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卷的行业有石油开采、农用复合肥、银行、航运港口
文|刘建中陈汐
近年来,“内卷”成了常用词。当一个行业或者一个群体的发展受到限制,生存状态不佳,竞争愈发激烈,就形成了内卷局面。
如果某行业中亏损公司占比很高,就说明该行业的发展遇到了困难。如果行业中很大比例的公司难以盈利,就可以认为这个行业非常“内卷”。而且,亏损公司的占比越大,行业就越卷。
上市公司是各行业最优秀的企业代表。所以,可以用某行业上市公司中亏损企业的占比做为一个指标,来衡量该行业的“内卷程度”。
我们定义一个行业的“内卷度”如下:
“内卷度”=亏损的上市公司数量/行业上市公司总数
2022年上市公司已经完成了中报披露。《财经十一人》通过测算,从各行业中选出了“内卷度”最高的十个行业。
为了排除营业外收入的影响,本文测算采用“营业利润”数据。测算中不考虑未公布中期业绩的公司。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利用中报“营业利润”数据,得到行业中亏损企业数量。
第二步,用亏损企业数量除以行业公司总数,得到行业“内卷度”。
第三步,按照各行业的“内卷度”大小排序。
按照定义,“内卷度”会介于0-100%,越接近100%,行业内卷程度越高。而内卷程度为0%,意味着行业中所有上市公司的营业利润都为正,这说明行业比较景气。2022年上半年,这种行业有石油开采、农用复合肥、银行、航运港口等。
如果A股该行业公司数量大于或等于20,则只选A股公司;如果A股公司数量小于20,则添加该行业的港股公司。
为了体现地域和行业特点,我们去除了那些主营业务不在中国内地的公司,而且去除了行业收入在其总收入中占比过小、名不符实的公司。具体情况见尾注。
以下是测算的结果与分析。
园林工程行业有24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下文也称为“当期”)有11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45.8%(11/24=45.8%)。而在2021年上半年,这24家公司中仅6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25%(6/24=25%)。与2021年同期相比,园林工程行业的“内卷度”大幅上升。
2022年上半年,24家公司营业利润合计为-10.8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1.5亿元,同比下降了820%【(-10.8-1.5)/1.5=820%】。
2022年上半年,24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151.5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223.7亿元,同比下降了32.3%。
因为园林行业的需求主要来自市政工程和房地产项目。受疫情及土地收入下降的影响,地方财政收紧导致园林工程需求量下降。同时房地产行业下行,对园林行业的需求也大幅走弱。
而且,由于上半年疫情持续多点散发,限制开工、延后施工的情况多有发生。这影响了合同工期。现场停工更会造成产能下降、支出增加,进一步影响了行业整体的经营业绩。
2022年下半年,情况依然不乐观。甚至可能会出现“甲方”无法及时、足额支付账款的情况。园林行业中有些公司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
2022年上半年,该行业营业收入最高、营业利润亏损最多的都是东方园林(002310.SZ)。其亏损额为8.6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额为6.2亿,亏损扩大38.7%。2022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为28亿元,而2021年同期为44亿元,同比下降36.4%。
从2022年1月1日到6月30日,当期营收前三名的样本公司,股价表现如下:
东方园林(002310.SZ):下跌19.1%;
农产品加工行业有23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有11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47.8%(11/23=47.8%)。而2021年上半年,这23家公司中仅5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21.7%(5/23=21.7%)。与2021年同期相比,该行业的“内卷度”大幅上升。
2022年上半年,23家公司营业利润合计为56.9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72.2亿元,同比下降了21.2%。
2022年上半年,23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1764.7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1589.1亿元,同比上升了11.1%。
乘用车和客车行业有20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有10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50%(10/20=50%)。而2021年上半年,这20家公司中有9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45%(9/20=45%)。与2021年同期相比,该行业的“内卷度”保持稳定。
如果把乘用车和客车分开看,客车行业更为内卷。2022年上半年,7家客车公司中有5家亏损,“内卷度”为71.4%;去年同期7家中也有5家亏损。
2021年客车行业内卷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原材料涨价;
第二,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
2022年内卷主要因为需求收缩。受各种因素影响,当期国内大中型客车需求总量大幅下降。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需求同比下降34.5%。
2022年下半年,《“十四五”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等政策会刺激公交需求;而且房车、观光车等市场需求已有复苏迹象,预计行业需求环比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影视行业有20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有11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55%(11/20=55%)。而2021年上半年,这20家公司中有5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25%。与2021年同期相比,该行业的“内卷度”大幅上升。
2022年上半年,20家公司营业利润合计为-20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24亿元,同比下降了183.3%。
2022年上半年,20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167.2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222.5亿元,同比下降了10.2%。
2022年上半年,中国剧集市场和电影市场受到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双重不利影响。
供给端表现在新剧、新电影数量的下降。根据灯塔数据,当期上线剧集155部,比上年同期减少23.6%;当期网络剧新增备案同比下降30.48%。2022年上半年国产影片供给同比减少约40%。
但随着疫情好转,预计影片供给和观众观影需求都会逐步恢复,电影市场将持续回暖。
酒店和餐饮行业有17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有10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58.8%(10/17=58.8%)。而2021年上半年,这17家公司中仅有4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23.5%。与2021年同期相比,该行业的“内卷度”大幅上升。
2022年上半年,17家公司营业利润合计为8.3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50.2亿元,同比下降83.7%。
2022年上半年,17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674.9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751.9亿元,同比下降了10.2%。
酒店餐饮行业正处于出清过程中。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期末,全国酒店业设施25.2万家,同比下降9.59%,与2019年期末相比,下降25.3%。疫情结束后,餐饮酒店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养猪养鸡行业有25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有18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72%(18/25=72%)。而2021年上半年,这25家公司中有9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36%。与2021年同期相比,该行业的“内卷度”翻了一倍。
2022年上半年,25家公司营业利润合计为-215.9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84.4亿元,同比下降了356%。
2022年上半年,25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2179.6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2266.5亿元,同比下降了3.8%。
养猪和养鸡的行业集中度低,属于充分竞争行业。养猪和养鸡又是强周期性行业,但周期的时长并不固定。
2022年上半年,饲料价格连续上涨推高养殖成本(图4)。当期猪价总体低迷,显著低于2021年同期(图5);鸡价和2021年同期持平(图5)。以上原因导致养殖行业盈利下降。随着未来酒店、食堂和团餐等聚集性消费逐步放开,养猪养鸡行业的利润会有所好转。
陶瓷行业有8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有6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75%(6/8=75%)。而2021年上半年,这8家公司中有2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25%。与2021年同期相比,该行业的“内卷度”翻了两倍。
2022年上半年,8家公司营业利润合计为-4.8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14亿元,同比下降了134.3%。
2022年上半年,8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125.6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135.9亿元,同比下降了7.6%。
陶瓷行业内卷有三点原因:
其二,部分房地产企业流动性出现问题,债务违约导致许多陶瓷公司的信用减值损失增大。
其三,能源及部分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短期内,陶瓷行业仍要承受较大的经营压力。中国陶瓷行业集中度低,随着环保政策加码、制造成本上升、投资门槛升级等因素影响,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航空机场行业有14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有11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78.6%(11/14=78.6%)。而2021年上半年,这14家公司中有7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50%。与2021年同期相比,该行业的“内卷度”显著上升。
2022年上半年,14家公司营业利润合计为-832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333亿元,亏损额扩大了约1.5倍。
2022年上半年,14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1285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1805亿元,同比下降了28.8%。
2022年上半年疫情在深圳、上海暴发,并且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态势。这打击了航空业的需求和供给。同时,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汇率大幅波动,航空机场行业的形势空前严峻。下半年复苏依然面临较大压力。
景区行业有16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16家营业利润全部为负,即全军覆没。“内卷度”为100%。而2021年上半年,这16家公司中仅有7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43.8%。与2021年同期相比,该行业的“内卷度”显著上升。
一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全部亏损,这在历史上非常罕见。
2022年上半年,16家公司营业利润合计为-19.7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4.8亿元,同比下降了510%。
2022年上半年,16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47.3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84.9亿元,同比下降了44.3%。
行业供给端受到疫情的影响,不得不阶段性闭园、限流。而行业需求端同样受到疫情的影响。
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14.55亿,比上年同期下降22.2%。7月以来,旅游消费信心出现一定程度回升,疫情的缓解、旅游需求的释放,会给景区复苏带来动力。
景区行业的“内卷度”已经达到100%,却为什么说房地产才是2022年最卷的行业?有两点原因。
第一,“内卷度”衡量的是某行业中亏损企业占比。但房地产公司的问题不是亏损,而是流动性困难、债务违约。而且,在全国性大型民营房企中,以上情况成为了普遍现象。
当前市场对于民营房企极度缺乏信心。如果在2021年有人说龙湖集团存在违约可能,地产从业者会觉得这是无稽之谈。2022年的这种传言,却会真实引发市场波动。
第二,房地产行业具有特殊性,其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不能及时反映2022年的情况。房子卖出去之后并不计入营业收入,而需要等房屋交付之后才能计入。按照本文的定义,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内卷度”仅为33.3%。但是这个数值更多反映的是2021年和2020年的情况。
房地产行业的各项数据几乎都在下行。2022年上半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5.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6.6%,销售金额5.8万亿元,同比下降31.8%。新开工面积6.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4.4%,住宅新开工面积4.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5.4%。
长达20年的房地产牛市已经走到尽头,市场规模未来不会大幅增长。但中国城市住宅的改善性需求仍然存在,当信心恢复,市场规模也不会大幅萎缩。
从2022年1月1日到6月30日,当期销售收入前三名的样本公司,股价表现如下:
碧桂园(02007.HK):下跌28.5%;
保利发展(600048.SH):上涨12.2%;
万科A(000002.SZ):上涨3.9%。
注:文中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取1:6.8,港币兑人民币汇率取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