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萌宠博主的增加,萌宠内容陷入了一定的同质化之中,萌宠博主出圈的难度愈发加大,变现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最近,克劳锐观察到短视频平台涌现出许多“新秀”萌宠博主,出现了许多创新性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宠物内容的有着怎样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品牌该如何借势宠物内容完成品牌理念的传递?
新博主涌现,原有形式下的风格创新
如今的宠物内容,更多是转向反差、搞笑和专业。
这种将人的性格特征赋予萌宠的方式是当下宠物内容的主流,当人的特征、特长、性格出现在宠物身上时,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反差感,从而感受到一份新奇和快乐。
除了偏向生活化与娱乐化的内容外,一些宠物领域专家、医生、养宠达人带来的知识讲解与科普也成为了当下宠物内容的重要方向。
与其他类型的视频相比,该类视频对博主的专业性有相当高的要求,入门门槛相对较高。比如著名的宠物行为学研究者“弹簧小姐”,她发布的多为单人口播类视频,内容以宠物行为学分析为主,以轻松幽默的表达方式为大家解释宠物出现一些特殊行为的原因,涉及猫咪为什么总是咬你以及猫咪生气时的几种信号等选题,帮助人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萌宠。
这类视频的走红,离不开“养宠大军”数量的增加和养宠习惯的改变。
克劳锐《年轻人生活消费观察——萌宠依赖篇》显示,当下年轻人养宠需求正在不断升级,健康饲养、解放双手、高效清洁、智能监测、隔空陪伴等养宠需求带动宠物用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观念的更新迭代之中,新装备、新知识等都需要了解与学习,这给了养宠科普类内容发展的空间。
克劳锐发现,大多数测评科普类短视频都会伴有一目了然的数据图表、贴近实际的具体案例配图以及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视频的信息密度往往很高。同时,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可以将一些抽象且专业性极强的宠物疾病知识变得不再那么晦涩难懂,让每个普通养宠人士都可以轻松准确地掌握这些知识。
整体来看,宠物内容逐渐从可爱、治愈转向反差、专业,虽然形式上依然是生活记录和科普,但内容风格更加突出和明确。
形象感官化带来的“内容慰藉”
“你没有爱了,你需要陪伴,养条狗啊!”马薇薇辩论的一句话道出了宠物内容与宠物经济火爆的重要原因。“孤独”成为当下青年人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青年离开家乡独自在异乡拼搏,单身的“空巢青年群体”在日益增加,更多的人希望将自己所需要的情感陪伴寄托在宠物身上。
借由宠物内容,“云撸猫”和“云养狗”成为他们释放自身情感需求的主要渠道,这也给宠物内容的发展带来了助力。
除了陪伴与慰藉之外,如今的宠物内容衍生出了一些新的小众分支,感官体验从温暖、可爱转变为了更强烈的冲击与猎奇。
无论是抚慰心灵还是感官冲击,如今的宠物内容开始趋于多元化,为用户提供感官上的满足与享受。但多元的内容却并未开拓出多元的变现路径,宠物达人的商业化依然面临着较大的难题。
商业困境下,宠物博主难寻破局点
打开@嘻哈不拆主页的橱窗,我们能看到许多博主本人自制的宠物零食在售,也有许多其他品牌的产品在挂链销售。根据热浪数据显示,@嘻哈不拆在最近一周共开播三次,场均人气峰值仅有3490人左右,累积的直播销售额仅为8.6万,直播表现并不理想。
正如宠物博主李猫妮在接受采访时所言:“只有头部宠物博主很挣钱,大部分博主并不挣钱。有时候收入还不能覆盖成本。”一句话,道出了当下宠物博主的难关,尤其对于中腰部达人而言,发掘新的变现切入点是当务之急。
归根结底,大量的创作者入局使得宠物垂类的“内卷”愈发激烈,宠物博主困于变现方式的单一,面临着商业化的掣肘。但宠物市场的变化未曾停歇,新的消费方式也在不断涌现,谁能抓住瞬息而变的市场机遇,谁才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写在最后
在人们的生活中,宠物的角色已经转变为了家人,用户精神层面的需求成为了宠物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一些创新性的宠物内容不断涌现,抢占了短视频平台的一席之地,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商业化的难题依然摆在面前,想要吃到宠物内容的红利,还需要创作者不断适应用户需求及宠物市场的变化,尝试更多不同的变现方式,抓住宠物经济市场带来的商业化新机遇。