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九江市会展业发展现状暨对策分析
(一)专业会展场馆
目前我市仅有一座专业会展展馆,即位于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九江国际会展中心。该中心2011年底竣工,占地面积70多亩,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室外广场面积11000平方米。室内架空层16000平方米为二手车交易市场,一层14000平方米为开放式的展示展销大厅,二、三层为办公室、会议室、快餐厅等配套服务区。拥有近400平方米多功能服务大厅3间和大小不一的会议室、办公室,配套区域总面积近10000平方米。通讯、网络设施全面到位,水、电、电梯、照明、中央空调、餐饮配套齐全。此外,我市还有白水明珠大剧院广场、南山公园、体育场、商业综合体外广场、八里湖海韵沙滩、中华贤母园等可用于举办会展活动的户外非专业展场。
(二)会展关联企业
(三)举办展会项目
近两年来我市举办过的规模以上展会主要有:汽车文化博览节、房.车联展等各式名目的汽车展,庐山名茶名泉博览会、共青城市羽绒服装周、瑞昌红木家居博览会、九江本土名优特产品嘉年华、“华夏”家博会、孕婴童产品展、中国青年企业家(共青城)发展峰会、长江经济带半导体照明产业峰会等。据统计,2019年我市共举办各类规模展会30场,展览面积约15万平米;2020年共举办各类规模展会55场,展览面积约25万平方米。
(四)采取工作举措
(一)专业展馆建设落后
我市只有1个专业展馆,即九江国际会展中心。该中心室内架空层为固定的二手车交易市场,不能用于举办会展;中心一层为开放式的展示展销大厅,可用于会展展示,但面积过小,仅有14000平方米;中心二、三层为办公室、会议室、快餐厅等配套服务区,不能用于会展;中心室外广场总面积约11000平方米,虽可用于举办展会,但受室外条件限制,受限较多。总之,九江国际会展中心展馆利用率低,建设水平不高、设施不完善,展厅面积小、结构设计不合理,难以满足各类展会要求。其周边交通、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善,难以胜任举办大型会展要求。目前我市大量会展活动在户外非专业场地举行,与三线城市形象不相匹配,易造成交通拥堵,存在安全隐患。
(二)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三)行业引导有待加强
目前我市举办展会活动,虽需公安部门同意,城市管理部门审批,但缺乏职能部门进行行业管理引导,且协会自律功能尚未健全,导致我市会展市场秩序较乱,谁想办谁就办,想啥时办就啥时办,想在哪办就在哪办,想办啥样就办啥样,全市展会活动总体处于无序放任状态。行业管理机制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缺少市场准入门槛和规划引导,导致市场参与主体杂乱,无序竞争资源浪费;缺乏行业规范要求,导致办展流程不规范、办展水平低、服务质量差;会展信息采集和统计制度尚未建立,行业发展缺乏应有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四)专业人才队伍缺失
会展业是专业性较强行业,需要会展专业人才和专业力量的参与。我省已有1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会展专业、8所高职院校开设了专科层次的会展专业或方向,但我市尚无一所开设会展专业的院校。同时,会展从业人员大多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此外,由于产业规模不大,薪酬待遇偏低,从事会展项目策划、布展设计、会展营销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引进难、留不住。政府应增加会展专业人才编制,加快与驻昌、驻市高校及协会的合作,积极引进、培育我市会展专业人才队伍。
(一)工作思路不清
当前,我市会展业发展停滞不前,会展专业化和品牌化道路任重道远。政府领导对会展经济的重视程度还没有提到应有高度,职能部门对“放”“管”“服”三者尺度的拿捏还认识不清,办展单位对展会的品牌打造意识定力不足,“要不要抓”“该不该管”“留下点啥”,全市上下对这样基础性的问题未形成统一思想。
(二)管理职责不明
我市举办展会,除明确需公安部门同意及城市管理部门审批外,其他管理责任均未明确。举办展会期限长,涉及职能部门广,参展企业和人数多,都需明确具体管理部门或职责。
(三)支持力度不大
近年来,我市举办高层次、大规模的展会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场馆建设滞后,难以满足会展要求;二是政策支持不够,我市至今未出台支持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三是资金支持不大,市级还未设立会展专项资金,不能吸引一些高层次、上规模、有影响的展会在我市召开。
加快推进我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需找准一个定位,整合三方力量,建立三个机制,实施“五个一”工程。
(一)找准一个定位
中国城市会议展览业协会联盟主席郑智认为:会展业的发展,城市是载体,产业是基础、企业是主体、人才是关键、政府是推手、协会是桥梁。结合九江实际,就要找准会展业发展的“定位”,以壮大产业链条为核心,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做大做优会展经济,建设“长江流域中部地区会展名城”。一要坚持“一城一会一展”规划定位。结合我市十大产业链发展战略布局和各县市区“1+2”首位及主攻产业,制订我市会展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我市会展名城,积极谋划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市级及县域特色展会。二要坚持“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市场导向”的原则定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有序放开展览业市场准入,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三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决定、社会参与”的操作定位。按照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原则,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参与我市会展业建设,推进我市会展业健康持续发展。当前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尽快引导各方力量规划、建设我市综合性会展中心(产业园),为打造会展名城奠定物理硬件。
(二)整合三方力量
(三)建立三个机制
(四)实施“五个一”工程
1、打造一个多部门参与的高效政府管理服务平台。改革创新管理体制,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会展业市场环境。建立商务部门牵头,市监、城管、卫健、公安、消防等部门参与的会展业管理联席协调机制,建立会展活动申报核准制度和会展主体、会展项目优胜劣汰制度,对展会项目的核准和备案实行“一站式”服务,加强办展资格认证,优化展会资源配置,规范会展市场秩序,提高展会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建立统一规范的会展统计制度和会展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3、打造一个有区域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品牌展会。由市政府组织协调,举办“赣鄂湘皖苏沿江经济带·九江-宜昌-岳阳-芜湖-扬州投资旅游贸易洽谈会暨地方特色商品联展,展会每年轮流在五地共同举办。在长江流域延伸、扩大、提升办展区域、规模和档次,培育“中国长江·投资贸易旅游博览会”(简称长博会),打造成为落户我市、每年举办、覆盖长江流域的集投资、旅游、贸易、区域合作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展会。同时,进一步培育庐山国际名茶名泉博览会、共青城羽绒服装周、瑞昌LED照明展览会、都昌口腔产业展销会等地方特色产业展会。
4、打造一个恋山亲水的会议之都。围绕“东方日内瓦”“山水名城、旅游胜地”的特质和定位,把庐山、庐山西海、庐山市星子温泉打造成为国内外会议中心举办地,重点举办各类公司协会会议、商务型会议、文化交流型会议、专业学术会议、论坛、节庆和大型运动赛事,夏日避暑庐山、春秋徜徉西海、冬日温泉养生,会议之城四季魅力不断,充分体现九江恋山亲水的独特休闲养生度假功能。
5、打造一个专业人才和龙头企业集群。引导鼓励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创办会展企业,培育和引进一批管理科学、运作规范、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会展企业。支持高校发展会展专业教育,培养一批懂创意策划、会运营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通过专家讲堂、专业认证考试和技能比赛等方式,积极开展会展从业人员轮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