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专酒店管理专业饮食风俗08432复习资料复习资料

饮食风俗(课程代码:08432)是自考大专酒店管理专业必考科目之一,以下是该科目复习资料汇总:

1.宋代是我国饮食史上的昌盛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都市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空前繁荣

2.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都市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空前繁荣的景象。

3.从生食向熟食的转换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是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4.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现存最早的医疗专论

6.我国最早阐述“医食同源”理论的书籍是:《皇帝内经》

7.地方风味菜是构成中国菜的主要部分

8.鲁菜即山东菜。起源于春秋战国,成形于秦汉,成熟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9.曲阜的孔府菜是我国最大、最精湛的官府菜

10.腊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

11.素菜是以植物类和菌类食物为原料制成的菜肴

12.五滋是物理味指:香、酥、软、肥、浓

13.六味是化学味指:苦、辣、酸、甜、咸、淡

14.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被天津人称为“风味三宝”

15.属于“藏北三珍”的是:冬虫夏草炖血鸡、人参果拌酥油大米饭、蘑菇炖羊肉

16.属于“塞北三珍”的是:醍醐、酥油、马奶酒

17.刀削面、刀拨面、拉面、拨鱼儿被称为山西“四大拉面”。

18.宫廷菜南味以金陵(临安)、鄞都为代表

19.“驴打滚”是(北京)的著名风味小吃。

20.中国烹饪原料的属性可分为:动物性原料、植物、菌类、人工合成原料四类。

21.四川风味由四川风味和重庆风味组成。

22.黄酒是以大米或黍米为主要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发酵、压榨而酿成。

23.中国对食品的审美标准,传统上一般概括品质、色泽、味道、香味四大要素。

24.中国十大菜系是在八大菜系基础上新增了:京菜、沪菜

25.我国地方菜系形成的物质基础包括:自然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26.(浙菜)菜具有清鲜、爽脆、清雅精致的特点。

27.(上海菜)的特点:汤卤醇厚、咸淡适口、保持原味

28.(鲁菜)既是北方菜的基又是御膳组成部分,以清香、鲜嫩、味佳而著称。

29.(朝鲜族)菜口味以辛辣爽口、脆嫩鲜香为主,烹调方法多采用生拌

30.(蒙古族)族人称奶食为“白食”,肉食为“红食”。

31.(北京菜)擅长烹制羊肉、猪肉为原料的菜肴。

32.(满族)族嗜食白煮猪肉,擅长制作蜜制品

33.(皖菜)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讲究火工,火大油重,保持原汁原味,比较实惠。

34.(湘菜)菜常用辣椒、熏辣制品多,口味偏重辣酸,讲究实惠。

35.(川菜)菜具有用料广博、调味多样、菜式繁多、适应面广的特点。

36.(杭州菜)菜具有清鲜、爽脆、清雅精致的特点。

37.(孔府菜)菜是我国最著名、最典型的官府名菜,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为饮食原则

38.(京菜)取料广泛,烹调方法独具一格、口味以脆、酥、香、甜为特色

39.(随园菜)烹调方法以江浙地区的技法为主1.注重原料选择和搭配2.讲究色、香、味、形、器及进食艺术3.注重筵席

40.(宫廷菜北味)以长安、洛阳、开封、北京、沈阳代表。

41.(鄂菜)由武汉、荆州、黄州地方菜组成。

42.(闽菜)起源于闽侯县,由福州、闽南、闽西三个地方菜构成。

43.(湘菜)主要由湘江流域、湘西山区、洞庭湖区三地风味组成。

44.(浙菜)以杭州、宁波、绍兴三种地方风味组成。

45.面食可分为京式、广式、苏式三大流派,南、北两大风味。

46.属于粤菜的是:龙虎斗、烧乳猪

47.属于江苏风味的是:蟹黄汤包、黄桥烧饼

48.属于淮扬菜的是:叫花鸡、虾仁锅巴、三套鸭

49.属于湘菜的是:红烧全狗、红煨鱼翅、麻辣子鸡

50.属于官府菜的有:孔府菜、红楼菜、随园菜、谭家菜

51.属于鲁菜的代表菜的是:糖醋鲤鱼、炸蛎黄

52.属于孔府菜的是:诗礼银杏、八仙过海:鲁菜、怀抱鲤鱼:鲁菜、一品锅

53.属于随园菜的是:百玉虾圆、鸡粥

54.属于满族传统点心的是:萨其马、玉米面、打糕

55.属于北京风味的是:都一处烧卖、艾窝窝、豆面糕

56.属于浙江风味的有:猫耳朵、莲芳千张包子、西湖醋鱼、东坡肉

57.属于朝鲜族传统菜肴的是:冷面、狗肉火锅、泡菜、生拌鲜鱼片

58.唐代出现“点心”的名称

59.早在3000年前,中国人已学会制作面食

60.(藏族)族不吃鱼类。

61.中国饮食主要由主食、副食、饮品三个部分组成。

62.中国饮食文化有一个宠大的工业系统,这个系统犹如一座大厦。构成这一大厦骨架的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大系列。

63.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大致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64.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1.菜系多:因为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复杂,物产丰富多样各民族生活习惯也不同,在历史长河中慢慢形成了许多菜系,除了八大菜系之外,中国还有所谓的地方菜、官府菜、宫廷菜、少数民族菜、寺庙菜。

2.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有故事传说:中华美食许多是有故事传说中国菜小游戏,例如:东坡肉、东坡墨鱼等。

3.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4.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填空题:

1、中国饮食文化的五大特征:食物原料选取的广泛性、进食选择的丰富性、肴馔制作的灵活性、区域风格历史的延续性和各区域间文化交流的通融性。

2、中国烹饪著名的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

3、菜肴的区域特色:东辣西酸,南甜北咸。在中国有“国菜”的美誉:豆腐

4、佛教将食从欲望、摄取和执著分为:段食、触食、思食和识食。

5、燧人氏:钻木取火。宿沙氏:煮海为盐。伏羲氏:渔猎牧和人工养殖。神农氏::种植。从旧石器到新石器,发明陶器,经历火烹到石烹到陶烹。

6、中国餐饮21世纪发展的方向:社会化、科学化、集约化,南北朝时期,梁武帝信佛教,禁肉食。北宋时期,苏轼写过大量饮食诗。

7、“面塑”称为“礼馍”,起源于民间祭祀。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

9、中国饮食文化“十美原则”的逻辑顺序应当是质、香、色、形、器、味、适、序、境、趣。

10、公元7世纪中叶孙思邈(581~682)所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千金食治》,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饮食疗疾专篇。

11、蒙古族传统食品有两大类,其中肉类食品蒙古语称作“乌兰伊德”。

12、“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语见于中国先秦典籍“三礼”中的《礼记》

13、“克伊姆奇”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风味独特的传统食品。

名词解释:

饮食文化: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饮食养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

茶德:中国儒学传统君子完美人格修养对茶的比德思想,是传统茶人对茶与茶事的道德和哲学认识的升华,主要理解为:诚、清、真——“茶德三昧”,即:诚—诚厚、诚明、诚信、诚敬;清—清真、清俭、清正、清明;真—真情、真性、悟真、归真。

陆羽:中国唐代著名的茶文化家和鉴赏家啊,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袁枚:中国古代食学的集大成者,有“食圣”之誉。所著《随园食单》是中国古代食学著作的典范。

茶人:有茶文化修养的嗜茶者。

角黍:即粽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美食,是定形于3000年以上的文化积淀最厚重、最具艺术性的特型食品,源于上古祈农传统,定型于屈原纪念风俗。

六礼: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

普劳:又作“朴劳”,我国新疆维吾尔等民族的风味名食,汉语名为“羊肉抓饭”

黄酒:中国的民族特产,也称为米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多以谷物为原料,蒸熟后加入专门的酒曲和酒药进行的发酵酒。

本味论:本味论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注重原料的天然物性,讲求食物的自然美味与味性变化的科学合理性。

乌兰伊德:蒙语“红食”,泛指羊、牛、马、骆驼以及禽兽的肉或肉类食品。

查干伊德:蒙语“白食”,鲜奶、酸奶、奶酒、奶茶、奶干、奶酪、奶豆腐、奶皮子、奶点心等各种奶品。

克依姆奇:朝鲜语“泡菜”,是朝鲜族最具民族特征、最富影响力的食品。

满汉全席:中国清代光绪初期形成的官场筵式,又称满汉大席或满汉酒席,是康熙年间满席-汉席、道光时期满汉席的承续发展。其基本特征是燕翅等海珍与烧烤菜肴的组合。

酒人:一切爱酒嗜酒的统称。

糌粑:藏族的传统和代表性食品,是青稞炒熟后磨成面;用茶和后手食,若调以奶茶、酥油、奶渣、糖等则更香甜可口。藏族谑称为本民族的“方便面”。

合卺: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新婚夫妇洞房中的共饮合欢酒礼,破一匏瓜为二杯,一线连两端,取夫妇一体、同甘共苦之意;现代婚礼中的“交杯酒”是其遗俗。

杜康: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酿酒发明家,应当是女性

1、饮食文化: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合。

2、食医合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形成最早的理论内容。其标志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

3、饮食养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4、孔孟食道: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

5、果腹线: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一般表现为简单再生产)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量质食物的社会性极限标准。

6、果腹层:中国历史上饮食文化的社会基础层次,由社会广大最底层民众构成,是反映民族食生活基本水平的社会层次。该层次的食生活基本水准经常在“果腹线”上下波动。

7、饮食文化创造线:位于果腹线之上的相对稳定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标准。

8、饮食文化圈:是由于地域(最主要的)、民族、风俗、信仰等原因,历史地形成的具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位。

9、中华饮食文化圈:以历史上中国版图为传播中心,以相邻或相近受中华饮食文化影响较深、彼此关系紧密的广大周边地区连接而成的饮食文化地域空间的历史存在。

10、饮食文化层:中国饮食史上,由于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饮食生活的不同社会层次。

11、满汉全席:中国清代光绪初期形成的官场筵式,又称满汉大席或满汉酒席,是康熙年间满席-汉席、道光时期满汉席的承续发展。其基本特征是燕翅等海珍与烧烤菜肴的组合。

12、食医:见于《周礼》记载的周王廷职官,其职司是负责周天子、后和世子的膳事营养。是见于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营养师。

13、《茶经》: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成书于758年,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七千余字,著者陆羽。《茶经》是中国茶文化成熟的标志,体现了系统的茶学思想和完备的茶道程序,对中国和世界饮茶风气与茶学发展影响重大深远。

14、酒道:中国酒道源于上古时代形成的酒礼,体现敬、欢、宜的精神,根本要求是“中和”,即孔子所说的“惟酒无量,不及乱。”

15、茶德:中国儒学传统君子完美人格修养对茶的比德思想,是传统茶人对茶与茶事的道德和哲学认识的升华,主要理解为:诚、清、真——“茶德三昧”,即:诚—诚厚、诚明、诚信、诚敬;清—清真、清俭、清正、清明;真—真情、真性、悟真、归真。

16、民俗: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17、饮食民俗:是指人们在筛选食物原料、加工、烹制和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即民族食事活动中所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也称饮食风俗、食俗。

18、酒圣:中国历史上传统酒文化人中的上上品,他们凭借酒力实现了情感、思想的超越发展和超常的文化创造,李白等人是典型代表。

19、小康层:中国历史上的一种饮食文化社会性层次,位于果腹层与富家层之间,大体上由城镇中的一般市民、农村中中小地主、下级胥吏,以及经济、政治地位相应的其他民众所组成。

20、“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释义:此诗为唐代一首著名的《新嫁娘词》,中国历史传统是家中饮食事务由妇女负责,礼俗新妇结婚三日即要承担起厨事工作。新妇为讨得婆母的欢心认可,先要从小姑处了解婆母的口味爱好。

2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语,典出《论语·乡党》。本意为祭祀用的饭要尽可能做到每一粒米都完整,作脍的肉料要切的尽可能均匀适度。

简答论述题

1、试说中国茶的种类及其代表品种

答:中国茶业的种类繁多,命名方法也不少。有的以茶叶产地的山川名胜为主题而命名,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有的以茶叶的形状而命名,如碧螺春、瓜片、雀舌、银针、松针等;有的以加工方式而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再加工茶类包括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等。

2、茶道与茶艺的关系怎样

答:茶道与茶艺是茶文化的核心。“艺”是指选茶、制茶、用器、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与风格;“道”则是指艺茶过程中贯彻的精神、体现的思想。茶艺有名有形,是外在表现形式;茶道一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心灵去体会悟识,是精神、道理、本元与本质。有艺无道则空,有道无艺则枯,艺道结合则灵;二者是相辅相成、表里互张的关系。

3、试述中国筷子的功能与文化意义

答:筷子的功能主要有两大类:一、物理功能:依人的意愿对各种食料进行恰如其分的夹、拨、挑、拌、运等20余种灵巧的目的性动作;是人大脑智力指挥下手技能的延长与升华。此外,筷子还可以被人作为工具发挥食事之外的许多功用。二、生理功能:测定表明,筷子的使用可以牵动手指、手腕、手臂直至肩膀等的30多处关节和50多处肌肉,由此牵动的神经组织多达万余条。因此,长期以筷子助食对手的灵活性训练和智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学者认为,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也是中国青少年智力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以筷子取代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武士。”中华民族用筷子的历史长达六千年之久,筷子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传统,对民族心理、思维方式、文化习俗的形成、维系、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4、列表比较中西饮食文化的特征。

比较特征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西方饮食文化特征

素食为主,肉食为辅

肉食为主,素食为辅

烹饪方法

熟食为主,讲究调味

注重生食,讲究原味

饮食方式

聚餐制

分餐制

饮食强调

经验、味道

科学营养

饮食内容

饮、食结合

饮、食分开

1、茶道与茶艺的关系怎样

2、食疗与饮食养生的区别如何

答:食疗是针对目标进食者的已发疾病,以特选食料的计划进食为手段的医治行为;饮食养生则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到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与实践。二者形似而实异,原则和目的均不同。但两者都源于“食医合一”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都是科学合理的进食。

3、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文献中“羊大为美”的意义

答:《说文解字》段玉裁注:“膳之言,善也。羊者,祥也。故美从羊。”“羊大则肥美”。羊在古代是黄河流域先民最主要的肉源;羊的行走、产乳、繁殖、增肥加重诸特点为一切人所需要依赖,是最重要的财富与食料;是最普泛的一般等价物;祭祀和会盟时最重要的牺牲;人际交往中的最重要礼物。

4、迄止19世纪时,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类别怎样

答:迄止19世纪时,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特征如下: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内是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长江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东南地区饮食文化圈、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青藏高原地区饮食文化圈、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圈、中北地区饮食文化圈和素食文化圈等12个相对独立又彼此紧密相连的子文化区位并存的民族饮食文化区域形态。

5、“满汉全席”演化的历史阶段性、基本特征与原因是什么

答:满汉全席是清代光绪年间流行的官场筵式模式。但其在清代的发展演变却经历了满席—汉席分立、满汉席、满汉全席三个不同形态的阶段。康熙皇帝为了永固爱新觉罗皇朝政权统治的政治目的,不断强化满族的文化优势地位,于康熙二十三年对宫廷宴事礼制实行“满席—汉席”分立的改革。“满席”名目正式出现,获得了“国宴”的尊贵名分,并且一直严格维系到清帝国的最后岁月。但满席—汉席分立的习尚在朝廷以外的官场维系到道光初年便逐渐被合一的“满汉席”筵式所代替。光绪初期,满汉席又被规模更大的满汉全席筵式所逐渐取代。这既反映了满族饮食文化再造与维系的发生演变历史,也同时表明满、汉民族饮食文化相互影响并最终融汇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整体的必然结局。

6、“满汉全席”的相对稳定模式和不可或缺的品种是什么

答:“满汉全席”的相对稳定模式是指燕翅加烧烤的基本格局。不可或缺的品种是指烤猪、烤鸭、烤排子和燕窝、鱼翅、海参等所谓“海八珍”类肴品。

7、“十美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其具体内容是:

质:原料和成品品质与营养的严格要求。

香:鼓诱情绪、刺激食欲的气味。

色:悦目爽神的色泽。

形:体现美食效果。

器:精美适宜的炊饮器具。

味:饱口福、振食欲的滋味。

适:舒适的口感。

序:一台席面或整个筵宴肴馔在原料方面的合理搭配。

境:优雅和谐又陶清怡性的宴饮环境。

趣:愉快的情趣和高雅的格调。

8、中国传统酒人文化品位界定的原则是什么

答:中国传统酒人是指历史上的文化酒人,即有学养的酒文化人。界定的原则是:依照酒德、饮行、风藻的高低,分为雅清、俗浊、恶污三大等级九种类型。

9、孔孟食道的内容与意义是什么

答:孔孟食道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孔孟食道同时是孔、孟二人对其先优秀饮食文化传统和其时饮食文化优秀成果的总结,它同时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的主体食文化思想观念,而且是其后二千余年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主体思想与观念。

10、“五味调和”认识形成的依据是什么

答:“五味调和”原则是中国传统烹调术的根本要求和古代美食审鉴的最高境界。“五味调和”理论至迟距今约3000年左右已初步形成,其认识形成的依据是:

11、怎样认识“七夕”节庆重新热起的现象

12、如何理解中国饮食史上“文化创造线”的意义

文化创造线位于果腹线之上,即居于果腹层与小康层的分界线与果腹线之间。所谓“饮食文化创造线”,应当理解为是位于果腹线之上的相对稳定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标准。只有长期相对稳定地超出果腹性纯生理活动线之上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水准,才能使文化创造具有充分保证。

13、简述中国年节文化的基本特征

答:(1)多元复合。多元复合首先体现在参加者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涉及到社会各层面。

(2)崇祖好祀。中国人有崇祖好祀的传统,每逢年节,人们特意烹制专门的美味佳肴,以示对祖先神灵的虔诚祭祀。

(3)讲求功利。人们在节日中的饮食活动无不透着趋利避害的功利性。

(4)异乎寻常。古代中国普通居民的饮食水平是相当低下的,节日饮食则相对充裕得多。

(5)区域差异。中国古代民间年节的饮食文化活动还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异。

(6)功能显著。传统节日有显著的社会功能,。

14、简述中国古代“酒人”的基本类型。

答:酒人是一切爱酒、嗜酒者的统称。中国传统酒人是指历史上的文化酒人,即有学养的酒文化人。若依酒德、饮行、风藻而论,历代酒人似可粗略区分为雅清、俗浊、恶污三大等级九种类型:上等是“雅”、“清”,即嗜酒为雅事,饮而神志清明,内分为上上品酒圣、上中品酒仙(逸)、上下品酒贤(董);中等为“俗”、“浊”,即耽于酒而沉俗流、气味平泛庸浊,内分为中上品酒痴、中中品酒颠(狂)、中下品酒荒;下等是“恶”、“污”,即酗酒无行、伤风败德,沉溺于恶秽,内分为下上品酒徒、下中品酒鬼(疯、头、魔头、糟头等)、下下品酒贼。

15、简述饮食文化区位形成的原因。

(1)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地域因素

(2)政治经济与饮食科技因素

(3)民族、信仰与饮食习俗因素

16、历史上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历史上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渠道有多种,主要有六大类型:一、张骞出使西域为代表的西北陆路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二、玄奘西行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交流中的饮食文化交流;三、贡使与商人为主体的文化与商业性交流中的饮食文化交流;四、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政府大规模的海上交流;五、传教士对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作用;六、华侨对饮食文化的外传作用。

17、怎样理解“民以食为天”一语的意义

“民以食为天”思想贯穿于先秦元典中,《史记》有准确文录。它表明: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饮食的重要意义,表明历代国家政权与政府都高度重视民食是社会安定的基本物质保证,同时也意味着“民艰于食”始终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基本国情。

18、请说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五大特性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态特征及其演变轨迹,若从纵横贯通的历史大时空来考察,则明显地存在着:食物原料选择的广泛性,进食心理选择的丰富性,肴馔制作的灵活性,区域风格历史的延续性和各区域间文化交流的通融性等五大特性。这五大特性,广泛涉及食物原料生产、加工、利用,饮食思想、习惯、心理,肴馔制作工艺特点、传统,文化风格的历史成因、区域分野,区域间食文化的交互作用等民族食生活、食文化的诸多领域,是中华民族历史食文化民族性的突出风格与历史性特征。

19、中国历史上茶馆的文化特征有哪些

主要有成都茶馆、杭州茶室、北京茶馆、广州茶餐馆四大基本类型,有品茗休憩、消遣娱乐、联谊交流等功能。

20、请说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内容

食医合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形成最早的理论内容。其标志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

饮食养生: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本味论:注重原料的天然物性,讲求食物的自然美味与味性变化的科学合理性。

孔孟食道: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

四、论述题

1、试论中国饮食文化层次性结构理论的内容和方法论意义

答:中国饮食文化层次性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层“果腹层”,在象征整个民族群体的图形中所占比例大约是87%;由“果腹层”和“小康层”的2/3合成的下层社会约占全民族人口的90%;“小康层”、“富家层”约分别占7%、4%;“贵族层”和“宫廷层”合计约占2%,后者实际比例当在千分之三左右。中层社会与上层社会食者群占全民族人口的比例大约分别是4.5%、5.5%。这与中国封建制时代社会财富实行集权分配、等级消费以及中层社会经济地位极不稳定的史实基本一致。饮食文化的五个层次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1)第一层次的存在,是其他四个层次存在的前提,而且是以第一层次食者群的无限广大和经常波动于果腹线上下为条件。

2)层次越高,食者群越小。

3)一般说来,一个食者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越高,他也就可能处在相应的较高层次上。

4)一般说来,层次的高低,也就是饮食文化发展系列上的高低,愈高的层次,则愈能更多地反映饮食文化的文化特征。

5)各层次间交互影响,高层次的辐射作用要大于低层次对高层次的影响。

方法论意义主要是:是正确认识历史上中国饮食文化事象、规律、性质、原因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对民族饮食文化的现实认识也是具有启示意义的。同时,这一方法也适用于一切历史文化领域。

(要求正确画出“中国历史上的饮食文化层示意图”)

2、中国饮食文化十美原则的具体内容与意义

答:(具体内容见简答题答案6)意义可以理解为:“十美风格”审美原则的形成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和历史文明不断进步、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逐渐趋向丰富深化和系统完善的标志。它说明,自遥远的古代,我们民族的先人,尤其是那些杰出的美食家和饮食理论家们,一向非常注重从艺术、思想和哲学等的高度来审视、理解与追求“吃”这一物质活动。饮食文化,作为精神和心理因素的一面,始终与物质和生理因素的另一面紧密结合并渗融参悟,逐渐形成民族饮食文化特征和民族历史文化重要组成的完美系统的审美思想。

3、试论中国历史上庶民大众饮食思想的类型及其社会意义

答:主要类型有:果腹知足、备荒防饥、节俭持家、安贫自慰、“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等。庶民大众的这些思想,首先是他们因循长久、无法改变的饮食生活现实所决定的。它们反映的既是历史上社会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也是历史上庶民大众食生活物质条件的自然。其次,这些思想同时是庶民大众维系艰难食生活的理念支撑和思想武器,他们既无法改变命运,就只好以尽可能积极的心态接受生活现实。

4、试论中餐公宴进食方式改革的出路与意义

中餐公宴传统人手一筷到底制的进食方式一直处于越来越强烈的责难声中,它的不文明和不卫生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是,碍于传统势力,改革的呼声虽高,实践的效果却并不明显。重要原因之一是改革的出路不明确。在公筷轮流制、小姐分食制、分餐合食制等方式一一被检验出局之后,我们认为“双筷制”是最具可行意义的选择,其意义是:1、中国人用筷助食的6000年文明不能中断;2、中国烹饪的艺术性和中餐公宴的和合性得以保全;3、筷子文化得以提升;4、宴享场合的文化品位与气氛更加突显;5、“一筷制”的弊端尽除。因此,可以说:用“双筷制”——每个人用两双筷子吃饭,取代“一筷制”——人手一筷到底制的中餐公宴进食方式不仅是保留而且还是更好张扬中华民族筷子文化的最佳可行选择。

5、从理论、方法、观点、资料等角度总结“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课的学习体会

方法论意义:教科书的文化区域理论、层次性结构理论、大历史观与多学科结构方法、饮食学结构等均具有跨学科借鉴意义。

课堂教学方法:探索、创建、自由、互动,有利于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介入性的发挥。

THE END
1.头条文章最大的误区就是过度消毒,而忽略日常清洁,消毒剂使用的浓度也不是越高越好,强效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浓度过高可能会对人的口腔、呼吸道、肺部等部位造成刺激,甚至有引发器官、组织受损的风险。市售消毒剂应该按照说明书标签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进行稀释后使用,消毒使用酒精应选用75%的浓度。不同类型的消毒剂也...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354749928512750325
1.酒店的等级及评级标准划分酒店等级、类型一方面是便于掌握客源市场,另一方面可根据酒店的等级,明确服务标准,为自己寻求客源。例如,广州东方宾馆与中国大酒店是两个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酒店,因此,他们的客源市场和向宾客提供的服务项目也不同;北京饭店与北京丽都饭店也是两个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酒店,其客源市场不同,服务标准也不同。每家...https://www.114naliyou.com/newsdetail/id/12524.html
2.国内酒店品牌排行,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学习资料说到国内酒店品牌排行,你可能会想到那些耳熟能详的大名鼎鼎的牌子,比如XX、XX、XX。但你知道吗,酒店界的“江湖”其实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秘密”。 首先,那些“高大上”的酒店,虽然设施一流、服务顶级,但价格往往也是“高大上”。对于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来说,动辄几千一晚的住宿费,真心是肉疼。所以,如果你是个...https://www.gushibaba.com/post/6602.html
3.被这七家机称店刷新认知,能泡温泉把商务舱搬进房间160间客房都可以欣赏到多摩川的河景景观。以灰金、黑、深蓝等颜色作为不同房型的基调,在最好的套房甚至还能看到富士山。 Part 06 把商务舱搬进客房 东急羽田卓越大酒店 同样位于东京羽田机场的卓越大酒店,近期推出了一款全日空主题客房,入住即可全方位体验五星航司ANA的商务舱。 https://www.justeasy.cn/news/18988.html
4.连锁商务酒店有哪些唐龍酒店用品网悦榕庄是雅高旗下的奢华五星级酒店品牌,于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悦榕庄在中国大陆有12家。 南京悦榕庄酒店 六、凯宾斯基大酒店 这是个德国酒店品牌,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但也是比较老的五星级酒店品牌,最初建立于1897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豪华酒店。 但还集团酒店数量不大,在全世界也仅有79家酒店,在国内有21家...https://nntanglong.com/211777.html
5.酒店的类型等级划分管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是什么 酒店管理系统是指一种可以提高酒店管理效率的软件或平台,一般包含前台接待、前台收银、客房管家、销售POS、餐饮管理 、娱乐管理、 公关销售、财务查询、电话计费、系统维护、经理查询、工程维修等功能模块。 系统特点 1、资源完全开放型:系统所有的资源,功能交由用户管理,权限控制到按钮,针对不同的用...https://www.cnpp.cn/focus/4424.html
6.旅馆卫生管理制度(通用15篇)六、根据不同的消毒方法,选择合适的消毒设备。用“ 84”消毒液等化学消毒方法,必须有双连池、消毒桶(盆) 用热力消毒法,必须有蒸气或远红外线消毒柜。 七、消毒工作要做到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 1、制度化:旅客用过的卧具、茶杯、漱口杯、脸盆、脚盆、拖鞋等公用物品,都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响应的`消毒方法,必...https://www.yjbys.com/zhidu/3259395.html
7.酒店培训计划(通用15篇)12、明白做销售时拜访客户的目的及如何提前与客户预约和介绍自己和酒店 13、熟知每日客房报表及每日公司销售分析报表 14、熟知并制定不同价格体系的商务合同及各种不同类型的长住合同(中英文) 15、掌握与客户洽谈业务的沟通能力 16、养销售员的销售意识学习如果管理原有的客户和开发新的客户 ...https://www.ruiwen.com/peixunjihua/7113095.html
8.建筑工程基本知识与成本清单大全(1)所谓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2)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表示1M=1000mm。 (3)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扩大模数...https://www.cbi360.net/hyjd/20220210/251124.html
9.提成激励方案(11篇)酒店客房部提成方案 一、实施对象: 1、客房楼层服务员;每人每月保底工资为现月岗位等级工资。 二、客房按不同类型进行工作量进行核算(单位:元)。 房型 房型计件标准 退房 续住 抹尘 普通标间、普通单间、商务标间、 行政单间、豪华单间 1间 5.00 4.00 0.5 ...https://www.oh100.com/a/202302/6081251.html
10.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众防护问答3.0间。总体来讲,在不同类型的物体表面,SARS-Cov保持传染性的时间从2小时~9天。在金属、木头、纸、塑料等介质上并无太大差异,病毒存活时间主要与病毒滴度呈正相关。 二.个人、居家防护 1.“十五字口诀”避免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 十五字口诀:戴口罩、勤洗手、捂口鼻、少聚集、多锻炼。 https://www.caztc.edu.cn/yqzt/info/1007/1216.htm
11.民宿市场定价分析探索非酒店住宿服务业价格构成与消费者偏好...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民宿作为一种非传统的住宿形式,逐渐成为旅行者选择的一种新兴趋势。与大型酒店相比,民宿以其独特的文化体验、亲切的人文关怀以及灵活的价格策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然而,对于许多潜在顾客来说,了解不同类型和地理位置上的民宿一般价格表是做出合理选择前不可或缺的一步。本文旨在通过对民宿市...https://www.svqoyljor.com/guo-lv-she-bei/396253.html
12.酒店公寓和住宅有什么区别酒店公寓和住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房产,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一、用地性质不同 酒店式公寓的用地性质属于商业用地,而普通住宅的用地性质属于住宅用地。 二、产权性质不同 酒店式公寓属于商业所用的,是属于商住两用型公寓性质的产权,而普通住宅是居住使用的,属于住宅性质的产权。 https://www.jiwu.com/baike/128267.html
13.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汇总智慧树知到创新创业基础心理降答案汇总...近日北京大学智慧树共享课程还是很受大家喜欢的,不过在学习之后需要完成见面课和章节测试的,很多小伙伴不清楚答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技能,走进故宫,互联网与营销创新章节等测试答案的汇总,一起来看看。 智慧树知到互联网与营销创新章节测试答案 ...https://www.qqtn.com/article/article_319268_1.html
14.2010年最变态的100个小众网站http://fsk.deviantart.com/art/Line-Rider-beta-40255643用笔画出一条线,小人就沿着线跑,可以翻跟头可以下滑,N种不同的结果全在你的掌握~ 76.去哪儿-旅游搜索(不得不推!特价机票哦!!) http://www.qunar.com/ 77.手机号码价值评估 http://www.51phone.net/仅供娱乐一把的话,也还是蛮有意思的 ...https://www.douban.com/note/84433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