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建筑施工行业处于周期下行阶段,未来增速或将保持中低速态势——建筑施工行业研究报告财富号评论(cfhpl)股吧

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债务负担有所加重,高等级发行主体优势明显且发行主体向高等级集中,不同信用资质建筑施工企业发行利率区分度较好。

一、行业概况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生产部门。建筑业居于整个产业链的中游,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主要由终端需求直接驱动,需求强劲时议价能力相对较强,毛利率也相对越高。从细分领域来看,建筑业主要由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装饰装修和园林工程四大需求板块直接推动。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变动趋势与宏观经济走势大致相同。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的持续下行,建筑业整体增速也随之放缓。2017年之前,建筑业总产值单季增速基本高于GDP增速,自2017年起,建筑业总产值增速长期低于GDP增速。受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显著加大,一季度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快速回落,下降速度大幅高于GDP增速,二季度开始增速明显回暖。2021年以来,建筑业总产值单季增速持续下降,一季度、二季度及三季度增速分别为22.80%、1.80%和-1.80%,三季度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呈现负增长,虽然主要受基数影响,但也反映了一定趋势。

从建筑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情况来看,自2011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75%以上,2020年创历史新高,达到了7.18%。但2021年上半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335.2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4.1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至6.26%。

整体看,建筑业周期性明显,在经济下行期间,建筑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在经济恢复期间,建筑业对国民经济贡献作用明显提升,但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建筑业增速或将持续放缓。

二、行业环境

(1)宏观经济环境

2021年以来全国经济在受到疫情冲击之后持续修复但整体下行压力不减,在宏观政策稳中求进的背景下,未来建筑业或将保持中低速的温和增长态势。

受疫情冲击影响,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降幅较大,GDP同比增长2.2%,为改革开放以来最低增速。其中,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第二、三、四季度分别同比增长3.2%、4.9%和6.5%,经济自2020年二季度以来呈现明显的回暖态势。受低基数影响,2021年全国经济增速快速回升,1-9月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同比增长9.80%,两年平均增长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18.3%、7.9%和4.9%,一季度增速快速回升后二三季度持续下降,整体下行压力不减。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2021年1-9月,全国建筑业实现总产值19.13万亿元,同比增长13.9%,主要受上年低基数影响。其中,三季度增速为-1.8%,从同期全国各行业GDP情况来看,仅有建筑业和房地产业GDP增速(-1.6%)下滑至负增长区间,作为建筑业下游产业之一,房地产业景气度变化对建筑业产值增长造成较大影响。从行业贡献度来看,2021年1-9月,建筑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度为2.95%,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2)行业监管与行业政策

建筑业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在“双碳”目标的约束下,装配式建筑中的钢结构建筑或成为重点发展方向;此外下游需求的调节也会对建筑业产生重要影响。2021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整体承压但近期调控政策边际放松,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预计建筑业未来整体或将保持中低速的温和增长态势。

建筑业发展受政策的影响较大。由于建筑业涉及诸多民生问题,农民工权益、项目招投标、工程技术标准、建筑质量管理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行业政策予以规范。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正在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双碳”目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重大战略任务,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行业监管政策。

基建投资方面,2021年下半年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7、8、9和10月新增专项债分别为3403亿元、4884亿元、5231亿元和5411亿元,但基建投资并出现反弹,预计是和疫情、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以及地方政府换届等因素有关。2021年12月,发改委表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用好用足、提前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2月,财政部已向省级财政部门下达了2022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此外提前批一般债额度也一并下达。随着专项债发行提速,后续基建投资有望发力。在投资项目审批方面,1—11月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4个,总投资7570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2022年,在净出口增长空间有限以及房地产投资下行的背景下,基建投资作为稳增长的抓手作用凸显,预计基建投资有望回升。

整体看,基建和房地产投资作为提振建筑业的主力军,房地产行业整体信用质量承压但调控政策边际放松,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建筑业或将长期保持中低速增长。

三、行业周期性及目前所处阶段

从建筑业增加值增速的走势来看,2000年以前建筑业存在一个10年左右的稳定周期。2000年以后,受到宏观调控政策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建筑业周期被动拉长,在2009年前快速上行,2009年以后则持续回落。本轮建筑业周期自1999年开始,经历了2000-2007年左右的快速上升期,2008年开始回落,除2017年增速短暂回升外,整体延续2008年以来的下降趋势。2020年,建筑业增加值增速下降至1999年水平以下,主要受疫情影响所致。2021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335.2亿元,同比增长8.6%,受上年低基数影响增速有所提升。整体看,近年来下游需求持续性回落导致建筑业整体进入下行周期,预计未来建筑业增速整体仍存在下行压力,但考虑到目前下游需求行业调控政策边际有所放松,建筑业未来或将保持中低速的温和增长态势。

四、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受固定资产投资放缓,产值利润率下降等因素影响,建筑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形成了多层次竞争格局。抗风险能力强、拥有融资和技术优势的中央和地方国有建筑类企业有望维持业绩稳定增长,随着其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高,建筑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

建筑业准入及行业壁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及资质水平,二是资金及融资实力。首先,建筑企业只有在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后,才能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技术及资质等级是建筑企业的重要基础条件。建筑企业资质等级划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个序列。其次,由于建筑企业承接项目后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流动资金,加之EPC、BT、BOT和PPP等已成为建筑业企业主流的承包模式和获利模式,承包商资金及融资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其承揽项目的核心因素。因此,具备较高技术及资质水平,且资金及融资实力较强的建筑企业,往往聚焦自身侧重的专业建筑领域,并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

建筑施工行业竞争格局方面,从国内建筑业目前形成的竞争格局看,国内建筑市场按照企业属性可划分五类,分别为:“五大”央企、地方性国企、大型民营企业、外资巨头以及众多中小建筑公司。“五大”央企经过大规模的整合之后,具备了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及资质等级高,在技术资本密集型的高端项目及其所在的细分行业中形成了较高的壁垒;地方国企能够一定程度得到地方政府支持,在所在区域做深做透的同时,跨区域扩张也取得一定成果,依靠较好的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获取较好的收益;大型民营企业管理机制灵活,成本控制能力强,业务资质也在不断提升,近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外资企业具备资本、技术、信息、装备等方面的优势,在勘察、设计、智能建筑等高端建筑市场拥有很强的竞争力。

近年来,建筑业整体下行压力加大,加速了资质和融资能力相对较弱的建筑施工企业出清。随着下游房地产行业政策收紧,基建投资受地方政府债务管控等政策的影响而呈收敛态势,建筑业整体需求端有所萎缩;同时叠加国家政策对建筑业企业整体负债水平提出严控风险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融资空间有所收窄。整体看,2020年,受疫情冲击叠加需求端和资金端的双重收紧,进一步加快资质和融资能力较弱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出清,头部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及资质等级高获取更多订单,从而加速建筑施工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从公开发债企业营业收入变动率来看,不同所有制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化较为严重。近年来,央企和地方国企营业收入增速基本呈增长态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速均有所下降;民营建筑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则波动很大,2017年之后快速下降。民营建筑业企业在行业景气度下行阶段,营业收入降速明显高于中央国有建筑业企业和地方国有建筑业企业,表明其融资、技术优势及抗风险等综合能力明显弱于中央和地方国有建筑业企业。

五、行业增长与盈利能力趋势分析

(1)行业增长分析

建筑业是一个由需求驱动的行业,行业增长主要取决于下游需求。整体看,建筑业短期及长期均面临较大压力,未来维持在中低速增长水平。

由于建筑业处于产业链的中游,所提供的服务本质上等同材料加工,但由于建筑产权不归建筑施工企业所有,企业生产决策不受库存因素干扰,而是由下游需求直接决定。对于价格而言,建筑业定价模式多为成本加成,加上原材料的采购和价格调差机制较为成熟,原材料成本的变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移至下游,因此建筑业是一个由需求驱动的行业,在订单向施工的转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其行业增长主要取决于“量”,而“价”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小。

从“量”来看,全国建筑业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新签订单21.94万亿元,新签合同额累计同比增长7.80%,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0.96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9月底,全国建筑业签订合同总额(在手)52.27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1.97%,增速较上年同期增长4.95个百分点。从订单情况看,新签合同额和新签合同累计同比增速较2020年同期均进一步下降,而在手合同增速有所提升,在手订单增速高于新签订单增速,主要受需求萎缩影响以及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所致。

(3)建筑业下游需求分析

2021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基建投资增速持续回落,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边际放松,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

建筑业的下游需求可以大致分为房建和基建,分别对应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这两大分项。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在自2010年以来呈下降趋势,这也是催化建筑业进入下行周期的直接原因。

2021年1-11月,全国完成房地产投资137313.96亿元,同比增长6.00%,累计投资增速自今年以来持续回落。销售方面,2021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58130.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0%,增速自2021年以来持续回落。施工方面,2021年1-11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182819.5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10%,自7月以来累计同比增速持续为负,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在房建项目方面的新签合同额有所下滑,对未来业绩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受2018年以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排查及城投企业融资受限影响,2019年整体基建投资增速维持低位,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8%,增速较上年持平。2020年,受政策资金的带动以及放宽专项债券作为资本金的范围等政策红利的影响,基建投资增速稳定增长。

2021年1-11月,全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同比下降0.17%,增速持续下降由正转负。11月,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进一步加速,但缺乏优质项目、隐性债务监管、冬季天气等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建投资发力。随着专项债发行提速,后续基建投资有望发力。2022年,在净出口增长空间有限以及房地产投资下行的背景下,基建投资作为稳增长的抓手作用凸显,预计基建投资有望回升。

(4)建筑施工企业收入及盈利分析

近年来,建筑施工样本企业收入和利润规模均呈增长趋势,处于行业头部的发债企业收入规模同比增速高于行业产值同比增速,发债企业整体盈利水平较为稳定。

建筑施工企业营业利润率中位数在10.00%~11.00%之间波动,2018-2020年分别为10.54%、10.08%和10.74%。2021年1-9月,建筑样本企业营业利润率中位数为10.25%,较2020年1-9月(营业利润率10.33%)下降0.08个百分点,整体较为稳定。

从不同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来看,疫情以来,受专项债加速落地和再融资政策放宽等政策影响,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收入增速和利润增速快速恢复,民营企业收入增速及利润增速较疫情之前显著降低。

从不同所有制的建筑施工企业来看,2021年1-9月,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分化仍在持续。其中,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收入增速及利润增速在疫情后迅速恢复,而民企收入增速及利润总额增速较疫情之前显著降低,主要系受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以及央企和地方国企较早地受益于专项债加速落地和再融资政策放宽等政策影响。营业利润率方面,受益于严格的成本控制及民营建筑样本企业主要分布在营业利润率较高的装饰装修和园林工程等细分行业,民企营业利润率较其他性质企业仍维持高位。

六、行业杠杆与偿债能力

(1)建筑施工企业现金流情况

建筑业企业收现质量整体表现好。受到施工周期影响,建筑行业现金流周期性明显,四季度普遍为集中回款期,前三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出规模较大;今年以来,受下游行业融资政策收紧影响,建筑行业经营回款质量有所下降。今年来,受行业回款特征及下游行业景气度持续下行等因素影响,经营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负。

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规模及收现质量情况看,2018-2020年,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合计不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15.75%,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合计年均复合增长为15.95%,现金收入比中位数在95%~100%的区间波动,收现质量稳定且整体表现好。2021年前三季度,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合计9.89万亿元,同比增长18.22%,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合计9.08万亿元,同比增长17.71%,现金收入比中位数96.33%,同比下降1.65个百分点,主要受到下游企业资金紧张导致业务回款变差所致。

从现金流净额及资金缺口看,建筑行业现金流受到施工周期影响,周期性明显,四季度普遍为集中回款期,前三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出规模较大。2021年前三季度,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4656.26亿元,缺口同比增长15.98%,主要系下游地产及城投企业资金紧张导致业务回款变差;近年来,受PPP等投融资项目持续推进等因素影响,建筑施工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2021年前三季度,建筑施工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6035.68亿元,缺口同比扩大11.91%。2021年前三季度,建筑施工企业筹资活动前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691.94亿元,缺口同比扩大13.65%;市场流动性较2020年有所收紧,2021年前三季度建筑施工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8520.63亿元,同比下降5.85%。

(2)建筑施工企业有息债务情况

建筑施工企业受投融资项目持续投入和垫资施工影响,业内企业普遍存在较大的资金压力,主要表现为资产负债率较高、短债规模较大等。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整体债务规模持续增长,债务负担整体较重。

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资产负债率中位数维持在75%左右,有息债务规模整体呈增长趋势。2021年前三季度,受投融资项目持续投资及下游行业资金紧张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债务负担有所加重。截至2021年9月底,样本建筑施工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值72.94%,中位数75.35%,分别较上年底增长0.01个百分点和0.88个百分点;有息债务规模合计63204.23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9.65%,其中短期债务22840.49亿元,较上年底增长21.89%,长期债务40363.74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8.42%。截至2021年9月底,样本企业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平均值50.08%,中位数53.59%,分别较上年底增长1.73个百分点和4.04个百分点。

从不同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来看,受融资环境宽松影响,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融资规模扩大,杠杆水平有所提升;民营企业债务融资规模收缩,杠杆水平有所下降。

分企业性质看,截至2021年9月底,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5.68%和74.83%,较上年底分别增长0.68个百分点和0.55个百分点,央企和国有企业较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相对宽松,央企和国企在经历主动去杠杆后负债水平有所企稳;民营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4.01%,较上年底下降2.34个百分点,主要系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相对紧张导致债务规模被动收缩。

(3)建筑施工企业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方面,分企业性质看,中央国有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整体较强;民营企业受到再融资能力弱化影响,短期偿债能力下降明显。截至2021年9月底,中央国有企业货币资金/短期债务中位数0.82倍,较上年底下降26.78%;地方国有企业货币资金/短期债务中位数0.78倍,较上年底下降11.36%;民营企业货币资金/短期债务中位数0.47倍,较上年底下降37.02%。建筑施工企业短期流动性趋紧,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分化明显,民营企业短期偿债压力大。

长期偿债能力方面,2018-2020年,建筑施工企业全部债务/EBITDA中位数分别为6.72倍、7.46倍和7.07倍,整体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有所弱化。按企业性质划分,截至2020年底,地方国企全部债务/EBITDA中位数为11.44倍,较2019年底增长10.55%;中央企业全部债务/EBITDA中位数5.49倍,较2019年底下降5.79%;民营企业全部债务/EBITDA中位数为3.86倍,较2019年底下降47.16%。

七、企业信用状况

(1)建筑施工企业债券发行情况分析

2021年前三季度,建筑施工企业发债期数及规模有所下降,短期债券备受青睐;从发行场所看,银行间债券在发行期数及规模均领先交易所债券且差距继续扩大;从发行主体级别看,高等级发行主体优势明显且发行主体向高等级集中;从不同企业所有制形式看,中央国有企业明显领先其他所有制企业且优势逐渐扩大。

发债期数及规模有所下降且超短期融资债券占比明显提升。从债券发行品种看,2021年前三季度,建筑施工企业共发行各类债券230期,同比下降1.29%;共发行各类债券规模2556.17亿元,同比下降6.75%。除超短期融资券外,其他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金额及发行期数均有所下降。

银行间市场债券发行领先于交易所市场且差距继续扩大。从交易场所看,2021年前三季度,建筑施工企业共发行银行间债券188期,同比增长5.62%;银行间债券发行金额2103.50亿元,同比增长2.74%。同期,建筑施工企业发行交易所债券42期,同比下降23.64%;交易所债券发行金额452.67亿元,同比下降34.75%。

高等级主体备受资金青睐且发行主体向高等级集中。从发行主体级别看,2021年前三季度,建筑施工企业AAA级主体共发行债券159期,同比增长15.22%;AAA级主体发债规模2174.30亿元,同比增长1.65%。同期,AAA级发债主体债券发行规模占同期总发行规模85.06%,同比提高7.02个百分点。

中央国有企业明显领先其他所有制企业且优势继续扩大。从企业性质看,2021年前三季度,建筑施工企业中中央国有企业发行债券138期,同比增长6.15%,发行债券金额1941.00亿元,同比下降0.30%,中央国有企业在发行数量及金额方面大幅领先其他所有制企业;同期,中央国有企业发行规模占总规模75.93%,同比提高4.91个百分点。2021年前三季度,不同所有制发债企业数量均有所下降,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同比分别减少37.5%和27.27%,降幅较大,中央国有企业发债企业数量同比下降5.13%。

(2)建筑施工企业债券发行利率分析

2021年前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整体稳定,通过发挥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走廊的上限作用,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发挥中期政策利率信号作用和利率引导功能,保证中长期流动性合理供给;通过维持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不变,发挥LPR改革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市场化方式促进金融机构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小微企业,增强小微企业贷款竞争性,促进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通过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优化金融机构资金期限结构,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2021年一季度,央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多种货币工具投放流动性,及时熨平春节前后现金投放、财政税收、季末等多种短期波动因素,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21年1-3月,央行通过开展常备借贷便利(SLF)分别净投放133.30亿元、-331.70亿元和64.40亿元,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分别净投放2000.00亿元、0.00亿元和0.00亿元,保持1年期LPR、5年期以上LPR不变等措施维护市场流动性充裕。截至2021年3月底,常备借贷便利余额64.40亿元,较上年底减少134.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余额53500.00亿元,较上年底增加2000.00亿元。

2021年二季度,央行整体延续一季度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运用中期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精准开展流动性调节,维护市场预期稳定,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2021年4-6月,央行分别通过开展常备借贷便利(SLF)净投放资金-64.40亿元、30.00亿元和55.5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分别净投放资金500.00亿元、0.00亿元和0.00亿元,维持1年期LPR、5年期以上LPR不变等措施保障市场流动性。截至2021年6月底,常备借贷便利(SLF)余额85.50亿元,较3月底增长21.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余额54000.00亿元,较3月底增长500.00亿元。

2021年三季度,央行通过降准、中期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措施,增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稳定,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引导货币市场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平稳运营;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2021年7-9月,央行分别通过开展常备借贷便利(SLF)净投放资金-84.20亿元、1.30亿元和55.5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分别净投放资金-3000.00亿元、-1000.00亿元和0.00亿元,继续维持1年期LPR、5年期以上LPR不变等措施保持市场流动性。7月15日,央行通过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0.50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9月,央行向全国新增支小再贷款金额3000.00亿元,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向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降低融资成本。截至2021年9月底,常备借贷便利(SLF)余额14.30亿元,较6月底减少71.2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余额50000.00亿元,较6月底减少4000.00亿元。

2021年前三季度,建筑业债券发行主体短期债券发行利率均值有所上升,中长期债券发行利率较为稳定,不同信用资质建筑施工企业发行利率区分度较好。

2021年前三季度,建筑业发行主体短期债券的发行利率均值同比有所上升,中长期债券的发行利率同比较为稳定,部分券种发行级差为负的原因主要系样本量较少导致数据偏差。

若排除样本数量较少的AA级发行主体的数据干扰,信用等级对信用风险仍表现出较好的区分度,即建筑业发行主体信用等级与发行利率均值、利差均值基本呈负向关系。

(3)建筑施工企业级别及展望调整情况

2021年1-9月,建筑业公募债券市场共有7家发行主体信用等级发生调整,2家发行主体展望发生调整。其中,信用等级被调降的有7家,调降率为3.59%,无信用等级调升。在信用等级调降的企业中,由AA+下调至AA和A的企业各1家,由AA下调至AA-和A+的各1家,由AA-调整至A+和A-的企业分别为2家和1家;2家企业展望由稳定调整为正面。

从等级调整企业类型来看,2021年1-9月,主体信用等级被调降的企业中,6家为民营企业,2家为地方国有企业;信用等级被调降的以民营企业为主。

八、行业研究结论

在建筑业下行周期的背景下,建筑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加快资质和融资能力较弱的建筑施工企业被市场淘汰的步伐。从不同所有制企业来看,央企和地方国企在疫情期间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收入增速和利润增速快速恢复。同时,中央国有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整体较强;民营企业受到再融资能力弱化影响,短期偿债能力下降明显。并且,高等级发行主体优势明显且发行主体向高等级集中,中央国有企业明显领先其他所有制企业且优势逐渐扩大,不同信用资质建筑施工企业发行利率区分度较好。

[1]本文中涉及建筑施工企业样本系根据公开市场发债企业整理。

联合资信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合资信”)前身为成立于2000年7月的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2020年9月17日更为现名(英文名称ChinaLianheCreditRatingCo.Ltd.)。

联合资信是目前中国最专业、最具规模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总部设在北京,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信用评级和评估、信用数据征集、信用评估咨询、信息咨询;提供上述方面的人员培训。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包括对多边机构、国家主权、地方政府、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等各类经济主体的评级,对上述各类经济主体发行的固定收益类证券以及资产支持证券等结构化融资工具的评级。

THE END
1.行业竞争态势分析PPT20240708095757.pptx行业竞争态势分析PPT制作人:来日方长时间:2024年X月X日 目录第1章行业竞争态势分析概述第2章行业竞争态势分析的理论基础第3章行业竞争态势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4章行业竞争态势分析的实践应用第5章第16章行业竞争态势分析的总结第6章第17章行业竞争态势分析的展望第7章第18章行业竞争态势分析的改进方向第8章第19章...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708/7126121124006131.shtm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及趋势分析上述主要行业政策表明,国家产业政策将汽车产业定位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国家长期鼓励汽车产业的发展。作为汽车工业的上游行业和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4.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态势 金融危机以来,为促进消费,2009年国家出台了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及对1.6升及以下排量...http://www.qcgq168.com/car/carnews1029.html
3.国内第三方物流行业现状盘点2018第三方物流行业是专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企业通过把仓储、运输、供应链等环节外包出去来降低成本,打开利润空间,故3PL企业主要面向的是企业客户,目前国内该行业门槛较低,经营模式大多停留在“仓干配”等最基础的物流环节,较为粗放,同质化高,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国内3PL企业竞争多还停留在资产规模、覆盖网络范围...https://www.jianshu.com/p/6d3d4fc518e9
4.中国塑机行业出口形势分析研究报告(三)欧洲橡塑机械行业发展态势 1、出口数量分析 每年全球塑机产品的出口数量,约有一半来自于欧洲。在欧洲塑机的出口市场方面,美国所占的市场份额为12.2%,仍然是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其次是中国(8.9%),然后是俄罗斯(6.1%)、法国(4.8%)、土耳其(4.1%)、波兰(3.9%)、意大利(3.7%)、西班牙(3.2%)、英国(3.0%)和瑞...http://gxt.gxzf.gov.cn/yjbg/t3701337.shtml
5.如何理解“组织及其环境”?在价值链分析时,对下图中的每个过程可通过明确价值活动、分配成本、找出有别于其他企业的价值活动检查价值链、与竞争者进行比较等五个步骤完成。 4.企业竞争态势分析 一般用于外部竞争环境的分析。一般来说,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分别为(1)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2)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http://www.51519001.cn/iso9001/iso9001_28.html
6.2015一、2011-2014年玻璃幕x产品定价因素分析 二、2011-2014年玻璃幕x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第二节 影响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三节 未来产品价格变化因素分析 第四节 2015-2020年玻璃幕x产品价格趋势预测 第九章 中国玻璃幕x分类竞争优势分析 第一节 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https://m.chinabgao.com/report/727669.html
7.奇安信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票频道(一)所属行业及行业地位 公司是业内领先的企业级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持续为政企客户提供全面的网络安全软硬件产品以及安全运营与实战化服务。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83亿元,同比增长26.15%。2023年6月,在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发布的《2023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与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中,公司连续三...https://stock.stockstar.com/IG2023083000024775.shtml
1.如何形容一个行业的竞争态势?这种描述对市场分析有何帮助?政府部门能依据行业竞争态势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对于竞争过度的行业,可以通过调控促进产业整合;对于缺乏竞争的行业,可以适当放宽准入,激发市场活力。 总之,准确形容一个行业的竞争态势,并深刻理解其对市场分析的作用,无论是企业、投资者还是政府,都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https://stock.hexun.com/2024-11-19/215638420.html
2.行业竞争分析报告(精选8篇)行业竞争分析报告(精选8篇) 篇1:行业竞争分析报告 使用行业竞争力模型对煤炭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煤炭产业不断进行调整和多方面的重组与变革,中国煤炭行业无论在国家层次、产业层次还是企业层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随着工业的增长,21世纪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将大幅度提高,世界一次能源的76%仍然来自...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e184ju.html
3.2024第二章 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发展态势分析 27 第一节 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现状分析 27 一、世界糖尿病药物市场分析 27 二、世界糖尿病药物市场增长分析 27 三、国际糖尿病新药市场发展分析 28 四、全球主要糖尿病药物企业动向分析 30 第二节 全球茄尼醇市场发展分析 31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29779726&efid=KKCznzdlyzn2BS6SNTBw0g
4.波特五力分析模型,解读行业格局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行业内部的竞争关系加剧。市场中的企业不仅要关注自身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关注竞争情况对企业的影响。利用波特五力对行业竞争态势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帮助企业提前制定战略导向,从而获取竞争优势。 1.波特五力的简介 波特五力分析是由迈克尔·波特于80年代初提出,指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五因素模...https://boardmix.cn/article/fiveforcesanalysis/
5.2023年中国汽车涂装设备发展历程竞争格局及市场规模前景「图...上对国内外市场汽车涂装设备产品产销、规模以及价格特征做了重点分析;然后对于汽车涂装设备行业本身或相关产业的贸易态势、经营状况进行剖析;随后对汽车涂装设备行业产业链运行环境、区域发展态势、行业竞争格局、典型企业运营等几大核心要素进行了逐个分析;随后报告对2024-2030年间汽车涂装设备行业供需、价格、规模、风险、...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544063075794374819.html
6.职业生涯规划环境分析:适应变化,抓住机遇4、竞争态势 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分析自身优势和不足,为制定竞争策略提供参考。 三、制定职业目标 在了解自我和职业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职业目标至关重要。职业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可实现性和相关性。同时,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可以将长期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以便及时调整计划。 https://www.xycareer.com/knowledge/11282.html
7.行业趋势2023年高速公路产业链全景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 二、发展现状: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不断推进,全国高速通行收入整体上涨 公路作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满足物资和旅客的中短途运输需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高铁的大量投运对公路客运带来一定冲击,但就客货运输量...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20261000942273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