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
首先,区分漏电故障的原因,是由于接线不规范或接线错误引起的,还是设备或线路故障或者新增负荷引起的。在新运行项目中,很多情况都是由于接线不规范或接线错误导致,此时需要对保护线路的接线一一改正过来。将被保护线路中设备都正常运作之后如果剩余电流值在预计范围内,基本可以确定线路已正常。接线错误引起的剩余电流往往比较大。
其次,采用仪表检测法、分别断电法(逐一排除法)、停电测量法等方法检测漏电的具体部位。其中最有效及方便的方法就是分别断电法,这种方法可以逐一缩小故障地点,最终发现故障原因。在不允许停电的情况下,我们一般采用观察法及仪表测量法进行。观察法主要是观察线路中有无明显的接线错误或者拉弧现象;仪表检测法中我们需要有专门的手持漏电检测装置,来检测各个回路中漏电的大小,根据大小来定位。
关键词: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一、电气火灾的成因分析
二、设置火灾监控的内容和监控范围规范要求
三、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原理及设计要点简介
1、工作原理简介
2、系统设计要点:建筑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自成系统,比较独立,系统一般包括: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监控主机);火灾监控探测器(剩余电流式、测温式、线型式);布线设计。以RAD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报警监控器通讯系统为例如下图:
RAD:表示多支路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控制器(监控主机)
RCT1:表示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探测器
RAD电气火灾报警监控器系统图
3、配电线路的漏电监控
4、配电线路和设备的温度报警
配电线路和大型设备要根据条件考虑装设温度监控报警系统,注意该系统的装设要根据线路负荷的运行情况和敷设环境来进行。温度检测报警系统一般装设在电气竖井内,用来对电缆和插接式母线的温度进行动态的检测。配电设备的温度报警主要是针对干式变压器而言,要对其进行高温报警值的设定,由火灾监控系统接收报警信息值。
四、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民用建筑中设计要点
1、一般住宅需要在总进线处进行火灾漏电监控,然后把信号传输到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内。这样在每个单体楼漏电的时值班人员能及时发现,并通知专业人员去现场消除故障。
2、在公共建筑中,一般3000m2以下中小型办公楼作者主张在总进线设置一处火灾漏电监控器,把报警信号传入值班室。3000m2以上的大型办公楼或许重要等级的办公修建作者主张在楼层或防火分区内设置一级火灾漏电监控器,在总进线或许变电所内设置更高一级的火灾漏电监控器,到达两级维护。一般大型商场或酒店修建则在楼层或许防火分区内设置一级火灾漏电即可,总进线或变电所内可不设置。这样有人会疑问为什么建筑级别相对较低的办公建筑火灾监控却高于商场建筑?作者认为这与这两种类别后期实际运营模式有关。办公建筑虽然级别低,但是由于办公建筑的值班人员较少,而且重要资料比较多,如果不能提前报警漏电的情况,一旦火灾发生,自动喷洒系统就会把报警区域的办公设备及资料全部毁坏。
五、建筑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施工注意要点
实际安装中,监控主机一般由专业生产厂家负责调试;探测器一般是在业主采购配电箱时已确定其规格、型号,并与主机能过兼容,一般由配电箱厂家安装在设计指定的电箱上;布线系统交由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安装。施工时需注意以下要点:
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装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要求,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应符合现行同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CB50116)的规定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的布线要求.
3、通常总线布线采用ZR-RVVPS2*1.5屏蔽双绞电缆级连方式配线,单条总线总长不宜超过1200米,每条通讯线节点不宜超过110个。
4、新的建筑工程项目,探测控制器要放在楼层的专门配电箱内,并且注意要远离导电母线安装,再在电源母线上安装剩余的电流互感器,将其安套牢固。另外最好采用屏蔽导线作为探测控制器与互感器之间的连接线。
5、接线时,要严格执行消防用电的规定,比如安装接线端时,不得进行反向接线,接线的数量也有严格规定,即不能超过两根。另外布线时,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及防雷、防火和防静电措施。
6、对N线和PE线要进行严格的区分,一些装有剩余电流保护或报警装置的线路,剩余电流互感器必须由相线和零线同时同方向穿过,而PE线则不能穿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穿过剩余电流互感器后的下游线路必须要保持独立性,即不能余电流互感器的上游线路“共零”或有任何电气连接。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仅要根据配电面积及配电设备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还要有重点的综合考虑施工布线,才能使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防范电气火灾方面充分有效地发挥出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士尉,张铁壁,谢国旗等.基于CAN总线的高层建筑电气火灾监控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05).
关键词:剩余电流漏电探测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引言
铁路站房作为铁路设计的关键部分,其投资巨大、设备运行系统复杂、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特别是在候车厅、售票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虽然能够快速疏导,仍会造成很大损失,对铁路运营造成重大影响。
根据消防局《中国火灾统计年鉴》统计,2007年以来,在发生的火灾中,因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很多,占火灾总数的比例很大,如何使得电气火灾逐年下降,将是当务之际;电气火灾的发生并无明显征兆,依靠传统的人工检修与巡视,很难在在火灾发生之前察觉,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起到了关键作用。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特别是在漏电监控方面属于先期预报警系统,能有效避免火灾的发生。在铁路站房内此系统主要通过对供电线路剩余电流的探测,直观、全面地监测整个建筑供电线路的剩余电流数据,进行剩余电流报警,了解供电线路失电状态等信息,从而及早发现电气老化、潮湿等原因引起的电气火灾隐患,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由此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于铁路电气设计中。
本文以京沪高速铁路中间标准站房为例,阐述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铁路站房中的应用。
一、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概念
规范GB14287-2005《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中,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定义为:当被保护线路中的被探测参数超过报警设定值时,能发出报警信号、控制信号并能指示报警部位的系统。
二、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成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由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和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组成,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分为剩余电流式,测温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站房多选用集散分布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系统由中央主机、多路系统总线、区域监控单元和现场探测器组成,系统方案为在站房变电所低压配电出线回路上设置现场探测器;在变电所内设置一台多回路监控器对变电所出线回路的所有探测器进行区域集中监控管理;另在站房的消防控制室配置一台中央监控管理主机。系统模型如下:
图1:集散式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示意图
电气火灾探测器是用于采集多种电气火灾隐患信息的现场终端器件,一般装于被监控配电回路断路器下方。一般分为漏电型和过流型两种,本项目选用漏电型。
监控单元具有监控报警和通讯故障的历史数据记录、存储,查询等基本主机功能,同时也是连接于系统总线(一级总线)上的一个现场器件。
中央监控主机承担对工程电力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的值班管理和事故处理等任务。中央监控主机主要由PC主机、显示屏以及操作打印、中央报警、电源管理等单元组成。本项目选用琴台式主机,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
三、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与多个探测器通过二总线构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化总线通讯系统。电气火灾监控设备通过二总线与探测器连接,通过现场总线向探测器发出巡检命令,接收探测器的状态信息(报警、故障、供电回路失电、剩余电流数值),当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监测异常信息时,进行声光报警并显示相应信息和信息类型。电气火灾监控设备还可通过RS232串行通讯将信息传给图形显示系统,图形显示各种信息,并将信息数据储存在其数据库中,以备日后查询。
四、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应用设计
设计理念及依据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是以“预防胜于救灾”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理念为基础的。以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4287-2005《电气火灾监控系统》、GB50116-200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有关国家标准规范为标准。
2、设计选型
2.1、电气火灾及其原因分析
由于电气方面原因产生火源而引起的火灾,称为电气火灾。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接触不良、过载、短路、雷电或静电等都能引起火灾,从电气防火角度看,电气火灾大多数都是因电气工程,电器产品质量以及管理等问题造成的。电气设备质量不高,安装使用不当,保养不良、雷电和静电是造成电气火灾的几个重要原因。目前,从统计的电气火灾事故中,其中约有60%以上电气火灾事故的起因源自电气接地故障中电弧性对地短路,俗称“漏电”。
2.漏电探测器的选择
本项目仅选择漏电(剩余电流式)探测器是因为发生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电力系统和设备的带电部分对地漏电产生电弧所引发,虽然温度监控也是探测火灾发生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电气火灾监控是承担火灾发生前的预防任务,其反应滞后的物理特性决定了温度监控不适宜作为电气火灾预防的主要手段。
因此,在本项目中,系统通过对站房变电所低压配电出线回路的漏电检测报警,以实现对站房电力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电气火灾实施预防性监控。
火灾监控系统设备的监测对象及安装位置
监测范围:低压开关柜中所有回路、环控电控柜中除风阀外的所有回路。
安装位置及方法:安装在低压开关柜馈出回路断路器的下方,相线和N线必须一同穿过剩余电流互感器,PE线不能穿过互感器。安装图如下:
图2:现场探测器安装图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
4.1.系统结构由二级总线组成,全部为二线制,工程布线采用RVS-2*1.0双绞线。第一级总线为系统总线,用于系统主机与监控器之间的通讯连接;第二级总线为现场总线,用于现场监控器与电气火灾探测器之间的通讯连接。
4.2.系统的总线统一采用RS-485通讯格式配合实时监控软件的自动识别功能,使二级总线具有全兼容的特性。
4.3.主机的功能和性能应符合国标GB14287.1-2005的规定。此外,为便于值班监控管理,中央主机还应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4.3.1对所有监控节点具有实时监控报警功能,被监控电力线路和设备的漏电流达到动作阈值时,主机在15sec.内发出声光报警,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有关的报警数据。
4.3.2对监控系统本身具有故障自动巡检功能,发生系统故障时(如探测器故障、信号总线开路、短路等),在30sec.内发出区别于监控报警的声光报警信号,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有关的故障报警数据。
4.3.4平时监控状态下,探测器液晶显示屏上应能显示和查询所有监控节点的实时漏电流值(正常情况下为该监控回路和设备的固有泄漏电流),在以监控节点的实际漏电流为基准值时,所显示的漏电流值误差不应超过±3%。主机显示屏上的实时漏电流显示范围应不小于20~1200mA。
4.3.5主机应具有对漏电监控的预警功能,以提醒运行值班预先警觉,早期排除隐患,避免故障扩大。当现场任一监控节点的实时漏电流值达到设定值的50%时,主机应发出漏电预警的声光信号,其声信号应与监控报警时有明显区别。
4.3.6主机显示屏应具有图形显示功能,能以监控系统图和监控平面图方式实时显示系统监控状态。当发生任一监控预警、监控报警或故障报警时,在主机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以便值班运行迅速发现和判断故障地点位置
4.3.7主机显示屏应具有数据查询功能,数据查询界面应由基本参数和实时参数两部分组成。基本参数至少应包括配电回路监控节点的安装部位、多路出线的回路序号、安装部位中文描述、配电回路主开关热脱扣电流、漏电流报警设定值、脱扣延时值等项内容;实时参数至少应能显示实时漏电流以及报警事件性质等项内容。
4.3.8主机系统应对监控节点具有漏电报警时的脱扣输出设定功能,即对任一监控节点,系统均应可将其设定为仅报警或报警时输出脱扣信号两种保护方式之一。为满足对配电回路漏电监控分级跳闸保护的动作选择性要求,系统应具有对脱扣输出的延时值设定功能,延时设定范围不宜小于0~10sec.。
4.4.区域监控单元应具有基本参数和实时监控参数显示、设定和查询功能,并应具有参数越限或监控节点故障时的声光报警功能。
4.5.现场探测器应符合GB14287.2-2005中的非独立式监控探测器功能和性能要求。此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4.5.1为现场安装接线方便,探测器的剩余电流互感器和信号处理模块应为一体化的结构。
4.5.2考虑探测器的可用性和适用性,其工作电源由系统自身解决,低压柜回路不提供其工作电源。
4.5.3现场探测器设置脱扣输出信号端子,供需要时用,该端口为无源开关量,输出能力不低于220V(阻性)。
4.5.4现场探测器为穿心式工作方式,与配电系统一次回路间无电联系。
总结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以预警为特点的实时系统,应用于铁路站房中,能准确监控电气线路的故障和异常状态,发现电气火灾的隐患,及时报警提醒运行管理人员消除这些隐患,对电气火灾进行有效的预防。现场运营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对漏电报警阀值进行准确设置,避免漏电探测器发生误报,保证系统装置运行正常。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工程实践的积累,相信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l3955―200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第l部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GBl4287.I一200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第2部分: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GB14287.2―2005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编,(2005年)
Enablingrapidwirelesssystemcompositionthroughlayer-2discoverySud,S.;Want,R.;Pering,T.;Rosario,B.;Lyons,KIEEENetwork2008,22(4)
关键词:建筑安装设计火灾监控
一、电气火灾报警系统
简单规律是,在电气设备中的电流、温度等参数发生异样变化时,终端探测头利用电磁场感应原理、温度效应的变化对该信息进行采集,并输送到监控探测器里,经放大、A/D转换、CPU对变化的幅值进行分析、判断,并与报警设定值进行比较,一旦超出设定值则发出报警信号,同时也输送到监控设备中,再经监控设备进一步识别、判定,当确认可能会发生火灾时,监控主机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点亮报警指示灯,发出报警音响,同时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火灾报警等信息。值班人员则根据以上显示的信息,迅速到事故现场进行检查处理,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集中控制台。
二、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由电气火灾探测器和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二部分组成。
2.1监控探测器的设置安装
2.1.1配电柜外部形式的安装设计
在配电柜外安装探测控制器系统,无论是对新工程还是对改造工程,都是非常适用的。若有专门安装探测控制器的防火监控箱,装入探测控制器后可放在配电柜附近。同理,剩余电流互感器安套在电源母线上,固定牢靠,探测控制器与互感器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设置范围屏蔽导线。
2.1.2配电柜内部形式的安装设计
一般情况下,在新工程楼层处都设有专门楼层配电柜,可将探测控制器放在配电柜内,且离导电母线尽量远的导轨上安装,再将剩余电流互感器安套在电源母线上,固定牢靠,探测控制器与互感器之间的连线,应采用屏蔽导线。
2.1.3配电柜成套形式的安装设计
如果是在配电柜面板上嵌入探测控制器,剩余电流互感器依然固定牢靠在其内,不增加防火监控箱,也不想改动配电柜内部结构,就应在设计中明确提出要求,由有关各方在施工图纸会审确认批准后,可由配电柜成套厂家,充分考虑预留面板上嵌入探测控制器孔的问题。
2.2监控探测器的安装布线设计及注意事项
2.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备的性能要求
1)可监测受控点的剩余电流和温度的变化,当达到预警值时,马上通过总线向主机设备报警。2)为适应我国南北气候条件、施工安装水平和建筑物的新旧程度等综合因素,剩余电流报警值应连续可调。这样才是安装高度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优良特性的产品。3)为保证全系统的正常工作,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具有自动巡检功能。同感烟自动报警系统一样,应不停顿的24小时对系统内所有受控点的状态进行巡回检测,当有异常时应迅速报警显示异常受控点的地址和信息,提示值班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检查系统排除故障,使整个系统恢复正常工作。4)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服务于常规的供电网路系统的系统,所以该系统的加入不能对原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进行改动,供电电路的母线不能随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备接出、接入配电箱柜,这不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
三、火灾报警系统的改进及发展方向
3.1火灾报警系统的发展趋势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具有火灾报警、故障报警、主、备电源自动切换、报警部位显示、系统自检、打印等功能。因此其数据传输必须严格遵循统一、标准的通讯协议,才能保证信息数据传输的可读性、可执行性及准确性。现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已达到智能型、全总线型和综合型,系统一旦报警,马上在显示器上出现报警探测器的具体地址,一目了然。在规范和统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讯协议标准时,应瞄准当前国际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借鉴现已获得广泛公认的标准总线、通讯协议,利用现有软件、硬件技术,使协议与国际接轨。智能建筑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制订通讯协议标准时,应充分考虑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嵌入智能建筑的楼宇自动化系统中,让其作为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的子系统,与楼宇自动化主流网络技术及其相应协议等兼容,可充分利用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硬件、软件资源实现联网通讯,为城市消防调度指挥中心、城市综合信息管理网络提供并与城市其它管理中心共享消防系统的信息。
3.2远程操作监视系统
[关键词]漏电火灾报警
[Abstract]Inthispaper,ahospitalwardfloorrenovationprojectexamples,describestheleakageofthisnewtypeofelectricalfirealarmsystem,fireprotectionsystems,analyzedandpresentedthedesign,inspection,testingshouldbeattention.
1.安装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必要性
目前建筑内火灾事故的发生有一部分是由于电气火灾引起的。由于供电线路及设备安装使用不当、线路老化或机械损伤等原因,造成其绝缘性能下降,导致供电线路及设备与大地之间有不正常的电流流过,产生漏电。
电气线路及装置因绝缘破损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漏电点处可能引起电火花并产生电弧。这种电弧由于有很高的阻抗,它限制了故障电流,不足以使过电流保护电器动作或不能及时动作来切断电源,而几百毫安的漏电电流产生的电弧局部温度高达20000C以上,可引燃周围的可燃物造成火灾。
2.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有关国家标准
2.1现行国家标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14287-2005
2.1.1此标准为制造标准,共分为3部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被定义为:当被保护线路中的被探测参数超过报警设定值时,能发出报警信号、控制信号并能指示报警部位的系统,它由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组成。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被定义为:能接收来自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报警信号,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和控制信号,指示报警部位,记录并保存报警信息的装置。
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被定义为:探测被保护线路中的剩余电流、温度等电气火灾危险参数变化的探测器。探测器分为两种型式: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和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2.1.2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备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2.报警声信号应手动消除,当再次有报警信号输入时,应能再次启动。
3.监控设备自身发生故障时,应能在100s内发出与监控报警信号有区别的声光故障信号;故障期间,非故障回路的正常工作不应受到影响。
2.1.3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1.当被保护线路剩余电流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探测器应在60s内发出报警信号。
2.探测器报警值不应小于20mA,不应大于1000mA,且探测器报警值应在报警设定值得80%~100%之间。
3.探测器在报警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予以保持,直至手动复位。
2.1.4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1.当被监视部位温度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探测器应在40s内发出报警信号。
2.探测器的报警值应设定在55℃~140℃的范围内。
2.2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版)
此标准中要求“高层建筑内火灾危险性大、人员密集等场所宜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2.3现行国家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此标准中要求“商店、剧院、电影院、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宜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3.关于系统名称的解释
有2可知,现行国家标准对为防范电气火灾而采用的报警系统的名称并未统一,《电气火灾监控系统》14287-2005将此系统称之为“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称之为“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由于名称不一致,在实际应用中有可能造成误解,因此,有待于国家规范的制定部门对其进行统一。本为采用设计图纸说明“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这一名称。
4.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
以国内某医院病房楼改造工程为例,介绍该系统的基本情况:本工程为旧病房楼改造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3000m2。改造完成后与4万多m2新病房楼结构上连通。此工程用电负荷为一级,防火等级为一级。
本工程低压照明配电干线采用封闭母线供电,漏电火灾报警探测设备安装在封闭母线插接箱内,共12层每层分两路配电,用以实现对线路电气火灾的探测、报警。本系统设计将报警信号就近接入消防报警模块,相当于并入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漏电火灾报警系统验收中应注意的问题
5.1事前控制
在安装前要有预见性的要求漏电火灾报警器设备厂家、配电柜厂家、配电系统施工单位三方充分沟通,协调有关安装方式、尺寸和电气技术参数。防止安装时不必要的返工,造成质量问题。
在设备进场时要对照图纸检查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等参数是否满足被保护线路、电气设备及设计的要求,主要对厂家提供的检验报告进行检查。
5.2事中控制
漏电火灾报警装置有分体机和一体机两种结构,本工程采用一体机。特别要注意保护装置漏电流报警器电源侧和负荷侧的接线方式,不能反接;同时注意强弱电分开走线,防止接错线或搭线,造成强电串入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总线中,烧毁整个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安装完成之后,要进行配电系统剩余电流的检测,及时排除剩余电流异常情况,并作详细记录。
5.3事后控制
安装完成之后,应建立保存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安装和试验记录;根据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使用寿命的要求,一般工作年限为6年,超过规定年限应进行全面检测。
6.固有泄漏电流的估算及漏电火灾报警电流值的确定
6.1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探测器的报警设定值应考虑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的正常泄漏电流。用户侧的正常泄漏电流与室内布线和电器设备的对地阻抗有关。
6.2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的正常泄漏电流以实测为准,并参考厂家提供的数据。表1和表2为有关资料上提供的数据。
按照GB14287.2-2005的要求:“探测器报警值不应小于20mA,不应大于1000mA,且探测器报警值应在报警设定值的80%~100%之间。”考虑到医院的特殊性,对泄漏电流报警值本工程的电路系统进行了计算。
本工程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每层主要照明为荧光灯,灯的数量为150盏左右,每层用电脑约20台,每层用在照明回路的电线(4、6mm2)约为5000~6000m,同时考虑其他用电设备的泄漏,最终计算系统泄漏电流在300mA左右。
关键字:建筑电气;火灾;自动报警
正文:
一、建筑电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电气设备应用日益增多。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用电量大幅度增加,致使建筑电气火灾发生的频率也随之提高,城市火灾统计中,电气火灾高居首位。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电气火灾事故数量剧增一方面是由于电气火灾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电气防火意识的薄弱。为了有效防范电气火灾,近年来使用了一项新技术即电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二、建筑电气火灾原因和特点分析
1.电气火灾的发生有两种形式:过热型和放电型。
①过热型:电气设备或线路的发热部位产生异常高温,从而引燃电气设备或线路的绝缘材料及周围的可燃物。
②放电型:带电导体之间接触不良或金属导体之间存在电位差。在其间隙产生电火花或电弧,从而引燃周围易燃物质。
2.建筑电气火灾主原因和报警监控系统原理:
1.建筑电气火灾常见原因
②设计不合理。建筑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对每一用电环节的用电容量、电流等进行认真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合理地选择配电设备和导线、电缆的截面,还要根据环境特征来确定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及安装要求,我国住宅电气设计分支回路少,线路截面小,必然导致线路过载,而更换暗线是很困难的,插座数量少,将会导致乱接插座板,乱拉临时线,这些做法必然使住宅电气火灾频频发生,况且目前有些设计单位不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设计计算
③安装不规范。施工单位不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致使工程在设计和安装过程留下了火灾隐患。在安装过程中,母线接头及未穿线的预埋套管的保护措施小得力,电气装置接头接线端了,与线路连接不牢固,带电导体与水管、钢管、设备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措施有缺陷等等,均会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尤其是各种电气线路管道穿墙,穿楼板、孔洞未作封堵,在建筑电气竖井内线线槽和电缆线槽穿楼层孔洞应采用耐火材料堵塞严实。
④使用不规范。包括私自改动配电线路或更换线路保护开关,使配电线路长期在过负荷状态运行,在工程中施工没有按照规范要求,工程项目在装潢过程中进行了违规操作,用户为了维持日常用电,开关熔断丝用铜线或铁丝替代等。
⑤不注意细节问题,使用劣质产品或易燃材料。使用伪劣电气产品,接头处理马虎,随意在吊顶棚内分支接线,接头没有设在接线盒内。为电气火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致使工程中电气火灾多发;
⑥保护完善。配电系统不能进行有效防护,建筑配电系统复杂、配电线路多、分布面广、连接点多,隐蔽部位多不易发现和监督,致使有些隐患能得以存在。
⑧电气设备违章检修。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没有及时检修或违章检修,乱拉乱接电线都会导致火灾的发生。
2.建筑电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原理。
对电气火灾原因数据分析得知大部分的电气火灾发生原因都是由于漏电、短路、温度过热、过载等导致的,因此,电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过对供电线路剩余电量、线路升温以及过载电流进行检测,能让我们全面、直观的了解整个供电线路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供电线路有故障发生,可以及时的发出警报,减少或避免电气火灾发生的概率。
三、建筑电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注意事项
1.设计要求方面。电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工程的实际情况作为参考,根据建筑物使用的性质、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火分级要求确定电气防火保护对象等级、发生电气火灾的危险系数、人员密集程度以及疏散情况对电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设计;
4.安装细节方面。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各类监控探测器安装的供电方式、电压、监控方式等,传感器与裸带电导体需要在安全距离范围内,而金属外壳的传感器需要有安全接地线,要确保在电源切断的情况下安装传感器,并且不影响被监控线路的完整性,线路的接点也没有增加;
5.设备调试方面。在进行电气火灾设备的调试时,需要对传感器和监控探测器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后,再分别对监控报警功能、故障报警功能、存储打印功能、控制输出功能以及自检功能进行调试,在对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进行调试时,施工单位需要先进行配电回路剩余电流的检测,并用漏电发生器对剩余电流传感器探测回路的漏电流进行提高,使其达到报警值,检验报警功能是否灵敏在对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进行调试时,需要采用模拟升温的办法,对温度传感器进行加热至达到报警值,检验报警功能是够灵敏,对温度报警值进行设定时要确保该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6.系统验收方面。需要采用专用的检测仪器并按照设计要求来对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报值进行检验,如果该工程中采用独立设置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需要对其进行报警信号的测试。在电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验收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需要及时对其修复或者更换。
结语:建筑电气火灾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预防。预防建筑电气火灾要从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控制。电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及时有效的控制火灾的发生,除去人类的安全隐患,值得推广电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设计人员应当在工程设计的实际应用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使电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防范电气火灾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保障人民安全。
[1]程伟.浅谈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0),14-15
[2]李天兵.关于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探讨[J].建筑电气,2006(2).
关键词:漏电火灾报警,火灾监控,探测器
Abstract:aimingatthefirealarmsysteminresidentialuseoftheexistenceoftheproblem,analyzethecausesandSuggestionsfrommanyaspectsoftheproblemtakemeasurestokeeptheleakagefirealarmsystemusedintheconcreteimplementationprocesshasimproved.
Keywords:leakedthefirealarm,firecontrol,theprobe
近年来电气火灾事故频频发生,其中一大部分为住宅火灾事故,给人民财产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合理设计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保障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施工质量及使用性能,预防电气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1、规范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局部修订条文9.5.1条、强制性国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都强调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防止因接地故障而引起的电气火灾的防护作用,要求在建筑物内安装剩余电流动作火灾监控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正式的名称是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国家标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GB14287-2005也已完全实施,预防建筑电气火灾,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已经基本齐全。
2、系统特点及工作原理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属于先期预报警系统,与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同的是,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早期报警是为了避免损失,而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为了减少损失。所以,这就是说为什么不管是新建或是改建工程项目,尤其是已经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单位,仍需要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根本原因。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又称剩余电流报警系统,通过探测线路中的漏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漏电是通过探测电气线路三相电流瞬时值的矢量和(用有效值表示)。探测器的传感器为零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探测剩余电流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即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即ΣI=0。在测量时,三相线A、B、C与中性线N一起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通过检测三相的电流矢量和,即零序电流Io,Io=IA+IB+IC。在线路与电气设备正常的情况下(对零序电流保护假定不考虑不平衡电流,无接地故障,且不考虑线路、电器设备正常工作的泄漏电流),理论上各相电流的矢量和等于零,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绕组无电压信号输出。当发生绝缘下降或接地故障时的各相电流的矢量和不为零,故障电流使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环形铁芯中产生磁通,二次侧绕组感应电压并输出电压信号,从而测出剩余电流。如图1所示,如果导线中流过的电流为i1,i1在其周围将产生电磁场,电磁场的强弱与导线中的电流大小成正比。电流互感器为高导磁率器件,把它置于电磁场中,在其次级线圈中将感应出交变电流i2。
i1/n=i2/n
图1用互感器提取电流信号
其中:n为互感器的匝数。可见,i2,i1成正比。
如图2所示,在正常情况下,L线及N线里流过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果线路绝缘劣化,例如L线对地形成电阻,其电流为I0,此时:I1=I2+I0,则I0=I1-I2≠0。在图中的a处如果将电流互流互感器套住L线和N线,则电流互感器的线圈中将感应出与I0成正比的电流。将电流互感器安装在b处,同样也可以检测出I0。将I0称为漏电电流,其数值大小反映了配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电气绝缘性能。
图2漏电电流检测
由于有容性电流的存在,绝缘良好的电线电缆也能检测到数值较小的泄漏电流,但这种泄露电流分布广且数值小不会引起漏电火灾。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可预先设定一个明显高于泄漏电流的漏电报警动作值以避免误报。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安装在配电室和配电箱处,实时检测供电线路干线、次干线的剩余电流,如超过剩余电流报警值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示检修,主要用于预防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两者配合可构成对漏电“整体监测、局部跳闸”的完整防护体系。
3、目前的现状
现在大多数项目特别是高层建筑,在设计阶段基本都采用火灾漏电报警系统,满足规范要求。但是很多开发商则不以为然,公然要求取消火灾漏电报警系统。他们认为根据高规9.5.1条的内容:高层建筑内火灾危险性大、人员密集等场所宜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则此系统可设也可不设,因为规范中是“宜设”没有强制要求。如此解释也让很多设计人员比较尴尬,只能是建议设置,到最后竣工时则不见火灾漏电报警系统的影子,这使得火灾漏电报警系统在施工阶段之前就夭折了。
目前,很多的规范中用到“宜”,设计也只能根据规范的要求建议设置,至于每个项目的情况不同也产生不同的效果。但是对于高层住宅来说,属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又容易引发火灾,不管规范是否是强制性,作为开发商都应该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进行选择,不能一概而论,仅凭一个宜字就否定了整个系统。
4、在使用过程存在的问题
对于高层住宅项目,根据项目的特点,火灾漏电报警系统一般采用节约型一拖多的模式,“一拖四”或者“一拖八”还有的为“一拖十六”,这样可以节约成本,降低造价,但同时起到良好的预防电气火灾的效果。火灾漏电探测器一般设计在楼层的总进线开关之后,各户电表之前,监测整个楼层火灾漏电情况。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般住户电表之前由供电局进行施工,而供电局根据其内部的规定楼层总开关采用闸刀开关,不能使用断路器,则要求取消此系统在其电表之前的安装。如此在施工过程无形的加大了火灾漏电系统的安装难度,如果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的话,则施工单位要增加一个安装楼层总开关的断路器的箱子,很多施工单位则不愿意增加以减少成本。对于施工单位来讲,投标成本已经完全包死,多出来的费用他们则不愿意承担,这也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业主方应该对此买单。业主方如果对于火灾漏电报警系统认识不够,理解不够则就会取消此系统的实施。
5、结束语
【关键词】漏电报警系统,工作原理,应用,安装
【abstract】civilbuilding,leakagefirealarmsystemapplicationismoreandmore,thispaperaccordingtotheauthor'sworkandpracticeexperience,theleakageoftheapplicationofthefirealarmsystemdiscussed,atthesametimeforthesysteminconstructionandinstallationprocessmiddlingproblemsareanalyzedandsomemattersneedingattentionandresponse.
【keywords】leakagealarmsystem,workingprinciple,application,installation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城市出现了高层、超高层建筑,并且这些建筑逐渐朝着智能化、电气化方向发展,建筑内部布置的各种电气管线众多,一旦电气管线外皮绝缘层损坏,容易出现电气火灾。为了降低智能建筑中电气火灾发生事故,必须对整个建筑实施电气线路监控,设置线路故障和异常的报警系统,当出现漏电火灾,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扑救措施,避免电气火灾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害。
一、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功能定义
漏电火灾报警装置是设置在智能建筑中,用于全面监控建筑内部电气线路漏电情况的系统。漏电火灾报警装置施工要求较高,包括的范围也较广。
二、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作用
一旦产生漏电现象,容易导致接地产生电弧,容易导致建筑物出现电气火灾事故,而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及时监控电气线路出现的故障和异常,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一般情况下,电气接地后容易出现电弧性对地短路,这时会产生较大阻抗和电压降,电流维护器不能快速的切断电源,漏电弧在故障点瞬间产生高温,导致电弧周边的绝缘层融化,引燃周边的可燃物,出现电气火灾。这种漏电电弧是常见的火灾隐患,其涉及的范围广,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加强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施工,并加强后期对系统漏电的检测和防护,通过各种保障手段减少火灾隐患。另外,在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通过材料选用、科学施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总的来说,在建筑工程,尤其是高层智能建筑中,设置漏电火灾报警装置是十分必要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三、对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一些看法
四、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施工要求
具体地说,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安装应注意以下问题:
(1)漏电流报警器标有电源侧和负荷侧时,应按规定安装接线,不得反接。
(2)安装漏电流断路器时,应按要求,在电弧喷出方向有足够的飞弧距离。
(3)安装时,必须严格区分N线和PE线,三级四线式或四极四线式电的N线应通过漏电火灾监控系统的电流互感探测器。通过漏电火灾监控系统的电流互感探测器的N线,不得作为PE线,不得重复接地或接设备外露可接近导体。PE线不得接入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4)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没有归入配电系统施工单位施工时,双方应充分沟通,协调有关安装方式、尺寸和电气技术参数。新工程使用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与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互感器)分离配置型产品时,在配电柜(箱)订货时应向厂家明确互感器尺寸,以便于预留安装位置。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的9.1.1条要求,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应当按照消防用电的规定执行。因此,无论消防中心设置的集中控制器还是现场设置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都要按照消防用电的规定执行,接入消防用电。
(6)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电流互感探测器在配电柜(箱)内安装,要特别注意施工安全,要在断电情况下施工,并注意强弱电分开走线,单独敷设电流互感探测器信号线,并应使用带屏蔽的多芯控制线。特别注意防止接错线或搭线,造成强电串入火灾监控探测器中烧毁火灾监控探测器或联网的多个火灾监控探测器。
(7)改造工程一般应将组合式电流/剩余电流探测器置于塑壳断路器下端出线处,当安装不便时,可考虑安装于塑壳断路器的入线端。
(8)施工单位应配备移动式(手持便携式)剩余电流检测仪,并在调试时先进行配电系统剩余电流的检测,及时排除剩余电流异常情况,并作详细记录。
(9)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中第9.1.1条规定:建筑工程漏电报警系统应该严格按照当地消防用电标准执行。并且需要在消防控制中心设置中央集中控制器,在建筑物内部防火分区内设置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这些设备的用电均接入到消防用电线路上。
(10)做好漏电报警系统使用及管理。在建筑投入使用后,漏电报警系统也投入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对此应该加强漏电保护器的检查和监控工作。每个月需要对漏电保护器的通电可靠性进行检验;当漏电保护器发生动作后,如出现雷击,在下次投入使用时应做好检查,若未发现问题,可以通电试验,当漏电保护器再次动作,应该立即查找原因,并做好维修;最后漏电报警系统不得使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并不得进行跨接和短接处理。
五、结束语
漏电报警系统能够减少建筑工程中的漏电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诸多不便和危害,该系统的应用使我们可以防患于未然,将漏电现象带来的危害降到最小。所以,我们只有正确的认识和应用它才能将其优势最大化,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字:CFB、热电联产、DC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人们对五星级酒店智能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和智能建筑技术不断的发展,利用传感技术、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对酒店的消防与安全防范系统等进行集成。根据酒店的特性及管理模式,考虑系统联动及控制的需要,实现各系统的统一管理及控制,便于协调各系统的工作。
2.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设计
本设计的工程背景为一类防火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级按一级设置。
2.1系统的组成
2.2系统形式的选择及设计要求
⑴消防控制中心的设计
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⑶消防联动系统的设计:
①联动控制台的控制方式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设计。通过联动控制台实现对自动喷洒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风机及空调通风系统、防火卷帘门、电梯、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等的控制。
②控制消火栓泵的设计:
■平时由压力开关自动控制增压泵维持管网压力,管网压力过低时,直接起动主泵。
■消火栓按钮动作时,直接启动消火栓泵,同时将信号反馈给消防控制中心,并同时显示报警位置。
■消防控制中心设控制模块,可自动启动消火栓泵,并接收其返馈信号。
■在消防控制中心联动控制台上,可通过硬线手动控制消火栓泵,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消防控制中心显示消火栓泵电源状况。
■消防泵房可手动启动消火栓泵。
③控制湿式自动喷洒泵系统的设计:
■平时由气压罐及压力开关自动控制增压泵维持管网压力,管网压力过低时,直接起动主泵。
■火灾时,喷头喷水,水流指示器动作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同时报警阀动作,击响水力警铃,启动湿式自动喷洒泵,消防控制中心能接收其返馈信号。
■消防控制中心设控制模块,可自动启动湿式自动喷洒泵,并接收其返馈信号。
■在消防控制中心联动控制台上,可通过硬线手动控制湿式自动喷洒泵,并接收其返馈信号。
■消防控制中心能显示湿式自动喷洒泵电源状况。
■消防泵房可手动启停湿式自动喷洒泵。
本工程消防泵房设在地下一层,所有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线由消防控制中心经消防线槽引至消防泵房。
④控制专用通风排烟风机的设计:
排烟风机吸入口均设计安装排烟防火阀。只用于消防排烟系统的,排烟防火阀常闭,火灾时打开,280°C自动关闭;用于排风兼排烟系统的排烟防火阀常开,火灾时280°C自动关闭。地下室内各房间设单层百叶和电动排烟防火阀,火灾时电动关闭,再按火灾报警信号开启着火房间的排烟阀,并开启相应补风机。当排烟温度达到280°C时排烟阀自动关闭,并同时关闭相应补风机。当排烟温度达到280°C时排烟阀自动关闭,并同时关闭相应补风机。防烟楼梯间设置正压送风系统,送风口采用自垂百叶风口。合用前室设置正压送风系统,采用常闭多叶送风口,每层设置。火灾时,手动开启或电信号开启风口,风机联动开启,着火层及上下层送风口开启送风。
■所有通风排烟风机,均设计了在消防控制中心和现场进行自动/手动控制启动。通风排烟风机的工作状态及故障信号送至消防控制中心显示。
■排烟系统的防火阀均在现场设计了机械手动控制器,其开闭信号送至消防控制中心,可在联控台上进行状态显示及控制。
■除就地手控外,另设计了消防控制中心对排烟风机另设直接手动控制线(硬线连接),并返回其信号。
⑤电梯监视控制系统的设计:
■全部电梯监视控制盘等均设置在消防控制中心,并且安装在控制台上。
■根据火灾情况及场所,由消防控制中心电梯监控盘发出指令,除消防电梯外,其他电梯按消防程序运行,均强制返回一层并切断电源。
■电梯监控盘显示各电梯的运行状态,除层数显示外,还应设置正常、故障、开门、关门等状态显示。火灾指令开关采用钥匙型开关,由消防控制中心负责火灾时的电梯控制。
⑦控制防火卷帘门的设计:防火卷帘门由其两侧的探测器自动控制。用作防火分隔的卷帘门为一步落下,用作疏散通道上的卷帘门为两步落下。卷帘门动作信号送到消防控制室,在卷帘门的两侧均设报警装置及断电后的手动驱动控制按钮。卷帘门设熔片装置。
系统示意详见图3-1。
图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图
2.3系统接口及协议
本工程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采用了西门子公司的CS11系统,CS11网络传输协议遵循ISO1745标准。
3电气火灾报警监控系统
4.1电气火灾报警监控系统配置方案
酒店为公共聚集场所,属重要防火区域,电气火灾报警监控系统采用二总线结构,并采用可靠性高的环形配线方式。该建筑电气火灾报警监控系统设置电气火灾漏电报警模块和电气火灾漏电区域报警器,然后由电气火灾漏电区域报警器引至电工总值班室和消防中心。
4.2电气火灾报警监控系统设计
1.电气火灾报警监控系统是由PC管理工作站,电气火灾漏电集中报警装置,电气火灾漏电区域报警器,电气火灾漏电报警模块和零序电流互感器组成。
2.PC管理工作站提供电气火灾报警监控系统管理的软、硬件资源,其中包括PC计算机,激光或喷墨打印机等,采用Window系统,监控系统管理软件是CBDSYS3.0,实现计算机屏面上每个探测点A、B、C三相电流值,三相电压值,额定报警漏电电流值和线路实时漏电电流值探测和显示,并可随时根据用户要求,增加远程控制功能,还可以根据以后工程扩建,探测点数增加的要求,通过CBDSYS3.0软件管理系统轻松完成系统的增容。
3.电气火灾漏电集中报警装置也属后台管理设备,是报警信号的集中显示设备。采用集中报警装置,不但可以实现漏电报警功能,还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增加过压、欠压、过流等报警功能。
4.电气火灾漏电区域报警器属每个变电室现场集中管理设备,可以完成声光报警、漏电电流显示、开关报警信号输出等功能,并可将报警信号接入消防中心。
电气火灾漏电报警模块选用DPSK系列。DPSK系列报警模块功能描述如下:
4.3电气火灾报警探测器特点
电气火灾监控模块采用电磁传感技术,内置单片机,现场采集多种电气参数,通过比对和积分运算,精确显示、分析、判断现场特性,并可根据不同的用电环境修改探测器报警阈值。整机模块化设计,标准RS485通讯接口,工作稳定可靠主要真对低压配柜各出线回路探测专用模块,同样适用于任意配电场所(如:安装于各种配电箱、动力箱、动力柜等)作为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终端探测器,
4.4电气火灾报警探测器功能
通讯功能:采用标准RS485通讯协议,二总线标准插拔接口。
内置单片机,执行程序以机器语言二进制码写入,实时响应速度快,功能可扩展,方便升级。
独立完成在线实时监测线路或负载特性,完成过流,过压,欠压,漏电等报警,同时把当前特征上传上位计算机,完成主机报警和已设定电气参数的监测、显示。
接线方式:通讯连接,并联到二总线回路,接受监控中心访问;
线路检测,串联到强电回路中。
选择性:有“报警,切断电路”和“报警,不切断电路”选项。
现场检测功能:检测A、B、C三相电流、电压值和当前漏电电流值。
现场显示功能:实时显示额定漏电值,漏电百分数值及分、合闸状态显示。
现场报警功能:过流报警,过压报警,欠压报警,漏电报警。另外,可根据用户要求,增加其它方式的报警。
专设RAM存贮器,根据用户要求可以完成多种功能设置。
设定漏电报警电流得心应手:在5mA~800mA范围内任意整数值可选。
漏电电流显示范围:5mA~800mA。
信号输入端子保留塑壳断路器分励脱扣器接入位,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根据用户要求定制)。
适用于楼宇各型低压配电柜出线回路的探测。
主要技术参数
模块名称智能型电气火灾监控模块
模块型号B级类:DPSK-B;A级类:DPSK-A
探测回路极数(P)3P,3P+N
特点可独立完成在线监测、报警和显示
可通过二总线连成局域网,实现远程监测、报警、显示和控制
额定电流(A)10~225(建议最大电流选到225A)
额定电压(V)380
频率(Hz)50
最大可编地址数256个
探测特性A、B、C三相电流值、电压值,漏电电流值
显示特性漏电电流报警值,漏电电流百分比,分、合闸指示,是否在线指示
报警特性过压,欠压,过流,漏电(可扩展含短路,断相,接地主,盗电等)
控制特性分、合闸的远程控制(允许访问的条件下)
漏电报警值漏电电流值设定范围在5mA~800mA任意整数值可选
实时漏电电流显示范围:5mA~800mA
通讯协议RS485
开关属性户内型
工作环境温度B级:-15℃~+40℃;A级:-40℃~+60℃
工作环境相对湿度≤90%RH
工作环境海拔高度<5000米
安装方式¢6×20镙母锁定安装
安装尺寸80mm×150mm×135mm(高×宽×深)
4.5零序电流互感器特点。
DPST系列漏电探测器采用高导磁率合金材料的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二次线圈组成检测元件,并内置集成信号滤波、整流电路模块,共同完成微电流的精密探测。动力相线或照明电源相线和中性线穿过内孔成为DPST漏电传感器的一次线圈。传感器的后部出线即为保护范围。
4.6零序电流互感器功能。
完成在线实时探测,探测漏电电流范围在5mA~800mA。
照明回路探测不受谐波和三相不平衡的影响。
,具备良好的传输特性和平衡特性。
具有一定的耐过电流冲击能力、温度稳定性以及较好的输出线性度。
被保护照明回路电源线,包括相线和中性线均应穿入DPST漏电探测器。
被保护动力回路电源线,三相线均应穿入漏电探测器。
穿入漏电探测器的一段电源线应用绝缘带包扎紧,捆成一束后由漏电探测器孔的中心穿入。这样做主要是消除由于导线位置不对称而在铁芯中产生不平衡磁通。
由漏电探测器引出的零线上不得重复接地,否则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生成的不平衡电流,不会全部从零线返回,而有部份由大地返回,因此通过漏电探测器电流的向量和便不为零,二次线圈有输出,可能会造成误动作。
每一保护回路的零线,均应专用,不得就近搭接,不得将零线相互连接,否则三相的不平衡电流,或单相触电保护器相线的电流,将有部分分流到相连接的不同保护回路的零线上,会使二个回路的漏电探测器铁芯产生不平衡磁动势。
5.结语
参考文献:
[1]、党黎军循环硫化床锅炉的启动调试与安全运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5
关键词单片机;电气火灾;控制系统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用电量逐年增大,电气设备广泛分布,布线隐蔽且错综复杂,甚至存在不规范的操作,导致电气火灾的发生率随之上升。每年因为电气火灾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非常巨大,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就显得至关重要。
单片机具有控制功能强大,实用方便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采用单片机来进行电气火灾的监控,具有灵敏度高、实时性强、成本低等特点。
1系统硬件设计
1.1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1]种类繁多,综合考虑控制系统的采样方式、采样范围等因素,一般选用温度传感器PT1000来对温度进行监测。常见的PT1000感温元件有陶瓷元件、玻璃元件和云母元件,该温度传感器抗干扰性强,信号传输距离小于10m,适用于开关柜出线、电缆接头、接线盒、电气设备箱、桥梁隧道电缆以及各种可能存在电气火灾隐患的场所。
PT1000在零摄氏度的时候电阻值为1000欧姆,随着温度的上升电阻值会上升,近似匀速的增长。电阻值变化导致电压变化,利用单片机就可以对这个电压进行采样,根据电阻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温度。
1.2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由闭合的铁心和线圈组成,其一次绕组匝数相对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路上,二次绕组匝数相对多些,串在仪器仪表和保护电路中。电流互感器工作时,必须保证二次绕组闭合。电流互感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把一次大电流转换成二次小电流,通过在二次输出端串入电阻的方式,将小电流信号转换成小电压信号,通过运算放大器将小电压信号进一步放大,然后,我们再利用单片机对电压信号进行AD采样[2]。
1.3STC89C52单片机
STC89C52单片机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的微控制器,具有8k字节的Flash,512字节的RAM,4KB字节的EEPROM,复位电路,看门狗定时器,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4个外部中断,全双工串行口等功能。STC89C52使用经典的MCS-51内核,但做了很多的改进使得芯片具有传统51单片机[3-4]不具备的功能,为众多嵌入式应用系统提供更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1.4通信模块
2系统功能设计
2.1系统功能
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对探测器检测到的温度和剩余电流数据进行收集和显示。
第三,电源管理功能和密码管理功能。
第四,信息显示和查询功能,支持汉字打印,并采取对应的措施。
2.2系统组成
该控制系统利用温度探测器和剩余电流探测器分别对现场的温度和剩余电流信息进行收集,然后在利用单片机的检测系统来对接收到现场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接着通过RS232把现场信息传送监控设备,监控设备再进一步的传送给计算机,在计算机上我们便可以根据这些指标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利用监控设备设定温度和剩余电流报警值,通过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如实时采样值超过报警值,则系统联动输出来控制相应的现场设备。
上位机使用VisualBasic软件编写的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可直接设置温度、剩余电流的上下限值和读取下位机的数据,并对下位机内的控制设备进行操作。具体的流程如图1所示。
3系统程序设计
3.1监控设备主程序
主程序在该系统中起监控作用,开机先对其初始化,初始化完毕,随后接收探测器传送的现场温度和剩余电流等信息,并通过液晶显示器进行呈现。程序的设计会通过中断对温度和剩余电流的高低限值进行设置。
3.2STC89C52子程序
STC89C52子程序运行主要分为如下三个阶段:初始化、ROM操作指令、功能模块指令。运行过程样按照上面的步骤,如果执行错误,则设备进行复位。探测器上电初始化,然后实时采集现场温度和剩余电流,采用中断方式与监控设备进行通讯,如果超过报警值,则进行报警,发出光报警信号,将现场信息进行上传。
3.3个人计算机的上层软件
上位机即计算机软件用VisualBasic来进行编写。VisualBasic是由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工具,这个工具有很大灵活性和可视性。上位机软件主要通过实时监测、智能控制、环境参数设置和直接控制等项目构成,使用者可以根据电脑界面掌握现场的情况。
4结论
本次设计的电气火灾系统融合了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传感器、电流互感器、单片机和计算机等,特别是二总线通讯方式的使用,使整个系统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和性能稳定的特点,此系统的研究在电气火灾预防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1]王洪业.传感器技术[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苏铁力.传感器及其接口技术[M].中国石化出版社,1998.
[3]钟富昭.8051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与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自然科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