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酒店虽然“通过计算机等装置向公众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但还不能认定为网吧。现行的法律法规基本能满足电竞酒店的日常管理和规范经营。法律法规既没有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和电子竞技,又没有禁止住宿酒店,因此,禁止未成年人在酒店里使用网络和进行电子竞技没有法理依据;应按照“业务相近原则”确定主管部门。
电竞酒店之定性问题的关键点在于电竞酒店是否应当纳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管理,而电竞酒店是否应当纳入条例管理则在于电竞酒店是否属于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酒店,一般地说来就是给宾客提供歇宿和饮食的场所(又称为宾馆、旅馆、旅店、旅社、商旅、客店、客栈,台湾作饭店,港澳、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作酒店)。其基本定义是提供安全、舒适,令利用者得到短期的休息或睡眠的空间的商业机构。独立性、安全性、私密性是其基本特点。
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是指:“通过计算机等装置向公众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的网吧、电脑休闲室等营业性场所”[[1]]。
综合多方观点而言,电竞酒店是指:客房内提供较高品质网络服务和电子竞技的酒店。
提供网络服务是信息时代酒店的标配,这一点应当没有非议。电竞酒店提供的网络带宽以及电脑的配置相对较高,不仅满足上网的基本需求,还可以进行电子竞技。基于电竞酒店的诸多优势,不免时而有未成年人光顾。这就让人们产生了“电竞酒店是不是网吧”“是否该纳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管理”的疑问。
按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对网吧的定义,结合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规范发展的通知》(文旅市场发〔2020〕86号)的规定:“以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为主营业务或主要招揽手段的综合性上网服务场所,应当依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申请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实施经营管理技术措施和未成年人保护措施。”根据上述要求,将电竞酒店纳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管理有其合理性。
《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网络安全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了电竞酒店的消防安全、网络安全和治安安全,为电竞酒店的合法有序经营提供了法规保障。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七条对未成年人住宿酒店的条件和权益保护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旅馆、宾馆、酒店等住宿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或者接待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入住时,应当询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入住人员的身份关系等有关情况;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及时联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只要酒店经营者守法经营,管理部门履职尽责,电竞酒店会迎来一个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回答上述问题,应当逐步进行。
首先,必须明确:既然电竞酒店不是网吧,就不能适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的未成年人禁入条款。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和电子竞技;也没有禁止未成年人住宿酒店。那么,禁止未成年人在酒店里使用网络或进行电子竞技没有法理依据。
第三,应当认识到,国家和社会对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的措施是综合性的,法律只是其中一部分。国家基于保护未成年人、防止未成年人能够过于便利地获得大量上网机会的考虑,通过法律、行政法规要求互联网上网服务的提供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但是,立法者无法禁止未成年人获得上网服务的任何途径。例如,学校、图书馆、社区一般都设置有计算机装置,向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任何人群提供上网服务。此外,即便并非“电竞酒店”,现在普通酒店也设置有电脑房,供客人使用。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防范与保护原本就并非通过网吧管理这一己之力,而是需要多渠道综合防护的共同协助和努力。
建议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修订完善《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七条的要求,修订《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第六条[[7]],增加“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或者接待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入住时,应当询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入住人员的身份关系等有关情况;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及时联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内容,将酒店接待未成年人入住管理内容纳入公安部门管理事项,解决电竞酒店暴露出来的问题,推动电竞酒店健康发展。
同时,建议在《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中增加,“客房内计算机等电子终端设备数量与住宿人员相匹配”的条款。
以上仅是笔者的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欢迎业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是指通过计算机等装置向公众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的网吧、电脑休闲室等营业性场所。学校、图书馆等单位内部附设的为特定对象获取资料、信息提供上网服务的场所,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不适用本条例
往期热文
热点问题征集
一法治天下,一语观乾坤,一案知善恶,一策解人生。网舆勘策院由具有丰富互联网监管经验的法律专家、学者主办,以敏锐视角洞察互联网行业动态,聚焦行业法律与政策研究,为网络精英、公务员、公检法、法务、公共事务、律师、高级知识分子、法学专业学生等提供行业资讯和法律政策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