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大全11篇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1空间尺度大

空间尺度大是商业综合体最为显著的特征,其综合了多功能的空间,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其内部的空间,从而很好的体现了综合体空间的匹配性。而且空间尺度大也将决定了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的设计形式,需要将内部的各个空间设计进行相互的配合,从而使得大尺度空间设计能够更加的完善。

1.2交通体系丰富

商业综合体的交通线体系丰富,其主要是以系统化的形式存在,从而来形成庞大的交通体系。进行商业综合体交通设计的时候,要依据规划设计方案共同维护交通秩序,从而保障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1.3功能多样化

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要对商业化设计与多功能设计的相互结合给予高度的重视,例如娱乐、购物、餐饮、休闲功能相互的交融,多功能综合在同一商业综合体当中,从而保障各个功能多样化的发挥。

2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实施研究

2.1商业综合体前期设计

第一,选址。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定位选址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更好的确保商业综合体商业价值的最大化,首先要对当地的各种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通常综合体选址是在城市中心区域、郊区、新城商务区等区域,并且要进行全面从交通系统与城市规划等各个方面来进行全面的分析,选最为科学合理的建设地址。第二,功能和规模。商业综合体当中有着许多的功能,需要对其机械能量化与分析,从而确定格式空间的需求。大体上综合体业态类型主要分为住宿与酒店以及写字楼还有零售等,所以,综合体的布局设计是否合理有着很大的影响。

2.2服务区设计

2.3空间形态设计

(1)并置式:将购物中心的各业态依据水平方向的形式组织起来,具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功能,使交通流更加顺畅,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干扰较少。但由于面积大,所以适合建立在郊区的大面积建筑。(2)中心式:主要以中庭或院落为复合空间进行组织设计,各业态功能空间以其为中心分布作辐射形式,通常用于人流密集的中心空间的流动组织。保持各个业态功能区之间的独立统一性,也能够更好的实现人流量与交通疏散的作用。

2.4交通设计

交通是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当中的重点环节,按照商业综合体的选择位置,进行车辆与行人的交通线路与交通规划设计,规划交通图并且要对其进行评价,将注重行车系统的分析,从而保障其在商业综合体的独立性,在交通流线的设计当中,要很好的满足合理标准的交叉位置的设计,对交通运行的优化设计,可以采取环岛的方式来运行,从而有效的防止车辆过于集中,从而加快交通的流量,维持商业综合体附近的交通的畅通。

3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要点

3.1注重建筑立面特征及建筑整体效果

3.2加强功能定位及使用性质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商业综合体在城市的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并根据侧重点不同的经济特征的功能,一般的酒店与购物中心功能是组合的基本功能,或功能的办公与购物中心的基本组合。城市综合体,在互惠共存的重要基础之上,使得建筑在材料构成上有着很好的优势,使得城市生活需求变化的时候可以有效的自我调节。

3.3强化使用空间设计

在城市综合体当中,建立不同功能区之间相互补充的关系,和城市景观以及交通相协调,从而形成功能复杂、高效、统一的综合体。在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建设时,要按照参与性与目的性以及多样性的基本思路来对其进行设计,并且要注重公共空间的设计工作,要将人流量引导至商业空间的公共空间当中,从而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目标。公共空间的设计不仅是一个单一的功能空间上的设计,只有通过良好的公共空间设计才能吸引人们的流动。在空间组合的过程当中,建筑师要考虑结构形式与防火的要求以及所需空间的尺度,使得更好的结合来达到经济技术指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商业综合体在城市发展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设计有效的推动城市空间的调整,从而成为推动城市空间格局调整的有效动力。所以,做好商业综合体的合理性设计十分重要,要结合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以及特色等,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设计商业综合体的作品,从而来更好的满足城市人们的生活需求,与此同时将商业综合体建设成更加人性化的微型城市,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虹.商住综合体建筑设计探讨[J].浙江建筑,2014(7):8~12.

前言

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建设一般规模巨大、投资巨大,而且涉及的专业众多,影响深远。现代城市综合体的建筑构成一般包括商务功能、客居功能、购物功能、餐饮功能、休闲娱乐功能、会展设施等,它往往跨越几个街区,具有庞大的规模。此外,城市综合体往往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集结点,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流、车流以提升综合体的人气。复杂的功能构成和巨大的交通流量对城市综合体的空间整合能力提出来很高的要求。大混合、小分区的原则成为处理城市综合体中多元经济实体之间复杂矛盾关系的把钥匙。

一、商业综合体设计的背景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一些中心城市均出现了大型商业综合体。可以说:大型商业综合体是现代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把商业、办公、会所、酒店、公寓、公园等现代生活方式所必须的各种服务功能进行一个大的组合。同时在商业综合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建立起一种可以相互依赖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具有多功能、高效率的商业综合体。其主要的魅力在于:它可以使各种功能相互混合,并充分的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创造出具有丰富色彩的现代都市生活,以吸引具有不同收入、不同行业的人们。

大型商业综合体一般都位于城市中心的繁华地区,原本就复杂的人流和物流状况,使得商业综合体需要肩负起更多的责任:改善城市环境、交通状况以及城市形象等。同时由于商业综合体的建设规模较大,其包含的功能类型多,并且不同的功能均具有不同的价值诉求,这也必然会给商业综合体在建筑设计方面增加难度。使得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十分复杂。总而言之,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需要综合地协调各个方面的要求,从而使商业综合体建成后能真正的实现其自身价值。

二、我国城市综合体的典型特征

1超大空间尺度

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代化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室外空间尺度巨大。由于建筑规模和尺度的扩张,建筑的室内空间也相对较大,一方面与室外的巨形空间和尺度协调,另一方面则与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为多功能的聚集焦点。

2通道树型交通体系

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的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AccessTree)体系。这种交通系统形态打破了传统街道单一层面的概念,形成了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

3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环境与行为理论进行景观与环境设计是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特征。通过标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

4高科技集成设施

5地标式的城市建筑

城市综合体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所在城市矗立了地标式建筑。如超高层酒店:如济南万达广场180米超高白金五星级酒店;又如高层地标式双塔:无锡万达广场白金五星级酒店及酒店式公寓组成的玻璃雕塑双塔等。

三、项目概况

本工程属于所在区域是全市行政、经济、文化的中心。其自身拥有成熟的商业投资发展环境。西侧均是城市的主干道,交通十分便捷,其商业的潜力也十分地巨大,该项目的总体平面图如图1。

图1总体平面布局图

本项目的占地面积约为5万多平方米,总投资近30亿元,包括:一栋写字楼;两栋高级公寓,还有两区商业裙楼。其三维的总体效果图如图2。

图2总体三维布局效果图

三、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分析

1总体功能分析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功能一般都较为复杂,因为其自身包括了现代都市生活的各种设施,常常又被称为“微型城市”。因此在进行具体的建筑设计时,设计师们不仅要解决好其复杂的功能问题,同时还需要设计出更为丰富且人性化的公共空间。项目的功能(如图3)包括:一栋66层高270米的地标性建筑将甲级写字楼与五星级酒店完美融合于一体;另有两栋43层100多米高的高级公寓交相辉映,A、B两区商业裙楼,其将建成为一个大型购物中心,这样便形成了一个集办公、购物、餐饮、娱乐、酒店、商务公寓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图3总体功能分析图

2流线分析

流线:在一个综合的交通枢纽内,针对各类人员、车辆以及物品等的集散活动,产生一定的流动过程和流动路线,通常称为流线。流线是进行综合的交通枢纽设计的核心,流线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交通枢纽的工作效率以及服务水平。因此进行流线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流线设计、组织交通功能和进行建筑空间布局设计的基础。

根据项目的地理位置及其具体的交通状况特点,对其进行了车行流线分析和人行流线分析。车行流线分析(如图4)包括:住宅、商业与货运的车流。从而为规划和设计独立的车行系统提供依据。人行流线分析(如图5):主要分析人流路径,并为设计适合的人流通道提供依据。从而减少该区对城市交通的压力,同时还更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图4车行流线分析图

图5人行流线分析图

3日照分析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逐渐加大,居民的阳光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进行日照分析是很重要的。目前在对建筑进行日照分析时,普遍采用的还是建筑间距以经验值估算为主,并且其经验值往往都是通过平行布置正面朝向的理想建筑来制定的,没有综合地考虑日照的方位角及其高度角的利用问题,因此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它可能导致因阳光权问题而出现一些法律诉讼。因此进行科学的日照分析工作,对大型商业体建筑尤为重要。它可以提供出科学的依据,从而确保相邻的建筑物间距符合规定,并且还有利于进行科学地协调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当出现日照问题的法律纠纷时,还可以以日照分析报告为证据,为该建筑物设计的日照合理性进行说明。

根据本项目的地理位置,对该商业综合体的日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如图6。从而得到了建立在科学理论上的日照分析数据。进而对精确评估商业综合体的日照条件,优化建筑物布局,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图6日照分析图

1.引言

一般认为,将两种以上的功能凑在一起的建筑就可以被称为是商业综合体。怎样科学解读商业综合体的概念,进而正确的实施设计、施工,不仅需要建造师、设计师的辛苦耕耘,也需要规划部门切实积极参与。从规划入手,尽可能向长远发展看,才能把商业综合体设计得更宜居、更舒适。目前,很多地方出现的用密集建筑群构成的生活空间,绝不是商业综合体的应有之义。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商业综合体一般在人流密度比较高和交通枢纽的地区会起到核心的作用,同时也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多彩的空间。好的环境能够促使人随机性的活动,这种随机性的活动必然给商业空间带来商机。

2.问题的提出

商业综合体作为最普遍的综合体的实践形式,逐渐得到了市场的青睐。然而,在中国仍然是方兴未艾的事物,从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困扰上来看,问题表现在:

2.1交通规划不科学

困扰商业综合体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交通的问题。例如北京的地铁规划,规划中北京的地铁线路很多,现在还没有全部开通。东京与北京一样人口众多,但在东京一般步行15-20分钟,必然有一个地铁站。地铁规划在先,就会非常方便商业综合体项目的推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地铁站还未来得及规划,商业综合体就已经建起,这多少有些本末倒置。每个建筑师在做好建筑创作的同时,都要尽可能地把想到的问题解决掉,并从规划着手,参与整体设计。

2.2结构设计不合理、建筑耗费大

在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工作中,由于建筑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出现了建筑耗费过大,严重浪费财力及资源的现象。很多的商业综合体建筑没有依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导致一些建筑的结构材料出现了浪费过多的情况。比如说,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建筑企业积极与业主进行交流和探讨,商业综合体的建筑面积过大,不太符合民众的消费能力,而业态商业结构分布方面的占比也不太合理,因此,合理的设计建筑结构,能够为建设节约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3内部空间设计混乱,利用率不充分

2.4策划与设计上缺少与文化的结合

商业综合体设计应该换位思考,应该考虑城市设计,从城市角度思考定位和功能。有些商业综合体不太成功,主要是因为甲方臆断设计而不考虑消费能力、以及前期策划设计失误的结果。在做设计之前,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人性化设计与城市脉络的联系。英国的城市脉络比较紧凑,商业综合体与城市周围的人紧密结合,就连商业中心的每个出口设计,都必须与街道对接。商业综合体的文化气质很重要,将公共商业建筑与文化相结合,更能促进商业综合体的发展。

3.解决思路与建议

3.1注重对交通路径的规划设计

3.2注重利用整合设计的思想进行建筑规划

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商业建筑是一个公共、开放、充满多样性的城市要素,也是地区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建筑综合体是将商业、办公、居住、娱乐、会议等功能有机组合的建筑.而随城市化进一步提高,一个或多个街区内多个建筑综合体组合的城市综合体随之出现,可认为是建筑综合体发展的更高级阶段。经济环境是促进新生建筑诞生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们多元化、丰富化的生活习惯以及心理需求的必然趋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催生了商业综合体的诞生。

3.3注重内部开放空间设计上体现出以人为本

现代空间概念强调顾客流动空间与营业员工作空间的融合与渗透。内部空间的设计工作也是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体现节约型的绿色建筑理念,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完善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程序。此外,商业综合体有化整为零的趋势,让人们在空间转换时的步行或休憩其中感受到愉悦,从而缓和其生活压力。在内部空间的设计上面,要综合考虑内部设计上面的综合供暖设施、采光以及通风等问题。

3.4注重在建筑设计中对本地文化的表达

商业综合体为城市发展的产物,可以更好的适应城市立体化发展,在一定空间环境内将城市中商业、居住、办公、旅店以及餐饮等功能集合在一起,并在各部分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构造成一个高效的建筑综合体。在确定其设计方案时,应明确商业综合体空间结构构成以及其特性,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确保既可以满足基础功能需求,同时也可以达到人们心理要求,提高建筑设计的综合效果。

一、商业综合体特点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密度高、集约性、复合性、统一性以及空间连续性等特点,并且其在设计建设上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还具有均衡性特点,具有很大社会价值与社会效应。在对商业综合体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做好对各构成子系统的分析,针对空间结构构成特点,营造城市场所空间,通过提供商品、消费体验以及优质服务等来达到盈利的目的[1]。在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逐渐有更多内容被加入到城市综合体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建筑设计效果,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在设计时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做好空间结构的规划设计,提高建筑设计的综合效果。

二、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结构设计分析

1.内部空间基本构成

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结构组成相对复杂,包括了商业、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空间,并且各子功能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就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共同分析,全面掌握各结构的设计要求以及要点,确保内部空间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1.1商业空间

即消费者进行目的性消费活动的空间,如文娱、购物、餐饮等,在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将空间设计成消费与非消费两种空间形式,并利用非消费空间的良好氛围来激发人们的购物欲望,提高消费空间的盈利性。一方面,消费空间。包括整个商业综合体内部所有可以直接消费的功能单元,如超市、餐厅、影院以及娱乐场等,是综合体的核心结构。另一方面,非消费空间。即商业综合体内不能直接开展消费活动的空间,主要提供休息、观赏以及交流等功能。但是因为消费与非消费两者之间联系密切,有着相互促进的效果,即可以利用相互之间的特点来达到相互交通的效果。

1.2辅助空间

主要来满足商业综合体内部工作人员的使用需求,是综合体内部结构的次要空间,在设计时要保证其结构安排的全面性与合理性,为提高工作效率,还应保证空间内各环节的便利性与安全性[2]。尤其是做好对交通空间的设计分析,提高路线的清晰度,明确不同空间的实际功能,并且要与商业空间的人流区分开,不会对商业活动产生干扰。

1.3交通空间

按照功能类型来分,主要分为普通交通空间与引导交通空间,引导型主要是用来有效引导消费者进入商业空间,具有引导人流,交通转换的作用。对于商业综合体交通空间来说,消费者处于其中会产生较多非消费行为,如交流、休憩、观赏等,是整个综合体内使用效率比较大的空间环境。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基于其基础功能,充分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通过人性化设计方式来达到导向明确、空间流线合理的效果,并且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交流休息的环境,全满满足人们心理需求。

三、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实施研究

1.商业综合体前期设计

第一,选址。在对商业综合体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做好对城市环境的综合分析,尽量提高其商业价值。一般情况下应该选择建设在城市中心区、近郊区、副中心区以及新城商业区等位置,并且要从交通系统、城市规划、敷设人口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为合理的建设地址[3]。第二,地位。对地块商业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地块等级、建筑密度以及占地面等信息,确定项目商圈等级,进而才能决定将其设计成购物中心、商业街或者商业广场等形式,对后期综合体的设计方向具有很大影响。第三,功能与规模。商业综合体内部组成的功能众多,需要对业态种类以及规模等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确定业态空间需求量。基本上综合体业态类型包括居住、办公、酒店以及商业零售等,其分布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综合体设计效果。商业零售以及服务业态是综合体的主要类型,承担着综合体内部结构所有消费活动;办公业态也是商业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聚集功能,在节省空间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常见有顶级写字楼、甲级写字楼、乙级写字楼以及丙级写字楼等。

2.空间形态设计

2.1并置式

即将购物中心各业态按照水平方向并列组织在一起,具有功能分区明确特点,其中设置的交通流线更为通畅,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干扰少。因为其占地面积较大,适合建设在面积大的地区,如城郊。对于各空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设置墙体隔断,并对各空间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做好消费与非消费空间的协调性,提高不同空间的融合性。

2.2单元式

以竖向联合方式进行设计实现各业态空间的联合,这样不同业态空间之间既可以相互联系,也可以互不干扰。此种形态设计方式更为注重竖向交互设计,交通工具为自动扶梯与电梯。通过合理的设计将不同业态空间划分为单独的空间,每个空间容纳一组功能,并且相互之间存在联系,达到激发公共生活组织的效果。

2.3中心式

此种形态设计主要以中庭或者庭院为复合空间进行组织,各功能业态空间以其作为中心分布,多以辐射状居多,一般被应用于人流集中的中心式空间组织。此种设计方式保留了各业态功能区之间的独立性与联合性,同时也可以更有效的达到人流分流与疏散交通作用。更是因为不同业态处于不同平面,在视觉上形成不同层特点,提高了商业综合体空间设计的通透性。

3.功能空间设计

结束语:

商业综合体内各功能空间之间相互独立,同时有相互联系,在进行联系时,需要确定综合体结构特点,从本质需求上进行分析,做好内部空间结构的划分,提高和业态分布的合理性,争取不断提高设计方案的效果。

[1]张小玢.城市设计视野下的泰安天庭园地段商业综合体建筑方案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一、商业综合体概念

通常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主体,同时融入了餐饮、娱乐、甚至办公、公寓、酒店等多功

能,一站式消费,是一种规模庞大、功能完备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既高效利用了土地,又为城市形象加分,为客户提供了愉悦的购物体验。商业综合体中各个功能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

二、商业综合体种类及特点

1.单栋建筑体形式

单栋综合体建筑从外形上来看,属于内封闭建筑形态,出入口处仅与城市交通量较大的城市道路相连,具有较强的识别性

2.多栋建筑体形式

设计时常以一个片区街道为主轴,依托原有的街道空间尺度,对商业、娱乐、休闲、餐饮等功能进行整合和再造。

3.复合型建筑体形式

将商业和住宅、酒店、文化、娱乐、休憩等功能复合在一起,并且在建筑形态上呈现出多种体量组合的建筑体。

三、商业综合体项目设计注意事项

3.1建筑师引导开发商引入策划团队

3.2熟悉招商品牌及其对建筑要求

3.3熟悉商业综合体商业业态及楼层分布:

3.3.1主力百货店

有的主力百货有自己的超市,如百盛,华联等,一般布置在负一层到地上四五层。因为租用面积大,且比较独立,需要在主力店内部设置扶梯货梯。

3.3.2超市

超市多布置于负一层,既可以吸引人流至地下,又方便卸货,交通流线合理,且租金较首层便宜得多。

3.3.3电影院或KTV等休闲娱乐场所

一般设于地下或者较高层,因其能吸引客流,不会占用很好楼层。其可提升所在楼层整体商业价值,伴其左右会有餐饮,电玩,或者音响制品店等。

3.3.4冰场

冰场因其运营费用昂贵,实践证明,大多冰场利润不高,其作用主要是提升人气。伴其左右商业多为餐饮,或与冰场上层空间贴临的小型餐饮,体育用品商店等。

3.3.5主题餐饮

主题餐饮同样占据商业业态主要一部分,类似于金钱豹、便宜房等,可同时具备办婚宴的条件,大型主题餐饮,可有独立垂直梯,方便管理。

3.3.6美食广场

一般与地下超市一并设置,类似于大食代,或者设于楼层较高位置,同样是为了吸引人气。

3.3.7儿童早教或主题体验、生活馆等。

多设于较高楼层,要求环境安静,较为独立,远离电影,KTV等较喧嚣场所。如北京朝阳大悦城的蓝天城,早教中心等,设于建筑第十层。

3.3.8精品店或主题店

面积较大,且比较有主题特色,如奢侈品、大牌连锁店等,因其品牌效应,对位置、面积、甚至店面尺寸要求等较高,一般位于比较显著,客户流较大位置,如首层,或扶梯附近。

3.3.9零售店,以零售为主

布置灵活,面积要求不高,可见缝插针布置

3.3.10银行、邮政等作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求设于首层,且交通便利,位置醒目之处。

3.4总图及建筑交通流线梳理

3.4.1计分为外部流线和内部流线设计。

1)外部流线

即地块与城市道路相接的交通流线,包括消防车道流线,人员流线。出入口需要对位合理,按照不同性质将出入口分为商业购物、商务办公、旅馆酒店、商务公窝、会议展览、员工人口、货物入口、车库入口等,而不同的出入口人流特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如商业购物的出入口,其体现是人流量大,而且频率高。商业需做到人车分流,客车与货车分流,不同时段用车高峰不同,都要统考虑,做到快捷,方便,避免拥堵并考虑临街泊车,落客。

2)内部流线

1)内部车行流线,机动车进入车库后流线设计,地库内部的客车,货车分流设计;顾客停车后消费流线,电梯或扶梯应满足顾客边捷通达商业区;竖向交通可以说是整个综合体的“大动脉”,其交通流向需要重点考虑裙房和塔楼两个部分,裙房部分通常是商业购物的功能集结点,具有连续性的人流量,其交通流线以自动扶梯、消防疏散楼梯、坡道、观景电梯等为主,为购物者提供最为快捷的交通方式,而塔楼部分的交通流线相对独立,份如某大厦的塔楼首层平面,在电梯厅就分别设置了酒店、办公、公离的电梯出入口。

2)步行人流进入商场,消费流线设计,扶梯,电梯位置设计,好的扶梯设计,能更大提升店面商业价值,避免消费死角,如深圳华润万象城,其商业业绩一直获业内好评。

3.5商业街动线设计

动线不走回头路。好的商业动线一定是回路,而不能有射线存在,让消费者被迫走回头路或者容易迷路。

商业动线要注意曲与直的结合。有曲度的商业动线更有利于向消费者展示前面的店铺。

3.6共享空间的设计

城市综合体的内外部均有共同的空间,该空间将综合体空间和外部空间连接起来,也可以视为综合体的过渡空间,铸如中庭、屋顶平台、空中走廊、人工平台、地下步行街等。

3.7立面设计的多界面处理

1)出入口与商业界面的关系

出入口是整个商业体的标示,它的位置选取要根据城市交通关系和商业形象展示等因素来确定,尽量将其放在人流量大且城市视觉集中的地方;要突出它的标示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的过程中,要从宏观考虑,策划先行,坚持一定的设计原则和要点,这样才能保证综合体设计的整体协调,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综合体建筑得到了开发。所谓的商业综合体建筑,就是由多个使用功能不同的空间组合而成的商业建筑,其涉及到办公、居住、旅店、展览等多种方面的功能。然而由于商业综合体在业态上的多功能性,多层次性、以及地域性和未来性,其建设设计难度和复杂程度明显大于功能较单一的其他商业建筑,因此,为了保障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建筑质量,就要做好有关的设计。

1案例概况

某综合体建筑的功能组合是1栋17层的酒店和1栋19层的公寓,裙房1~5层包括商业、餐饮、KTV、电影城、电玩以及酒店会议中心等功能,地下一层为超市和电气设备房及锅炉房,地下二层为小汽车停车库。本案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01864.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5256.8m2(计容积率),地下室建筑面积26607.6m2(不计容积率)。如:电影城、KTV、餐饮、地下超市等,如何很好地融合于整体设计,又怎样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在方案设计确定设计理念后,后期设计如何将各个构成要素有机组合并使之协调工作,也是现代建筑设计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方案概念

在探讨后期的工作重点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方案的总体构想。江边最右侧的一组裙房接近三角形的建筑,另外两个以居住为主的地块是工程的一期和二期。面对江边的塔楼是19层公寓,面对城市广场的塔楼是17层酒店。商业的人行主入口位于大桥路和城市规划路的转角,进入主入口后,有一个三层高的入口小中庭,接着往左前方走,会到达五层高的商业主中庭。基地主要车流,塔楼部分的公寓和酒店功能相对单纯,是典型的公寓和经济型酒店的标准层平面,这里不作详细论述。主要分析一下裙房和地下室中,一些构成要素的综合考虑和设计过程。

3构成要素的设计原则——统筹兼顾中自成体系

3.1地下超市的设计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地下超市的设计。方案设计确定地下超市入口位于一层平面面向广场侧,商业人行主入口的上部。地下一层平面界定了超市卖场,后勤和外区的范围。扩初设计在尊重方案思路的前提下,对超市内部的流线作了细化和微调。按照地下一层超市层高,画出12度自动人行道的真实长度,自然地在地下一层中心形成了一个超市外区大厅。再将超市的收银线调整成连续无中断的界面,划分出生鲜区和仓库区的范围。

3.2电影城的设计

(1)统筹考虑的问题

②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消防的安全疏散方面,垂直交通与商业部分共用了疏散楼梯。在使用时要解决好管理的问题,比如:各影厅散场通道的人流只能出不能进。

③大型商业内局部疏散距离过大的解决办法:大型商业在每个防火分区的最远点,可能会有局部难以满足商业规范的疏散距离30m的要求,而这些部位平面中已经没有条件增加楼梯。在这些难以满足要求的局部位置,我们设置了商业往影城之间通往不同防火分区的疏散口,期待能够解决疏散距离超过30m的问题。建筑规范内并没有明确认同这种做法,也没有明确否认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常常会碰到或多或少这样的问题,只能以自己对规范的理解和变通来解决这些问题。

(2)自成体系的问题

所以我们所说的自成体系只是一个大的原则,具体到每个案例都会有自己的特征和差异性。这就需要我们设计时充分了解业主的需求,并及时与设备专业配合,以期合理完善地解决问题。

3.3餐饮区的设计

本案的餐饮区主要布置在裙房的沿江一侧和靠近大桥的转角。餐饮属于商业的一部分,它和卖场是可以布置在一个防火分区内的。餐饮区内部的分隔布局要根据招商情况确定,我们的图纸上设有餐饮的区域,但目前尚未招商,很多使用要求并未明确的条件,设计首先控制了以下几点:第一,分三处设置了集中烟道,烟道有条件上主楼屋面的就上主楼屋面,没条件就上裙房屋面;第二,空调系统相对独立于商场的大系统中,局部采用便于控制和利于分隔的风机盘管系统;第三,为餐饮区后期给排水的改造预留条件。餐饮区分隔后,必然每家会设置自己的给排水点。我们在餐饮区对应的一层平面处,地下室顶板做了降板600~800的覆土处理,在覆土层可以实现新增排水管的接出。从餐饮区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统筹兼顾和自成体系也不是完全分开的。他们经常同时存在于设计的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4KTV的设计

4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土地、交通问题和城市人口对高品质商业配套设施的需要,都要求商业建筑具备高效率、多功能的综合性,在这一背景下,集购物、酒店、办公、会所、公寓和休闲娱乐于一身的商业综合体的发展成为了必然趋势。因此,为了保障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能发挥其应用的功能,就要做好有关方面的设计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中发展各种活动的大型场所之一,具有较为丰富的活动种类,聚集的人流量比较高。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合理的应用商业空间特征,引入高效的空间功能有利于发挥出最大的空间价值,以下就对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以及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

1.1商业综合体的发生背景分析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的主要建设构成之一,所谓商业综合体,实际上就是一个多样化、开放、公共的商业建筑,促进着城市的进步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的商业活动增多,要求综合性、功能性、高效性的商业设施与商业建筑。因此,在此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所谓商业综合体就是集娱乐、休闲、公寓、会所、办公、酒店、饮食、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建筑。大规模的商业综合体包含着各项商业功能,每一个单独组成都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与作用,从而丰富了城市的环境色彩,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与需求。

1.2商业综合体的基本形式与特点分析

(1)单独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形式:

这种单独建筑的商业综合体但从外观上来看,是一种封闭类型的建筑形式,建筑的出入口与城市街道相连,因此具有较高的识别效果。单独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实际上就是一个开放性质的内部购物空间,内部的空间结构大多都是节点型的建筑中庭空间,或者是线性的建筑空间。在单独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内,主要的交通方式大多都是扶梯,较少存在有电梯或者行走坡道。

(2)多种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形式:

这种由多个建筑组成的商业综合体大多都位于老城区内,在特定空间内聚集着各种建筑的空间形态。一般这样的老城区本身就是一个商业的活动中心,因此在改造设计时,通常根据其中一个街道为主要轴线,根据原有的空间分布状况与空间大小进行改造与整合,将餐饮、休闲、娱乐、商业等功能合理分配。

(3)复合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形式:

这种商业综合体就是将餐饮、休闲、娱乐、酒店、住宅、商业、文化等功能综合在一起,通过不同体量组合的建筑体来表现建筑的形态,每一个单独的功能区域要与其他功能区域建立互动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统一而复杂、高效率、多功能的建筑复合群体。通常情况下,复合型建筑的商业综合体,下半部分承担着娱乐以及商业活动等,上半部分为酒店、企业办公以及住宅等。这种建筑类型的商业综合体大多位于城市商业比较密集的街区。

2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分析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中各种商业活动聚集的场所,商业活动的综合性比较强,会吸引较多的人群,所以一般情况下,商业综合体的人流量会相当的大。各种不同种类的商业活动决定了商业综合体的主要性质。商业综合体对空间利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具备的空间商业价值。商业综合体存在基本的公共行走空间,也就是专门供人们行走的公共空间,主要的特征表现为参与性、开放性、公共性、步行性。从商业综合体建筑内部的空间环境来看,是一个开放性质的空间,里面存在各种消费的公共行为,总体来说,商业综合体的建筑内部空间包括了休息区域、走到空间、交通空间、出入口、边庭、内庭与中庭。消费者在商业活动中心购买时,内部的公共步行空间与其他不同功能的业务活动相连接,这样就可以为人们提供基本的活动交往空间。建筑内部空间的质量会极大的影响着整个商业综合体的空间质量。但是现在仍然有较多城市商业综合体对空间的利用与整合能力较低,没有发挥出空间的最大使用价值。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不仅为人们提供基本的步行空间,还要更具休闲性、可达性,从而提高商业综合体的综合空间利用效率。

3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综合分析

3.1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1)重视商业综合体建筑内外部的交通设计。

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还要做好交通设计。为了缓解商业综合体建筑外部交通的状况,要在建筑设计时,与周围的街道设置一定的缓冲空间,从而供车辆、人流等正常交通,避免发生交通拥堵现象。商业建筑出入口的设置要靠近城市街道,这样可以有效的协调出入口较大客流量与交通的矛盾,避免影响到商业综合体的正常稳定运营,以及城市正常的交通出行。商业建筑对出入口进行设计时,还要注意流线与交通的协调性,出入口有人流行走道以及车辆行走道,流线设计时要合理布置。

(2)建筑设计要符合商业综合体的风格与功能。

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包含有饮食、住房、娱乐与办公等多项功能,人流量比较密集,因此所需要的建筑面积比较大。另外不同城市区域的商业综合体还要满足当地的文化需求与气候特点,在满足现时期的商业功能的基础上合理的设置商业建筑空间,从而使其能够适应未来商业活动变化的需求。因此,从以上介绍来看,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复杂程度以及困难度要比其他单一功能商业建筑大。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商业活动不断更新细化,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将商业综合体的业务活动功能准确定位在建设空间中,保证建筑与外部环境、街道、社区协调一致,与内部各种业务活动互补共生。对建筑外部与内部流线的设计与整合,可以表达出建筑的风格与个性,既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功能的需求,又可以使其成为城市建筑的标志代表物。

(3)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要重视功能空间的设计。

建筑内部的功能空间设计要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保证销售者工作空间能够密切渗透消费者的流动行走空间,比如商业综合体的中庭建筑结构,每一个楼层的作业区域都会围绕着中庭结构展开,提高了建筑空间内部的层次感,通过中庭结构,可以将工作区域、楼梯、电梯、扶梯、绿化、色彩、影子、光亮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艺术风格的空间环境。在建筑的平面结构设计中,要灵活的应用底层与顶层的色彩差、材料差以及形式差等,这样可以起到引导消费者的作用。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分布,一些专门为消费者提供休闲与办公的区域要提高设计的艺术感,合理的应用建筑材料,从而反映出建筑的空间主体风格。

3.2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城市比较大型的商业综合体都位于比较繁华的中心地带,承担着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问题、改善城市交通等重要任务。另外,商业综合体的功能类型比较复杂,且规模比较大,因此想要表现出所有类型的综合功能价值,就要在进行商业综合体建设设计时,协调好设计的各项原则,从而使建筑能够发挥出较大的潜力,提高城市的综合经济能力。

3.3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布局设计注意事项

城市建筑设计的原则要与商业综合体的规划原则一致,一般在建筑的底部,首先要安排一些超市、百货、药店等商店,这样就可以吸引基础的人流量,其中要将饮食商店集中在建筑的单独楼层中,并且在设计楼层环境时,要提高环境的设计质量,比如布置一些景观要素等,提高消费者对商业综合体的建筑满意度。此外,在规划设计时,还要根据不同功能活动的特点合理的设置建筑空间,比如商业活动区域一般要与娱乐、休闲区域隔开,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还要综合不同功能区域的特点,应用合理的方法与技术,解决商业综合体中的一些消防与噪音问题。一般企业办公楼层、公寓、酒店等建筑设计比较简单,这些都是比较安静的区域场所,在设计时首先布置好功能区域,并采取隔离地方法布置办公、公寓与酒店,酒店占用建筑的面积较大,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可以只在底层设置一个比较小的接待室,通过酒店专用电梯进入到顶部的酒店功能区域,这样设计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总之,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发展迅速,我们要重视商业空间的组合,在掌握商业综合体的基本空间特征后,要控制好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要点,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面建筑由一栋19层的商业办公综合楼(6~19层主楼为甲级写字楼,1~5层裙楼为商业)和一栋独立的22层公寓式办公楼组成。地下共3层,地下1层大部为商业用房,局部为设备用房、自行车库、货物装卸区,地下2层和3层为汽车库、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57947m2,其中办公约30000m2,公寓式办公约20000m2,商业约50000m2,其他为车库、设备等附属用房。

二、商业部分业态划分、布置以及面积比例

综合体中的商业部分是整个项目的重心。商业综合体中的业态庞杂,找准市场定位并定出各种业态的比例和分布方式需要高度的前瞻性。本工程设计方案阶段商业业态定位见表1。

三、营业厅平面布局

商业平面总体布局常见分“大中庭”或“步行街”模式,又有室内与室外之分。大型商业建筑的营业厅布局应注意如下设计要点:应尽可能让每一家店铺都有朝向中庭或主要步行街的门面,防止出现“死铺”。中庭宜长,但不宜过宽,中庭长可以多布置面向中庭的店面,而过宽反而导致看不清对面店铺,也浪费空间,一般短边开口十余米即可,再小些也可以。中庭宜避免直行走道太长,否则顾客可能产生懒得走到另外一端的念头。

考虑到人流通畅度以及距离橱窗的视角感受,一边为中庭的通道宽度宜取4m左右,两侧都是店铺的通道宽度则宜取7~8m。中庭内要有连接两翼的天桥,既方便人行走,又可丰富内景。

中庭内的自动扶梯上下不一定都对齐,可有意进行一些错位,这样能产生比较丰富的动感效果,同时使得扶梯上的人流视线可扩散,看到更多的店面。面向中庭的观光电梯也能创造活力效果。扶梯、电梯宜错开布置。因底层店铺价值比较高,沿中庭的1层店铺可扩大至2层走道下方,但应注意解决好防火卷帘和水电设备安装问题。普通店铺开间一般取一跨(8~10m),进深一到两跨(8~17m)。

四、交通流线

场地的总体流线布置非常重要。商业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其招徕性,交通设计应照顾不同方向的顾客的便捷到来,同时还要尽量做到人车流不交叉、办公商业出入不冲突,且办公主入口要有车行道通达。由于商业建筑室外行人比较多,地下车位多又导致地库坡道出口多,要做到各股流线通达且又少干扰是很不容易的。地下车库室内交通也是颇有讲究,主车道应明显,停车位区域要易于辨识(可采用不同色彩醒目涂装)。本工程因为追求商业平面变化,柱网非常不规整,导致地下车道比较曲折,很多人抱怨在地下室里晕头转向,应该在一个整齐的柱网基础上调整局部柱位满足上部建筑需要(甚至可以考虑柱转换),这样地下室才能通畅。另外,应重视地下车库到地上营业厅的垂直交通,电梯应位于地下室醒目位置,有条件的设自动扶梯下地下室。本工程有2组各2台商业客梯下到地下3层,同时有一台自动扶梯下到地下2层。

五、影院及超市

六、商业层高

大型商业建筑的室内净高以3600~3700mm为宜,加上结构需要的高度和设备、装修所需高度,一般而言,层高不应小于5m。另外因为商业建筑的消防疏散宽度计算值很大,所以商业建筑经常采用剪刀楼梯的形式,由于商店建筑的楼梯踏步高度不能超过160mm,而一跑楼梯的步数按规范不能大于18级,因此可计算出采用两跑剪刀楼梯的形式,最大层高不宜超过5760mm;另外因为梯段净高不宜低于2200mm,所以层高低于5000mm时楼梯会因半层高太矮而碰头。

七、下沉广场

下沉广场对大型商业中心的意义十分重大。下沉广场在解决通风、采光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更大的优点是在消防疏散上,由于地下商业的疏散宽度规范要求比地面高,而规范对于下沉广场通往室外地坪的楼梯要求是“应不小于进入该下沉广场计算总宽度30%且不小于任一防火分区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利用好这条规范,把下沉广场设计成多个防火分区进入疏散,可以节省相当数量的楼梯。另外面向下沉广场的店铺有对外的独立门面,可获得价值的提升,广场本身还可作为活动场所。故采用下沉广场是一举多得的设计。

八、消防设计

消防设计是商业建筑设计的难点。解决疏散问题一定要选用合理的平面布局。商业中心的平面布局宜为走廊在里圈靠中庭,楼梯在外圈靠外墙,这样楼梯不会占据沿中庭走廊的商铺面,在底层又便于直通室外。由于规范有疏散距离的限制,所以商业建筑不宜设计成长宽都很大的平面,否则会导致疏散距离难以满足规范要求。本工程窄而长的布局就非常有利于消防疏散的组织。另外应合理利用好规范允许的手段,如采用剪刀楼梯以减少楼梯数量,借用相邻防火分区进行疏散以平衡不均匀布置的楼梯,设置部分库房以减少疏散总宽度,采用室外天桥或下沉庭院等,尽量压缩辅助面积,增加利用率。

九、结束语

引言: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建设节能型建筑已被建设部纳入今后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已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建筑节能是时代的基本发展趋势。

1商业建筑节能潜力分析

1.1中国商业建筑的能耗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建筑能耗。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的商场能耗要比日本高出将近40%,比欧美国家高出50%。

1.2同类型的商业建筑之间的能耗也有较大差别。大型百货商场每m2耗电量最高的商场比耗电量最低的商场能高出将近50%。此外写字楼和旅馆类建筑的情况也是这样的。

2商业综合体建筑存在的问题

2.1内部空间设计混乱,违背绿色建筑理念

2.2结构设计不合理,建筑耗费大

2.3设计前期的策划不科学,浪费严重

3商业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

3.1整体性原则

从建设的全过程考虑,以酝酿出整体性的解决方案。项目规划、立项阶段就开始从规划入手,将建筑节能理念渗透到建筑物建设的全过程中。

3.2气候性原则

俗活说:一方气候,一方建筑,建筑师和采暖师应互相沟通,充分利用自然风、穿堂风,合理利用过渡季节的自然新风。

3.3性能性原则

节能设计是提高建筑使用性能的必要组成部分,而非人为节能而牺牲其他性能的要求。节能的核心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前提是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舒适度要求。

3.4综合性原则

通过对建筑物能耗和节能特点的综合性分析,在方案阶段开始,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节能设计,而非实施单项节能措施或技术。

4节约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法的具体措施及应用

4.1科学安排设计前期的策划工作,节约建筑成本

4.2完善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程序,体现绿色建筑理念

内部空间的设计工作也是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体现节约型的绿色建筑理念,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完善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程序。在内部空间的设计上面,要综合考虑内部设计上面的综合供暖设施、采光以及通风等问题。具体在采光方面,设计部门应该进行最佳的设计,根据建筑的具体地理位置来合理的安排建筑布局,这样就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建筑的灯光问题,降低灯光耗能,从而体现节约这一特点。最后,在通风方面,设计部门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情况,从而来设计出更好的建筑内部空间,这样就能够一定程度上使建筑拥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从而来体现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只有完善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程序,才能体现绿色建筑理念,促进节约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建设进程。

4.3合理设计建筑结构,降低建筑耗费

针对目前很多商业综合体建筑在结构设计方面存在不合理的现状,设计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完善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避免出现建筑耗费过多的情况。业主和开发商应该选择一些设计实力较强的专业设计团队来进行建筑的结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加强节约意识,结合业主对商业综合体建筑的期望和要求,通过合理的设计建筑结构,来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比如说,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建筑企业积极与业主进行交流和探讨,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通过整合设计工作的节约理念和业主的期望,来合理布置建筑结构,规范建筑的比例,这样才能够降低建成后业主对建筑不满意,而出现重新修建和改造的问题,降低了建筑成本。另外,设计部门应该与一些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团队进行积极的探讨和交流,以此来找出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加以改进。比如,北京奥运会的鸟巢体育馆每平米的用钢量达到618千克/平米,而亚特老大奥运会赛场的用钢量仅为34千克/平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建筑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这样让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损耗,加大了建筑的成本。因此,合理的设计建筑结构,能够为建设节约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绿色节能设计在商业建筑当中的实现与应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日益加深。因此,建筑节能设计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因素,合理设计,并严格接受审核,从而促进商业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

ChangchunMingyusquarelargecitycomplexcommercialprojectsinthearchitecturaldesignandresearch

CuiLing

(NortheastChinaArchitecture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CompanyLimitedShanghaibranch,Shanghai200052)

Abstract:inordertoChangchunMingyusquareprojectasanexample,fromthelargecitylayout,function,trafficflow,energysavingdesignofthelargecommercialcomplexbuildingdesignwereanalyzedanddiscussed,andtheevaluationofthecompletionoftheprojecttoimprovethelevelofmoderncitylife.

Keywords:ChangchunMingyusquare;architecturaldesign

城市综合体是商业地产的高级形态,离不开城市,它是城市功能集聚的产物,功能、流线、分区都更加的复杂。城市综合体必须结合国情,结合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注重以人为本、和谐的可持续生态的发展。下面以长春明宇广场项目为例,通过在工作中接触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多角度地谈谈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问题。

1.工程概况

1.1地处长春东部丘陵地带,地势略有起伏。用地呈现出两侧高、中间低的整体用地该用地位于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景观轴线上,地块北为乙一路,南为丙十路,东临彩宇大街,西临彩宇西街,C1-2(A区)、C1-5(B区)地块为项目建设地块。

1.2本工程所处位置及周围环境见图1总平面图;

本工程为大型城市综合体商业开发项目。

用地面积为5.64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45万平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3.8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0.49万平方米。由6栋100米到150米的五星级酒店、商业办公楼及四层高的商业楼群所组成,结合12万平米绿地景观,未来将形成一个城市综合广场;A区地块内四栋塔楼位于地块四角,将地块围合成一个既联系又开放的整体空间,而B区地块内的2栋塔楼呈U型面向北侧A区地块,视觉上使南北地块融为一体。整个塔楼群沿开发区景观轴线左右完全对称布局,稳重大气,可起到为整个开发区景观轴的收头的作用,同时左右完全对称,南北向视线无遮挡,且塔楼群由南向北逐栋升高,形成开发区景观轴的门户;B区双塔楼底层为商业功能,沿马路呈U形布局。商业主入口位于地块南面,办公的车流与商业人流互不干扰。而在中心主轴上的位于A,B两区之间的景观节点--花园广场在视觉上把A,B两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地块内A区塔楼平面为矩形,横竖3:4的比例关系,使平面使用更有效率。核心筒居中偏北布置,同时北侧轮廓两端呈斜角造型。B区塔楼平面呈L形,核心筒布置在北侧,以上设计构思皆以减少北面朝向,增加南向面宽为出发点,力求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

A1酒店塔楼位于A地块最东北面,毗邻北面的休闲广场。共35层,建筑最高点150m,使用功能为酒店客房,共453套。酒店4层裙房主要功能为其配套设施,三层为餐厅,四层为KTV及足疗中心,满足酒店住客及商务人士的需求,建筑面积6.86万平方米(含裙房面积)。

A2塔楼为办公楼,共33层,建筑面积4.25万平方米;

A3塔楼为办公楼,共31层,建筑面积5.63万平方米;

A4塔楼为办公楼,共33层,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A5为四栋四层高的商务楼,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

B1、B2塔楼为办公楼,共28层,单栋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

B区商业裙楼共2层,建筑面积0.98万平方米;

A区、B区的地下室共两层,为设备用房和机动车库及后勤用房。

1.3总平面布置

1.3.1总平面设计中,A区地块内四栋塔楼位于地块四角,将地块围合成一个既联系又开放的整体空间,而B区地块内的两栋塔楼呈U型面向北侧A区地块,视觉上使南北地块融为一体,整个塔楼沿开发区景观轴线左右完全对称,稳重大气,可起到为整个开发区景观轴的收头作用,同时左右完全对称。南边向视线无遮挡,且塔楼群由南向北逐栋升高,形成开发区景观轴的门户;

1.3.2双塔楼底层为商业功能,沿马路呈U型布置,商业主入口位于地块的南面,办公的车流与商业人流互不干扰。而在中心轴上的位于A,B两区之间的景观节点(见图2)―花园广场在视觉上把A,B两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1.3.3地块内A区塔楼平面为矩形,横竖3:4的比例关系,使平面使用更有效率。核心筒居中偏北布置,同时北侧轮廓两端呈斜角造型。以上设计构思皆以减少北面朝向,增加南向面宽为出发点,力求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

1.3.4环境景观和绿地布置以生态景观为布局基调,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并与水景、水系相结合;

“点”状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提供人们休闲、交流空间

“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形成的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联,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的作用

“面”状绿化――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形成的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绿化空间的纽带,是整个绿化形成系统,穿越地块的明渠水系营造更丰富景观系统,达到了多样化的绿化效果。

2.整体设计

2.1平面设计

2.1.1酒店平面设计

酒店塔楼位于A地块最东北面,毗邻北面的休闲广场,往北可俯瞰整个休闲广场,南向与其他办公楼形成门户的意向。酒店楼高150米,标准层高3.6米,酒店4层裙房主要功能为其配套设施,酒店大堂主入口设在2楼,车辆通过坡道到达2层,增强酒店入口的气势,酒店宴会入口设在一楼,宴会人流与酒店客流分开,保证酒店的品质。各具特色的餐厅,轻松休闲的酒吧,设备齐全的小型会议中心,近1200平米的无柱网两层挑高的宴会厅及裙房设游泳池等,满足酒店住客及商务人士的需求。酒店客房共有18层,客房374套,酒店标准开间为4.5米,深度10米,套内面积达到45平方米,尽显豪华和舒适。酒店另设有7层长住型酒店套间共计140套,满足长期住客的需要。酒店130米高楼上设两层“云顶酒廊”四周的城市景象一览无余。

总体的建筑布局形成了从入口大坡道、入口水景、大挑檐雨篷、大开间大堂、大堂吧的系列空间变化,景观序列与主楼形态互相呼应、相辅相成。

2.1.2商业办公楼平面设计

2.1.3办公楼平面设计

一栋高135米布置在A地块西南角,靠近彩宇西街一侧,标准层高3.6米,与东侧商业办公楼对称布局。二栋100米办公楼对称布局在B地块,标准层层高3.4米,B地块办公,单栋房间数665间。A地块办公分高低区分布,设有8部客梯,2部货梯,候梯厅完全独立,分区电梯分别到达各自服务的楼层。

2.1.4地下室平面设计

A地块负一层主要为停车,局部设计有人防,平时为停车,酒店裙楼下方主要配以卸货区,机房设备及酒店后勤,负二层主要为机动车停车。酒店塔楼下方为酒店独立的后勤及设备区域,其他塔楼的设备用房皆有效利用各侧角落布置,以达到停车空间的完整性。整体停车位已超过1800辆,符合实际需要及规划要求。B地块地下层主要为停车。

2.2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以竖线条为主,外形硬朗挺拔。依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及生态环保要求,外墙主要的立面采用金属板,玻璃与石材为辅,颜色为暖色调为主柔和的色调配合造型使得立面更显刚毅,同时减少环境光害。外墙立面分割简洁,凸显建筑体量轮廓,立面的进退关系丰富了立面的层次感。建筑将设有泛光照明系统,在夜间强化地标性建筑的特性。外墙构造以单元式幕墙系统来保证安装的品质,低辐射镀膜中空玻璃的使用,使此外墙具有极为优良的节能性,节能性体现在其对阳光热辐射的遮蔽性―即隔热性,对暖气外泄的阻挡性―即保温性两方面。北面酒店及办公塔楼核心筒外立面考虑LED光墙,在节庆及不同时段,呈现多彩多姿的光影变化,丰富了外立面的夜景效果,亦强化了其地标建筑的特色。如图3。

3.空间设计

3.1酒店入口形象设计

为满足酒店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采用了9米X10米的大柱网设计,通过结构设计的精心考虑,为酒店功能所需的大面宽、大空间创造了条件。酒店主要入口大堂设在二层,车辆通过大坡道到达二层,增强酒店入口的气势。入口大堂更是充分考虑入口形象,采取了大开间,有力地营造了豪华、气派的大堂氛围,体现了开阔、畅通的景观视野。

3.2宽敞舒适的客房设计

酒店拥有客房数374套,拥有各类客房及套房,客房拥有4.5米的大面宽,套内平均面积达到45平方米,尽显豪华和舒适。

3.3高贵典雅的行政酒廊

在34层设计了两层通高的云顶酒廊,尽览城市全景。并设计了独立的弧形楼梯,更增添了酒廊的气氛。

3.4无柱宴会厅

酒店裙房一层平面设计了一个1180平方米无柱的宴会厅,面宽27米,进深44米的大空间内不设柱子,满足大型宴会厅举办高档酒会、宴会的需要。

3.5完善的酒店功能

酒店拥有装饰典雅的客房,第一流的餐厅,酒吧,会议空间,酒店完备的设施和服务还包括25米长的室内游泳池,健身中心,SPA足疗中心。

4.建筑节能设计

4.1建筑节能设计

体型系数、窗墙比、屋面、外墙(非透明幕墙)、外窗等围护结构的节能构造措施,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加100厚泡沫玻璃保温板的外保温材料,屋面采用110厚岩棉玻璃棉板。

4.2水系统节能设计

4.2.1消防给水设计

本工程A、B区各设一套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系统。于A区地下室设一座1010m3的消防水池,于B区地下室设一座918m3的消防水池

A1酒店: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水平竖向均成环状,竖向分为两个区。

A2办公: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水平竖向均成环状,竖向分为两个区。

A3,A4: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水平竖向均成环状,竖向分为两个区。

A5: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水平竖向均成环状,竖向为一个区。由地下室消防水泵房的2台低区消火栓给水泵组1#经减压阀减压后供水,一用一备,互为备用。

B1,B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水平竖向均成环状,竖向采用减压阀减压分区给水系统。

4.2.2热水系统设计

本工程酒店部分采用全日制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系统。

热源由地下室热水锅炉供给,经换热后提供热水。由安装在换热器热媒管道上的温度控制阀自动调节控制。

热水出水温度为60℃,回水温度50℃,由安装在回水管道上的电接点温度计控制,热水循环回水泵的启、停,温度低于50℃循环泵开启,温度达到55℃循环泵停止运行。

热水分区同给水系统,各分区分别设半容积式换热器及热水循环泵。

4.2.3空调给水设计

空调水系统形式为两管制:冬季送热水,夏季送冷水,同用一套管路系统,分高低两个区,在避难层做中间换热装置。

空调机组的水系统与风机盘管水系统分开设置,满足独立运行控制及计量要求。空调机组的水系统采用异程式,风机盘管的水系统采用同程式。

空调水系统管材:均采用无缝钢管,空调冷热水管道、凝结水管等均采用橡塑保温材料。

4.3暖通节能设计

大堂,多功能厅,大餐厅等大空间房间拟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设计专用的空调机房;客房,办公室等普通层高且面积较小的房间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方式,酒店及办公部分的新风系统尽量竖向布置,减少水平风管,同时排风系统竖向布置,集中排风与新风机热交换,采用热回收新风机,解决新风机防冻问题同时降低运行成本。地下室的办公区设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在游泳区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要求设置热回收装置。

4.3.1空调设计

(1)冷源:酒店部分:拟采用单独的冷热源,冷源设计电水冷机组,布置于地下室一层设备用房,冷却塔布置于裙房屋面,夏季空调冷媒为7/12℃的冷水;热源结合生活热水供热采用燃气/燃油两用锅炉加板换机组的形式;锅炉房的位置设置于负一层。商业办公部分:A2办公楼冷源拟设计电水冷机组,布置于负一层设备用房,冷却塔布置于裙房屋面,夏季空调冷媒为7/12℃的冷水;A3办公楼设置VRF系统,室外机布置于每层设备平台处,夏季制冷,过渡季节制热;A5办公部分独栋设置VRF多联机,室外机置于屋顶,夏季制冷,过渡季节制热。办公部分:冷源拟设计分体空调建筑配合预留空调室外机平台。循环水泵设置在地下室的设备用房内。

(2)热源:空调热媒为60/50℃热水,热源由设在地下室的燃气/燃油常压锅炉供给95/70℃热水,通过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后供给热媒为60/50℃低温热水。

4.3.2地板采暖节能设计

酒店部分(A1)大堂,泳池等大空间区域拟设计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商业办公部分(A2,A3,A5)拟设计散热器采暖系统,采暖水系统竖向分为4个区域;办公部分(A4,B1,B2)拟设计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分户计量,分室控温,采暖水系统竖向分高中低3个区域。地下车库拟设计热风采暖系统,车库入口处设置热风幕。地下设备用房可根据设备发热情况及通风空调设计综合考虑。

4.3.3防排烟设计

酒店设计了全面完善的防排烟设施,不仅满足了国家消防规范的设计要求,还满足了酒店管理公司严格的要求,酒店人员停留区及重要部位当房间面积大于35平米时就设机械排烟系统,更好地保证了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人员救援工作安全、顺利的开展。

4.4电气设计

4.4.1供配电设计

本项目为超高层及特大型公共建筑,属于特别重要用户类,

其中,特别重要负荷设备是:

消防用电设备(消防控制中心电源、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装置、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标志、防烟及排烟、自动灭火系统、消防水泵、消防电梯及其排水泵、电动防火卷帘及门窗以及阀门等),航空障碍标志灯;总弱电机房;经营及设备管理用计算机系统电源管理用计算机系统电源;保安监视系统等;

一级负荷是:

地下车库负荷,消防水泵、主要客梯用电等。办公楼的走道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障碍照明用电,主要业务和计算机系统用电,电子信息设备机房用电等。

其余为二级和三级用电设备。

4.4.2弱电智能化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也越来越多。这类商业综合体最大的特点就是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消费功能于一体,具有面积规模大、人员密集、建筑功能复杂。由此可见,此类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将极容易蔓延迅速、人员疏散量大,而且扑救难度大。因此,如何保证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的防火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是当前设计人员值得探索的话题。

1工程概况

某商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110228m2。该项目地上部分西边为一个24层的综合楼,建筑面积为47855m2,东边是由8个多层建筑围合的步行商业街,建筑面积为25300m2。地下室为二层,地下一层由一个近7900m2的大型超市和地下停车场组成,地下二层为停车场兼战时人员掩蔽工程,地下车库总面积为39800m2,停车位616个。综合楼为一类高层,耐火等级为一级;步行街为2-4层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2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建筑防火设计要点

2.1加强消防通道、内街、疏散通道的防火功能

建筑的平面布局和使用功能复杂多样,往往给消防扑救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如果在设计中对消防车道布置考虑不周,火灾时消防车将无法靠近建筑,无法进行扑救。因此在该项目总平面设计时,满足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下,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广东省建设、公安厅文件要求,在一类综合楼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并在综合楼北面、西面距建筑外墙10~15m处分别设置了7m×45m、7m×32m的消防登高场地;在综合楼裙楼的西侧、南侧距建筑外墙5~10m处设置了7m×41m、7m×47m的消防登高场地。登高面均大于周长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登高面与建筑之间不设置妨碍登高操作的设施,为消防车能及时开展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由于该项目为狭长地形,东西总长473m,南北最窄处25m,最宽处131m,仅步行街东西总长就为280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0.1条:当建筑物沿街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第2.2.3条:一、改建、新建两边建筑与道路成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m;二、新建步行街长度可按街内有无设施和人流量确定其宽度,并应留出不小于5m宽度供消防车通行。第2.2.5条: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500m并在每间距不大于160m处,宜设横穿该街区的消防车道。第2.2.6条:步行商业街两侧如为多层建筑,因交通功能而设置外廊、天桥和梯道时,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依据上述规范,该项目步行街设计为8个多层建筑单体,通过集散广场、天桥连通,在满足规范要求下将商业街设计为敞廊,同时尽量加宽商业街的内街宽度,既满足消防车的通达,又起到防火隔离的作用。

2.2防火分区划分和防火分隔

防火分隔有三种形式:防火墙、防火卷帘和防火水幕。由于该项目的商业性质,采用防火墙作为防火分隔,影响商场的平面布局、空间的通透,也不便于经营;而如果使用水幕,用水量过大,不经济。因而该项目仍采用特种防火卷帘的形式作为防火分隔,防火卷帘以背火面温升为判断条件,耐火极限不低于3h,达到防火分区分隔的要求。

2.3安全出口的位置、数量和疏散楼梯的设置

2.4疏散宽度计算

疏散宽度=人数/百人×疏散宽度指标。

商业疏散宽度计算公式为:

W=A×B×D×E(m)

其中:

W为疏散计算宽度(m);

A为营业厅建筑面积(m2);

B为营业厅折算系数,地上取值0.5~0.7,地下取值0.7;

D为营业厅内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m2),地下二层取0.8,地下一层、地上一二层取0.85,地上三层0.77,地上四层及以上0.6;

E为每百人疏散净宽度(m/百人),地下层取0.75或1.0,地上一二层取0.65,地上三层取0.75,地上四层及以上取1.0。

该项目为城市商业综合体,人员密集。在进行安全出口宽度计算中,若按《商店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人员密度指标(1.35m2/人,推车选购1.70m2/人),计算出的结果远高于业主和设计单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经验取值。通常为满足计算结果需要,于是对《商店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营业厅面积的理解上就出现了偏差。对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文注释中已明确指出:“营业厅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建筑面积内。

2.5商场内的通道宽度

2.6疏散距离的确定

疏散距离是保证人员安全到达安全区域的主要途径,它主要是指房间内最远一点到门口、门口到疏散楼梯口、楼梯口到室外地面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所规定的疏散距离,是设计时控制的疏散距离。而装修时由于布置货架形式不同,造成营业厅等大空间的行走距离过长,对此规范无明确数据要求。因营业厅货柜或货架对人员疏散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应标准。

2.7加强诱导疏散设计和消防设施

(1)为便于在夜间和烟气很大的情况下紧急疏散,在营业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间内加强诱导疏散设计,即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对于地下商业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还应设置自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2)防排烟设计。烟气是火灾中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准确合理的防排烟设计对保障人员安全疏散显的尤为重要。

(3)防火门的设置。正确选用防火门,可保持建筑防火分隔完整性,又可保证人员疏散的安全性。

3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防火重要性与防火设计复杂性。一般建筑相比,防火设计差异大、难度也高。因此,在防火设计时,应该结合此类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出发,科学合理的进行防火分区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疏散等方面的设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防火设计要求,降低火灾的影响,保证建筑与人身财产安全。

THE END
1.商业地产用于商业用途或者具备商业功能的地产称之为商业地产。它应该包含了:商业街,商场,MALL,写字楼,酒店,公园,零售业等等。狭义商业地产是专用于商业服务也即经营用途的物业形式,主要经营内容有零售、餐饮、娱乐、健身、休闲等,他们在开发模式、融资模式、经营模式以及功能用途等方面都有别于住宅、公寓、写字楼等物业类型。 https://baike.sogou.com/v2205265.htm
2.酒店调研报告(精选15篇)大型高级酒店基本功能分析图 设计要点: 1)必须一句旅馆规模、类型、等级标准,根据旅馆基地环境条件及功能要求,进行平面组合、空间设计; 2)注重旅馆的各个组成部分:公共活动,标准客房层、客房、后勤辅助管理、职工生活等部分的使用效益; 3)注重旅馆安全设计。依据各种设计规范,使设计符合规范要求。同时须注意残疾人的使用...https://m.ruiwen.com/diaoyanbaogao/7414790.html
3.计算机毕业设计只有详细分析了使用过程中的数据,了解了他们背后的信息字段,才能更好地进行数据库的详细字段的设计。比如根据实际的需要,会给具体的字段定义不同的长度类型以及变量类型,如果数据库表之间存在关联,那么也要进行外键的设计,设计好表与表之间的关联。 信息世界中包含的基本概念有实体和联系。 根据数据流程分析,绘制酒店...https://download.csdn.net/blog/column/12263520/134770322
4.中国君山野生荷花世界旅游区招商说明书根据景观资源特征、类型、交通等特征,规划将景区分为六大功能区: 1、入口广场区:游客进入公园的主要区域,包括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检票及荷花美食、购物街等。 2、野生荷花观赏区:现有荷花景观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游客可在一望无际的荷花丛中泛舟、赏荷,以及开展采莲、挖藕、垂钓等等极具水乡特色的体验活动。https://www.junshan.gov.cn/32419/32524/content_1580928.html
5.创新创业立项计划书(通用8篇)依商品在消费者使用时的功能或用途来分类,比如说在糖果饼干这个大分类中,划分出一个“早餐关连”的中分类。早餐关连是一种功能及用途的概念,提供这些商品在于解决消费者有一顿“丰富的早餐”,因此在分类里就可以集合土司、面包、果酱、花生酱、麦片等商品来构成这个中分类。 https://www.oh100.com/a/202205/4684915.html
6.酒店行业市场调研报告(通用17篇)①酒店功能配备及装修档次基本上分成两部分,四星级以上酒店功能设置较为齐全,功能设计功能结构较为合理,且大多数酒店的装修档次属于中高档,有部分酒店的装修布局、设计意念落后;而低星级酒店功能设置较为单一,且大多数低星级酒店均存在着装修档次低、设施陈旧、规模小、空气品质差等不同程度状况。 https://www.unjs.com/fanwen/Gongzuobaogao/diaoyanbaogao/gongzuobaogao_106315.html
7.什么是PLC?一文快速了解PLC基础知识首先,需要了解PLC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PLC的架构、输入输出模块、中央处理器以及通信模块的作用和功能。还需了解PLC与传感器、执行器等外部设备之间的关系。 2.学习编程语言 PLC的编程语言有多种选择,如梯形图(Ladder Diagram)、指令列表(Instruction List)、功能块图(Function Block Diagram)等。选择一种常用的编程...https://www.eefocus.com/e/1594897.html
8.设计如何在建筑中发挥防御灾害的作用?俄罗斯“诺亚方舟”飘浮酒店概念图 图片来源:archdaily.com 该概念由俄罗斯设计工作室Remistudio提出,据悉是在国家建筑协会帮助下,为“灾难救援性建筑”项目设计的。它既能承受地震活动,也能在海平面上升时神奇地漂浮;同时也是一个完全透明的结构,一旦建成,将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并配有一个功能性的节水系统。该建筑呈...https://www.cls.cn/detail/798660
9.公寓有哪些类型3、酒店式公寓 商务公寓,40年产权,面积较小,主力户型主要在90平米以下,装修档次较高,大多位于城市核心繁华地带、商圈周边,交通方便,一般以只租不售和产权式经营为主。大多聘请国际知名品牌物管公司,专业酒店管理集团提供专业、细致、科学的酒店式服务,因此物业管理费也较高 三、公寓和住宅功能和使用区别: 1、住宅居...https://www.66law.cn/laws/575062.aspx
10.独创的概念和方法功夫英语比传统英语学习方法带来的学习效果更好,其中的原因在于,龙飞虎先生用心理学、语言学等专业技能和理念,以及自身成功学会中文的经验,总结出的一系列学习概念和方法,将它们融入功夫英语课程当中。以下就是龙飞虎先生独创的15个英语学习概念和方法。 一、The Third Ear 第三只耳朵 ...https://www.kungfuenglish.com/page/2194
11.深度行业分析:从互联网医院发展建设到核心功能设计企业主导的企业类型,擅长运营用户,擅长产品迭代,但是并不理解和熟悉医院的看病、治病、科室管理等的标准流程,如果只是产品功能的设计,是比较难地落地到真实的科室运营中。 医院里大部分医疗体系里的人,思维受限于医疗体系、医院体系,较少人具备充足和交叉的IT、互联网化、线上线下运营知识。在真实去迭代产品的时候,会...https://www.tmtpost.com/5928451.html
12.5万字厘清什么是“车规级”以激光雷达为例,车企宣称某款车是全球首款搭载“车规级”激光雷达的车,激光雷达供应商也在宣传自家的产品是率先实现量产的 “车规级”产品。外行看个热闹,内行却会觉得“车规级”这个词被“滥用”了。下面,我们结合激光雷达的例子来看看“车规级”这个概念是如何被“滥用”的。 https://www.eet-china.com/mp/a263206.html
13.一个教学片断:叙事学视野下的《包法利夫人》叙事视角:全知视角(外聚焦视角)、固定式人物的有限视角(内聚焦视角)、第一人称叙事中的体验视角(内聚焦视角);叙事时间/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 小说叙事中的引语类型: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复调结构的建构和使用;叙述话语之中断;特殊意象/物象的叙事功能:马、窗、瞎子乞丐的歌音……悬念、伏笔和照应。 https://www.douban.com/note/667385268
14.酒店市场调研报告11篇①酒店功能配备及装修档次基本上分成两部分,四以上酒店功能设置较为齐全,功能设计功能结构较为合理,且大多数酒店的装修档次属于中高档,有部分酒店的装修布局、设计意念落后;而低酒店功能设置较为单一,且大多数低酒店均存在着装修档次低、设施陈旧、规模小、空气品质差等不同程度状况。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327190723_260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